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简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3076643
竹雪芹所著的《三毛人间倦客》作者以现代年轻女性的身份,与三毛隔空对话,以唯美的插图、细腻的散文笔触,就三毛坎坷的爱情故事、沉重的亲情体悟、真挚的友情感应,以及“流浪”的写作状态进行独特的解读,带领读者一起分享三毛的秘密,破译三毛的心灵密码,感知这个脆弱的生命。
竹雪芹所著的《三毛人间倦客》内容简介:这次,你将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细腻的三毛。《三毛人间倦客》的作者向三毛伸出了姐妹之手,尝试理解并回应那个躁动不安又异常纯净的心灵。没有写从生到死的三毛,却于文字中处处看到了三毛的生,三毛的死… …
序言好文章如丽人出行独特的解谜方式第一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 1.俗尘之上的三毛 2.乱世中的和平乱事 3.相爱终短相聚亦难 4.荒诞与真实——你对我的实话有意见吗第二章 写作的女人 1.笔下三毛之“鲜活与虚构”之比 2.书中拾荒——三毛读书记 3.写作是误打误撞的事 4.写作不难 5.一生最爱不能知,惟有隐身如文 6.不真实的事情我写不来第三章 命在两重天 1.为自己的出征续缘 2.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3.论生命之完结 4.论三毛的幸与不幸 5.论梦幻之梦与现实生活第四章 梦中的橄榄树 1.流浪永远是你的主题 2.领悟的结局与人生 3.美丽人生只是四个字 4.万物静观皆自得 5.云深不知处,哪晓风云驻 6.那个名叫“舒凡”的男孩 7.杭州,杭州第五章 爱情之上的悲情三毛 1.梁光明之恋 2.爱到深处情自浓 3.荷西之恋 4.让爱的余波燃烧我的痛楚 5.我不想说出我的忧伤 6.王洛宾之恋第六章 三毛与她的朋友们 1.三毛和张爱玲 2.三毛和席慕容 3.三毛和琼瑶 4.三毛和朱天文 5.三毛和贾平凹 6.众人眼中的三毛 7.20年,她在人们心中后记成人生活雪芹絮语
好文章如丽人出行 韩石山日前,几个朋友在一起小聚,多非文学界人士,却不能说于文学全系外行。酒酣耳热之际,一位年岁已然不小的朋友突然对我说,韩兄,你能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这真叫我作难了。原本是上一堂课也未必能讲清的事情,现在要一言以蔽之,我的尴尬可想而知。说呀,说呀,这老兄竞较上了劲儿。我只好说,老兄爱美女,且以美女喻之,好的文章,应当是:如丽人出行,身佩琼琚,仪态万方而叮当有声。举个例子吧,仍是不依不饶。还是喝酒吧,我只有搪塞。不是不成全人,实在是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例子。这两天,看竹雪芹小姐的书稿,名为《三毛·人间倦客》,尚未看完,忽想起前两天酒桌上的事,由不得轻轻一拍桌子,嗨,若事先看过此书稿,当时便会大喝一声:竹雪芹小姐的文章,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只看书名,便知这是一部写三毛的书,写她悲情的一生,或者说是一生的悲情。那么,该是一部传记了?否;该是一部研究著作了?否。约略地说,是一部解析三毛的书,又是一部聚拢三毛的书,更是一部用三毛式的智慧应对三毛的书。说是解析三毛的书,是因为年轻的作者,一针一针都扎在了三毛生命的穴位上,没有从生写到死,却处处有她的生,有她的死。说是聚拢三毛的书,是因为三毛的文章,多系单篇之作,未免零七八碎,而我们的作者,熟烂于心又别有会心,娓娓道来,浑然一体。至于说,用三毛式的智慧应对三毛,乃是因为,书中处处有三毛的身影,也处处有作者的身影,一大一小两个女子,似乎在攀谈,在交心,实则是在对决,在斗智。书中每一个命题,既是包容的,也是绽放的。这绽放,不止是旁征博引,恣肆汪洋,而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朋友间的聊天,甚至母亲的责难,信手拈来,增添谈兴也增添气韵。谈自己经历的。比如第二章《写作的女人》有一节,引用三毛的话:“我的功课不行,数学考零分,唯一能做得好的只有国氮我的作文好,小学五年级时参加演讲的演讲稿就是自己写的。”接下来,作者说:“这段话确实蛮感动我的,原因我也曾把玩过这样的人生。比如在数学考卷的答题卡上留下一首长长的诗(而且这种癖好,几乎从初中开始就跟了我一学期)。”千万别以为只是这么一句插话。接下来她说了怎样在考卷上写了一首名为《雨夜》的诗,且引了其中的两句。老师看过之后,“很开心地找到了我……对我的诗一说一个准”,自己又怎样狡辩,“于是老师也大怒,但总算也是喜欢我的……就再也不在考卷上‘作诗’了”。请来朋友帮衬的。第二章中一节,谈到三毛的写作天赋,“打小学到现在投稿没被退过”。接下来说,“一个作家也是需要精神支柱的,小时候获得相关的奖项就是最直接的支柱”。趁便说到自己与作家苏童的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引用了苏童说的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少年时期的三个特点。其中第三个便是,年轻时“所写作品得到了身旁好友或者师长的认同与支持”。母亲的责难。也在第二章里,谈到三毛读书有个习惯,“手痒,定要给书批注批注”,先说“写到这里也能看出三毛读书的时候,时常喜欢在自己的书上用笔注解一番。同时,这段文字还引申出另外一种暗示:那就是作者的敏锐与天赋不全是与生俱来的。但它确实是成功上十分重要的一关键所在”。接下来说,她也有这样的习惯。“就这个问题,我的母亲还时常取笑我。有一次,她在翻阅我的书籍时发现我的一部分书上留着圈改过的痕迹(这中间不排除白字的修改)。虽然母亲不赞同我的这个做法,可我这样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正是因为我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更妙的是下面这段话语:最后我从那一大叠的书里面找到了答案,原来它们也像那些后宫的嫔妃一样,一旦得宠就会“伤痕累累”,假如连施宠的痕迹都没有过的书籍,它不是白皙干净得毫无污染,就是这种白皙干净像漏风的口袋一样,仅仅是“两袖清风”。当然,这也不是随意在书上乱写,而是在那些重点符号的旁边,工工整整地蹲着几处注解。后宫嫔妃,伤痕累累,看到这些词语,我不由得会心一笑。真是个刁钻的女子,亏她能想得出!至于那种两人交心也斗智的话语,书中随处可见,就不必举例了。说说感觉吧。一时间仿佛在看京剧《沙家浜》里《斗智》一场戏。毕竟是两个女子的斗法,多的是心灵的碰撞,不会有那样多的暗箭明枪。这样的透辟,这样的张扬,这样的深邃,又这样的丰厚,你说,还不是如丽人出行,身佩琼琚,仪态万方而叮当有声吗?2011年3月2日于潺谖室
俗尘之上的三毛夜来多梦,又正值暝雨季节。天气不准,时光已悄然游开去了。等我回过神来,方才知晓天外有片彩霞早没了踪迹。我故想起一友,邀我畅谈三毛之说,虽有心动却没有丝毫之力助我神来一笔。后简作下文《俗尘之上》,对三毛的形象逐一进行了回顾。作家司马中原曾评价三毛说:“读她的作品,有如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一样,她把生命高高地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而三毛的确是个勇敢的人。从她的经历以及坎坷的一生来看,她的作品不时会将自己的影子带进故事中去。别人可能在书写的时候运用多种技巧来掩盖生活中的自己,而她,特别是在早期作品集中,不但把自己的生活暴露给人看,还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批判。这种写法,也许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自己,但它一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其作品的结果就会产生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拯救了自己,第二种则是解救了读者。她的作品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影口向最深,这其中就有一件事情最为突出。曾经有一个女孩去听她的讲座,在这以前那个女孩就已经给三毛写过几封信,并在信中对她说,自己因为升学压力大而想自杀。那时候她主持一个情感栏目,很多人会向她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而今天她再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是在一个讲座上。这个要自杀的女孩在信的后半截说,后来因为读了三毛的书,这种轻生的念头就完全打消了。那时候《撒哈拉的故事》在大陆一经上市,就掀起一股狂热的情感风暴。因为三毛找了一个英俊的外国老公,因为那个叫荷西的人,使这个女孩对生的渴望有了一种新的认知。不但如此,她后来发现人能活下去是幸运的。她感谢三毛的感情生活,给她带去了无限的信心和无限的盼望。只是好景不长,当她得知三毛的丈夫荷西离开人世的消息时,她忽然沉默地说:“人活得很空。”然后再次提起笔写信给三毛,她觉得因为得知荷西的死,便察觉世间万物都是空洞虚无,这样便又想到以死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因为自己的作品影响了读者的情绪,三毛感到不安。假如是好的影响,那便算了;而这份影响却使一个处在花季的女孩对生命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因此三毛对大家说,假如在场的朋友之中有这个女孩的朋友,就请一定转告她不要灰心,因为别人的遭遇毕竟不是发生在她身上。同时也希望这个女孩能把我忘掉,因为这是一个不好的影响。实际上,凡人或凡事,能给人造成影响的,必定能使人从中获取一些帮助。然而三毛不这么认为,她并没有为任何人去写作,更没有想过自己的书稿能对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造成影响。她对林青霞说过,希望也能和她一样拥有美满而幸福的爱情生活,然而她遇见不了。在她的生活中,矛盾常常是频繁出现。直到有一天她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时,不幸又突然光顾了她。我计算过,人的一生平均拥有350000个时辰。它看上去似乎很长,有童年,有青年,甚至要经过漫长的中年,实则这只秒表开始运转的时候,你会察觉倏忽之间光阴便过去了,而且必经的道路,是需要勇气去面对衰老。有一位心理大师曾经说过,女人是需要被爱得更多的人,她们希望得到更多的爱,却不是单纯的施予。而人生这张华丽的网,无论如何都经不起岁月的蹉跎,它像一部《红楼梦》,演绎的一切世态或美景都为《好了歌》作了脚注。所以,人活着其实不能太清楚,因为太清楚就容易事局败露,感受得多了,生活的迹象也便大胆向你暴露出来。人生原本是通过一张张破碎的地图拼凑起来的昙花一现,因此,美满不能够长久共存,这是可想而知的事。 看下面这一组数据:1967年,三毛的初恋失败了,后来她转赴西班牙马德里文哲学院留学。 圣诞初结识荷西。1972年,三毛因为荷西比自己小8岁而决意离开了他,回到台北后与一名德裔男子相恋。就在结婚前夕,未婚夫突发心脏病而猝死。那年冬天,心情阴郁的她离开了台北再赴西班牙。因为荷西托人带到的一封信,他们再度重逢。1974.年7月,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一个名叫阿尤恩的小镇结婚。 1979年,三毛随荷西来到拉芭玛岛定居生活。此年9月30日,荷西在海底捕鱼时意外丧生。1985年,失去爱人的三毛一度丧失记忆,神经错乱。后在朋友与家人的帮助下,在强大的精神世界中,她安然生活了5年。也就在这短短的5年中,诞生了一个新三毛的形象。然而她所不能承受的“轻”,是捉弄还是命运?1991年,三毛继母亲的病,同样因为疑似宫颈癌而住院治疗。期间,她深感病痛折磨带来的伤害,1991年1月4日凌晨以丝袜绕颈,死于医院…… P2-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