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086072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集刊(第3辑)》(作者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收录了《朱子与中国文化》、《朱熹“主静”思想的现代诠释》、《朱熹诗经学与宋人关系考》、《论朱熹的科学思想方法》、《太谷学派的道统渊源及其思想特点》、《道教对人类生命起源的追索》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陆深《俨山集》中的《诗微》研究朱子与中国文化朱熹“主静”思想的现代诠释《资治通鉴纲目》及其注释、阐发与御批朱子论子思《中庸》之道统朱熹诗经学与宋人关系考论朱熹的科学思想方法太谷学派的道统渊源及其思想特点道教对人类生命起源的追索关于妈祖其人及生辰祭日若干问题的考析边塞环境与河陇历史文化地理格局海洋环境与闽南文学的创作意识传统思想与地域文化对严复早年的影响西学东渐中的“林译小说”基督教对郑振铎新文学观生成的影响日本明治后期北京官话语法教学理论——读1905年版《清语文典》周澍与《台阳百咏》述略
陆深《俨山集》中的《诗微》研究
林庆彰
一、前言
明代的《诗经》研究,近年有相当可观的成果,除了笔者所作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外,杨晋龙先生有《明代诗经学研究》(台北:台湾大学中研所博士论文,1997年),刘毓庆先生的《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6月),两书都是全面性论述明代《诗经》学发展演变的著作。杨先生的大作第四章《明代诗经学的流衍》第三节《明代诗经学的分期》,将明代诗经学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期。前期指洪武到《诗传大全》颁发(13681415),中期指《大全》颁发后到正德六年陈凤梧刊《十三经注疏》(1415 1511),后期指陈凤梧刊《十三经注疏》后到明亡(15111644)。如据杨先生之分期,陆深(1477 1544)、吕柟(1479 1542)、袁仁(14791545)等人的著作,多属于后期所谓汉学兴盛期的作品。但上述数人所处时代汉学并未大盛,此一分期还有再斟酌的必要。刘先生的大作在上编论述《诗经》经学研究的持续与衰变,将明代《诗经》学的演变,分成:(1)明代前期朱熹《诗》学的独尊与衰微;(2)明代中后期《诗经》汉学的复活;(3)《诗经》考据学的兴起;(4)立异派《诗经》学的高扬。在“明代前期朱学的独尊与衰微”中,所举的朱学学者有梁寅(13091390)、朱善(13141385)、胡广(1370一1418)、蒋悌生、薛瑄(1389–1464)等人,在“明代中后期《诗经》汉学的复活”一章第二小节“尊序抑朱派的《诗经》研究”中讨论到吕柟、袁仁、郝敬(15581639)等三人。这种归类分派法,从“尊朱”到“尊序抑朱”的演变太快,不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如从刘氏所列吕楠、袁仁等人也并非全在尊序,只不过觉得《诗序》有其合理的地方,不应全部废去,还谈不上尊序的地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