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856607
“诗歌出版”是北岳文艺出版社的重要传统。前有“黑皮诗丛”,后有“天星诗库”,皆为中国当代诗歌杰出诗人之重要出发地。更有“外国名诗珍藏”,如今依然为广大诗歌爱好者所珍赏。
“北岳诗库”赓续如此光荣传统,其目光聚焦山西诗歌这一繁盛沃土,其旨在于不间断展示山西诗歌创作实绩,更瞩望为山西诗人造一清静小园。“北岳诗库”,是我们探求共建共享出版模式的开端。大风吹宇宙,红日照高山。祈愿“北岳诗库”,如恒山一般,巍然耸立。
《时间之上》为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现代诗歌作品集分《纪念,或倾述》 《结束,或开始》 《瞬间,或永恒》《行走,或栖居》四辑。作者在他的诗集《时间之上》的后记中写道:让我们诗意地生活。因为,“诗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灯塔,是人类语言智慧的闪光。诗歌也是人的精神滋补。好的诗歌能抵达人的心灵,能够成为人们的精神归宿,成为人们前行的烛光。”这是诗人对诗的理解,也是诗的价值所在。
辑 纪念,或倾诉
春天,一万个海子归来 / 3
三月,爱上一株桃花 / 5
从一朵桃花说起 / 7
纪念,或倾诉 / 9
如果擦肩就是别离 / 11
茶事 / 13
梨花:我只为你而生 / 15
被你残酷的美丽所伤 / 17
我的王庄 / 18
与一位诗人的N 次见面 / 20
再致梨花 / 22
立夏(同题) / 24
不说再见 / 26
今夜 /
74
今夜无眠 / 76
来到黄河 / 78
秋辞 /
79
去了悬空寺 / 81
今夜,我面对一棵小树 / 82
写在大寒 / 83
风雪中,有一棵树 / 85
末日·冬至·一场大雪 / 87
12 月31 日 / 89
元旦日记 / 90
元旦记事 / 91
春天来了 / 92
失眠之夜,我孤傲的灵魂在跳舞 / 93
雨声 /
95
秋天的疼痛 / 96
梦比风轻 / 97
与秋风一起奔走 / 98
第三辑 瞬间,或永恒
布谷鸟落上我的窗台 / 103
春天,我绿色的姐姐 / 104
春天征服了一座城市 / 107
春雨总会来的 / 108
阳光和梨花一样白 / 109
怒放的玫瑰 / 110
三月,一切都是绿的 / 112
又是一年清明节 / 113
风花雪月的春天 / 115
惊蛰:我看见春天迎面而来 / 117
听雨 /
119
雨中听雨 / 120
在六月的阳光中 / 122
中秋夜 / 124
九月 /
125
九月之秋 / 126
坐在槐树下 / 127
隰县,在一棵梨树下 / 128
小西天抒情 / 130
一只鸟儿在秋天里飞 / 131
秋风深处的一颗子粒 / 132
秋叶,在月光中飘零 / 133
秋雨中的白桔梗 / 134
我站成故乡眼中一滴泪珠 / 136
暮秋之晨 / 137
立冬时分 / 138
旭日之上 / 139
心向一棵树 / 141
今冬场雪 / 142
小雪 /
143
大雪,我仍然感觉到温馨 / 144
大雪吟 / 145
五月,这沉重的雨水 / 146
秋日午后 / 147
今日小雪 / 148
第四辑 行走,或栖居
四行诗(12 首) / 151
桥头 /
155
叛逆者 / 156
错夜 /
157
返乡农民工 / 159
行走于夜色中 / 161
诗人 /
163
无字书 / 166
向南,向南 / 168
依水而居 / 170
游王莽岭 / 172
梦见一只蝴蝶 / 174
雪 /
176
我们在黑夜中相互活着 / 177
黑洞 /
178
怀念 /
179
立冬之夜 / 180
破译 /
181
心血来潮 / 182
到此一游(组诗) / 184
故乡 /
189
石膏山断想(外一首) / 190
五月,去看槐花(外一首) / 193
在北田的日子(组章) / 195
让我们诗意地生活着( 后记) / 200
闯王寨里 / 27
今夜,篝火被点燃 / 29
寒露过后的雨夜 / 30
黄昏,致远方的朋友 / 32
找一个人亲切交谈是多么不容易 / 33
与妻书 / 34
端午致屈子 / 36
悼念一代诗人雷抒雁先生 / 38
昨天夜晚,天特别黑 / 42
清明节悼诗人李小雨 / 45
2016 年2 月14 日夜 / 48
今夜,走过秋天 / 49
想起梨花 / 50
我的疼痛陷入你的美 / 51
致梨花 / 52
第二辑 结束,或开始
从冬天到春天 / 55
我的父亲和父亲的村庄 / 56
让一条河流慢下来 / 58
杏花又开 / 60
一朵花的孤独 / 61
一朵茉莉 / 63
你只是我的另一种敌人 / 65
赵建雄在他的新诗集《时间之上》的后记中写道:让我们诗意地生活。因为,“诗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灯塔,是人类语言智慧的闪光。诗歌也是人的精神滋补。好的诗歌能抵达人的心灵,能够成为人们的精神归宿,成为人们前行的烛光。”这是诗人对诗的理解,也是诗的价值所在。
诗是怎样产生的?它与人类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意义?这好像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这似乎与人的存在、价值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当人类的首诗出现的时候,它当然是语言的,但更是情感的。人类能不能没有诗,或者不用诗来完成诗所能够完成的使命、承担的价值?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如果假设人类可以没有诗,就把人类的生命存在同化于其他的生命体。人类之所以是更高级的生命存在,并不仅仅因为人类具备了比一般生命更高的智慧、能力,同时也因为人类具备了比一般生命更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就智慧与能力而言,在许多方面人类并不一定就比其他生命更高级。比如飞翔,人类不可能比鹰飞得更高更远,甚至也不可能比家禽飞得更好。人类之所以能够“飞翔”,必须借助飞行器,而不是自己本身。人类也不可能具有比海底生物更强的潜水能力。即使是借助于潜水器,或者的潜艇,也只能是有限的。所以,单纯就能力与智慧言,自然界有很多生物远比人类高明。与它们的某一方面相比,人类只能是低能儿。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高级生物,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能力与智慧方面,人类虽然并不具备其他生物所具有的某一种能力,但是,人类具备了一种综合性能力——就是可以把各种相对低或者自己本身并没有的能力协调组织起来,形成高于一般能力的“能力”。这使人类能够达到一般生物达不到的境界。比如,人类虽然不可能比鹰飞得更高更远,但是人类却能够制造各种飞行器,包括宇宙飞船,帮助人类飞向太空。这是任何鹰都不可能做到的。这种人类所具备的特质,主要是作用于物质的,或者说外在存在的。人类之所以成为比一般生物更高级的存在,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类具备了能够表达复杂情感的现实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情感深度的可能性。比如,人类可以呼喊,这可能是表达情感基本、初级的方式,其他生物似乎也具有这样的能力。但是,除此之外,人类还可以用复杂的语言方式、丰富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这种表达由于具体的个人所拥有的生活经历、教育方式、物质条件,以及天赋的不同而表现出复杂性。具有更好基础的个人,可能其表达的形式更动人,更具有魅力,更能触动人的灵魂。相对于前面所述之综合性的能力而言,这种情感的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是作用于内心的,或者说精神领域的。在诸多的情感表达方式中,诗是便捷、精确、普遍性与深刻性的方式,因而也是有价值的方式。其与人类的存在言,具有一种根本性意义。我们或者可以这样说,如果人类没有诗,就使自己的情感表达受到极大的限制,或者说陷落。因此也就使人类失去了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质。从某种意义言,如果没有诗,人类很可能陷落为与其他生物一样的存在。这样的判断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实际上有其合理性甚至必然性。当生命存在面对给予自己存在的大自然表达出深沉的感慨时,雄狮可以长啸,飞鸟可以啁啾。这大概就是它们美好的表达方式了。但是,我们的先祖却这样说,“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种抒发是其他生物无论如何也难以企及的。其中的高下也是极为明显的。所以,我们就能够看到,诗是怎样塑造了人类,并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存在方式。或者换一种说法,如果人类没有诗,也就不是人类了。
这就是说,对于人类而言,其生命存在状态不论是怎样的,其中必然包含诗的成分。而且,这种包含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的、包装式的,而是本质的、不能或缺的。“让我们诗意地生活”,就是要唤醒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下的人们,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本真,不要陷落到物质的迷狂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对技术产生了依赖,而对自己作为人的“本性”的情感产生了遮蔽,人文的、精神的、情感的东西被日益凶猛的物质欲望所冲击。现代化,这一对人类来说又爱又恨的现实,正在与人类的理性、良知进行着一场异常特殊的博弈。一方面,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因为现代化可以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便捷、更多样、更丰富。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现代化也使人类本来具备的人文情怀蜕化。人们似乎更重视外在的获取,希望占有更现代的各种工具、设备享乐。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使人失去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人,逐渐演变成一种数字符号,演变成条码。现代化又可能使人异化为一种物质意义的技术。在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公共的、私人的,空间的、时间的,外在的、内心的等等时,人怎样才能找回自己?用什么才能使人回归到人的状态?我们并不绝望。因为我们还有诗。所以,赵建雄重申,“让我们诗意地生活”。由此看来,诗歌实际上不再是诗歌,而是拯救人类的一种可能。
赵建雄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他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内心感受,另一类是他所抒写的关于个人存在与社会的表达。而这两种实际上又可以归纳至人的生命状态的表现之中。在赵建雄的《时间之上》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诗人对自然感受体悟的作品。这仅仅从其诗作的名称上也可以看出来。如《从冬天到春天》《孤傲的夏天正在来临》《今夜,我面对一棵小树》等等。在这些诗作中,诗人显得惆怅而多情。其中暗含着对于生命的某种忧伤,以及来自生命内里的温暖。当春天悄悄地来临的时候,敏感的诗人察觉到了大自然隐秘的变化。“寒风累了,气息奄奄”。这是深冬的渐退使曾经肆虐的寒风不再。而大自然中的生灵也在发生着变化。“鸟儿改变了翅膀的方向,朝北歌唱”,“所有的绿色已经怀孕,蠕动胎盘”等等,这些都是在春天即将来临时被诗人感受到的蕴含着生命律动的自然。不过,如果诗人仅仅局限在对这种感受的表达上,可能会使自己的诗处于一种简单平面的状态。在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炕头上,老母亲盘腿而坐,她说 /门开着吧!五九六九,该去河边看看”(《从冬天到春天》)。诗中,老母亲的出现使大自然生命的内涵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就是说,这种从冬至春的演变并不仅仅是类似于鸟、草等生命能够感受到的,而是包括具有自然灵性的人类生命也同样能够感受到的。重要的是,这种感受并不是来自于人的瞬时知觉,而是源于人类在漫长文化积累中形成的认知。《今夜,我面对一棵小树》似乎描写了寒夜中诗人“我”在对“小树”的观照中产生的生命体验。这就是由于“在瑟瑟寒风中挺立”的小树与同样在寒风的暗夜中孤坐的诗人产生了某种生命的共鸣。诗人在这种观照中把小树幻化为“人”,“给我灿烂的笑,如同夜空的妩媚 /跟我说着悄悄话,敞开心扉 /夜色轻柔,月光是它舒长的臂”。因而,即使是寒夜,“我的幸福潜滋暗长”。因为有了小树的存在,使诗人生命状态发生了改变、升华。那种由寒夜而来的晦涩、压抑、孤独被小树的出现打破了。当个体人的生命与客体树的生命产生了同感交融之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在另一些诗中,赵建雄表达了自己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充沛诗情。其中一些尽管诗人表达的起源是某一事件,但似乎也可以看作与爱情有关,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爱的表达”,比如他关于“桃花”的一些诗作。又如《再致梨花》,显然与诗人参加某地的梨花诗会有关。因而我们可以说这是诗人关于诗会的一次写作。但是,在诗人表达的关于梨花的诗句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超越具体的梨花之外的对爱的倾诉。“可是,梨花,你不是一朵 /你这一片一片地开,一片一片地合 /我不知道,哪一朵与我心心相印 //……你跳跃成枝头灼白的火焰 /张扬出空中一层层温暖的白云 /我只想躺在你怀里,泪水盈盈”。在《端午致屈子》中,赵建雄表达了对远去的诗人发自内心的追念。“今夜注定无眠。我站在孤寂的夜空下,遥望南方 /陪伴我的,是自南而北的风,还有清凉的月亮 /月是残缺的半圆,一半挂在空中,一半挂在汨罗江畔”。作者追思诗人内心的辽阔,“正如你的祖国”,感受诗人的爱“如此博大”,“流淌了两千三百多年”。在这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之中,一位伟大的诗人终于钙化“成一座永久的诗碑。楚山湘水,图腾璀璨 /你曾经绝望的宇宙天空,信念和光明,繁星点点”。赵建雄似乎要与不朽之诗人对谈,要完成这位永恒诗人内心的愿念,并告诉伟大的屈原,曾经的绝望已经转化为今天的信念。两千多年前诗人的精神血脉仍然在今天的诗人身上流淌。
关于怀念屈原的诗,亦可说汗牛充栋。如何在这样的诗歌语境中别出新意,是对诗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考验。实际上,就赵建雄言,他的诗所写之客观对象均不鲜见。稍一不慎就可能落入窠臼,成为无意义的话语重复。但是,我们读赵建雄的诗,毫无疑问仍然能够体验出某种新鲜的意境,表达出触动人心的内涵。我以为这种艺术魅力主要源于这样几点。一是赵建雄的语感极好,可以说意象翻新,异彩纷呈。他在不自觉中把人们熟见的事物以极具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出来,且自然贴切,毫无做作之处。以对屈原的追念言,赵建雄写道,“你依然端坐江底,灵魂早已钙化 /成一座永久的诗碑”。赵建雄没有简单批判什么,指斥什么;也没有轻薄地赞美什么,歌颂什么,而是在诗中注入了个人的某种思考与体验,并转化为语言的意象。他不是说屈原沉入江底,而是说屈原“端坐江底”;不是强调其肉体的消逝,而是塑造其精神的“钙化”。这种意象的运用是非常具有诗意并体现出某种深意的。赵建雄的诗似乎也在不经意之间追求一种超越具象的哲理意味。在很多地方,他表现出一种判断的矛盾统一体。在表面的矛盾中揭示出内在的统一。同时,他也努力把自己感悟的事物、意象置于一种时空的背景之中。这一点也许是他有意为之。当我知道他的新诗集名为《时间之上》时,有些困惑。不懂他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颇具玄理意味的书名。而当我阅读了他的诗后,非常突出地感到了他的诗中关于时间意义的存在,以及弱于时间的空间感的追求。这就使他的诗具备了一种立体的美学效应,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当然,我还不能说,他的诗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与普遍性。我只是说,在他的诗中已经表现出具有这种品格的可能性。在这里,我不能对他的创作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是,我相信他具有能够超越一般诗歌的创造力。总的来说,他的诗超出了我的预期,并且具备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可能性。他的诗也可以让我们非常具体地感受到,正是因为诗的存在,才使我们能够表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活色生香。我们的情感,那种隐秘的、潜伏的,但却是真实地、强烈地存在的生命状态才焕发出原本的意义与价值。所以,让我们诗意地生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