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35715
上篇 中国卷
邮吻/ 刘大白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再别康桥/ 徐志摩
偶然/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
流云小诗/ 宗白华
赠友/ 朱自清
光明/ 朱自清
我是少年/ 郑振铎
红烛/ 闻一多
孤山听雨/ 俞平伯
暮/ 俞平伯
水声/ 穆木天
记取我们简单的故事/ 李金发
繁星(节选)/ 冰心
春水(节选)/ 冰心
纸船/ 冰心
妹妹你是水/ 应修人
蕙的风/ 汪静之
时间是一把剪刀/ 汪静之
离家/ 潘漠华
采莲曲/ 朱湘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别丢掉/ 林徽因
雨巷/ 戴望舒
烦忧/ 戴望舒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 冯至
我们准备着/ 冯至
桥洞/ 施蛰存
秋的味/ 李广田
我们为什么不歌唱/ 力扬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断章/ 卞之琳
一朵野花/ 陈梦家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欢乐/ 何其芳
预言/ 何其芳
航/ 辛笛
冬夜/ 辛笛
雨雪/ 金克木
你的名字/ 纪弦
泥土/ 鲁藜
窗/ 陈敬容
假如你走来/ 陈敬容
赞美/ 穆旦
月之故乡/ 彭邦桢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海把贝壳失落在沙滩/ 公刘
月流有声/ 灰娃
众荷喧哗/ 洛夫
乡愁/ 余光中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去年冬天/ 白桦
东京之夜/ 白桦
就是那一只蟋蟀/ 流沙河
秋歌——给暖暖/ 痖弦
当我成为背影时/ 邵燕祥
错误/ 郑愁予
给他/ 林子
你曾经是我的舞伴/ 林希
青春/ 席慕蓉
如果/ 席慕蓉
七里香/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致橡树/ 舒婷
神女峰/ 舒婷
等待日出/ 马丽华
一代人/ 顾城
生命幻想曲/ 顾城
远和近/ 顾城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川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下篇 世界卷
牧歌/ 维吉尔
谁能从女人群中见到我的女郎/ 但丁
爱的印迹/ 彼特拉克
我形单影只/ 彼特拉克
致爱伦/ 龙沙
有一天,我把她名字写在沙滩/ 斯宾塞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莎士比亚
我们要美丽的生灵不断蕃息/ 莎士比亚
梦亡妻/ 弥尔顿
隐居颂/ 蒲柏
墓畔哀歌/ 格雷
相逢与别离/ 歌德
迷娘歌/ 歌德
野蔷薇/ 歌德
浪游者之夜歌/ 歌德
一朵红红的玫瑰/ 彭斯
欢乐颂/ 席勒
憧憬/ 席勒
理想/ 席勒
浮生的一半/ 荷尔德林
人,诗意的栖居/ 荷尔德林
致杜鹃/ 华兹华斯
咏水仙/ 华兹华斯
去国行/ 拜伦
月亮升起来了,但还不是夜晚/ 拜伦
流浪者之歌/ 密茨凯维支
秋/ 拉马丁
致云雀/ 雪莱
西风颂/ 雪莱
爱底哲学/ 雪莱
秋颂/ 济慈
夜莺颂/ 济慈
哦,孤独/ 济慈
罗蕾莱/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节选)/ 海涅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致大海/ 普希金
自由颂/ 普希金
诗人走在田野上/ 雨果
明天,天一亮/ 雨果
莎士比亚/ 雨果
我既把唇儿……/ 雨果
秋天的黄昏/ 丘特切夫
请说了一遍,再向我说一遍/ 勃朗宁夫人
爱人,我亲爱的人,是你把我/ 勃朗宁夫人
夜的赞歌/ 朗费罗
人生颂/ 朗费罗
致海伦/ 爱伦·坡
横越大海/ 丁尼生
哀愁/ 缪塞
请你记住/ 缪塞
帆/ 莱蒙托夫
忆/ 艾米莉·勃朗特
夜晚在我周围暗下来/ 艾米莉·勃朗特
哦,船长,我的船长/ 惠特曼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 惠特曼
黄昏的和谐/ 波德莱尔
感应/ 波德莱尔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民族之歌/ 裴多菲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狄金森
因为我不能等待死亡——/ 狄金森
古老的挽歌/ 卡尔杜齐
分离/ 哈代
声音/ 哈代
倦行人/ 哈代
天鹅/ 马拉美
牧神的午后/ 马拉美
白色的月/ 魏尔伦
泪流在我心里/ 魏尔伦
孤寂者/ 尼采
乌鸦/ 兰波
因为我深爱过/ 王尔德
沉默的爱人/ 王尔德
晨间印象/ 王尔德
风车/ 维尔哈伦
雪/ 维尔哈伦
当你老了/ 叶芝
白鸟/ 叶芝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叶芝
驶向拜占庭/ 叶芝
我爱你,我的爱人/ 泰戈尔
云与波/ 泰戈尔
榕树/ 泰戈尔
蜡烛/ 卡瓦菲
夏日谣曲/ 邓南遮
心愿/ 雷尼埃
今晚我见你手上的玫瑰开放/ 雷尼埃
她/ 达里奥
我寻求一种形式/ 达里奥
我用幻想追捕熄灭的白昼/ 巴尔蒙特
我在这儿/ 克洛岱尔
海滨墓园/ 瓦莱里
致悬铃木/ 瓦莱里
脚步/ 瓦莱里
醉歌/ 岛崎藤村
初恋/ 岛崎藤村
雪夜林边逗留/ 弗罗斯特/
地平线/ 马查多
时间与空间/ 马里内蒂
今晚天将长久明亮……/ 诺阿依
苍白的时刻/ 法尔格
夕阳/ 桑德堡
莱茵之夜/ 阿波利奈尔
白的夜,红的月亮/ 勃洛克
紫色的黄昏/ 巴科维亚
我不再归去/ 希梅内斯
村景/ 希梅内斯
深深的沉睡的水/ 希梅内斯
论婚姻/ 纪伯伦
美之歌/ 纪伯伦
把它忘掉吧/ 蒂斯代尔
迟来的爱情/ 劳伦斯
秋天的花园/ 坎帕纳
舞姿/ 庞德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德
我是谁/ 帕拉采斯基
序曲/ 艾略特
窗前晨景/ 艾略特
眼睛,我曾在后一刻的泪光中看见你/ 艾略特
死的十四行诗/ 米斯特拉尔
大树之歌/ 米斯特拉尔
披着深色的纱笼/ 阿赫玛托娃
难以形容的哀愁/ 曼德尔施塔姆
我是黑色痕迹/ 伊凡·哥尔
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 拉格克维斯特
一封来信/ 拉格克维斯特
虚无世界/ 索德格朗
远方的脚步/ 巴列霍
眼睛/ 茨维塔耶娃
爱情比忘却厚/ 肯明斯
你不爱我也不怜悯我/ 叶赛宁
多美的夜啊! 我不能自已/ 叶赛宁
失去的东西永不复归/ 叶赛宁
自由/ 艾吕雅
生活之恶/ 蒙塔莱
艾尔莎的眼睛/ 阿拉贡
怀念玛丽/ 布莱希特
青春/ 阿莱桑德雷
载我去吧/ 米肖
雨/ 博尔赫斯
日落/ 金斯堡
南风/ 塞菲利斯
喀秋莎/ 伊萨柯夫斯基
家庭/ 普雷维尔
情诗/ 聂鲁达
漫游者/ 埃凯洛夫
晨星/ 帕韦塞
大街/ 帕斯
心与影/ 萨尔多亚
等着我吧……/ 西蒙洛夫
野花/ 索洛乌欣
考察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首先要了解它的哲学;考察这个民族的生存意识和存在状态,则需要读它的诗。千百年来,在每个历史时期,诗歌总能先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下我们所说的诗,一般是指“新诗”。所谓“新诗”,从广义上讲,是上起五四运动,下至当下时段这一百多年来所出现的诗歌作品。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白话文写作、表达方式和内容的西化,也影响到诗歌创作,因而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新体诗”的新形式,它的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新诗”产生和发展的先天性使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还是会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这不是平静的一百年,正是这不平静,才更能孕育出心系忧患的诗人。在这一百年中,诗歌流派众多,早期的尝试派、人生派、创造社、湖畔诗派、新月派……近期的朦胧诗、第三代……都展现着不同时代的焦虑和躁动,不同时代面对世界的情感与思索。
对于西方来说,19 世纪的诗歌是至今仍然强大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诗风的起点;西方诗歌的“现代性”远溯及宗教改革,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呼唤,它们至今仍然是普世的权力话语,也是诗歌几个世纪的灵魂。
在英伦岛,“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的诗作推崇情感的自然流淌,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自适。拜伦、雪莱、济慈的激情与伤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另一个侧面,他们的炽情诗作与传奇人生(拜伦、雪莱、济慈皆早夭)使得浪漫主义的荣耀达致了。德国的诗歌前有歌德,后有海涅,中间经过诺瓦利斯,其阵势不可谓不强。法国的拉马丁、雨果、缪塞情感奔放,诗歌想象奇特,坦诚赤裸,隐秘微妙。而在俄国,诗歌收获的硕果是了不起的普希金,当然还有莱蒙托夫。同时,像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也是中欧诸国中的佼佼者。年幼的美国则诞生出惠特曼的壮阔而深情的乡土吟唱……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一个人想要在短暂的一生中阅读所有诗歌大师的传世佳作,既不现实,也不经济。为了让广大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了解中外诗歌的创作成就,获得的阅读效果,我们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细致的讨论和斟酌,从琳琅满目的中外诗歌宝库中选出了200 余首中外美的诗歌,辑录成书。所选诗歌囊括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好作品,代表着中外诗歌创作的成就。这些作品或讴歌大自然,或咏叹爱情,或感慨人生,或启迪智慧,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学习、研究中外诗歌的范本,也能使读者领略到诗歌艺术的神奇魅力。同时,对于培养读者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了增加知识含量,帮助作者提高阅读效率,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编排形式。120 多幅精美_的图片或介绍诗人诗作,或体现诗歌意境,与文字相得益彰。同时,本书还增设“作者简介”“作品赏析”。“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成就等,使读者对作者有个清晰概括的了解;“作品赏析”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每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语言特色等进行精当的解析,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诗歌;这些栏目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展,帮助读者准确把握诗歌的精髓,体悟其蕴含。此外,书中还选配了一些契合诗意的图片,给读者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扩大了其想象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尊重作者和译者,保持原文风貌,对一些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写成或翻译的作品中个别用字和时下现代汉语语法不统一的现象,我们没有做相应的改动,确保了作品的原汁原味。
当我们用目光抚摸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戴望舒、徐志摩、顾城、海子、拜伦、雪莱……那些涌自于内心的诗句便一一浮现在他们的身后:
戴望舒的深挚柔情: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海子对宁静的渴望: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拜伦追求自由,去国远行:任凭你送我到天南地北,只莫回我的故乡。
雪莱面对黑暗从不放弃希望: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这些句子,穿越现世的庸常,直达我们久已干涸的心灵,使我们再一次找到童年面对宇宙的新奇和庄严。
人类,之所以与其他众生稍有不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思索与庄严吧?总会有一些我们珍视的东西,要把它们留驻在心灵深处。而诗歌,正是引领我们走向心灵彼岸的桥梁。
当我成为背影时/ 邵燕祥
不必动情
不必心惊
只须悄悄地挥一挥手
如送一片云
一阵风
如送落日不再升起
如送不知何往的流星
人人都将成为背影
天地间一切都是过程
当我成为背影时
不要惜别
不要依恋
只须无言地目送一瞬
望断那隐去的孤帆远影
望断那明灭的灯火阑珊
所有的盛宴曲终人散
告别时何须相约再见
当我成为背影时
不用忧伤
不用叹息
请看我步履如此从容
不用问我到哪里去
不用问早年青春如梦
不用问路上雨雪霏霏
难忘的有一天也会忘记
日月长照
而人生如寄
当我连背影也匆匆消逝
遗忘吧
一切不值得悲哀
岁月的尘埃
落下又飞起
童心不再
青春不再
欢乐与揪心的时光不再
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不再
不再回首叮咛:勿忘我
那歌儿
那花朵
都不会重来
作者简介
邵燕祥,1933 年出生于北平。1946 年4 月曾在报纸上发表杂文《由口舌说起》,由此开始了文艺创作。在上学期间,他写下了不少杂文、诗歌和散文式的小说。1949 年初,邵燕祥到北京电台工作。1951 年出版的《歌唱北京城》和1955 年的《到远方去》为邵燕祥赢得了初声誉。1980 年之后,邵燕祥的《在远方》、《献给历史的情歌》、《如花怒放》、《迟开的花》等八部诗集和诗选出版发行,诗评集《赠给十八岁的诗人》、《晨昏随笔》,杂文集《蜜和刺》、《忧乐百篇》等也相继问世。邵燕祥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和主席团委员,中国笔会中心会员。
作/ 品/ 赏/ 析
《当我成为背影时》是一首彻悟生命的诗,诗人邵燕祥一辈子经历坎坷,当进入人生的暮年,再回首往事,对人生的理解可以说是到了一种完全超脱的境界。正因如此,诗人才能写出如此精辟的总结致词:“人人都将成为背影/ 天地间一切都是过程”。如此看来,在短短的人生几十年,我们计较地确实太多,我们的眷恋有些过分,看淡人生并不是容易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或许就是一生。生命的消逝意味着什么?诗人说:“如送一片云/ 一阵风/ 如送落日不再升起/ 如送不知何往的流星”,生命永不回头,所以,那些被我们紧紧抓住不放的,终看来是可笑的,不可理喻的,“所有的盛宴曲终人散/ 告别时何必相约再见”,正因为人生是这样一个来去都没有理由的奇迹,所以,诗人说“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不用问早年青春如梦/ 不用问路上雨雪霏霏/ 难忘的有一天也会忘记/ 日月长照/ 而人生如寄”,在生命的终点,一些都将化为乌有:“岁月的尘埃/ 落下又飞起/ 童心不再/ 青春不再/ 欢乐与揪心的时光不再/ 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不再/ 不再回首叮咛:勿忘我/ 那歌儿/ 那花儿/ 都不会重来”,当然,这并不是诗人消极悲观的表现,当生命已经接近终点,诗人用一生的体验告诉我们千万遍的,一听再听的道理,人生应当是一个自在的过程,享受这个过程,坦荡地来,能认识其中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这样,终也能坦荡地去。这种坦荡,诗人用了若干词句来表达:“不必动情,不必心惊”,“不要惜别,不要依恋”,“不用忧伤,不用叹息”,“一切不值得悲哀”。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滔,生于1933 年,河北人,著名诗人。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奔走于战场中,在炮火声中度过。1949 年诗人去台湾,1955 年服役。1958 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商学院,在基隆港务局任职。诗人从15 岁就开始发表诗歌,1956 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任《现代派》刊物编辑。1968 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 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讲师。后任耶鲁大学教授。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诗人有“中国的中国诗人”称号,其诗风深受宋词风格的影响。
作/ 品/ 赏/ 析
在诗的开头,诗人说“我打江南走过”,简单的“江南”二字,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境地——那蒙蒙的烟雨,那翠绿的河岸和灵秀的山水,当然还有深闺和那思念的人儿。然而,诗人心中的江南是消瘦的江南,留下的风景已经变换了数旬,已经如莲花,在开开落落之间只剩下了一枝干枯的荷梗。
这是怎样的季节呢?该是春季吧,早春,一切都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切都静静的,连一个足音都没有。春天或许已经来了,那绿树和鲜花已经在绚烂地开着了。然而,没有心灵盼望的足音,春天等于没来,春色仍藏在深深的帷幕中。“你”的心扉如同那深深庭院的一扇窗扉,紧紧地关着一颗寂寞的心,含着深深的愁怨。
这时,“我”的足音,清脆的马蹄声在江南的青石板路上达达而过。这“美丽的错误”更生动新颖地写出了思妇的怀人心情,写出了那心中的寂寞和盼望。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