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7755丛书名: CCIEE智库报告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研究人员、国内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而成,立足现有数据,对世界经济2015年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2016年走势进行了展望,以便为政府、企业等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同享人类智慧,共谋人类发展”的理念。
本书在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对内容框架进行了重新设计。首先,根据地理分布,分别对主要区域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和展望。其次,根据全球经济的不同领域,分别对相关领域进行了分析评估和展望。再次,还针对全球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和展望。本书*特点是强调内容的客观性和实用性,突出对企业、政府决策支持的价值理念。
本书在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对内容框架进行了重新设计。首先,根据地理分布,分别对主要区域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和展望。其次,根据全球经济的不同领域,分别对相关领域进行了分析评估和展望。再次,还针对全球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和展望。本书*特点是强调内容的客观性和实用性,突出对企业、政府决策支持的价值理念。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世界经济2015年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2016年走势进行了展望,书中分析了2015年欧元区、日本、印度、东盟、中亚西亚、拉美、非洲的经济形势,并对2016年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经济贸易、全球金融、全球制造业、全球服务业、全球科技创新、全球能源形势等展开了系统分析;对二十国集团与中国、国际组织机构进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趋势、中蒙俄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战略*进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目 录
总报告
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003
2015~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003
上篇 国别与地区
2015~2016年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039
2015年美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068
欧元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093
日本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106
印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141
东盟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160
中亚西亚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174
拉美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189
非洲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9
中篇 专题研究
全球贸易形势分析与展望/229
全球金融形势分析与展望/253
全球制造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279
全球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290
全球科技创新形势分析与展望/304
全球能源形势分析与展望/317
下篇 热点问题
二十国集团(G20)与中国/335
联合国千年发展议程研究/353
国际组织机构进展研究/367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趋势与分析/376
全球“互联网 ”发展现状与展望/388
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研究/402
“一带一路”战略进展与展望/414
发挥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425
中蒙俄经济走廊展望/435
全球军品贸易现状与展望/456
后 记/475
前 言
出版说明
自2009年成立之初,本着“同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的宗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开始谋划出版了《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和《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简称《世情报告》和《国情报告》)两本经济研究报告,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和展望。7年来,国经中心一直以自身研究力量为主,吸纳国内机构知名专家参与,跟踪评估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年度变化,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进行系统研究,为政府、市场主体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参与全球治理和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对本年度《世情报告》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体现国经中心研究特色的《世情报告》模式。一是创新框架模式。《世情报告》框架设计几易其稿,打破了传统单一剖面、单一维度、单一时空的平铺模式,在专项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够体现国际经济全时空面貌的总报告,不仅坚持了对世界主要经济体、主要领域和国际热点问题的横纵交织的细致透视特色,还通过总报告突出强调了对研究对象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把握,特别是通过对影响国际经济系统演化变量的深入挖掘,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的全球经济系统的整体演进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
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打破了单一数据、单一定性分析的研究模式,强调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力求研究结论贴近客观现实。针对特定条件下结论成立的研究缺陷,本年度研究报告在强调聚焦特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突出对特定时空条件下关联要素的分析,强调对图表的定性解析,突出研究的立体感和客观性,凸显国经中心研究成果的独到性和研究特色。
三是创新研究内容。国际经济是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有机整体。影响国际经济系统演进的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包括社会、文化、科技、宗教乃至军事的各种因素。为更全面、客观反映国际经济真实面貌,本年度的研究报告拓展了热点问题的研究范围,把对世界经济有深刻影响的政治、宗教、科技、外交等问题纳入范围,为读者把握国际经济年度发展状况、展望国际经济发展未来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本年度报告延续了往年的设计体例。《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不仅对国际经济主要区域和主要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对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透视,为我们把握国际经济年度发展状况、展望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智力支持。《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则针对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这些问题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展望,也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展开,以求能够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判断。这两本研究报告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区域、行业等多维度的透视,全面系统地评价了过去一年与未来的发展和特点,内容以经济为主,同时探索跨领域的综合研究,力求以全面的透视研究,形成新的理念、概括与表述,得出新的判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便于读者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储备性和应用性,希望这两本研究报告能对读者有所裨益。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对其中的疏漏给予指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6年2月18日
自2009年成立之初,本着“同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的宗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开始谋划出版了《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和《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简称《世情报告》和《国情报告》)两本经济研究报告,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和展望。7年来,国经中心一直以自身研究力量为主,吸纳国内机构知名专家参与,跟踪评估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年度变化,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进行系统研究,为政府、市场主体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参与全球治理和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对本年度《世情报告》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体现国经中心研究特色的《世情报告》模式。一是创新框架模式。《世情报告》框架设计几易其稿,打破了传统单一剖面、单一维度、单一时空的平铺模式,在专项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够体现国际经济全时空面貌的总报告,不仅坚持了对世界主要经济体、主要领域和国际热点问题的横纵交织的细致透视特色,还通过总报告突出强调了对研究对象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把握,特别是通过对影响国际经济系统演化变量的深入挖掘,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的全球经济系统的整体演进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
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打破了单一数据、单一定性分析的研究模式,强调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力求研究结论贴近客观现实。针对特定条件下结论成立的研究缺陷,本年度研究报告在强调聚焦特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突出对特定时空条件下关联要素的分析,强调对图表的定性解析,突出研究的立体感和客观性,凸显国经中心研究成果的独到性和研究特色。
三是创新研究内容。国际经济是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有机整体。影响国际经济系统演进的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包括社会、文化、科技、宗教乃至军事的各种因素。为更全面、客观反映国际经济真实面貌,本年度的研究报告拓展了热点问题的研究范围,把对世界经济有深刻影响的政治、宗教、科技、外交等问题纳入范围,为读者把握国际经济年度发展状况、展望国际经济发展未来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本年度报告延续了往年的设计体例。《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不仅对国际经济主要区域和主要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还对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透视,为我们把握国际经济年度发展状况、展望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智力支持。《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则针对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这些问题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展望,也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展开,以求能够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判断。这两本研究报告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区域、行业等多维度的透视,全面系统地评价了过去一年与未来的发展和特点,内容以经济为主,同时探索跨领域的综合研究,力求以全面的透视研究,形成新的理念、概括与表述,得出新的判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便于读者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具有较强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储备性和应用性,希望这两本研究报告能对读者有所裨益。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对其中的疏漏给予指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16年2月18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