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4600丛书名: 经济信息绿皮书
1 2016年中国经济展望和宏观调控政策建议【国家信息中心】/001
一 2015年经济形势基本特征及全年预测/002
二 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及趋势展望/005
三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和目标建议/012
四 宏观调控政策建议/016
Ⅱ 中国经济综合篇
2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及2016年展望【胡祖铨】/019
3 2015年消费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邹蕴涵】/031
4 2015年对外贸易分析及2016年展望【闫 敏】/040
5 2015年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分析及2016年展望【邬 琼】/051
6 2015年物价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张前荣】/060
7 2015年就业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陈 彬】/070
8 2015年财政收支分析及2016年展望【王远鸿】/083
9 2015年金融运行及2016年展望【李若愚】/095
10 2015年国际收支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陈长缨】/105
11 2015年股票市场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徐平生】/115
12 2015~2016年经济景气分析与预测【范 洋】/124
13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牛 犁】/132
Ⅲ 中国经济产业篇
14 2015年工业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魏琪嘉】/139
15 2015年银行业分析及2016年展望【刘 鹏】/147
16 2015年养老服务业分析及2016年展望【胡祖铨】/157
17 2015年房地产市场分析及2016年展望【邹士年】/164
18 2015年汽车行业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祁京梅】/175
19 2015年能源产业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李继峰】/187
20 2015年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耿德伟】/195
21 2015年建材行业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耿德伟】/204
22 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魏琪嘉】/213
23 2015年煤炭行业运行分析及2016年展望【王 硕】/221
Ⅳ 中国经济区域篇
24 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及2016年展望【胡少维】/233
25 2015年东部长三角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刘伟良 韩 磊】/245
26 2015年中部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阮华彪 倪 梦】/255
27 2015年西部四川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耿 林 陈 炜 陈梅芬 吴 敏】/265
28 2015年东北辽宁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于晓琳】/274
29 2015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刘岚芳 冯金曙】/287
30 2015年广东省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龚联华 蒙卫华】/296
Ⅴ 世界经济篇
31 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张亚雄 程伟力】/306
32 2015年世界贸易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陶丽萍】/315
33 2015年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及2016年展望【赵硕刚】/324
34 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袁剑琴】/333
35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6年展望【牛 犁】/342
36 2015年美国经济分析及2016年展望【张 鹏】/352
37 2015年欧盟经济分析及2016年展望【赵 坤】/363
38 2015年日本经济分析及2016年展望【张晓兰】/370
39 2015年新兴经济体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程伟力】/379
40 重大区域自贸协定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蔡松锋 张亚雄】/385
当前,总体考察、把握和展望中国2015年和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是我国各相关政府部门、各类智库、企业家包括各类投资者和社会各界都感到有些为难的一件事情,甚至可以说,其难度是多年来都没有碰到的。说一句大白话,这都是当前严峻的世界性经济挑战惹得祸。因此,从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呈现给各位读者的这一份报告来看,说实话虽然尽了**努力并且力求保持客观公正和独立判断,但依然可能存在遗憾。
2015年,我国继续延续了上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这与国际环境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总体走势继续下探是基本一致的,国际、国内影响发展的因素互为因果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当然,只是由于中国政府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们竭力拼搏、中国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的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在年初确定的目标区间,为世界经济增长仍然做出了30%左右的贡献,我以为,这也应该成为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和国际上主流媒体的共识。
2016年,是我国进入“十三五”规划期的开局之年,其发展的速度特别是质量效益如何,对于确保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具有重要影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同时,鉴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之间,无论是相互融合的领域和深度,还是互动的规模和水平,都将继续带来新的变化,并且演化出不同组合的格局。显然,世界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众多因素交错影响,不确定性、不可测风险性都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继续充满严峻挑战,但也正在孕育着新的机遇。其中,国际社会需要普遍形成发展共识以及提振增长信心、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以及推进跨国技术转移、改善全球投资贸易条件以及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减少人为摩擦以及争取和平红利等,都可以列为当今世界共同发力来培育和创造新机遇的重大范畴。我想,中国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当然,中国将努力办好国内自己的事情是前提条件。这一点,各位读者都可以从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制订“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大任务、政策取向、保障措施等,都可印证中国将要承担的责任和决心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考虑到关于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2016年展望及其政策取向都在本报告正文中有具体阐述,我就不再另外评价,就写下上面几段感想作为序。
杜 平
2015年1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