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41569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研究
1.2.2 区域经济带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数据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理论分析
2.1 开发开放经济带概念界定
2.1.1 经济带概念
2.1.2 开发开放经济带概念
2.2 “一带一路”战略与沿边外向型经济带
2.2.1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发展目标
2.2.2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区域规划
2.2.3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结构建设
2.2.4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政策创新
2.3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沿边外向型经济带建设
2.3.1 沿边外向型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2.3.2 沿边外向型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目标
2.3.3 沿边外向型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思路
2.3.4 沿边外向型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动力
2.4 建设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战略作用
2.4.1 实现“一带”与“一路”有效对接
2.4.2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块资源
2.4.3 治理沿边地区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3章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概述
3.1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历程
3.1.1 1949~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
3.1.2 1979~1994年:改革开放探索期
3.1.3 1994。2000年:深化改革期
3.1.4 2000年至今:沿边开放期
3.2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现状
3.2.1 沿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现状
3.2.2 沿边产业经济扶持发展现状
3.2.3 沿边经济发展和管理模式
3.2.4 沿边经济发展载体和平台建设现状
3.2.5 沿边经济发展政策建设完善现状
3.3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重复投资
3.3.2 沿边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3.3 产业经济规模不大,竞争能力不强
3.3.4 平台和载体利用率不高
3.3.5 政策落地慢
第4章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环境分析
4.1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资源环境分析
4.1.1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
4.1.2 旅游资源开发环境
4.1.3 生态资源开发环境
4.2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经济环境分析
4.2.1 产业发展环境
4.2.2 金融投资环境
4.2.3 合作协调环境
4.2.4 市场监管环境
4.2.5 科学技术应用
4.2.6 土地开发利用
4.3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人才科技环境分析
4.3.1 人才培养环境
4.3.2 科研开发环境
4.3.3 技术需求环境
4.3.4 技术交易环境
4.4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社会环境分析
4.4.1 文化环境
4.4.2 就业环境
第5章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障碍因素识别与实证分析
第6章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基本思路
第7章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战略
第8章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机制
第9章 中越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建设风险管控
参考文献
在越南抗法期间,中国是唯一向越南提供大量无偿援助的国家。此时中越外交关系较好。1952年,中越开始有小额的边境贸易。中越边境贸易主要涉及我国的广西和云南两个省区。1954年,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两国边境贸易议定书》,同年,广西境内的凭祥铁路口岸建成,大大便利了广西和越南的边境贸易的发展。1955年起,中越开始办理铁路联运业务,进一步推进了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初步开发开放。
1954年后,美国开始干预越南事务。1961-1975年,越南政府都处于抗美救国时期。此时,我国仍对越南提供无偿的各种援助,并派出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南工作。越南最终取得抗美战争的胜利,获得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中越的外交关系又进了一步。
在抗法战争时期和抗美战争时期,越南的首要根本利益是维护主权独立和国家统一,无暇他顾。然而,在取得胜利后,恢复国内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则成为越南的首要利益和发展规划。越南为摆脱国内窘境,发展经济,推动国家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积极和中国发展边境贸易。我国也处于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也是首要目标。中越两国利益趋同,积极打开国门,中越边境地区开发开放进入了初步探索时期。中越两国先后又签订了《边贸货币兑换协定书》、《两国边境地方国营贸易公司进行货物交换的议定书》等协议。中越两国的边境地区还设置了边贸办事处,方便处理中越两国边境地区边民的边境贸易的相关事宜。1960年,中越两国又签订了《边境省份贸易协定》。根据这些协议,边民互市贸易的产品免征关税,双边参与互市的边民还可以兑换一定限额的货币。1960年,越南北部三省和云南先后开放了11对边境边民互市口岸。1963年,又确定设立了6对边境边民小额贸易口岸。1960~1970年,我国边境省区广西和云南还与相邻的越南高平、谅山等省区的相关部门签订了《换货议定书》,开始开放开展一些边境地方贸易。1970年以后,边境地方贸易继续开发开放,开始纳入一般贸易。①随着中越边境地区的不断开发开放,我国边境口岸的数量也呈不断增加趋势。
3.1,21979-1994年:改革开放探索期
1979年后,中越关系进入非正常状态,我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两国在边境地区兵戎相见。在这段时期,中越两国外交关系处于冰点,中越两国边境地区边贸互市也处于停滞时期。所有互市口岸和铁路等基础设施都处于停运阶段。自此,中越两国进入长达10年之久的对峙时期。
1983年底,我国逐步在广西大新、宁明、防城港、靖西和那坡,以及云南的马关、富宁、金平和麻栗坡相继设立了9个对越南的临时贸易点,开始展开中越边境地区边民的一些小额贸易,逐步恢复对越的边境贸易,进行中越边境地区的开发开放。①但这一时期,边民互市的产品主要集中于生活用品和一些农产品,数量较小,种类较少,利润较低。
1984年12月,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我国明确定义小额边境贸易是指在我国边境城镇中,经省、自治区政府指定的部门和企业与对方边境城镇之间的小额贸易,以及两国边民之间的互市贸易,也就是涵盖了目前所称的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
1985年,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口岸开放的若干规定》,这一规定对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口岸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分别具体地给口岸作了明确的定义,并且规定了不同口岸的分类和具体管理办法。这一规定对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开发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意义,为后期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口岸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云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云南相关部门制定了《云南省关于边境贸易的暂行规定》,积极开放边境地区,放宽中越两国边境地区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例如,1985年2月,云南将德宏州设立为边境贸易区,德宏州的边贸发展带动了整个云南省和越南边境地区的边贸发展,为后期云南和越南边境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树立了榜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2-1988年,广西政府因时制宜,在广西的边境地区,先后设置了9个“革皮街”贸易点,以民间性质允许越南边民前来参与集市贸易,打破中越两国关系非正常状态下边贸的冰点。
20世纪80年代末,中越两国外交关系才开始逐渐缓和。
1989年春节,越南单方面地开放边境地区,在100多个边境点进行贸易。我国广西和云南迅速积极采取相关配合措施,在边境地区开放互市贸易点,促使中越边境贸易逐渐恢复正常。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