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39121
编辑推荐
六十七个词让一对陌生的男人和女人相识、握手、接吻、滚床单。
——细碎文艺男的爱情幻觉
“核桃男人”范本赵瑜长篇碎片小说
——细碎文艺男的爱情幻觉
“核桃男人”范本赵瑜长篇碎片小说
内容简介
《核桃男人之六十七个词》通过六十七个碎片化的词语,讲述了一个城市孤独男人的爱情故事。他在自我幻觉与现实生活里徘徊,在自己的爱情记忆中寻找真相。后,他意识到,不管自己多么用力地把想象的画面还原为现实,现实却依旧模糊。赵瑜运用了大量加法,把不同的人的人生经历放在同一个人身上,试图还原一个人的记忆真相。他甚至往真实的生活里加入大量幻觉,尝试以幻觉打败真相。作品以另类的写法阐述了模糊主义的观点——爱情只是一种想象。
目 录
自序:爱情是不解之词 一、风 二、死亡 三、怪兽 四、六月 五、歌唱 六、虚构 七、幻想家 八、烟火 九、等 十、撕碎 十一、下流 十二、玩笑 十三、街道 十四、鬼 十五、骗子 十六、忘记 十七、洞 十八、目的地 十九、爱情 二十、玻璃 二十一、边界 二十二、看见 二十三、两个人 二十四、唐三彩 二十五、比喻 二十六、疼痛主义 二十七、补充 二十八、妩媚 二十九、腰痛 三十、思路 三十一、无知 三十二、艳遇 三十三、被遮掩的 三十四、衣裳 三十五、尖叫 三十六、大男子主义 三十七、模糊 三十八、躲藏 三十九、排队 四十、第九 四十一、很多 四十二、伤口 四十三、一 四十四、追 四十五、食物 四十六、漏洞 四十七、灰尘 四十八、价值 四十九、翅膀 五十、抽离 五十一、虚弱 五十二、营养 五十三、木芙蓉 五十四、简单 五十五、却是 五十六、性关系 五十七、放下 五十八、断断续续 五十九、落差 六十、飞 六十一、自杀 六十二、爆发力 六十三、脆弱的 六十四、家园 六十五、暗号 六十六、傻 六十七、模糊的
前 言
自序:爱情是不解之词
——谨以《六十七个词》向米兰o昆德拉致敬
《六十七个词》是米兰o昆德拉的一篇小说评论的标题,事关别人对他小说的误解,他试图用六十七个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小说的全部理解。
事实上,他失败了。小说或者根本不在具体的词语里,又或者,不需要这么多词语便可以界定。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
对别人宣布喜欢米兰o昆德拉,这事儿多少有些虚荣。自米兰o昆德拉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他一直占据着太多的词语资源,米兰o昆德拉的好,犹如一款质良好又价格不菲的男用牛仔裤,耐磨、吸汗,又有些休闲的气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款式的裤子,因为,他的裤腿太长了,甚至,它还坚决且固执地在屁股兜的位置绣一个庸俗的图案。
这比喻定会倒了部分阅读者的胃口,那么,便成功了。
我喜欢米兰o昆德拉非常之浅薄,如果我说,我阅读米兰o昆德拉十年,至今一本书也没有看完过,你一定会笑话我。那么,我同意你这么做。
初是喜欢米氏的谐谑,是的,他是一个对读者很怠慢的人。我常常想,这个家伙,脱光了小说里女人的衣服,正经地坐在那里讨论数学、音乐的节奏、性生活之外的所有琐碎的事情,像极了周星驰的电影台词。
米兰o昆德拉的出现和卡夫卡以及卡佛的出现一样,他们都是对小说文本有大贡献的人。卡夫卡让生活在现实里的人找到了另外的模拟空间,也就是说,卡夫卡拉伸了小说的生存空间。卡佛剪断了小说的冗长叙述,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又一张照片,也就是说,卡佛让小说的速度放慢了,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慢动作。而米兰o昆德拉比他们更强大,他是一个骗子,他既不负责写好看的故事,也不负责弹奏动听的音乐,只负责吹牛,用漂亮的广告词招徕到舞台前,而他却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尿尿,尿完以后,宣布,表演结束。
不可以吗?
他在舞台上反问。我正是在舞台下热烈回应的一个,我喜欢这样的表演,多么随性啊,其实,我也想上得台去,一脚将他也踢下来,接着表演。
可是,终于,我,并未上去。因为,一个人内心戏太多,只能一事无成。
我的小说《六十七个词》便写了很多的内心戏,现在,你若问我写了什么,我已经差不多忘记了。但是,当初写这个小说,的确是看了米兰o昆德拉的那篇《六十七个词》。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米氏试图用六十七个词来完整地阐释他对世界、对感官、对食物、对小说等一切的看法。那么,我完全可以用六十七个词让一对陌生的男人和女人相识、握手、接吻、上床。
请原谅我一开始对小说理解得如此浅薄,在我的恶毒定义里,小说就是让男人找到女人和食物,又或者让男人失去女人或者食物。总之,小说是一种饥饿的艺术,里面的人不能太饱和了,不然,我都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些什么。
显然,我对自己的定义很是满意。我开始写了,甚至,我写出来了,我发表了,我出版了。我却并没有让小说中的人物获得满足。这源自于我的自私,我讨厌幸福的男人,我凭空觉得那样的男人太庸俗了。我怎么能容忍自己小说里的人物如此不堪呢?
于是,《六十七个词》里,我挑选了很多陌生于我日常生活的词语,这些词语不太正经,像极了米兰o昆德拉小说里人物的生活态度。
我相信,这大概就是向一个人致敬的做法吧。
私下里,我总觉得米兰o昆德拉是一个热爱吹牛的人。然而,有才华的人,谁又不是呢。沈从文那么内向,还不是在情书里向张兆和吹牛。乔伊斯更甚,经常向友人理直气壮地借钱,理由竟然是他马上要出名了。米氏的吹牛表现在他对自己作品的溺爱上,比如,他到处炫耀他所精通的音律,他在和萨尔蒙《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中,吹嘘他的《生活在别处》有贝多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他是这样说的:“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在别处》:部分:七十五页中有十一个章节,中速。第二部分:三十七页中有十四个章节,小快板。第三部分:九十一页中有二十八个章节,快板。第四部分:四十页中有二十五个章节,极快。第五部分:一百零四页中有十一个章节,中速……”每一个看到这里,我都觉得他太刻意了,有必要这样超文本解读自己的小说结构吗?我曾一度觉得这家伙太矫情了。可是,他所有的可爱之处,不正是大胆抛售自己的矫情吗?
需要补充证明的是,真正进入爱情情境中的男女,或多或少,不都是有一些异常于日常生活吗?而这可以度量的异常,正是所谓的矫情。
没有矫情,哪来的那么多趣味?
是啊,我终于在一次看周星驰电影的时候理解这种矫情是什么了。
当周星驰赤裸裸地赞美自己说:“我很普通,是个杀猪的”时,我一下子被击了,暂停碟片的画面,沉思良久,觉得,这是一句了不得的哲学话语。
所以,当我告诉你,我喜欢的周氏电影,是,那部神奇的《国产零零七》时,希望,你不会因此而崇拜我。
回到米氏。他的关于小说的理论,我喜欢的是那个关于“梦的召唤”的说法。
在小说《六十七个词》里,我几乎强迫男主角进入梦境里,我想要知道,卡夫卡在小说里种植的那个梦现在醒了没有,我想用一个男人的身体和“性”来将这些深层次的思考拉下水,将那些所谓的“哲理”变成下流行为。
然而,让我觉得好玩的是,这只是梦。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梦里救了人而赞美他高尚,更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梦里杀了人而判处他死刑或者终身监禁。
只是,在小说里,梦和现实的边界如何划线,这才是写作者要掌握的尺度。
向某某致敬是一件特别占便宜的事情,尤其是像我这样,写作多年,却时常怀疑自己的人。这些年来,我写作的向度越来越偏僻,摆脱幼稚的过程像极了我阅读米兰o昆德拉的过程。一开始,我喜欢他小说的片断,再后来,我喜欢他作品的严肃及庄重,再后来,我喜欢他作品中时时刻刻都透出来的孩子气。
是啊,当我是孩子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都太庄重了,而当我渐趋中年,我觉得,一个有着孩子气的人,是多么值得珍惜。
我希望,我也是那个值得珍惜的人。谨以此篇小说向米兰昆德拉致敬。
——谨以《六十七个词》向米兰o昆德拉致敬
《六十七个词》是米兰o昆德拉的一篇小说评论的标题,事关别人对他小说的误解,他试图用六十七个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小说的全部理解。
事实上,他失败了。小说或者根本不在具体的词语里,又或者,不需要这么多词语便可以界定。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
对别人宣布喜欢米兰o昆德拉,这事儿多少有些虚荣。自米兰o昆德拉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他一直占据着太多的词语资源,米兰o昆德拉的好,犹如一款质良好又价格不菲的男用牛仔裤,耐磨、吸汗,又有些休闲的气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种款式的裤子,因为,他的裤腿太长了,甚至,它还坚决且固执地在屁股兜的位置绣一个庸俗的图案。
这比喻定会倒了部分阅读者的胃口,那么,便成功了。
我喜欢米兰o昆德拉非常之浅薄,如果我说,我阅读米兰o昆德拉十年,至今一本书也没有看完过,你一定会笑话我。那么,我同意你这么做。
初是喜欢米氏的谐谑,是的,他是一个对读者很怠慢的人。我常常想,这个家伙,脱光了小说里女人的衣服,正经地坐在那里讨论数学、音乐的节奏、性生活之外的所有琐碎的事情,像极了周星驰的电影台词。
米兰o昆德拉的出现和卡夫卡以及卡佛的出现一样,他们都是对小说文本有大贡献的人。卡夫卡让生活在现实里的人找到了另外的模拟空间,也就是说,卡夫卡拉伸了小说的生存空间。卡佛剪断了小说的冗长叙述,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又一张照片,也就是说,卡佛让小说的速度放慢了,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慢动作。而米兰o昆德拉比他们更强大,他是一个骗子,他既不负责写好看的故事,也不负责弹奏动听的音乐,只负责吹牛,用漂亮的广告词招徕到舞台前,而他却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尿尿,尿完以后,宣布,表演结束。
不可以吗?
他在舞台上反问。我正是在舞台下热烈回应的一个,我喜欢这样的表演,多么随性啊,其实,我也想上得台去,一脚将他也踢下来,接着表演。
可是,终于,我,并未上去。因为,一个人内心戏太多,只能一事无成。
我的小说《六十七个词》便写了很多的内心戏,现在,你若问我写了什么,我已经差不多忘记了。但是,当初写这个小说,的确是看了米兰o昆德拉的那篇《六十七个词》。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米氏试图用六十七个词来完整地阐释他对世界、对感官、对食物、对小说等一切的看法。那么,我完全可以用六十七个词让一对陌生的男人和女人相识、握手、接吻、上床。
请原谅我一开始对小说理解得如此浅薄,在我的恶毒定义里,小说就是让男人找到女人和食物,又或者让男人失去女人或者食物。总之,小说是一种饥饿的艺术,里面的人不能太饱和了,不然,我都不知道该和他们说些什么。
显然,我对自己的定义很是满意。我开始写了,甚至,我写出来了,我发表了,我出版了。我却并没有让小说中的人物获得满足。这源自于我的自私,我讨厌幸福的男人,我凭空觉得那样的男人太庸俗了。我怎么能容忍自己小说里的人物如此不堪呢?
于是,《六十七个词》里,我挑选了很多陌生于我日常生活的词语,这些词语不太正经,像极了米兰o昆德拉小说里人物的生活态度。
我相信,这大概就是向一个人致敬的做法吧。
私下里,我总觉得米兰o昆德拉是一个热爱吹牛的人。然而,有才华的人,谁又不是呢。沈从文那么内向,还不是在情书里向张兆和吹牛。乔伊斯更甚,经常向友人理直气壮地借钱,理由竟然是他马上要出名了。米氏的吹牛表现在他对自己作品的溺爱上,比如,他到处炫耀他所精通的音律,他在和萨尔蒙《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中,吹嘘他的《生活在别处》有贝多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他是这样说的:“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在别处》:部分:七十五页中有十一个章节,中速。第二部分:三十七页中有十四个章节,小快板。第三部分:九十一页中有二十八个章节,快板。第四部分:四十页中有二十五个章节,极快。第五部分:一百零四页中有十一个章节,中速……”每一个看到这里,我都觉得他太刻意了,有必要这样超文本解读自己的小说结构吗?我曾一度觉得这家伙太矫情了。可是,他所有的可爱之处,不正是大胆抛售自己的矫情吗?
需要补充证明的是,真正进入爱情情境中的男女,或多或少,不都是有一些异常于日常生活吗?而这可以度量的异常,正是所谓的矫情。
没有矫情,哪来的那么多趣味?
是啊,我终于在一次看周星驰电影的时候理解这种矫情是什么了。
当周星驰赤裸裸地赞美自己说:“我很普通,是个杀猪的”时,我一下子被击了,暂停碟片的画面,沉思良久,觉得,这是一句了不得的哲学话语。
所以,当我告诉你,我喜欢的周氏电影,是,那部神奇的《国产零零七》时,希望,你不会因此而崇拜我。
回到米氏。他的关于小说的理论,我喜欢的是那个关于“梦的召唤”的说法。
在小说《六十七个词》里,我几乎强迫男主角进入梦境里,我想要知道,卡夫卡在小说里种植的那个梦现在醒了没有,我想用一个男人的身体和“性”来将这些深层次的思考拉下水,将那些所谓的“哲理”变成下流行为。
然而,让我觉得好玩的是,这只是梦。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梦里救了人而赞美他高尚,更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梦里杀了人而判处他死刑或者终身监禁。
只是,在小说里,梦和现实的边界如何划线,这才是写作者要掌握的尺度。
向某某致敬是一件特别占便宜的事情,尤其是像我这样,写作多年,却时常怀疑自己的人。这些年来,我写作的向度越来越偏僻,摆脱幼稚的过程像极了我阅读米兰o昆德拉的过程。一开始,我喜欢他小说的片断,再后来,我喜欢他作品的严肃及庄重,再后来,我喜欢他作品中时时刻刻都透出来的孩子气。
是啊,当我是孩子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都太庄重了,而当我渐趋中年,我觉得,一个有着孩子气的人,是多么值得珍惜。
我希望,我也是那个值得珍惜的人。谨以此篇小说向米兰昆德拉致敬。
在线试读
一、风
有时候,风会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吹走停留在记忆中的许多不规则的尘埃,吹远一个女人的名字,吹乱停在某个笔记本里记录着的一些排列整齐的时间。
锦一被风吹到遥远的地方,锦一穿着游泳时的衣服,手里提着一条鱼。那条鱼死了很久了,锦一觉得需要杀掉它。
锦一醒来以后才知道,那条鱼像个比喻,死在了梦里。
锦一近老是厌世,老想着如何死去的时候能飞翔着死去。
锦一是个不出名的画家,画插图的。兼职画一些广告漫画。锦一的声音很好听,他和不止一个女人做爱以后得到过这样的评价。后来,有一个朋友推荐他去做电视台的配音,还很受欢迎。
锦一就这样在城市里一混就是十年。
他画了一幅画,挂在自己新买的房子里,画了一只又一只鸟儿在云彩里飞翔,起了个名字叫做《风》。
锦一姓许,他有一天晚上问邻居家的小女儿的名字,那个女孩骄傲地说,叫周小枫。
锦一就说好听,风吹过来,把那个小女孩的长头发飘扬起来。
锦一和他的女人吹风,在阳台上说话。八月桂花香,那个女人就唱一首老曲子: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埋在深深旧梦中。
然后两个人就分手了。
锦一从不向外人解释他和女友分开的理由,他在晚上的时候在电视台里配一个悲伤的专题片,声音很低沉。
晚上回到家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悲伤过了。
悲伤过后,觉得世界是清晰的。
锦一喜欢在卫生间的马桶上拿着一支画笔画他心目中女孩的样子,画了很多种,但他从来不画眼睛。
他有好多幅没有眼睛的女人的画,那眼睛用两抹风一样的叶片代替,模糊着。
锦一有时候躺在床上想自己有过的女人的样子,总觉得有时候她们都是面孔模糊的,风把她们吹走了,吹到遥远的地方去了。
二、死亡
锦一住在十楼,是顶楼,上面有一个阁楼,他放了一盆兰花在一个废弃的石礅上。
下雨天,他上去看那盆兰花。看到对面的家属院的楼顶上晾晒的衣服,在雨中来回地摇摆。
那些衣服是在躲避吗。
锦一身上被雨水淋湿了,锦一觉得这样才像是进入了夏天。
要身体被雨水淋湿几次才像是夏天,他通常不喜欢撑着伞在雨里面走,他不喜欢遮盖自己的思想。
他有恐高症的,不敢往楼边缘走动。可是,他听到一声急刹车的声音,又忍不住想到边上去看看下面发生了什么。
锦一看到了死亡事件。
那辆车停在楼下的小区门口,却被一个男人撑着一把伞挡住了去路。
十层楼的高处,让发生争吵的两个人那么渺小。
那个男人不停拿着相机对着那辆汽车拍照片,仿佛嬉皮笑脸的。
那个女人蛮横地在雨中说话。
谁知道,那个男人突然把相机和伞都扔掉了,发了疯地去剌那个女人。
只几十秒钟的时间,那个女人便倒在血泊中了。
雨水把女人的鲜血冲得到处都是,警察和医生的车辆都来了,道路都堵塞了。全是人。
锦一冲下楼去,说自己目睹了全过程,然后,他就被警察包围住。他发现,他所看到的事实与周围的人看到的不同。他站在高处,看不到人的表情。所以,他讲的事实让警察很疑惑。于是,那警察一遍一遍地问他,两个人是如何接近,是谁先碰到谁的身体的。
反复地问。锦一觉得自己刚才在楼顶上看到事实正一点一点地远离他的身体,被大雨融化,流走。
凶手叫田一顷,是个不完全精神病人,他已经被警察控制了,嘴里竟然大声喊着他爸爸的名字,还背诵花肥和农药的价格。这些都是他们家里的信息。精神病人的父亲是农业局的职工,是卖农资的。
锦一想起自己弟弟的死。
锦一有个弟弟,比他小五岁,那一年,跟在他屁股后面,一辆车过来,车并没有撞到弟弟,弟弟却仰面躺在地上,死了。
锦一的弟弟自然叫做锦二的。锦二的死给锦一制造了很多孤单,他的乡村童年从此进入到他的内心,他拒绝在马路上行走,他经常躲在卧室里画他弟弟死亡时那条马路上的一切状物,他觉得弟弟的死给他的人生塞入了太多的疑问,让他对自己活着这件事经常充满了怀疑。
有时候,他早晨起来,会跑到对面的邻居家里看看那只狗对着自己叫不叫,如果狗汪汪地叫,他就相信自己还活着。
锦一被一场大雨带回到童年的狗叫声里,他觉得,他应该回到童年里,去看一看,那些无人问津的孤单。
有时候,风会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吹走停留在记忆中的许多不规则的尘埃,吹远一个女人的名字,吹乱停在某个笔记本里记录着的一些排列整齐的时间。
锦一被风吹到遥远的地方,锦一穿着游泳时的衣服,手里提着一条鱼。那条鱼死了很久了,锦一觉得需要杀掉它。
锦一醒来以后才知道,那条鱼像个比喻,死在了梦里。
锦一近老是厌世,老想着如何死去的时候能飞翔着死去。
锦一是个不出名的画家,画插图的。兼职画一些广告漫画。锦一的声音很好听,他和不止一个女人做爱以后得到过这样的评价。后来,有一个朋友推荐他去做电视台的配音,还很受欢迎。
锦一就这样在城市里一混就是十年。
他画了一幅画,挂在自己新买的房子里,画了一只又一只鸟儿在云彩里飞翔,起了个名字叫做《风》。
锦一姓许,他有一天晚上问邻居家的小女儿的名字,那个女孩骄傲地说,叫周小枫。
锦一就说好听,风吹过来,把那个小女孩的长头发飘扬起来。
锦一和他的女人吹风,在阳台上说话。八月桂花香,那个女人就唱一首老曲子: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埋在深深旧梦中。
然后两个人就分手了。
锦一从不向外人解释他和女友分开的理由,他在晚上的时候在电视台里配一个悲伤的专题片,声音很低沉。
晚上回到家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悲伤过了。
悲伤过后,觉得世界是清晰的。
锦一喜欢在卫生间的马桶上拿着一支画笔画他心目中女孩的样子,画了很多种,但他从来不画眼睛。
他有好多幅没有眼睛的女人的画,那眼睛用两抹风一样的叶片代替,模糊着。
锦一有时候躺在床上想自己有过的女人的样子,总觉得有时候她们都是面孔模糊的,风把她们吹走了,吹到遥远的地方去了。
二、死亡
锦一住在十楼,是顶楼,上面有一个阁楼,他放了一盆兰花在一个废弃的石礅上。
下雨天,他上去看那盆兰花。看到对面的家属院的楼顶上晾晒的衣服,在雨中来回地摇摆。
那些衣服是在躲避吗。
锦一身上被雨水淋湿了,锦一觉得这样才像是进入了夏天。
要身体被雨水淋湿几次才像是夏天,他通常不喜欢撑着伞在雨里面走,他不喜欢遮盖自己的思想。
他有恐高症的,不敢往楼边缘走动。可是,他听到一声急刹车的声音,又忍不住想到边上去看看下面发生了什么。
锦一看到了死亡事件。
那辆车停在楼下的小区门口,却被一个男人撑着一把伞挡住了去路。
十层楼的高处,让发生争吵的两个人那么渺小。
那个男人不停拿着相机对着那辆汽车拍照片,仿佛嬉皮笑脸的。
那个女人蛮横地在雨中说话。
谁知道,那个男人突然把相机和伞都扔掉了,发了疯地去剌那个女人。
只几十秒钟的时间,那个女人便倒在血泊中了。
雨水把女人的鲜血冲得到处都是,警察和医生的车辆都来了,道路都堵塞了。全是人。
锦一冲下楼去,说自己目睹了全过程,然后,他就被警察包围住。他发现,他所看到的事实与周围的人看到的不同。他站在高处,看不到人的表情。所以,他讲的事实让警察很疑惑。于是,那警察一遍一遍地问他,两个人是如何接近,是谁先碰到谁的身体的。
反复地问。锦一觉得自己刚才在楼顶上看到事实正一点一点地远离他的身体,被大雨融化,流走。
凶手叫田一顷,是个不完全精神病人,他已经被警察控制了,嘴里竟然大声喊着他爸爸的名字,还背诵花肥和农药的价格。这些都是他们家里的信息。精神病人的父亲是农业局的职工,是卖农资的。
锦一想起自己弟弟的死。
锦一有个弟弟,比他小五岁,那一年,跟在他屁股后面,一辆车过来,车并没有撞到弟弟,弟弟却仰面躺在地上,死了。
锦一的弟弟自然叫做锦二的。锦二的死给锦一制造了很多孤单,他的乡村童年从此进入到他的内心,他拒绝在马路上行走,他经常躲在卧室里画他弟弟死亡时那条马路上的一切状物,他觉得弟弟的死给他的人生塞入了太多的疑问,让他对自己活着这件事经常充满了怀疑。
有时候,他早晨起来,会跑到对面的邻居家里看看那只狗对着自己叫不叫,如果狗汪汪地叫,他就相信自己还活着。
锦一被一场大雨带回到童年的狗叫声里,他觉得,他应该回到童年里,去看一看,那些无人问津的孤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