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9238121
摘要
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相关范畴界定
1.3.1对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界定
i.3.2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理解
1.3.3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内涵与外延
2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及其现代运用
2.1政治经济学理论综述
2.1.1古典政治经济学及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2.1.2新政治经济学
2.2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3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综述
2.4产业协同带动的理论综述
2.5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5.1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创新和根本举措
2.5.2为世界经济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和范式
2.5.3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
2.5.4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认识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相关关系分析
3.1 内生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2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3.3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3.4三次产业协同融合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
3.5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推进产业融合
4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内在机理分析
4.1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结构条件:产业关联
4.2产业协同带动的微观机理之一:行业内的竞争性效应
4.3产业协同带动的微观机理之二:产业间的溢出和波及效应
4.4产业协同带动的产业经济学机理: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
4.5对产业协同带动机制的协同学解释:融合和自组织机制
4.5.1产业融合
4.5.2 自组织
4.5.3耗散结构理论对产业带动演进的分析
5产业协同带动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2对人口结构和人力资本作用的考察
5.3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
5.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
5.5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制的作用
6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时间序列进程探讨
6.1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动态过程和实质
6.1.1理论模型
6.1.2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动态过程
6.2经济发展的时序表现为先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更替
6.2.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性和区域根植性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6.2.2主导产、Ik选择及相关制约因素
……
7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空间展开过程探讨
8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保障研究
9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实践
10四川省城市群经济实力实践分析
11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宜居社区关键要素的培育和发展
12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