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509470
吴一枫、黄永峰*的《吴佑寿传(一个老归侨的人生足迹)》全面记述了我国*名电子学家吴佑寿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和在教学科研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介绍了他在60多年漫长的学术生涯里,以科学救国、富国强兵为己任,坚持“自主创新是立国之本 ”的治学理念,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勤奋耕耘,所取得的丰硕的教学与科研成果。本文通过大量科研丁作的实例,呈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还通过他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一些学生和同事的回忆片段,展示了他在教书育人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所培育出的满园桃李。
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好地诠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清华精神,同时也能为读者很好地展现一位爱国归侨充满活力的人生足迹。
本书适合于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广大从业人员和广大关心中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公众阅读.对于科研人员、教育T作者和在校学生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章 奔波的童年——“我们的根在中国”
生于曼谷
根在“唐山”
启蒙坤范学堂
难忘的曼谷“中中”
求学香江
沦为难民——返回潮州老家
第二章 漫漫求学路:从梅县到昆明
梅州中学
从中央政治学校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电机系
在学生运动中接受进步思想
复员
回泰国探亲
第三章 完成学业迎接解放
来到清华园
“蒋管区”中的小解放区
毕业留校
加入中共地下党
难忘1949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参加土改
第四章 无线电系与院系调整
“襁褓风波”
系秘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
学习苏联
实验室建设
毕业设计“真刀真枪”
第五章 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
话音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开我国数字通信之先河
PCM的研究是怎样开始的
话音编码终端的改进
为我国颗人造卫星保驾护-航-SCA型数传机系列的研制
无线数传——用电子谐振器实现的数传系统
有线数传——用有线信道来传送数据信号
SCA一3数传机的研制
让雷达看得更远,电话听得更清——参量放大器的研究
五公寓的灯光
“文化大革命”风暴
第六章 跌宕起伏的绵阳十年
艰辛的绵阳分校
几个小故事
抓“散伙风”
在绵阳的无线电系职工无愧于三线建设
被拖延多年的PCM系统-120路微波数字无人值守接力机研制成功
几度回首
帮七章回清华园:百废待兴
为无线电系回归清华园献策献力
回到清华园
重整旗鼓——全面恢复教学科研工作
第八章 教计算机识字——汉字识别
组建图像教研组
选择新的科研方向——汉字识别
知难而进——教计算机认识6763个(单体)印刷汉字
突破多字体汉字识别难题——建立CCG模型
从单语种到多语种文字混排识别
再接再厉扩大战果
走向世界——中日韩文字识别系统中标
永不停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第九章 让电脑模拟大脑:人工神经网络
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的创立
人工神经网络在汉字识别中的应用
身先士卒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的奥秘
促进国际合作,让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对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前景的展望
第十章 让中国数字电视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占有一席之地
“我和电视有缘”
“数字电视广播要采用我国自己的标准”
清华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与凌讯公司
DMB-T系统的诞生
抗御外标入侵
努力促进国标实施,得到香港政府首次采用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推动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到市场上去较量
无限风光在明天
第十一章 推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
推动863计划通信高技术研究
前瞻性眼光——平流层通信系统的研究
平流层与平流层通信平台
平流层信息系统
推动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
推动国家973项目——多域协同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
第十二章 教书育人
初上讲台
坚持工作在教学的线
编写教材
科普读物
教书育人
良师益友
第十三章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
立足国内勇于创新
导师队伍和培养基地的建设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
改革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
统一标准加强管理
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学科建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跨世纪人才培养
第十四章 相濡以沫的终生伴侣
第十五章 鞠躬尽瘁
放眼未来
鼓励创新
回首往事怀念师长
整理教学科研资料
清华情怀
工作之余
飞雪伴君归
附录一 吴佑寿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二 吴佑寿主要著作与学术论文
后记
曾经的清华园不愧是皇家园林。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河清流,柳丝迎风飘荡;典雅的二校门,朴素大方,罗马式大礼堂庄严宏伟。清代名相那桐书写的刚劲有力的“清华学堂”四个大字,令人景仰;还有藏书百万册的图书馆,带有室内游泳池的体育馆和大操场,都是年轻人学习和锻炼体魄的好地方。令人愤慨的是,日寇占领时期,清华园变成废墟,体育馆成为养马厩,图书馆是伤兵医院,高贵进口软木地板,也已残破不堪。电机系系馆外观依旧,但空无余物。学校接收的清华园,百孔千疮,百废待举。
回到清华园的头一年,电机系困难的问题是回学校的教授较少。西南联大结束时,原则上各校教工各自返回原校。当时,电机系回清华的(正副)教授不多,原因之一是按照清华休假制度,在校工作的教师,包括教授和助教,任教5~7年就有一年学术休假,可以在国内或到国外学习、深造或工作。1945年前后,任之恭与孟昭英教授,以及钟士模、孙绍先等老师,都先后出国。1946年复员回北平的只有系主任叶楷和范崇武、杨津基等几位教授,不久电子学专家叶楷教授也出国了;令同学们遗憾的是,马大猷教授虽然回到北平,但没有来清华,他受命回北大母校,创建北大工学院。范崇武和杨津基两位又都是电力方面的教授,这一年,电讯组方面就可能没有开课的教授了。
其实,当时回清华的教师并不少,他们的学术水平都不低,也都很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但按照清华的规矩,没有出国的教员不能提升为正副教授,也不能讲授本科生的课程,只能做辅助性的教学工作,当教授的助手,改习题,管实验,等等(虽然也有例外,如华罗庚教授,但属凤毛麟角)。幸好后来马大猷教授接受清华聘请,到清华来兼课,三年级学期的“电子学”就由他讲授。四年级第二学期有一门“电讯网络”,也请马老师兼课。清华实行学分制,只要上课时间不冲突,三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选四年级的课程。“电子学”和“电讯网络”是电讯组两门重要的专业课,因此,三年级电讯组不少同学选修这两门课。大家对马老师都十分崇敬,能有机会再听他的课,都很高兴。当时,马大猷教授身负创建北大工学院的重任,还要来清华讲课,很不容易。从城里到清华园约20多千米,每天只有一小时一班的私营交通车,马老师只能乘这种车,往来跋涉,实在辛苦。
电机系1932年建系,1946年从昆明复员回北平。
在这十几年中,电机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变化,电讯的应用领域主要是电报电话,系统是模拟的,过程是稳态的,等等。二战期间,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武器,如雷达、导航、火箭,以及原子弹等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西方的高等学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相比之下,我国理工科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显得相当落后陈旧。
1947年春,复员后回到北平的第二年,不少在国外从事研究工作的知名学者孟昭英、钱伟长、闵乃大等,相继归来,许多出国深造的青年教师,如钟士模、常迥等,也学成归国。这些学者的归来,对清华的教学和学术风气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既加强了学校的师资队伍,也带来了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还有新课程、新教材。他们陆续开设新的课程、举办学术讲座,在日常言谈之间,也介绍国外学校与学术会议的情况,这些活动大大地改变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面貌。钟士模教授讲授“瞬变分析”;常迥教授讲授 “电波学”“信号分析和处理”;闵乃大教授讲授“ 网络综合”等新课程。特别是物理系孟昭英教授在 MIT从事有关雷达的研究,他开设了微波课程和实验,同时带回来各种微波元器件(包括属于战时机密的矩形波导管、谐振腔波长计、速调管、磁控管等),在物理系建立了当时在国内独一无二的微波实验室,吸引了不少物理和无线电方面的专家学者与学生到实验室来参观学习和做研究工作,这更是大大地开阔了大家的学术眼界。此外,在其他科技领域,如与原子弹、火箭有关的近代物理和工程数学等方面,钱伟长等教授也起了很大作用,他们的讲课和学术报告总是座无虚席。
可以说,1947-1948年这个时期,清华园在学术和政治活动两个方面,都掀起了不小的高潮。政治上反内战,反迫害,争自由,要民主,求解放,这些活动对吴佑寿都有深刻教育。
P41-4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