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天星教育2020年高考命题新动向 小题狂练 物理–(2021学年”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历史文物考古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

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

反映了金石印章中的故事和美。

作者:金涌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ISBN: 978730244037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8.99

类别: 文物考古 SKU:5d848d415f984910454177b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40376

编辑推荐
反映了金石印章中的故事和美。 
内容简介
历代玺印凝练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民族、官阶、外事、文字、书法、雕塑、镌刻、冶铸等文化艺术和技术于金石方寸间。故印章收藏与鉴赏良可重矣,可考证前朝文化、窥中国古字之精微,岂如珍奇玩好,而涉丧志之讥哉。
作者简介
金涌教授是我国化学领域的院士,在专业和教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此外,他在业余爱好上也有所成就,收藏和考证金石印章就是其中之一。为此他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收藏了很多精美无价的藏品。本书是他在这方面的集成。
目  录

少数民族用印(共41 枚)

3-1 概述·266

3-2 中央政权颁给少数民族的官印(20 枚)·268

3-3 少数民族政权官印(21 枚)·279

目录

汉代风格(汉、三国、魏、晋、

南北朝)官印(共400 枚)

2-1 概述·56

2-2 王、侯印玺(60 枚)·58

2-3 中央朝廷官员印章(34 枚)·91

2-4 将军及中郎将印章(67 枚)·108

2-5 司马印章(33 枚)·145

2-6 校尉及其他军官印章(24 枚)·162

2-7 亭侯印(19 枚)·174

2-8 太守、长史印章(13 枚)·183

2-9 县令、县长印(72 枚)·190

2-10 各类丞印章(50 枚)·226

2-11 尉、宰印章(21 枚)·252

2-12 封泥及其他(7 枚)·262

战国、先秦玺印(共99 枚)

1-1 概述·2

1-2 战国、先秦官印与私印(26 枚)·4

1-3 秦官印章(25 枚)·17

1-4 圆徽记印(7 枚)·29

1-5 单字印(22 枚)·33

1-6 肖像印(19 枚)·44

IV

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

私章(共280 枚)

6-1 概述·338

6-2 姓名印章(108 枚)·339

6-3 双面印、多面印和套印(30 枚)·393

6-4 楼、堂、馆印章和吉语章(17 枚)·409

6-5 明清文人篆刻印(88 枚)·418

6-6 玉及各种材质印章(31 枚)·471

6-7 近代实用印(6 枚)·487

元代花押印(共29 枚)

5-1 概述·320

5-2 元代花押(29 枚)·321

隋、唐、宋、元、明、清官印(共45 枚)

4-1 概述·292

4-2 隋、唐、宋、元、明官印(36 枚)·293

4-3 清代官印(9 枚)·312

参考文献·490

跋·492

前  言

序

? 世界文明史说明,人类从蒙昧进化到个体自我认知后,为了彼

此区分而有了名字,通过交流形成语言,为了记录语言而创制

了文字;生产发展,财富积累,社会逐渐形成高、低、贵、贱

差别,推动了用图像和文字标识自己劳动成果、财富和地位的

需求。汉代道家所作纬书《春秋·运斗枢》说,“舜为天子,黄

龙负玺”。神话中,中国次通过玺印宣示皇权。1923 年,

埃及在帝王谷考古,发现3000 多年以前图坦卡门法老的墓墙上

刻了他的印徽。印章作为契约文件凭证使用也可能源于远古,

土耳其于2013 年在我国举办文物展上,可见一份大约4000 年

前刻在泥板上的婚姻契约,泥板文书的主题是证明房屋应属于

夫妻双方所有。在泥板上除了婚姻双方的印章外,还钤有三位

证人的证章,这是史前安纳托利亚地方的遗存,安纳托利亚文

明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以及爱琴海思想与信仰在此迸出

的火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枢纽,而赫梯帝国是这片土地上

的个集权帝国。

? 殷商时期(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年),在硬陶制造时,

陶器表面花纹图案,就已开始用戳子来压印,图中的硬陶炉表

面的菱形花纹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时的戳子还不具有印章的信

用凭证作用。

II

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

? 中国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兵器、陶器上都铸造有工匠或作坊的

名字,表示商业信息凭证或法律质量追究的依据,称为“物勒

工名”制度,这时印章使用开始普遍起来。

? 虽然印章的使用曾在世界各地普遍出现,但中国对印章的使用

有以下特点:

——
中国发现使用印模痕迹的实例自商代开始,至少有3000 年

以上的历史。

——
中国是以印章作为交流信用凭证早的国家之一,它也是

国家行政机构行使职权的象征和工具,而且数千年来从没

有间断过,流传有序,数度出现不同形态的发展高峰。

——
对于古印玺的收集研究,早可见宋代王俅所著《啸堂集

古录》,该书有印章谱录,收录三十六枚古印章,于宋绍兴

五年(公元1135 年)至淳熙三年(公元1176 年)刊印出版。

——
《印典》(朱象贤撰,中国书店,2014)在序言称:“古印

良可重矣,可以考前朝之官制,窥古字之精微,岂如珍奇

玩好,而涉丧志之讥哉!”

——
古代中国印玺是传统文化重要一支;它集政治、经济、军事、

地理、艺术、历史、文化信息于方寸之间。

——
中国传统印玺是以书法、雕塑、镌刻、冶铸多种形式表现

的综合艺术。

——
中国传统印玺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

价值。

硬陶炉

媒体评论
评论
在线试读
战国、先秦玺印2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1-1 概述古玺的起源与印纹陶器有关。古人通过需要在陶器上压印纹饰,发明了陶制印模或石雕的印模。印纹陶器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这种印模尚不具备信用凭证的作用,古代苏美尔时期出现的圆筒形、连续滚动、在潮湿陶板上滚压连续图案的印模也属于这一类,其功能并不在于标志身份和作为信物,而主要是在于装饰美化功能。1983 年牛济普[1] 刊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发掘出土的一件白陶残盖,盖内印有一戳印,残存1/3,似为“从”字。其文字构形与传世商代“从父丁盉”上的族氏铭文相近,方戳印文字四周有边栏,来表明器物主人的族氏。这时从形制上、使用方法上和用途目的上都达到玺印所有全部含义。结合以后的连续发现,如两周时期的陶印、封泥等,有力地证明了殷商时代已出现玺印。古玺大约正规兴起于春秋时期,当时大小诸侯国林立,任命官员和频繁的政治、军事和个人交往、商业活动,越来越迫切需要信物凭证,而玺印正适合作为权力机构和昭明信用的凭证。印章也使用在信札上。古人书信写在竹简或木牍上,并用绳索系牢,在加封的小泥块上,用印钤后加封烘干,作为密封凭信,现在出土的大量封泥,说明春秋时期玺印已较广泛使用。当时的社会经济活动作为货物数量、质量通行及收受赋税的凭证,也需要使用玺印。如《周礼·地官·司市》说“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便是明证。1 战国、先秦玺印3广义来讲,秦代以前的文字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的古文字,通称为大篆。由于战国以前六国文字没有统一,所以各国文字各异,且难识。由于古玺文字诡异难识,明代顾从德的《顾氏集古印谱》把一百多方古玺列为后一卷,称“未识印”。明代范大澈《范式集古印谱》则把它们列入《杂印》,一般印谱多不收录。清程瑶田(公元1787 年)在《看篆楼古铜印谱》中识出为私玺,但仍未能确认为战国印。商代玺印特点是徽记和文字兼用,难识,其时文字诞生不久,字体架构比较幼稚,虽然愚拙,仍不失风韵和趣意。小篆则指秦始皇“书同文字”以后形成、秦代官印的印篆,也是在统一后的小篆基础上形成的,专用入印的文字,它是以小篆婉转匀畅的篆法为基础,结体较为方整,字法亦篆亦隶,即为“摹印篆”,所以在甘旸所著《印正附说·秦印》中称“秦之印章,少易周制,皆损益史籀之文,但未满二世,其传不广”。所谓“其传不广”之说并不十分确切,秦印为汉印的印章制度作了规范,影响深远。秦时书体定为“八体”。许慎在《说文解字》卷十五中谓:“秦书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代称“摹印”为“缪篆”,仅对小篆进行少许增减,改变置换而成,汉印艺术风格的古朴典雅,近隶而不用隶,绝出于周籀,妙入神品,已进入中国印章艺术的高峰时期。4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1-2 战国、先秦官印与私印许氏子 (人头钮)印面尺寸2.2cm×2.2cm清张廷济(公元1835 年)在《清仪阁古印偶存》始把战国印称为“古文印”。直到吴式芬《双虞壶济印存》中才把它们列在秦汉印前,称“古玺官印”“古朱文印”。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 年)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也把战国印列于卷首。高庆龄(公元1881 年)在《齐鲁古印攈》中指出“司徒”“司马”“司工”等官名出于周秦之际。本印面设计红白协调,艺术造诣高雅,达到了白文篆刻境界。布局平正,字体丰满,线条流畅,有《易经》“阴极则阳”境界,可谓神品。印文锈蚀 (翼龙形兽钮)印面尺寸3.5cm×1.1cm战国时期印章,无论官印或私印都通称为玺,当时印章虽已广泛使用,但并没有对印章大小、形制、印钮、字体等作出严格规定,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本印章形式:印面是长方形,尺寸为3.5cm×1.1cm,印文已严重锈蚀,不可辨认,印钮作成与玉佩类似形式,高约7.5cm,实属罕见。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山王厝器文字编(重订版)

EUR €34.99
阅读更多
缺货

故宫藏美(插图典藏本)

EUR €42.99
加入购物车

新知文库37·神祇、陵墓与学者:考古学传奇

EUR €37.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修订版)

EUR €41.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