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40376
少数民族用印(共41 枚)
3-1 概述·266
3-2 中央政权颁给少数民族的官印(20 枚)·268
3-3 少数民族政权官印(21 枚)·279
目录
汉代风格(汉、三国、魏、晋、
南北朝)官印(共400 枚)
2-1 概述·56
2-2 王、侯印玺(60 枚)·58
2-3 中央朝廷官员印章(34 枚)·91
2-4 将军及中郎将印章(67 枚)·108
2-5 司马印章(33 枚)·145
2-6 校尉及其他军官印章(24 枚)·162
2-7 亭侯印(19 枚)·174
2-8 太守、长史印章(13 枚)·183
2-9 县令、县长印(72 枚)·190
2-10 各类丞印章(50 枚)·226
2-11 尉、宰印章(21 枚)·252
2-12 封泥及其他(7 枚)·262
战国、先秦玺印(共99 枚)
1-1 概述·2
1-2 战国、先秦官印与私印(26 枚)·4
1-3 秦官印章(25 枚)·17
1-4 圆徽记印(7 枚)·29
1-5 单字印(22 枚)·33
1-6 肖像印(19 枚)·44
IV
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
私章(共280 枚)
6-1 概述·338
6-2 姓名印章(108 枚)·339
6-3 双面印、多面印和套印(30 枚)·393
6-4 楼、堂、馆印章和吉语章(17 枚)·409
6-5 明清文人篆刻印(88 枚)·418
6-6 玉及各种材质印章(31 枚)·471
6-7 近代实用印(6 枚)·487
元代花押印(共29 枚)
5-1 概述·320
5-2 元代花押(29 枚)·321
隋、唐、宋、元、明、清官印(共45 枚)
4-1 概述·292
4-2 隋、唐、宋、元、明官印(36 枚)·293
4-3 清代官印(9 枚)·312
参考文献·490
跋·492
序
? 世界文明史说明,人类从蒙昧进化到个体自我认知后,为了彼
此区分而有了名字,通过交流形成语言,为了记录语言而创制
了文字;生产发展,财富积累,社会逐渐形成高、低、贵、贱
差别,推动了用图像和文字标识自己劳动成果、财富和地位的
需求。汉代道家所作纬书《春秋·运斗枢》说,“舜为天子,黄
龙负玺”。神话中,中国次通过玺印宣示皇权。1923 年,
埃及在帝王谷考古,发现3000 多年以前图坦卡门法老的墓墙上
刻了他的印徽。印章作为契约文件凭证使用也可能源于远古,
土耳其于2013 年在我国举办文物展上,可见一份大约4000 年
前刻在泥板上的婚姻契约,泥板文书的主题是证明房屋应属于
夫妻双方所有。在泥板上除了婚姻双方的印章外,还钤有三位
证人的证章,这是史前安纳托利亚地方的遗存,安纳托利亚文
明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以及爱琴海思想与信仰在此迸出
的火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枢纽,而赫梯帝国是这片土地上
的个集权帝国。
? 殷商时期(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年),在硬陶制造时,
陶器表面花纹图案,就已开始用戳子来压印,图中的硬陶炉表
面的菱形花纹就是这样形成的,这时的戳子还不具有印章的信
用凭证作用。
II
美在金石方寸间——兰栖石楼藏印考
? 中国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兵器、陶器上都铸造有工匠或作坊的
名字,表示商业信息凭证或法律质量追究的依据,称为“物勒
工名”制度,这时印章使用开始普遍起来。
? 虽然印章的使用曾在世界各地普遍出现,但中国对印章的使用
有以下特点:
——
中国发现使用印模痕迹的实例自商代开始,至少有3000 年
以上的历史。
——
中国是以印章作为交流信用凭证早的国家之一,它也是
国家行政机构行使职权的象征和工具,而且数千年来从没
有间断过,流传有序,数度出现不同形态的发展高峰。
——
对于古印玺的收集研究,早可见宋代王俅所著《啸堂集
古录》,该书有印章谱录,收录三十六枚古印章,于宋绍兴
五年(公元1135 年)至淳熙三年(公元1176 年)刊印出版。
——
《印典》(朱象贤撰,中国书店,2014)在序言称:“古印
良可重矣,可以考前朝之官制,窥古字之精微,岂如珍奇
玩好,而涉丧志之讥哉!”
——
古代中国印玺是传统文化重要一支;它集政治、经济、军事、
地理、艺术、历史、文化信息于方寸之间。
——
中国传统印玺是以书法、雕塑、镌刻、冶铸多种形式表现
的综合艺术。
——
中国传统印玺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
价值。
硬陶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