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8758108
◆由著名词学家吴熊和先生,肖瑞峰、沈松勤教授亲自编订的词选,内容上涵盖了从晚唐五代到清代在词学史上具有相当分量的作品,一部由词选方式架构的、梳理词这种文体自产生之初至中国帝制社会终结的完整“词史”,脉络清晰,结构明朗,一目了然。
◆参与审校的其中一位编辑如此评价这部词选:稿子的质量真好,看得让人着迷,“连日伏案校对,无一丝一毫艰辛苦涩之感,而是沉浸其中……”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注释和解读方法,主编者以几十年的学术功力,把作品的文本、用典、写法和传承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你,这里有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美,有文学史上感天动地的故事,也有有传统词学家、词话话本直指人心的评语。
《宋词精品附历代词精品》是已故著名词学家吴熊和先生主编的一部词选。该书精选了100余位宋代词人430余首作品和60余位唐五代、元明清词人和作品130余首。每一位词人和词作下都配有编者精心结撰题解、注释,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用典用字的师承关系等。
这部书稿,不但在选目上覆盖面广,眼光公允,对于相关作品的解读上也体现出了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体例上,全书由词人小传、作品、注释和题解等几个单元构成。
词人小传的介绍,除了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作者的生平际遇,也加入作者文学作品现存的情况,个别还加入作品的流转和刊刻情况。
作品的注释上,体现出传统注释方式和现代注释方式相结合的特色,除了阐明词条的语意、句意,也往往引用古人作品,说明其用典、来源,让读者更能清晰明了地体会到词人写作作品时的传承,对前人优秀作品的学习和借鉴,以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
题解部分,不单单拘泥于对作品字面意思的融汇和阐释,而是往往用庖丁解牛、蝴蝶穿花般地用精辟的语言点出作品在文学史上地位,或是勾勒出作品创作的笔法,各阕或韵之间的关系和结构,或者摘选历代词学家对是篇作品的点评,加以蜻蜓点水般的解释,以助读者更宏观的理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和语言之美。而这种从老一辈学者那传承下来阐释方式和思路,对学者个人的阅读量和学术功力要求极高。对有志于学习作词的读者,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适合一般的古典文学爱好者、诗词创作的爱好者和专业研究古典文学的人士阅读。




吴熊和先生70岁自作《踏莎行》:
寻梦看山,枕书听水。秦关汉苑他生事。松风几度洗心来,无端莺燕声盈耳。
陋巷回车,衡门迎市。老妻笑说归休是。头衔不属故将军,灞陵醉尉休诃止。
点 绛 唇
感 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宋初作家大多属意于诗文,于“小道”之词不过偶尔着力。王禹偁亦是如此。但他仅存的这首小词,却以秀淡自然的风格,显示了迥异于《花间词》的艺术趣尚,而这正是对宋初文坛“秉笔多艳冶”的风气的一种反拨。词题曰“感兴”,表明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起笔谓苦雨愁云,无损于江南佳丽的天然秀色。但接下来作者并未以浓墨重彩多方渲染其繁华与“佳丽”,而是别具匠心地聚焦于富地方色彩的水村渔市,着力凸现其恬淡与宁馨,借以烘托游子的客愁乡思。然后再将视野拓展至天际,将缀连成行、奋飞不已的大雁攫入笔端,并由此触发出渴望建功立业的平生心事。结以“此时凝睇”二句则见出心事无人解会的憾恨。全词情景交炼,而略无浮艳气息。
“雨恨云愁:谓江南一带烟雨迷蒙,容易使人感到愁闷。 #佳丽:谓景色秀美。南齐谢朓《入朝曲》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句。 $行()如缀:指群雁在空中排列成行,连接不断。 %凝睇():凝视。
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除巴东令。淳化五年(994),擢为参知政事。真宗朝,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封莱国令。因澶渊之盟时力促真宗御驾亲征,为王钦若所谮而罢相。乾兴元年(1022),复为丁谓所构,贬雷州司户,徙衡州司马,卒于贬所。追谥忠愍。有《寇莱公集》七卷。《全宋词》存其词四首。
踏 莎 行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是一首以伤时惜别为主旨的闺怨词。上片先描绘暮春残景,通过物候的变化,传达出一种衰残、迟暮之感。然后移笔室内,渲染空闺之寂寥,折射出女主人公的落寞心态。“画堂人静”“屏山半掩”,景象已极幽独,而作者复将其笼罩在蒙蒙细雨和袅袅余香中,则又平添了几许凄迷、几许悲凉。下片切入“离情”,逼出一篇之正意。檀郎一去,鱼沉雁杳,“密约”虽在,渺无践期。这怎能不使女主人公终日恹恹,慵于梳妆?歇拍二句以景结情。“倚楼无语”的造型已揭示出女主人公的断肠情怀,芳草连天的画面更是对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一种生动写照。全词情思缠绵,绰有晚唐之致。
【注释】
“阑:晚,尽。 #莺声渐老:谓黄莺啼声渐渐老涩,无复清脆圆润。 红英:红花。 %屏山:屏风。 &杳()杳:幽远。 ’菱花:指背面铸有菱形图案的铜镜。 (销魂:暗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句意,形容悲伤愁苦情状。
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少补牙门将,后随父归附宋朝,为右屯卫将军。真宗时,为太仆少卿。景德间,与杨亿、刘筠等相酬唱,编成《西昆酬唱集》,为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作家之一。仁宗时,拜枢密使,罢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改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入朝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事落职。官终崇信军节度使,谥曰思。有《家王故事》一卷、《金坡遗事》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木 兰 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黄昇《花庵词选》认为此词乃钱氏“暮年之作”,故而“词极凄惋。”所见甚是。作者晚居被贬落职,壮志成空,这是他面对明媚春光而自伤迟暮的主要缘由。黄莺巧啭,碧水轻漾,垂杨沁绿,芳草扬芬。作者绘就的春光图不可不谓清新秀丽,但它所撩拨起的却不是作者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感,而是“渐觉成衰晚”“朱颜惊暗换”的悲恸情怀。这种笔法,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篇末谓昔日不近酒杯,今日唯恐杯浅,暗示其愁闷已极,非凭借酒力难以消释。看似旷放,而实颓唐。李攀龙评曰:“妙处俱在末结语传神。”(见《草堂诗余隽》)沈际飞则以为:“芳尊恐浅,正断肠处,情尤真笃!”(见《草堂诗余正集》)
“鸾镜:镜的美称。古代铜镜常饰有鸾鸟图案。朱颜:红颜。 #芳尊:酒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