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04696丛书名: 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
Ⅰ代序:
新闻典范在咫尺——《李庄文集》序/范敬宜
Ⅱ开场白/范敬宜
理论篇
讲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范敬宜
新闻界有名望的老同志和老朋友还悄悄地跟我说:“你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说:“是啊。”他说:“这个名字能不能改一改,别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叫个新闻基本原理概要。”我说:“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理直气壮的,不是偷偷摸摸的,为什么不敢那样提呢?”像这样的同志还不在少数,而且这些人还是久经考验的,所以年轻的同学们产生困惑一点也不奇怪。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溯源/童兵
18岁以后,恩格斯按照德国当时的法律要当兵,他就当上了炮兵。依据当时规定,他这种义务兵一天干8小时就行了。他非常荣幸地被分配到柏林炮兵部队,可以在8小时之后去柏林大学哲学系旁听哲学课程。他听当时的大教授谢林讲课,发现了不赞同的观点,就写批判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读者误以为是非常了不起的哲学家写的,而不知道文章的作者只是个炮兵下士。恩格斯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他大学都没念过,可你看他写的笔记,包括数学笔记,我们读数学的博士生都未必能看懂,写得非常深。
第三讲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郑保卫
我和童兵老师是甘惜分老师1978年带的批研究生。入学后甘老师就交给我们俩一个任务,让我们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9卷。我们用了大半年时间吭哧吭哧把39卷看得差不多了,还没等全部看完,甘老师又告诉我们说中央马列编译局又编出了后11本,你们赶快去看。我们又赶紧到马列编译局把后11本看完了,总共是50卷。通读了50卷,我们作了几千张卡片,后来出了一本书叫《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40万字,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这是中国本专门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的年表式的著作。我们觉得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非常有收获。
第四讲全球视野中的中共新闻理论与实践/赵月枝
我在农村办学术活动,邀请一位初中毕业的老农给参与者讲授山村广播电视的发展史,老农很认真地准备材料,讲得也很生动细致。为此,我给他几百块钱作为讲课费或误工费,结果老农一夜没睡,第二天早上写了个条子,托我的助手把钱还给我。在他看来,知识是很神圣的,讲课是很神圣的,不应该同金钱交易行为联系起来。
第五讲再塑新闻魂/李彬
在大革命时代的《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地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也就是说,为什么办报,为什么发展新闻业,不是为了专业主义的客观中立、不偏不倚,而是为了人民当家做主。重庆谈判期间,有一次应《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邀请,去报社访问,道别时,王芸生请他留下墨宝,挥笔写下“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新闻记者就是为人民服务。
实践篇
第六讲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何平
有三个石匠,人们问他们“你的志向是什么”,三个石匠都有各自的回答。个石匠说是为了养家糊口;
第二个石匠说是把石头做得精美,成为一个出色的石匠,第三个石匠说是造一座美丽的、宏伟的宫殿。这个例子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个石匠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谋生的职业,跟新闻工作相比,就是把记者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仅仅是为了生存;
第二个石匠还是有一定追求的,他想做一个出色的石匠,但是仅仅局限于把石头打造得精美一些,就像记者把稿子写得漂亮一些,虽然也有一定追求,但境界还不够;
第三个石匠的回答才算有志向、有理想、有追求,他超越了职业本身的含义,而是按照自己心里的追求和理想去实现一种梦想。我想新闻工作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一字之差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一点又是新闻工作或职业特点中比较鲜明的一点,就是它的事业感要比其他职业更明显、更突出。
第七讲心中有爱有阳光/张严平
有同学问我:记者这个职业吸引你的是什么?我想,每个记者肯定都有自己的燃烧点,而对于我,记者这个职业让我神往、让我一直停不下脚步的是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优秀的、高尚的、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之中。正是这样一颗颗心灵,让我领悟着生命的意义,感受着民族的灵魂。我写他们,不仅让更多的人因为他们而感动和受到激励,同时,我的生命也在他们的心灵中得到丰厚的滋养。一个内心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我们社会的阳光;一个内心有阳光的记者,才能传达出蕴于千千万万人心中的阳光。深深地感恩记者这一份工作,它让我领悟了太多人生的意义;它让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朝向前进的方向;它让我内心始终充满热爱与阳光……
第八讲大记者与大视野/翟惠生
国庆节的时候,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次《长征组歌》的重排,中间穿插有朗诵。田华、陈铎、殷之光等大演员走上台的时候,不拿麦克风那个声音都是气贯山河,给人一种震撼力,一下就能抓住你的心。可现在一些青年演员和他们同台竞技的时候,显得那么软弱,那么无力。他们就是嘶哑着声音,拿着麦克风也出不来那种底蕴。这就是大与小的区别。
第九讲全球传播变局与对外传播创新/史安斌
我们可以用两句话简要概括中国所面临的全球舆论态势:“大国崛起”与“挨骂”时代同时到来;全球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可谓“喜忧参半、爱恨交加”。中国对外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距离全球民众的“期待视野”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预示着中国开展“大国外宣”恰好“生逢其时”。在这种呈“对称分布”的舆情走势面前,适时而有效的新闻传播会起到影响甚至扭转舆论走向的作用。换言之,当前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总体上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局面。
第十讲为人民把握好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李希光
今天,打开电视和网页,我们会发现大量吃媒体这碗饭的“玩家”。除了冲在前沿的记者、编辑和主持人外,他们中还有媒体投资者、经营者、微博大户等。新闻自由是属于人民的,不是属于媒体玩家的。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系教授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几年前出版的《数字封杀》展示了在数字环境的语境下,一个公开的、民主的互联网跟一个资本集团为追求私利而操纵的互联网完全是两码事。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呈现了一个资本财团不断集中和垄断的严峻画面。互联网大户都在试图通过利用政府对市场管制的放松去抢占消费者的“每一秒醒来的时间”,以巩固它们的市场阵地。
传播篇
第十一讲漫谈东西方跨文化交流/赵启正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国轰炸之后,一个大学的学生在校园里游行,美国留学生对中国大学生举V字手势,中国学生上去要揍他,“难道你胜利啦?”美国学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打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胜利?这个手势在美国意味着peace——和平。看见中国学生游行,做这个手势是表示“我们要和平,不要冲突”。再看见美国学生做这个手势,请不要揍他,他是跟你说要和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第十二讲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与前沿/赵月枝
我当年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出国留学,是国家公费派出去的。跟我同级的国内研究生同学去上《政治经济学》,学《资本论》,因为我是出国预备研究生,所以不要在国内上课,就学英语。我特别高兴,说你们在国内痛苦吧,我要出去了,我肯定不学这种东西。结果出去后,被老师逼着学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实际上在西方学术界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今天给大家讲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一个主要分析框架。
第十三讲浅谈的话语与修辞/萧延中
这个“怎么说”涉及话语和修辞的学问,是个很大的问题。跟妻子谈话时,成熟男人会说“你看这件事这么办行不行啊”,说出来让对方听着顺耳,妻子心想“虽然不太赞成吧,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呀,就这么着吧”。年轻人可能就不这么说,而是“走,把那事儿给我办了”,女的说“你还没征求我的意见”,男的说“凭什么征求你意见啊”,于是俩人就吵起来了。所以,怎么说这个话很重要,太懂得“怎么说”了。
第十四讲新中国与新文化/李彬
什么是新中国?一言以蔽之就是现代化的人民民主国家。什么是新文化?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理想与文化长城之谓也,具体表现为文学艺术、思想理论、新闻传播、教育体系等。如果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中国建国历程的宏伟目标,那么与之相应的新文化就不仅仅是“软实力”,而是生死攸关的生命线。
自近代启蒙以来,传统的君权神授、父传子继、武力镇压等统治形式,均已丧失了政治合法性,文化政治与文化领导权成为各种命运共同体的存续根基。也就是说,现代政治都是文化政治,现代政治斗争的核心是争夺文化领导权。正因如此,相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意识形态危机是当代中国根本、致命、可能导致“颠覆性错误”的问题。因为,“没有硬实力一打就倒,没有软实力不打自倒”。
第十五讲如何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胡钰
马克思在17岁中学毕业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毕业论文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原本马克思的父亲给他设计的人生道路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或法官,过上殷实的中产阶级生活,但马克思深感人类社会的问题而选择从哲学入手开始研究社会问题,终身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结束语/李彬
吾闻夫: 有非常之时势,必有非常之人物; 有非常之人物,乃有非常之文章。证之近代华夏报史,其言信然。溯自“鸦片战争”以降,国运衰微,人心思变,报业遂因时而兴。于焉嵚崎卓荦之士,风起云涌,灿若群星。其前,有王韬、梁启超、章太炎、邵飘萍、瞿秋白、张季鸾、邹韬奋等为之先驱,怀救国忧民之心,挟横扫千军之笔,雄辞伟论,振聋发聩。其后,有范长江、胡乔木、恽逸群、邓拓、吴冷西、乔冠华、刘白羽、华山、穆青等为之后继,崛起于寇深祸亟、民族危亡之际。或驰骋于抗日救国、民族解放之疆场,或纵横于环境险恶、血雨腥风之敌后,铁骨贞怀,不愧一代英杰。至若乱世能横戈立马,以笔代枪; 盛世能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以其文、其声感召万众者,不可胜计,其间卓然特立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等前辈是也。公少怀大志,敏悟好学,且虚怀若谷,恂恂然有古君子之风。丁丑事变,华北沦陷,半壁江山沦于水深火热之中。公奋起投笔从戎,随我军转战太行,为战地记者中倚马之才。定鼎之初,朝战爆发,公领命前方,不避艰危,为率团入朝采访人,出生入死,佳作迭出而名噪一时。公倾力参与《人民日报》之创建、兴革、发展,凡半世纪,建树卓著,道德文章皆为世所重。尤可贵者,数十年间虽事务冗繁,犹笔耕不辍,常殷殷告诫后学曰: “吾辈勿忘终身红蓝两笔并用。”即离休之后,犹每日黎明即起,俯仰平生,心追手录,时有警世之作,未尝有一日闲居,其勤奋过人有如此者。然公率性淡泊,谦冲自牧。平生虽著述等身,皆分散出版,故得窥其全豹者实寡。今公已届“望九”之年,亲属遂有醵资为其出版全集以代祝嘏之议。坚请再四,方获颔首。人民日报出版社与宁夏人民出版社深嘉其意,为早付剞劂,全力以赴。今书方成,居然皇皇巨构矣。从此鲁殿灵光,尽现人间,岂独报坛之盛事耶!予读其书,如闻其謦,亲其风范。慨然叹曰: “新闻岂无学,典范在咫尺,今吾报人学有圭臬矣。古人所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其斯之谓欤!”(原载《人民日报》2005年4月8日,《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转载)
理论篇
讲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原主任
演讲人简介: 范敬宜,江苏苏州人。早年就读于无锡国专。195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中文系,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东北日报》《辽宁日报》编辑; 1983年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 1984年调任国家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 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 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 1998年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2年至2010年,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教授; 曾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 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博士生导师等。代表作《总编辑手记》《敬宜笔记》《范敬宜诗书画》等。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为何一开始就讲这个题目呢?因为对这个问题——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很清楚,一些新闻记者或新闻学者其实也未必多么清楚。我比较了解同学们的想法,记得去年次开这门课的时候,许多新生存有疑问和困惑,当时有同学见到我说: “老师你讲什么课?”我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他一听就说: “哦,好恐怖啊!”还有的同学认为,我们是在“洗脑”。大多数同学则认为,新闻是事实的反映,做新闻工作只要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事实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此有点想不通。他们觉得学了这个东西会不会给自己的思想戴上枷锁,戴上框框,限制自由思维?个别同学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世界发展到今天还用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闻工作,会不会脱离实际,陷入教条主义?有的同学发现,从马克思的原著里看不到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内容。马克思的原著里直接论述新闻的内容并不多,谈到的主要是争取新闻自由,反对普鲁士政府的新闻检查等,而这和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一些思想是不同的,那又怎么说得通呢?另外,现在新闻院校好像还没有一家专门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程,而且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一般多是在各种课程里附带讲点这方面的内容。那么,为什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要独树一帜,带头开设这么一门课呢?据说,有的学校在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候,学生往往一个个退席走人,后没剩几个。我们倒是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的同学就相视一笑,那意思仿佛是说: “你看,又来这一套了。”我不知道你们心态如何,我想这样想也很自然,可以理解。因为你们并不清楚啊,而且连做新闻工作的人、连讲新闻课的老师有的都有这样的疑问。所以,我觉得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首先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态度,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什么我们把这门课作为必修课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一、 国家的性质决定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呢?我觉得至少有三个理由。点,这是我们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一点要很明确。我们是什么国家呢?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性质。说得好: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马克思主义是鲜明地写在党章里的,写在《宪法》里的,并且是贯彻在我们所有方针政策中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一切言行的指南,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模糊与动摇。另外,新闻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新闻工作的一项主要的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报道和宣传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怎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其他工作里提出让一个什么观来指导的情况很少,比如说,工业、经济什么的可能不怎么用马克思主义工业观、经济观,但是新闻工作的意识形态特性很强、政治性很强,所以这个问题就成为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开始把路走正,避免走弯路、走歪路。我想将来大多数同学都是要做新闻传播工作的,有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就不至于产生困惑,产生一些格格不入的情况。我记得已经去世的前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同志,在中央开会时几次讲到,现在新闻院校培养的学生到新华社后都要重新“回炉”,否则无法适应工作。这个话他讲过好几次。新闻工作的源头在新闻院校,如果新闻院校这个方面的思想基础没打好,等学生到新闻单位往往就会转不过弯来,甚至做不好工作。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何避免“回炉”,“回炉”不是什么好现象。如果我们在学校里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了解、能够认同,那么,大家今后的发展就会一顺百顺了。其他很多专业课程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唯独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自己也是比较迟的,我同样是从你们这个年龄过来的。1951年我从大学毕业,那时20岁,在上海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里,受洋化东西的影响比较多。解放初期,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毕业那年,正好是抗美援朝刚开始不久,大家可能读过魏巍写的一篇通讯《谁是可爱的人》,我读了这篇通讯真是热血沸腾,感动得掉眼泪啊。于是,下决心当一名战地记者,我写的申请书就是要求到白山黑水、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做一个魏巍那样的战地记者。我本来考取了《文汇报》,但后放弃了,那时觉得待在大城市很没出息,青年人充满浪漫主义情绪,一心想做英雄人物,让朋友能够羡慕自己,家人能够为自己骄傲。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心情,到了《东北日报》,即东北局的机关报。那时全国分为五个大区,后来撤销了,现在都是省,没有大区,东北局的机关报就是《东北日报》。报到的天晚上,总编辑找我谈话,问读过什么东西,写过什么东西,我都如实地跟他说了。他听了以后对我说,看来你的文化基础知识是不错的,但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我当时也比较单纯,在学校里又没有学习过这些东西,政治上还比较幼稚,听不懂他的话,不知道立场、观点和方法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我就打断总编辑的话说: “总编辑,你能不能说慢一点,我记不下来。”后来他又重复一遍。这件事情很快在同事们中间被传为笑谈,说这个新来的范敬宜、这个大学生,人还比较聪明,文笔也不错,但政治上太不成熟,连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听不懂。从此,就给人留下一个印象,多少年也很难改变,觉得范敬宜政治上幼稚,所以难以担当有深度的报道。比起我当年来,你们在政治上比我要强得多了,懂得的事情也比我多得多,但是你们所面对的情况比我当年要复杂得多。那时人们很单纯,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对党的路线方针、对党的喉舌等问题,根本没有谁会提出什么异议,完完全全就是这么去做的。而现在人们的脑子复杂得多了,考虑的问题也多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要当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懂政治,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掌握马克思新闻观的一些基本原理。其实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很简单。立场是什么呢?就是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站在这个立场上就可以了。观点是什么呢?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用这样的观点分析问题就可以了。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怎样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总之,都很简单,并不神秘。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点原因,即我们国家的性质所决定。二、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二点,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家知道,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解放思想,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国家新闻工作的现状,他们的规范、动态、理论等。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也是不容易的,而现在则开阔了很多。但是,与此同时,人们的头脑也比较复杂了。刚才跟李彬老师、助教侯丽军同学谈到这些问题,谈到政治的合法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国家的合理性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我们那个年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可以自由地想了,但是必须有一个基本判断和选择,不能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必须有一个准绳,这个准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之,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方面,要积极汲取一切前人的、外国的优秀遗产; 另一方面,又要立足中国的现实,了解我们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和基本原则。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又是何时提出的?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由某一个人提出的,而是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总结归纳的,他们选择被历史实践证明能够反映新闻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点,这些都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刘少奇等人奠定的,并且逐步在中国形成的。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不同阶段不断有所修正,但基本原则并没有变。到2001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后,中国新闻院校开始把这个事情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不过,目前来说,好像真正认真去做的还不多,甚至连我们开这门课,新闻界有名望的老同志和老朋友还悄悄地跟我说: “你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说: “是啊。”他说: “这个名字能不能改一改,别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叫个新闻基本原理概要。”我说: “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理直气壮的,不是偷偷摸摸的。为什么不敢那样提呢。”像这样的同志还不在少数,而且他们还是久经考验的,所以年轻的同学们产生困惑一点也不奇怪。为什么叫“新闻基本原理概要”呢?其实就是冲淡过于浓厚的意识形态的色彩。意识形态太浓我也不赞成,什么都是政治、什么都是宣传,不讲新闻规律、不讲宣传艺术当然不好,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为什么就不敢提呢?我想,如果这一点也动摇的话,那么,对我们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党中央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宣传和新闻教育,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思潮下提出来的。我自己问自己,我的思想是不是变得僵化保守了?有人说你有好多东西不像“右派”,右派应该是自由化的。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人,因为我自己的文化背景应该说既很西化,又很传统。我从小是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交叉的环境中熏染成长的,我身上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很多。比如,我在受难流放的时候,面对高山丛林,可以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也可以唱美国电影插曲,我脑子里的东西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应该说,我是一个既有许多封建东西,又有许多西方资产阶级东西的人。我经历过“左”的严重迫害,差不多20年都是在基层的、艰苦的农村生活的,在人们的心目中,我这样的人思想上应该是很难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我说自己在正统人眼里可能是个“异类”,而在新潮人眼里又可能是个“顽固”,我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你们有位师兄写过一篇文章,揭示了我身上的这种矛盾状态。那么,我为什么还热衷于提倡和维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呢?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是我的一种选择,它是我经过比较以后的一种选择。在将近20年社会底层的生活中,我有机会接触普通的老百姓,贫苦的农民,这使我逐步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懂得中国的许多事情只能这样而不能那样,知道怎么做行得通,怎么做行不通。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只能做行得通的事,而不应该做经过无数实践证明行不通或目前行不通的事。去年同学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小结写得都非常真实。有位叫许海燕的同学讲,开始,她想不通为什么对揭露社会阴暗的东西不能大量报道,认为是不是压制新闻自由?学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后,她写了一段话,对我也有启发: 到底何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何谓中国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回答一个问题: 中国,这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解决了衣食温饱之后,怕的是什么?乱。乱为中国难承之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一旦放开舆论控制,这样的风险我们是否能坦然面对?在各种思潮达到前所未有高涨程度的今天,放弃媒介的舆论堡垒,其代价我们是否可以负担?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或是一名普通记者,也许我们在为个人表达自由的受制而愤懑不平。但作为决策者,恐怕要在制度的天平上掂量半天吧。稍有不慎,七上八下,所有天平上的老百姓都跟着狠狠地摔到地上,这样的后果实在吓人。今天,《人民日报》政治部主任傅旭老师也来了,他们对清华大学到《人民日报》工作的同学有两个评价: 一是上手快,没想到我们的学生这么快就能适应工作; 二是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很多认同,没有别扭。比如,有一位叫曹树林的同学,原来很另类的,常常提一些很尖锐、很古怪的问题,而那天他自己说: 现在我已经由一个“愤青”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说明他慢慢懂得这个理儿了,知道许多问题放在大局中考虑就能想开了。三、 教育的方针要求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三点,是我们的办学宗旨要求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学院的宗旨是“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前两点没有争议,问题是“面向主流,培养高手”。有人质疑: 你说面向主流,究竟什么是主流?面向主流是不是把我们的手脚和思想都束缚住了?主流当然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报,但又不局限于党报,而应该是包括一切符合主流意识的媒体,像一些都市报、娱乐报也是办得不错的,当然,许多所谓新锐媒体的整个导向是消极的。我曾经拿一份30个版的报纸给一位同学看,我问他看了后什么感觉,他说了一句话: “绝望。”这份报纸从头版头条到后一版,除了凶杀、诈骗、色情等就没有别的内容了。有一位同学在课程感言里写道: “ 我相信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主流的,我愿意永远面对主流,春暖花开; 我愿意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高手,而不停地奋斗,就像我们在这个秋冬见过的那些高手一样。同学们的许多思想火花对我都有意义和启发。”那天路透社的总编辑来,我跟他讲我们的办学方针“面向主流,培养高手”,其中的主流也包括国外的一些权威媒体。他听了以后特别赞同,他说像清华大学这样世界闻名的大学,你们不培养高级的新闻人才谁来培养呢?清华大学培养的人如果不是一流的,不是高手,那么我们又何必办新闻教育呢?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生应该到一流的媒体,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应该有自信。为了适应这样一个定位,同学们不但要学很多专业性的东西,更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我们所有课程的主心骨。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课堂与现实脱节,学与做两层皮。许多实际所需的东西学不到,而不需要的又学了很多,所以一到报社就得“回炉”。我当年曾经想过,如果有机会到新闻院校工作,一定设法探索一下如何减少“回炉”现象的问题。因为“回炉”容易夹生,我们应该把很多问题解决在“出炉”以前,应该缩小专业学习与新闻实践的距离。提出“面向主流,培养高手”就是这一探索的开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也是一个步骤。从2005年开始,我们正式开设这门课程,至少在北京的新闻院校中首屈一指。中宣部、*对此非常重视,要求我们积累经验,*还希望把清华大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一个基地。部长周济同志屡次跟我说,这不仅仅是让你们承担几个科研项目的事情,而主要是成为一个“高举旗帜的突击队”。作为清华大学的师生,对于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严肃任务应该义不容辞,全力以赴。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我觉得有信心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好,对这一学期的学生我也是寄予很高的期望。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点下面,我再结合自己的实践给大家讲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列出很多内容,如喉舌、党性、导向,等等。有些问题看起来很复杂,而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复杂。比如说喉舌问题,现在许多新闻院校都回避这个问题,但这个词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早在孙中山时代就提出了“为民喉舌”。王韬、章太炎等前辈也都讲过喉舌问题,怎么到了中国共产党就不能提了呢?所谓喉舌,其实就是代表某个党派或团体说话。西方记者说,他们都是独立思考的。我就跟他们讲: 你们不懂中国话,中国语言大量用肢体和器官来代表某种概念,从头到脚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比如,“眉目清楚”是说事情脉络清晰; 再如“耳目一新”“唇齿相依”“手足兄弟”,等等。外国人只能将手足翻译成hand and foot。“肺腑之言”难道真的把肺掏出来吗?“肝胆相照”就真的是把肝打开?其实,外国人也有“喉舌”的说法,像mouth and teeth。至于在导向上做的文章就更多了,他们也讲导向,可是一掺杂意识形态的分歧,许多东西往往就扭曲了。结果,本来好好的词,中国人自己也不敢提了,觉得一讲喉舌、党性、导向仿佛就理亏似的。我觉得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一个学期的学习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什么问题都解决,我只想就新闻工作经常遇到的几个要点问题谈一谈。1. 实践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马克思、恩格斯到,都是讲实践的。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这是讲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邓小平一再强调的。一个“只能”,一个“”,说明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而不是少数人的实践,也不是短期的实践,而是长期的实践。讲过: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为什么?因为广大群众是生产线的实践者。作为社会的瞭望哨、晴雨表,新闻工作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考察我们的政策在群众中的具体化过程,报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考察政策在实践上的利弊得失。群众欢迎的,必然是正确的; 群众不欢迎的,必然是错误的。近,我了解了一些“三农”政策的落实问题,如农民关心的“农业税”以及农村学费问题。党的“三农”政策为什么那么受欢迎?我问了几个农民朋友,他们说,他们兴的就是几千年来的农业税免了,他们感觉轻松了好多。现在他们的主要问题不是能不能吃上饭,而是能不能多赚点钱,而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他们讲得很实在,发自肺腑。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凡是群众欢迎的,我们就要满腔热情地传播; 凡是群众有意见的,不管说得再好,我们也要谨慎。我有一条经验,叫作“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因为基层是我们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1969年插队落户,去了一个非常穷困的山村。我问那儿的一位队长: “这么个穷地方,怎么才能变化?”队长说: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大包干。”我当时大吃一惊,心想这个人觉悟怎么这么低。当时正在猛批“三自一包”,大讲阶级斗争。我对公社书记说: “这儿的人思想觉悟很低,要好好教育。”书记只是笑了笑,什么也不说。可十年以后,事实证明,真理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就掌握在那个不识几个字的农民手里!所以我们新闻工作者遇到议论纷纷,自己判断不了的时候,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那样,即使不能进行报道,也不至于犯太大的错误。中国有句话: 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让人终身受用的,每当遇到困惑时就去听一听街谈巷议,就去了解一下群众的心声。这些活动对避免头脑僵化大有好处,而头脑僵化是新闻工作的大忌。大家都知道申奥成功的那天晚上,群众特别激动。我们报道这个事件时,都说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迸发什么的。到底人们狂欢的因素是什么呢?第二天我就问一个出租车司机,他说: “这要分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当然是民族自豪感,中国人扬眉吐气。另外还有几种: 一是,香港的房地产商有钱挣了; 二是,下岗工人有活干了; 三是,城南的人有房子住了。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十年没有发泄的人借这个机会发泄发泄。”可见,只写自豪感、欢呼等,根本不会想到还有那么多其他的因素。所以要做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深入群众,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无论新闻手段如何现代化,都代替不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都离不了对社会实践的参与。李彬老师一直强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这个意思。2. 大局意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二个要点,是大局意识。新闻工作者重要的本领是什么?我的回答说是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当然我们的文字要漂亮,我们的知识要丰富,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所需的重要条件,但重要的、也是难的还是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成都的祠堂里有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攻心就是做思想工作,就是抓住人心,反侧自消就是使矛盾得到艺术的化解。所以,那些真正懂得打战的指挥员不是好战者,而是有头脑的政治家、战略家。不审势就是不能审时度势,不能对大局有一个全面而清楚的了解,结果你的政策宽了也不是,严了也不是。我觉得这副对联实在是太深刻了,它不仅肯定了诸葛亮的成就,指出了诸葛亮的缺点,而且总结提炼了政治上、军事上的一些大智慧、大战略,值得后人深入体会,认真领会。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能把任何事情都放在大局的天平上进行称量。有的事单独看也许很重要,但如果放到大局的天平上称一称,可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同样的道理,原来一件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放到大局的天平上一称可能会很重要。对于你们这些刚刚接触新闻专业的年轻人来说,这个道理可能有点体会不到,但我希望今后你们工作后,能时时回首这副对联,并将它的意思带入自己的生活。多年以后,不管你们是走上领导岗位,还是从事普通的新闻工作,把握大局都需要注意三个关系: 一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二是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三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这里,我只着重讲讲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前年,总理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在回答有关“六四”问题时讲道: 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总理,我现在关心的就是国家稳定问题。因为13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