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108060
一个有故事的女儿——傅晓方。
一段不寻常的旅程——寻访和挖掘父辈抗战的故事。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我的新远征》系在2015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大背景下,以作者带着对父辈的怀念重走远征路亲身体验书写而成的书。全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远征军将军段国杰的介绍,作为新远征的缘起;第二部分为重走滇缅新远征路上的战役遗址、纪念馆等重要历史遗存;第三部分为20位仍健在的老远征军的口述记录。后两部分以日记散文形式记录,饱满深情。
序 敬礼!我们的抗战老兵
自序
002 第一章 缘起·父亲的远征
004 难忘的记忆
012 解读我的父亲
018 共同的怀念
024 滇西追寻英雄父亲的足迹
040 第二章 追寻·我的新远征
042 清明感动在腾冲
047 龙陵松山启动:天上人间共迎胜利
051 寻找独腿连长郭维烈士墓地
054 龙陵城内的历史印迹
057 雷崖让山的抗战纪念碑
059 会晤缅甸总领事
060 曼谷“春运”的滋味
063 大谷地的华人
067 有惊无险的缅东大穿越
071 仰光,壮观的英军墓地
074 同古的悲壮与悲哀
080 致敬,仁安羌
083 曼德勒的华人情怀
086 腊戌,爸爸我来了
090 滇黔渝之行,昆明启动
092 畹町情思
098 松山、惠通桥:历史在这里改写
103 国殇墓园:聆听历史诉说
108 保山的抗战记忆
111 美丽名字背后的厚重历史
118 昆明:凝视一座座丰碑
125 我眼中的二十四道拐
128 戴安澜将军与山河永存
130 警示钟: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132 嘉陵江边的小院
134 第三章 见证·历史不忘却
136 罗光美:生死印章戒指
139 邹如松:百岁抗战老兵
144 刘大江:他没有等到那一天
149 童铭惠:昔时军医,今日牧师
153 翁裕邦:痴呆老人的呐喊——我是中国人
156 林 峰:乡音不改的广东梅州老兵
161 罗春香:缅甸唯一健在的抗战女兵
165 刘召回: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171 赵自颜:我命大
174 蔡振基:畹町桥连着他和祖国
178 卢彩文:不老的青松
184 李华生:我一直就是个兵
188 翁家贵:南桥机工的百岁寿星
192 蒲德伟:忍辱负重亲情不弃
195 杨联壁:我是一号炮手
199 杨 华:永葆童心的老人
203 罗开瑚:挥之不去的悲壮记忆
206 方 正:圈子里的人叫我“万宝全”
209 朱铭富:一张珍贵照片背后的故事
212 陈友礼:贵州“娃娃兵”
216 参考文献
217 后记
序 敬礼!我们的抗战老兵
孙晓青(作者为解放军报社原社长)
一个有故事的女儿——傅晓方。
一段不寻常的旅程——寻访和挖掘父辈抗战的故事。
就凭这两点,我为自己写作《站在历史的天空下》之读后感,选择了一个关键词组:表达敬意。
(一)
傅晓方是一个传奇。同为50后,我们这一代人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既见证了共和国的气象万千,又经受了“文革”中的风风雨雨,当然每个人的个体命运并不相同。晓方16岁投身军旅,靠勤奋、坚韧、干练和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在同年兵中脱颖而出,23岁即升任一所野战医院的副政委,20世纪70年代末还参加过南国边境的自卫还击战。后来考入武汉大学攻读法学硕士,成为“校园里的女中校”。即使转业乃至退休后,她仍能在新的岗位上和新的生活里活出精彩。
另一个异于常人之处,是她的独特身世。
这个奇女子有两个爸爸:生父是抗战将领,养父是红军干部。而将两个家庭联系起来的,却是一场悲剧:母亲为女儿的降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面对3个年幼的孩子和1个待哺的婴儿,戎马半生的父亲一筹莫展,委托医院妇产科主任何佩瑶给新生的孩子找个好人家。何主任马上想到医院政委傅培章。傅培章和妻子都是老红军,妻子在延安的一次手术中丧失了生育能力,两人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如今有何主任牵线,自然高兴地收养了这个女婴。晓方自此随养父姓氏,有了一个新家。
从长征路走进新中国的傅培章夫妇善良通达,不仅对晓方视如己出,呵护有加,而且在送她当兵的前夜,毫无隐瞒地将她的身世和盘托出。晓方这才知道,原来他还有一个爸爸,名叫段国杰,曾是国民党抗战将领,1949年率部起义加入解放军,后转业地方,“文革”前任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晓方懵懂地记得,养父当时对她说:你的共产党爸爸和国民党爸爸都是军人,都曾为抗击日寇而浴血奋战。
(二)
也许,16岁的晓方尚未完全领悟养父的良苦用心,但她在人民军队的历练成长却没有让两位爸爸失望。很多年后,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尘封的历史展现出别样的光彩,她对生父的抗战经历及其人生价值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敬仰。
段国杰虽是一名出自寒门作战英勇,从士兵、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一步步晋升直至师长的布衣将军,更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参加过淞沪战役、韶关战役、昆仑关战役的抗日英雄。尤其在著名的滇西大反攻中,他作为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二军七十六师二二八团团长,率部强渡怒江,在仰攻高黎贡山的大尖山战斗中负伤;伤愈后追歼日寇进入缅北,带领先遣团攻占日军新腊戌高地,切断了中印公路,为盟军全面光复缅甸立下战功。
晓方产生了为生父做点什么的强烈愿望。其时,养父和生父已于1993年和2000年相继过世。她所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并和军旅作家陈立华一起,踏访生父征战过的昔日战场。2013年8月,陈立华创作的记录段国杰将军征战的纪实文学《血胆》出版。
只因走进生父的历史,才知道中国远征军的存在竟是那样惨烈和悲壮。本以为可以用《血胆》告慰生父的傅晓方,却好像背负起更加沉重的责任。她开始热衷于为远征军老兵办实事的公益活动。2015年4月,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远征军及抗战老兵的后代,组成“新远征队”,踏上“重走滇缅路”的漫漫征程。这中间,就有晓方活跃的身影和追思的眼睛;而这本随笔式的散文集,便是她记录此行所见所闻所思的心血结晶。
在这里,晓方用质朴的文笔书写着沿途见闻:同古、仁安羌、曼德勒、惠通桥……这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留下惨痛记忆的伤心地;腾冲、龙陵、松山、芒市、畹町、腊戌……这是1944年滇西大反攻时远征军收复国土驱逐日寇的进军路。跨越70年的历史时空,两代人的足迹在滇西缅北的红土地上完全重合,两代人的心灵更在晚生对前辈的景仰与敬礼中高度契合。
踏访旧战场,寻觅当事人。每到一地,晓方他们总要拜会和慰问幸存的远征军老兵。书中记载的20位健在老兵,平均年龄超过90岁,已是风烛残年。尽管晓方的描写略显单薄,但仍能从中读出那一代人所经历的苦难以及他们保家卫国的情怀。其中,有这样几个细节震撼人心,过目难忘:
旅居缅甸的老兵翁裕邦,已近老年痴呆。晓方采访他的时候,他因为反应迟钝常常答非所问,可是当儿子用缅语在他耳边为他“翻译”时,老人突然大声训斥儿子:“我是中国人,和我说中国话!”
南洋机工罗开瑚,讲到在滇缅公路上运送援华物资的沉重代价:一次,被日军飞机炸断的大树直接砸中战友周开定的驾驶室,周开定被压在方向盘上当场牺牲,汽车的喇叭声终日在山间回响,直到电瓶里的电被耗尽。
老兵罗光美珍藏着一枚印章戒指。当年攻打松山的时候,每隔几天要在长官那里盖印算是清点人数。罗光美和两个云南兵关系最好,3个人每次见面也要互相在衣服上盖印,以示“我们还活着”。后来这两个兄弟离开了,盖印的战友越来越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