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17237

慢慢来,比较快。唯有相信,才有可能。人笨没问题,但别懒。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见识负责发现机遇,判断负责抓住机遇。人的成就,永远无法超越他的格局。贫穷不是不赚钱,而是丧失了从这个社会获取资源的能力。情商高、智商低总有贵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低总觉得生不逢时。
工作是什么?工作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千万不要以为工作是一个赚钱的过程,赚钱留到30岁以后再去考虑吧。人生三大转折,读书、就业、结婚,你要找到一个逆袭的转折点。人生拼的不是起点,是转折点。人脉的真正价值在于,有人想干什么的时候,你能迅速找到专业的人帮他去干,而且还便宜靠谱。
序 // XI
1 格局的力量
关于选择、机遇、格局的真实故事 // 004
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
007
意识怕太大,格局怕太小 //
008
寒门能不能再出贵子 //
010
要学会改变自己的特质 //
015
层次决定高度 // 017
慢慢来,比较快 // 019
30 岁了你的前途在哪里 // 022
穷人教赚钱,富人教思考 //
024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
027
进是勇气,停是智慧 //
030
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
033
面对小人 // 035
付出的闭环 // 038
从豪华政府大楼说开去 //
041
高端人士的共同点 //
045
非理性的人生 // 048
公正 // 050
全面地看问题 // 053
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的几个要点
// 054
2 认清自己
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起
// 064
你的价值和价格 // 066
本分和自我 // 068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071
你有才华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 073
重要的情商 // 075
浮躁 // 078
提升层次 // 08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084
如何发现自己 // 086
重要的责任 // 089
打理好你的信念 // 091
聪明与智慧 // 092
技术和才华 // 094
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
096
从鼓掌到领掌 // 098
人才是什么 // 100
好为人师 // 102
3 学会选择
谁的青春不迷茫 // 108
选择的余地 // 109
选专业和选职业 // 112
你永远不会准备好 //
115
那些绕不过去的弯路 //
118
能进能退,学会放弃 //
120
一件小事,改变一生 //
122
新鲜的误区 // 123
生活与工作的取舍 //
126
文明的丛林 // 128
时间成本 // 130
成本和感情 // 132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
134
拼爹 // 137
决胜在背后 // 139
冲动记得代价 // 141
你努力了就该有回报吗? //
143
你晚睡四个小时,就什么都有了
// 146
付费是一种能力 // 148
不要轻易说别人是骗子 //
150
4 职场逆袭
为谁工作 // 155
怎么选老板 // 159
职场新人的八大注意 //
162
换工作的成本 // 164
秀出你的执行力 // 166
什么阻碍了你的执行力 //
169
领导的价值 // 171
挨骂是工作的一部分 //
174
收入与睡眠 // 176
小心工作之外的不靠谱 //
178
没本事怎么混 // 180
如果没过试用期 // 182
年末是否应该开始准备跳槽
// 184
年底怎么要加薪 // 186
潜伏在办公室 // 189
求职到底看什么 // 191
多干活儿多干活儿多干活儿
// 194
如何做好中层管理 //
196
回归职场,新的一年如何起航
// 199
如何做到每天工作 14 小时却不筋疲力尽 // 201
老板眼里谁是好员工 //
204
5 女性
女性职场规划 // 209
做一个支撑男性的人 //
212
愚蠢的男人 // 213
天真的女人 // 215
女子无才便是德 // 218
关于气质提升的速成 //
219
女性职业生涯好多坑 //
221
人生若只如初见 // 224
爱我所选,选我所爱 //
226
注意劝朋友的度 // 228
人生是一场长跑 // 231
6 把自己变成超人
分辨心 // 235
盲区 // 238
目的颤抖和稀缺占用 //
240
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 //
242
如何面对社会的黑暗面 //
244
到底怎么做 // 246
培训的价值 // 248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 //
251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说话的高手
// 253
无须证明 // 255
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 //
257
如何看待不如你的人混得比你好
// 259
做事业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 261
7 赚钱与创业
钱只是附加值 // 267
成功不可以复制,但赚钱可以
// 269
创业和打工 // 271
打工比创业难一百倍 //
274
合伙的生意不能做 //
276
其实你一直在成功的旁边 //
278
什么可以帮助你在这个时代赚到钱 // 281
投机和投资 // 283
未来还有没有暴富的机会 //
286
资源整合是个伪命题 //
288
把你自己变成提款机 //
人不分贵贱,但一定有层次之分。一到大灾这种事情发生,就会涌现各种各样的观念冲突,大部分不是对错问题,而是层次问题。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个叫盲人摸象,这个不解释了,大家都懂。第二个,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还是原创的,就是命运像一条大河一样,我们都是河里面的鱼,虽然是自己在游,但总体上是随波逐流的,有一些强壮的鱼可以跳出水面,看到河流的方向,但后还是会掉下来。这些人我们叫作先知,也可以说是智者。而有一批鱼跳不出水面,但假装跳出去了,然后开始忽悠其他的鱼,这就叫公知。而真正可以走上岸去,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我称之为逆天,比如各行业的一些大佬们。所以大部分鱼没有能力看到自己的命运,却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很多悲剧的开始。
再讲一个故事。两个樵夫在砍柴,一个樵夫说,你说皇帝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另一个说,他肯定是用金斧子砍柴吧。用陈安之的话说,这叫人的成就永远无法超越自己的思维格局。地震的时候就看到有些人在喊,为什么要打通道路,我们有几千架战斗机,为什么不能空投伞兵?
大家看问题的层次和高度不同。你只考虑技术和市场,我还要考虑政策和人性。用经济学的话说,你假设市场是自由的理性的,我却必须加进去博弈论。你说我为什么可以想这么多,因为我是学法律的,也和政府打过交道,我知道程序和管理,这远比什么自由的市场更重要。用数学的话说,就是加入了新的变量。
所以,一个问题,从你的角度去看,是成立的、准确的;加入政府管理的角度、人性的角度、数学的角度、博弈论甚至伦理的角度,这个结论就不那么正确了。后大部分人会可悲地发现,原来现有的就是合理的,也是的,自己想象中的改变其实只是片面的异想天开罢了。
用我的话说:“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办法照顾得很好,凭什么认为按照自己想法改造的社会会更好呢?”你的生活问题就是你的层次问题,你在社会中位置的高低,决定了你看待问题角度的高低。所以,与其发牢骚,不如提高自己的层次,然后再去看看,就会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很幼稚了。
回头去看看自己小孩子时代的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呢?而在更高层次人的眼里,你就是个小孩子。
为什么我喜欢研究人性,就是人性是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说的坑儒的理由,是这些书生“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这群书生在朝堂之上一味迎合,就是不说心里话,出去了则在大街小巷非议时政,凭借批评统治集团得失来加V(网络用语,让更多粉丝关注的意思),通过说愚昧雷人的话来装公知,率领着一群比他们更傻的人造谣传谣。
仔细看看,是不是和今天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工具不同了,也许体制不同了,也许人不同了,但行为,却出奇的一致。为什么我很尊重国学,就是因为,你现在好不容易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偶尔一翻古书,原来古已有之,表达得比你更清楚简洁凝练。同样,很多人看完我的文章也对我说:大熊,你把我想说的都表达出来了,我自己就写不出来。
层次差距,就是如此。所以不要去瞎议论比自己层面高太多的事情,你自己的工作还搞不定,就去操心安排国家的就业问题、公务员的考试问题、大学的教育问题。其实,这都是你的问题,国家没问题。在一个资源不是很充裕的社会里,肯定有人得到,有人得不到,有人得到很多,有人一无所有。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无能,归咎于制度的不平等。
当然,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努力提升自己的层次是要务,这会让你看得更高,想得更远,做事更全面,更容易被主流社会接受。当你做完这一切,你突然发现,自己工作也好了,赚钱也多了。
慢慢来,比较快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的座右铭一直是“欲速则不达”,所以性子也是一直不急不缓的,或者说一直比较和缓。经常在后台收到很多问题,常见的就是:“大熊老师,请问怎么做微信运营?”再着急一点的就是:“怎么在‘朋友圈’赚钱?”着急的就是:“微信怎么加粉?”面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我去跟他讲我那一套价值核心的理论,似乎无法缓解他迫切的心情,干脆就不说话好了。
其实着急的时候我也有过。大概是2014年吧,老妈要求我2015年一定要结婚。后来我就觉得,不管怎么样,找一个先结婚再说。后来的半年我过得非常焦虑,当然,也没有什么结果。后来觉得这样不太符合我的价值观,于是开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听一个节目说得不错,着急结婚的男女,把起点当成了终点,把结婚当成了目的,其实结婚只是一个起点,结婚以后还要面对好多事情,那是难的,结婚什么的,反而是简单的。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然后回想了一下我的自媒体经历。我在2011年9月开始自己的写作,写到现在,博客里面有315篇文章,实际写的应该不少于400篇,平均下来,两天一篇。在这些文章中,有4篇得到了大佬的推荐,基本算是决定性的4篇。仔细算一下,差不多1%的成功率。如果换成一般的写手,大概无法写到这么高的频率。纵使水平差不多,达到同样的程度时间也会久很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篇文章会火,所以你就只能一直写下去,一直写到了自媒体大潮,好像突然赶上了一波台风。然后我的五年目标,年就实现了,现在只好制定新的目标。根据我之前的研究,这和很多富豪发家差不多,就是那么一阵子,突然就起来了。我老爹也跟我说过,钱不是天天赚,不是月月赚,不是年年赚,就是那么一阵子。
所以,很快的成功方法目前还是欠奉,而什么事情你想做,总要坚持一下,如果方向是对的,慢慢来,会比较快,还是欲速则不达的意思。
近我在研究产品的问题,看到周鸿祎说的一句话,他说产品都是运营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开发出来的,必须要有长时间的协调和打磨,不断地听取用户的意见,才有可能做用户喜欢的一个产品。而太多的人,包括年轻时候的我,太想毕其功于一役了,都想一把搞个大的,然后自己就一下子有了桶金,然后就陷入赚快钱的陷阱之中了。赚快钱的风险在于,你赚到的只有钱,自己是没有积累的,如果赚不到钱,那就糟糕了。
这就好像一直在争论的硕士毕业薪水不及农民工的话题。硕士薪水低,是因为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而硕士的成长空间比农民工大得多。这个空间,就需要你慢慢去积累,去拓展。你后会发现,你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品牌是别人夺不走的,至于说工作、项目什么的,都无法给你十足的保障。当前社会下,只有你能给你自己保障。
当我开始调整心态之后,一些事情也开始变得好起来,大概是因为自己坦然的态度,反而会理清楚事情的先后和重点,然后很多事情也明朗了起来。虽然不是说我真的就找到对象了,而是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像之前那么乱糟糟了。
所以建议大家都慢下来,仔细看看路,看看自己,想想未来,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能做好什么,怎么去创造价值。等你可以稳定地输出价值的时候,钱只是一个附加值。
30岁了你的前途在哪里
中国人有句话叫三十而立,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很多人在三十的关头会比较迷茫,一来自己的前途看不到方向,二来后面的年轻人一波一波地往上涌。自己的体力精力都开始下滑,生活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和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年轻人比起来,竞争优势显然下降很多。如果层次上不去,就有可能慢慢丧失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一件让人很恐慌的事情了。
不光是他们恐慌,就是我自己想起来,也很有些恐慌。假如没有当年的一些选择,如果现在没有抓住一些机遇,今天的处境还真让人感到后怕。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一提的,至少可以分享一些我自己看到的和经历过的事情,给大家一些方向和指导。
有些朋友跟我说:大熊老师,我也向你学习,每天都在写东西,为什么我写了几天就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呢?我一般先要问问他为什么写。一般的答案就是,也想做一个厉害的自媒体,然后赚钱。这样的年轻人蛮多的,有些还是90后。然后我就会跟他们说,我差不多积累了10年,做了很多的行业,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后贯通了,才可以不断地生产内容,同时,我也并没有辞职去专心写作,而是依旧在工作,在线不断挑战新的高度。所以,想要不断地输出内容,一要有长期的积累,二要有不断的实践。想要输出的不仅仅是内容,而是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去指导别人,那就要有更深刻的思考和经验。这些东西无法速成,也绕不过去。
所以,先不要操之过急地想直接一步去做老师,甚至做大师,去包装自己,这些都是空的。我一直说,比你有钱的人不会比你傻,你想做的事情,是很多人都想过的、做过的,至少是见过的。你能忽悠的,只能是级别档次比你低的人,你和这些人接触得越多,你的层次也会随之下降。虽然人也走,磨也转,到处也都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却不会有什么沉淀和收获。后的结果往往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然后就会有“我三十岁了,应该去干什么?”的恐慌。所以,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和方向是位的,想靠忽悠别人,通过什么圈子文化来一步登天的人,后只能是白白浪费青春。这就是简单的人性弱点——热衷于走捷径。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提升和积累,如何寻找机会成长。我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光干活儿不要钱。在我很年轻的时候,工作不是特别忙,经常会免费帮助一些朋友和企业写一些文案和策划上的东西,也许做得不太好,但好在我是免费的。因为我免费,做得又还可以用,大家也愿意介绍别人来找我帮忙。而你帮的忙多了,你对各行各业的了解也会增加,也会有很多人开始认可你的能力,后,大家也就愿意给你钱。我从中收获的更多的是行业的知识和管理的逻辑,这对我之后做的很多事情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就好像是电脑的多线程,别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做了很多事情,在时间一样的情况下,成长则加速了几倍。很多人做了一点事情,有一点成绩,就开始到处挖空心思去收钱。这个世界公平的就是交易,你不收钱,收获的就是人情和可能的下一个机会。而你收了钱,那么就是银货两讫,大家互不相欠,人家有更便宜的,就会去找别人了。钱是死的,永远没有机会重要,如果能赚几百万,那自然拿钱好,如果只是千儿八百,就不如送个人情,换个机会。这个道理非常简单,非常好做,但简单不等于容易,很多人就在这么一点儿钱上,怎么也绕不过去,后来的路就越走越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突然想起一句话,叫“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后来在成长的路上,发现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每个人注意的。因为大部分人都经常会出现一种不忿:我和××都差不多,凭什么升他不升我,凭什么得奖的是他不是我,凭什么喜欢他不喜欢我……一大堆这样的事情。后其实都是可以这么解释的,差不多就是有差距,有差距就是差很多。
老爹小时候喜欢跟我说一句话:不平凡与平凡之间,差的就是那么一点超越。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你会慢慢发现,很多时候差的就是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就造成了巨大的分野。如果放到短跑上就更是如此,百米10秒和9秒,只差1秒,就是业余和世界冠军的差别。
中国有句古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如果你要走100里,走到90里,才走了一半,后10里的重要程度占到一半。物流行业常常讲“后1公里”,这后1公里的运费,可能和前面1 000公里的运费差不多,甚至更贵。突然这样的话脑海里又涌起更多,比如“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意思是,做了一辈子的烟花女子,老了从良大家都可以接受,如果贞妇白头的时候失守,前半辈子就白费劲了。
所以越说道理也就越清晰了,真正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你多做一点,他少做一点,就成了差距所在。至于你们后的差距和你们实际的差距是不是匹配,那都已经不重要了。如果量化为战斗力,可能你的战斗力是99,人家是100,就差1,但后的结果,就是你躺下,人家还站着。
古希腊有一个阿喀琉斯与乌龟的悖论。阿喀琉斯是史诗《伊利亚特》里的希腊大英雄,有一天他碰到一只乌龟,乌龟嘲笑他说:“别人都说你厉害,但我看你如果跟我赛跑,还追不上我。”阿喀琉斯大笑说:“这怎么可能。我就算跑得再慢,速度也有你的10倍,哪会追不上你?”乌龟说:“好,那我们假设一下。你离我有100米,你的速度是我的10倍。现在你来追我了,但当你跑到我现在这个位置,也就是跑了100米的时候,我也已经又向前跑了10米。当你再追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我又向前跑了1米,你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米……总之,你只能无限地接近我,但你永远也不能追上我。”
虽然我数学学得不太好,但是也知道这个故事的数学原理是个微分的定理。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会这样,阿喀琉斯在某一个时刻肯定能形成对乌龟的超越。
讲了这么多故事,再讲一个现实的故事。某天晚上零点后,铁路12306发布了自己的订票App(应用程序),大概十几分钟后,360手机助手就已经完成了测试和上线,不到凌晨1点,微博和新闻已经发了出来,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已经走了不少的量,也做了不少的宣传和评论了。然后再看其他市场,百度助手在中午之前,还全部都是山寨12306软件,没有正版软件。豌豆荚则从百度助手抓了一个包名重名的“易行天下”的App,用户下载后,怨声载道。91助手和腾讯应用宝的12306则还是旧版的,一直到中午之后才逐渐更新为新版。各家的差距至少在12个小时。当然这不是什么大事,也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所以360手机助手现在是占有安卓市场份额超过40%的市场,我也可以骄傲地说,这个产品的品牌宣传当初是我做的。
后又想起一个故事。一日,曹操和杨修经过曹娥墓,曹操指着墓碑背上的题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问杨修:“你懂得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我懂。”曹操忙说:“你先别说,等我想想。”接着他们离开墓碑往前走了30里。这时曹操说:“我已懂得那八个字的意思了。”他让杨修转过身去,分别记下他们自己知道的意思。杨修记下的意思是:“黄绢色丝,等于是一个‘绝’字;年幼的妇女,就是少女,等于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子女,等于是个‘好’字;齑臼这种东西,是用来盛五种辛辣调味品的器皿,这等于‘辤’(辞)字。这八个字隐含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记下自己懂的意思,结果同杨修记下的意思一样。曹操感叹说:“我的才智与你相差30里呀。”
所以,事情虽小,差距可见,具体不做结论,大家自己体会吧。
三十而立只是之前积累的爆发,它是一个积累的结果,不是一个时间的结果。这个积累需要你有明确的目标,不懈的努力,痛苦坚决的抉择取舍加一点天分和机会。比如说我一直在写博客,坚持写了两年,遇到了自媒体这个大机遇,让自己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在博客时代,有些文章得到了刘强东等大佬的认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而让我抓住这些机遇的,则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而这个结果的取得,则是来自于前面几年的辛苦积累。之前,我也怀疑做的很多事是不是白做了,很多人没有给我钱,是不是我损失了。目前看来,他们给我带来的成长,是我现在收获的主要原因。
《窃听风云2》有句台词我很喜欢:“年轻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是还有希望。”而现在的收获,就是当年的希望。有希望,就有勃勃生机,不要去做那种什么都看不惯,什么都做不了,还什么都不服气的人。《一代宗师》有句台词很有道理:“功夫就是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向对的人学习,哪怕你不喜欢他,承认让自己躺下的错误才有成长的可能,哪怕自己不甘心。
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淘宝上有一家店,出售回心转意符,一张300元。据说一个月可以卖70多万的流水,几乎没成本,而且买家好评连连,纷纷称赞其有效。然后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就开始骂,说互联网傻子太多什么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赚不到钱的原因。后来有朋友在微信上复制了这款产品,三个月花了5 000元引流,赚了500万元。
之前和人讨论起中国传统文化,比如风水,比如少数中医,比如算卦,很多人觉得都是迷信。其实科学也是迷信,大家方向不同。举个例子,假如科学认定一个结果,算命的也认定同一个结果,那么你能不能承认算命是准确的呢?你说:好吧,这是蒙的。科学告诉你有57%的概率时,是不是也在蒙呢?因为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说高智商的人,脑中一定可以容纳两套相悖的价值观并行,并且不妨碍行事。所以,马云和乔布斯都有一些自己的迷信,比如一些橄榄球运动员、士兵的吉祥物,大家都很迷信它们的灵验,觉得戴着就没事,不戴就会出事。
其实一切一切的根本,就是暗示。之前跟大家说过,人类是会接受暗示的动物。因为人有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N多倍,而且潜意识无法分辨真假,所以你就可以暗示。一切的迷信也好,正信也罢,都是基于暗示的。他告诉你会有问题,然后告诉你可以破解,后走了个形式,你心里觉得破解了,然后心结就打开了,然后就真的破解了。为什么非要去论证这件事情的科学道理,导出一个必然性呢?记得爱情领域有句话,可以用到这里,叫作“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所以大熊老师为什么天天自称“大熊老师”,这就是一种暗示,叫得久了,我就真的觉得自己是个老师了。我失败的地方就是减肥,说明吃货的吸引力要大于暗示。以上这些自我暗示的知识,是十多年前陈安之教给我的,你说他是骗子吗?可能他对你确实没有用,但对我确实奏效。所以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你是否真的相信,老师是谁并不重要。
就好像一个人让他在黑灯的情况下,在一块铁板上走,他轻易地走过去了。灯一打开,下面是一个鳄鱼池,他接着腿软了,就走不过去了。这就是暗示给你带来的阻碍。如果你看过《中国合伙人》,就知道一个故事情节:成东青的偶像孟晓骏给他一本词典,里面有张纸条,写着:“早晚有一天你会让我嫉妒。”这句话激励成东青取得成功,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是孟晓骏写给自己的,当时忘了从里面拿出来而已。所以,这就是鳄鱼池的故事的翻版,而事实也是那样,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劝大家不要自作聪明,而且越上层的人,接受的可能就越大。比如之前找工作时参加一个面试,白手起家、身为亿万富翁的老板后来跟我说,后选中我是因为感觉属相比较合。这让我很郁闷,当时还对自己的表现扬扬得意。这个选择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人家已经是亿万富翁了,按照他的行事标准,他起来了。遵循所谓聪明的行事标准的人,却还在苦苦挣扎。说太多理由没有用,就问一点,你实现自己的目标了吗?
我是一个比较会暗示自己的人。之前看到有本书说,用长钱包收入会翻倍,然后我就换了长钱包,然后没多久果然翻倍了。后来我就想,去卖长钱包得了。你说我翻倍的原因是因为长钱包吗?也许不是,但是结果确实实现了。也许是长钱包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或者别的生活习惯改变,终让我的收入有所提升。
这就是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区别。我们的文化是模糊智能,缺乏逻辑却未必没有实效。很多人告诉我中药没有效力,治好了病只是因为它是安慰剂。我说那病是不是治好了,这怎么是没有作用呢?两种文化的冲突,无法调和。但可以证明的是,中国这一套,无论斗争还是处事,比老外先进
1000多年,你去学老外,死的概率大。为什么很多没文化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而老祖宗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呢?就是因为想得太多,暗示太多,恐惧太多。想好了就去做,也许一闭眼,就走过了鳄鱼池。
所以记住那句真理:唯有相信,才有可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