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47586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编辑推荐
《软件产品线工程——原理与方法》可以作为大专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软件产品线工程是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软件复用 的工程方法,它能使软件产品大幅度地缩短上市时间 、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由李伟刚、李易编著的《软 件产品线工程——原理与方法》介绍软件产品线工程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软件产品线工程的概念 、软件产品线工程的商业动机、软件产品线工程过程 、软件产品线的可变性、软件产品线需求工程、软件 产品线的设计和软件产品线工程的组织管理等。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软 件与理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 作为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可以作为大专院校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软 件与理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 作为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 录
前言
1 软件产品线工程基础
1.1 产品线工程
1.1.1 来自制造业的案例
1.1.2 基于平台定制产品
1.1.3 定制产品的工程化
1.1.4 产品线工程的益处
1.2 软件产品线工程
1.2.1 发展历史
1.2.2 公共性和可变性
1.2.3 领域工程和应用工程
1.2.4 组织、过程和技术
思考与练习
2 软件产品线的导入
2.1 软件产品线工程的商业目标
2.2 软件产品线市场
2.2.1 软件产品定义策略
2.2.2 市场战略
2.2.3 软件产品线生存周期
2.2.4 产品线市场战略与产品线工程的关系
2.3 软件产品线的经济学
2.3.1 软件产品线工程带来的经济效应
2.3.2 简单的软件产品线经济模型
2.3.3 软件产品线的其他经济属性
2.4 产品的管理和范围界定
2.4.1 产品组合管理
2.4.2 领域潜能分析
2.4.3 资产范围界定
2.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3 软件产品线工程过程框架
3.1 软件产品线工程中的基本活动
3.1.1 三大基本活动
3.1.2 开发核心资产
3.1.3 开发产品
3.1.4 管理
3.1.5 整合三大基本活动
3.2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3.3 软件产品线工程过程
3.3.1 为复用而开发
3.3.2 两个开发过程
3.3.3 过程框架
3.4 领域工程
3.4.1 核心工作流
3.4.2 主要阶段
3.5 应用工程
3.5.1 核心工作流
3.5.2 主要阶段
3.6 产品驱动和方案驱动的软件产品线工程模式
3.6.1 两种软件产品线类型
3.6.2 产品驱动的软件产品线工程
3.6.3 方案驱动的软件产品线工程
3.7 小结
思考与练习
4 可变性
4.1 基本概念
4.1.1 可变性是什么
4.1.2 软件产品线工程中的可变性
4.1.3 可变性的分类
4.2 可变性元建模
4.2.1 解析可变性
4.2.2 可变性元模型
4.2.3 正交可变性.
4.3 多种视图下的可变性
4.3.1 C-A-F-C-R视图
4.3.2 多视图下的可变性
4.4 应用工程与可变性
4.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5 从用例分析到特征模型
5.1 需求工程
5.1.1 概述
5.1.2 软件产品线中的需求工程
5.2 在领域工程中进行需求分析
5.2.1 领域工程中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
5.2.2 公共性需求
5.2.3 可变性需求
5.3 软件产品线的用例建模
5.3.1 用例模型
5.3.2 软件产品线中的用例模型
5.3.3 在用例中对可变性建模
5.3.4 对用例开发的进一步探讨
5.4 软件产品线的特征建模
5.4.1 有关特征模型和正交可变性模型的讨论
5.4.2 特征建模技术
5.4.3 扩展特征建模技术
5.4.4 用uML进行特征建模
5.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6 软件产品线设计
6.1 架构设计
6.1.1 架构设计的作用
6.1.2 架构设计的范围
6.1.3 软件产品线架构设计
6.1.4 架构评估
6.1.5 架构演化
6.2 基于IM的软件产品线设计
6.2.1 软件产品线设计中的静态建模技术
6.2.2 软件产品线动态建模:交互图法
6.2.3 软件产品线动态建模:有限状态机法
6.2.4 特征与类的耦合
6.3 小结
思考与练习
7 应用工程
7.1 应用工程的开发策略
7.2 应用工程过程实践
7.2.1 特征模型
7.2.2 用例模型
7.2.3 静态模型
7.2.4 动态模型
7.2.5 特征类依赖关系和类结构
7.3 小结
思考与练习
8 组织
8.1 组织在软件产品线工程中的作用
8.2 角色和职责
8.2.1 产品经理
8.2.2 领域需求工程师
8.2.3 领域架构师
8.2.4 领域开发工程师
8.2.5 领域测试工程师
8.2.6 领域资产管理者
8.2.7 应用需求工程师
8.2.8 应用架构师
8.2.9 应用开发工程师
8.2.10 应用测试工程师
8.3 组织结构
8.3.1 面向产品的组织
8.3.2 面向过程的组织
8.3.3 矩阵型组织
8.3.4 测试
8.3.5 资产管理
8.3.6 产品管理
8.4 地域分布
8.5 协作模式
8.6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1 软件产品线工程基础
1.1 产品线工程
1.1.1 来自制造业的案例
1.1.2 基于平台定制产品
1.1.3 定制产品的工程化
1.1.4 产品线工程的益处
1.2 软件产品线工程
1.2.1 发展历史
1.2.2 公共性和可变性
1.2.3 领域工程和应用工程
1.2.4 组织、过程和技术
思考与练习
2 软件产品线的导入
2.1 软件产品线工程的商业目标
2.2 软件产品线市场
2.2.1 软件产品定义策略
2.2.2 市场战略
2.2.3 软件产品线生存周期
2.2.4 产品线市场战略与产品线工程的关系
2.3 软件产品线的经济学
2.3.1 软件产品线工程带来的经济效应
2.3.2 简单的软件产品线经济模型
2.3.3 软件产品线的其他经济属性
2.4 产品的管理和范围界定
2.4.1 产品组合管理
2.4.2 领域潜能分析
2.4.3 资产范围界定
2.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3 软件产品线工程过程框架
3.1 软件产品线工程中的基本活动
3.1.1 三大基本活动
3.1.2 开发核心资产
3.1.3 开发产品
3.1.4 管理
3.1.5 整合三大基本活动
3.2 统一软件开发过程
3.3 软件产品线工程过程
3.3.1 为复用而开发
3.3.2 两个开发过程
3.3.3 过程框架
3.4 领域工程
3.4.1 核心工作流
3.4.2 主要阶段
3.5 应用工程
3.5.1 核心工作流
3.5.2 主要阶段
3.6 产品驱动和方案驱动的软件产品线工程模式
3.6.1 两种软件产品线类型
3.6.2 产品驱动的软件产品线工程
3.6.3 方案驱动的软件产品线工程
3.7 小结
思考与练习
4 可变性
4.1 基本概念
4.1.1 可变性是什么
4.1.2 软件产品线工程中的可变性
4.1.3 可变性的分类
4.2 可变性元建模
4.2.1 解析可变性
4.2.2 可变性元模型
4.2.3 正交可变性.
4.3 多种视图下的可变性
4.3.1 C-A-F-C-R视图
4.3.2 多视图下的可变性
4.4 应用工程与可变性
4.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5 从用例分析到特征模型
5.1 需求工程
5.1.1 概述
5.1.2 软件产品线中的需求工程
5.2 在领域工程中进行需求分析
5.2.1 领域工程中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
5.2.2 公共性需求
5.2.3 可变性需求
5.3 软件产品线的用例建模
5.3.1 用例模型
5.3.2 软件产品线中的用例模型
5.3.3 在用例中对可变性建模
5.3.4 对用例开发的进一步探讨
5.4 软件产品线的特征建模
5.4.1 有关特征模型和正交可变性模型的讨论
5.4.2 特征建模技术
5.4.3 扩展特征建模技术
5.4.4 用uML进行特征建模
5.5 小结
思考与练习
6 软件产品线设计
6.1 架构设计
6.1.1 架构设计的作用
6.1.2 架构设计的范围
6.1.3 软件产品线架构设计
6.1.4 架构评估
6.1.5 架构演化
6.2 基于IM的软件产品线设计
6.2.1 软件产品线设计中的静态建模技术
6.2.2 软件产品线动态建模:交互图法
6.2.3 软件产品线动态建模:有限状态机法
6.2.4 特征与类的耦合
6.3 小结
思考与练习
7 应用工程
7.1 应用工程的开发策略
7.2 应用工程过程实践
7.2.1 特征模型
7.2.2 用例模型
7.2.3 静态模型
7.2.4 动态模型
7.2.5 特征类依赖关系和类结构
7.3 小结
思考与练习
8 组织
8.1 组织在软件产品线工程中的作用
8.2 角色和职责
8.2.1 产品经理
8.2.2 领域需求工程师
8.2.3 领域架构师
8.2.4 领域开发工程师
8.2.5 领域测试工程师
8.2.6 领域资产管理者
8.2.7 应用需求工程师
8.2.8 应用架构师
8.2.9 应用开发工程师
8.2.10 应用测试工程师
8.3 组织结构
8.3.1 面向产品的组织
8.3.2 面向过程的组织
8.3.3 矩阵型组织
8.3.4 测试
8.3.5 资产管理
8.3.6 产品管理
8.4 地域分布
8.5 协作模式
8.6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