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313445
本文集以“文学世界与族群书写”为主题,探讨中国与英语世界中的族群书写、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议题。文集分为四部分。*部分“族群书写”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族群文学。重点以广西壮族的“刘三姐叙事”和贵州苗族的“蚩尤叙事”为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壮族和苗族的口承文化具有何种表述价值和结构。第二部分“世界文学”以中西方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史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的多族群文学史建构以及英国、中国的作家作品中的身份认同、地域认同。第三部分“学科交叉”梳理、评述和反思了文学人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第四部分“述评对话”评论了文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学人专著。
族群书写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
——“歌圩”命名再思考
“老传统”与“新叙事”
——以蓝靛“刘三姐”叙事为例论“传说”与
“历史”的分野
彝人诗中的印第安
——阿库乌雾《凯欧蒂神迹》的跨文化书写
苗族蚩尤叙事中的族性书写
从“母语文学”看少数权利和文化认同
世界文学
族群单位与文学建构
——“美国文学”的“族群化”趋势及特点
“变异学”和新“世界文学”模式:比较诗学新方向.
什么是“世界文学”?
——哈佛大学“世界文学”本科课程浅谈
“谋杀母语”的诗学
——威尔士诗人格温妮丝·刘易斯诗作中的
“文化认同”议题
比较文学与《诗经》的讽寓性阅读
——评苏源熙《一个中国美学问题》
上海叙事中的“自观”与“他观”
——《长恨歌》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比较
学科交叉
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再思考
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新阶段
“五四”歌谣学大潮中的“背影”
——论朱自清及其《中国歌谣》
述评对话
文化人类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
人类学视域中的中国“新富”
4——评庄思博的《焦虑的财富》
文学地理、空间批评和多元文化
——评丹珍草的《差异空间的叙事》
破解“蛊毒”之谜的人类学尝试
——《蛊毒:财富和权力的幻觉》读后感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