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46164
《南怀瑾的32堂国学课》为国学类图书。作者力图将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出来,同时再现南怀瑾先生的经典阐释。本书针对现代人阅读国学经典与快节奏生活之间的矛盾,延续南怀瑾先生生动、幽默、经史参合的解读方式,直面现代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为人、做事、感情等方方面面的困惑,让读者在聆听南怀瑾先生讲述国学知识的同时,也为解除自己心灵困惑找到正确的指引。
课 有容乃大,不平不鸣
温和对待他人的无礼
看人要往好处看
世事难分明,何妨开口一笑
让他三尺又何妨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人
宽容是消灭敌人的策略
大胸怀成就人生大规模
第二课 做平常事,得异常福
一身荣辱自心知
随遇而安,不强求结果
花开花落任自然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
是夸是毁,心里有底
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贫穷不潦倒,富贵不骄狂
何妨得意,不可忘形
第三课 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贪婪导致愚蠢
学问越多越好,贪欲越少越好
各有各的境界,各有各的自在
从今天起,做只容易满足的小鼹鼠
一只自由游走的野鸡
一颗心,质朴如初
贪婪的人贫穷,知足的人富有
现在就是好的安排
第四课 修身治天下,心静四海平
向婴儿学习
无事莫找事
烦恼一如瓶中水
矢上不必再加尖
轻柔的春风自在
处理好人生三件事
真糊涂才是“大宗师”
第五课 看破虚妄名利场,一壶浊酒清淡心
虚名的高帽,戴上反而压破头
浮云眼前过,富贵不着落
功名再高,高不过一抔黄土
地位越高,心情越糟
人生境界不在地位高低,而在于眼界高下
名利上,不争天下先
“三不”的智慧境界
第六课 身在红尘,心在山林
中空无用有大用
声色货利多陷阱
功成身退天之道
敞开心窍的大境界
道法天地,一任枯荣
宠辱不惊,从容淡定
看破平常,怎能忍不过
相忘江湖的小鱼
自然就是生命的方式
不要妄情、妄念、妄想
第七课 放下是颗开心果,放下是道欢喜禅
“归零”的艺术
生命需要一场清洁心灵的大火
给真知留出一点心灵空间
沉湎过去,不如追求未来
放下就是快乐
繁华如梦了无痕,何必沦陷
放下很难,难得放下
上岸何须回头
第八课 修身莫过于少求,养心莫善于寡欲
财富只是外形,心才是快乐的根
世上无如人欲险
留一只眼睛,看住心中的狂野与贪婪
忙着为别人服役,还是忙着为自己生活
抛下入世心的包袱
人生如棋,输赢看一招
生如夏花,淡然绽放
第九课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修炼自我控制能力
不要轻举妄动
莫让我心陷牢笼
痛苦悲哀为心造
舌头软却伤人深
用沉默代替争辩的智慧
生命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世人的不吉利正是上天的大吉利
物来而应,物去不留
眼前的不要怕,错过的不要悔
第十课 婆娑世界,万事有缺
小心“走火入魔”
别让执念夺走自由的心
不可执着任何心念、习气
何必太执着于“我”
执着是一种妄念
生活本不需要完美
放下执着才能跨越障碍
若有若无地把握,不必太执着
第十一课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给自己量身定位
世上难有满而不倾覆的事物
因为成熟,所以低头
谁都不是超人
不提自己当年勇,更不提别人当年的不勇
英雄之外还有英雄,敬人就是敬自己
真心蒙尘,难认清的就是自己
珍惜你的自性
第十二课 对外圆融以安身,对内秉持而立命
得意失意都不忘本相
留一双“法眼”给自己
做自己精神的主宰
找回遗忘的灵性
个性天然自能悟道
真正的圣人就是你自己
第十三课 想要身后留名,必须身前立德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勿以完人标准要求别人
做人是天下等学问
“话到嘴边留半句”
以谨慎为智能,以改过为才能
抛弃偏见,向君子的气节靠近
第十四课 藏锋敛锐,居功也不自傲
低调做人的哲学
莫学小鸟笑大鹏
得意之时当思退步
逆耳也要听忠言:刚愎自用病
第十五课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做人办事用真心
挪动一下“私”字的位置
忠诚胜于能力
透过“义”字见大利
做出金字招牌
别把真诚当作假仁义的面纱
君子守义,小人贪利
第十六课 月盈自有亏,心满须归零
实心做事,虚心做人
忘记从前的成绩,记住过去的谦恭
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莫以身轻失天下
飞再高也不要忘记自知
自觉伟大的时候正是即将失败的时候
永葆一颗“归零心”
平常心助你登上新高度
丢掉傲“慢”
第十七课 通达机变,直在曲中求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以出世态度做人,以入世态度做事
化复杂为简单
用创新头脑做事
第十八课 身处困境,心在顺境
忍辱不是做缩头乌龟
把辱骂当作大声的喝彩
暴力使人畏惧,忍辱使人心服
吃亏是一种长线投资
世事无常,何必把握
贵在此时此刻的坚持
第十九课 方圆之道,深浅有度
做人难规矩二字
方圆之道,深浅有度
真正的伟大与平凡
坚守“戒”与“慎”的正身之法
真正的大用看似无用
道家之道:曲全、枉直、洼盈、敝新
第二十课 俯仰无愧于天地,躬行不怍于做人
君子之争与小人之争
留一只冷眼观盛世
气节铸就人魂
“远庖厨”是一种反省
养浩然正气,做上品人
物我两忘,红尘滚滚也悠闲
靠自己站着的人坚强
做君子之勇,拒绝匹夫之勇
第二十一课 与世推移不合污,周旋尘境不流俗
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人生就是一个以利为圆心的圆周运动
舍生取义,拓展生命的深度
仁义,伪君子的暗箭
的自私是无私
用和平成就“全利”
成功者应具备的两种人格特质
立身三宝:正义、尊严、人格
为人有善行,为政有德行
第二十二课 存仁善之心,行仁慈之事
助善莫助恶
带着爱心生活
好事要做干净
福报有时,未熟不受
慎防好心成恶意
播种爱心,与人为善
第二十三课 欲立事,先立志
天生我才必有用
一生只做一件事
心量决定能量
机会属于为野心而准备的人
见地高超,成就自高
在平凡中变为超人
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第二十四课 实践出真知,有行才有悟
认真打好每一“锤”
事无大小,全力以赴
做一个行动家
把握生命,空想抵不上实干
唯有行动才能充实生命
老老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
呆者的成功秘诀
第二十五课 目标高远,由低起步
先拿出业绩,再计较待遇
拥有真本领,终有发达时
成大器当有定力
与现实博弈,输赢就看自己
抓住眼前也就抓住了永远
到达目标短的距离是曲线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从处开始
第二十六课 唯走坎坷路,方成坚定心
成功总是从无到有
无为之中的大有所为
成有因,败也有因
言满天下无口过
沉潜是为腾飞做准备
第二十七课 学无常师,多方求教
莫做有知识的傻瓜
别被学问捆住手脚
空思不如多学
学无常师,多方求教
增长智慧的捷径
不怕不懂,就怕装懂
学问越多越自认无知
第二十八课 管人先管己,带人先带心
不要迷信惩罚的效力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取才,不拘一格是道
用人不可学非所用,用非所长
上行下效的力量
领导者的底线:在其位,善谋其政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能忍还能挨一刀,不忍丢掉命一条
别再检验“踢猫效应”
包容也是信任的标号
第二十九课 君子之交淡如水,岁久才觉情愈真
耐心经营你的人际关系
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种福分
跟有本事没脾气的人交朋友
交可谋的朋友,也交不足谋的朋友
什么样的朋友值得交
友情需要文火慢炖
第三十课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孝是爱的根本
能养不算孝
态度决定爱的深度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
第三十一课 幸福由己造,悲喜由心生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婚姻,重要的一道选择题
爱情的夏天和婚姻的冬天
婚姻中的“刺猬法则”
体会生命中的美好
该遗忘的遗忘,该铭记的铭记
世界上什么值钱
“财、名”是幸福障碍
第三十二课 生有生的自在,死有死的去处
生有生的自在,死有死的去处
易朽的是生命,永存的是对生的激情
忙碌着便没有时间觉得年华老去
桶底脱落与大梦先觉
做了一场叫作人生的美梦
向死而生,死如再生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它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思想文化形态,并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中。作为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归宿,在受到了长时间的冲击和漠视后,国学在近几年又走向了兴盛。然而,大多数人只是跟风似的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国学知识,对国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不是十分清楚。实际上,国学文化是含蓄实用的,几千年经久不衰留传下来的国学经典中,有太多指导现实的人生哲理和经世哲学,若能细细品味,必能进退有据、挥洒有度,创造出和谐生活与成功人生。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对国学经典参得全、参得透,幸有南怀瑾先生帮我们解读,他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国学中的思想精华,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大师之言,字字珠玑,相信国学大师的智慧成果会让我们受用一生。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青柳市区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涉猎遍及诸子百家、拳术剑道、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等,并深得其精髓。南怀瑾生平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后来,他又在台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有影响的人物”。南老的国学修养深厚,他是少数几位精通儒、道、佛三教经典的大师之一。他就像一个布道者,把老子、庄子、孔子、孟子、释迦牟尼的智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一一讲来,并且妙趣横生,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这些文化瑰宝内涵的大门,从而让人们对国学中的人生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听南怀瑾讲国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他对中华传统典籍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南怀瑾大师以其卓然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为我们讲经说法,带领我们读史悟道。南怀瑾先生的国学课,学习的不仅仅是古老的字句,还有尘封在其中的先哲智慧。他把沉浸在先哲背后的智慧都挖掘出来、还原,并一一摆在了我们面前。这些智慧深沉而清新,古朴又凝重,于是我们看见了那些历久弥新的智慧光华和率真的生命哲学,以及在绚烂喧嚣中归于平静的人生风景。他谈儒学,说道家,讲禅宗,评世间百态,论人生种种。对人情世故的深层解读,对得失人生的精彩诠释,对现实博弈的冷静剖析,对名利宠辱的人性点拨,对生命旅途的真诚关照,聆听南先生的谆谆教诲,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本书立足于南怀瑾大师对国学典籍的讲解与梳理,旁征博引,融汇各家经典于一炉,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南怀瑾先生有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和《易经》以及禅佛等著作中的精华观念和讲解,同时介绍了国学的历史观、人生观以及处事规矩和成功智慧,并加入了新鲜的、贴合当下人们生活的案例,力图将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出来,让我们在领悟先哲思想的同时,汇集人生智慧,点拨人情世故,以平凡的视角观读这个纷繁的世界,加深我们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借大师的慧眼于传统文化中来寻觅人生的新意,在妙趣横生的讲读中领略生活的艺术,并通晓处世策略和生存之道。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更好地了解国学,了解南怀瑾先生的学术及人格,用国学的经纬,帮助自己找到人生的坐标;借国学的圭臬,为自己解除心灵的困惑找到正确的指引。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土壤,不论男女老幼每天都需要从这“土壤”中汲取养分。正如南老所言,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失去本民族文化支撑的人也是难以赢得他人敬重的。我们不应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像浮萍一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在南怀瑾先生的讲解下,国学对于我们为人处世的引导,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它的深邃与宽广,而它对我们心灵的荡涤与关怀,又使我们感觉它离我们很近,温馨而质朴,毫无艰深晦涩之感。听南怀瑾先生讲国学,就如同用双手轻轻抚摸心里深层的秘密,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理解了它的深意,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一个顿悟就洞悉了它的真谛,走进了我们文化扎根的沃土。
人生路上,让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怎样通过品儒释道、参禅悟佛,在纷繁的世界中沏上一壶香醇的茶,静待茶香沁入心脾。烦躁生活,让我们在一堂堂国学课中品味国学经典的魅力,汲取一捧清泉,渐渐地沉淀烦恼,涤荡身心。
温和对待他人的无礼
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也没有什么比水更善于打败坚硬的东西。水平静的时候,润物无声;水强大的时候,足以冲毁城池,淹没六军。温和的人放弃外表的刚硬,保持内心的坚韧,就像水一样柔弱,也像水一样强大。
人生在世,难免跟别人打交道,也难免言高语低,有些磕磕碰碰的事。这时候,像水一样柔而不弱,既可免于自己的心灵受伤,也可免于伤害别人,不是很好吗?
,保持内心的强大。内心强大的人,因为自信而从容不迫,无论别人的态度如何变化,他总是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假如你被对方气势汹汹的态度吓得惊慌失措,正是对方乐意看见的结果。不管对方如何表演,仍能保持从容的心态,这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温和地对待别人的无礼。在生活中,遇到别人无礼的对待时,以无礼反击无礼,只会引起更强烈的人际冲突。如果你保持温和的态度,就能有效化解别人的强硬态度,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你面前,别人的强硬,就像一块石子投于水池,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唐代娄师德,器量超人,当遇到无知的人指名辱骂时,就装做没有听到。有人转告他,他却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他明明喊你的名字骂!”他说:“天下难道没有同姓同名的人?”有人还是不平,仍替他说话,他说:“他们骂我而你叙述,等于重骂我,我真不想劳驾你来告诉我。”有一天入朝时,他因身体肥胖行动缓慢,同行的人说他:“好似老农田舍翁!”娄师德笑着说:“我不当田舍翁,谁当呢?”
一个温和而冷静的人,他的心就像一条游在深水里的鱼,没有人能伤到他。假如别人无礼的态度使你很受伤,那固然说明对方缺少修养,也说明你的内心过于软弱。与其仇视对方,不如努力训练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三,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教养。温和有礼地对待别人,这是教养。假如别人态度无礼,还有没有必要对他讲礼貌呢?当然有必要。因为教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无论别人是否有教养,也别忘了自己的修养。
有一天,一个绅士陪朋友一起散步。在一个熟悉的报摊上,绅士买了一份报纸,并且很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那报贩却冷冷淡淡的,不发一言。
他们离开报摊后,朋友议论说:“那家伙态度很差,对你的‘谢谢’好像并不领情呢!”
绅士说:“是的,他每天都是这样。”
“那你为什么还要对他那么客气呢?”朋友奇怪地问。
绅士反问:“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在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让别人决定自己的行为。别人态度好,自己便笑脸相对;别人态度不好,自己便冷语相加。老是让别人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心情,不是失去了自我吗?作为一个强者,当然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心境和行为能力。
是啊!绅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绅士风度,正如粗人随时可能表现出粗鲁一样。何必因为别人表现不佳而放弃自己的素养呢?
第四,处变不惊,静观事态发展。遇到对方突然的挑衅时,可能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应,一旦言语不当,就可能使矛盾激化。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宁可一言不发,也不要轻易发言。直到想好了对策,再做出合理的反应。
古时候,有一位刺史,因为年轻,本州的武官对他不服气,总想找机会给他难堪。有一天,刺史的家僮骑马出门,路上遇到武官,没有下马请安就匆匆驱马而过。这在当时是失礼行为。武官佯装大怒,追上去,将家僮拉下马来,不由分说,痛打一顿。然后,他提着马鞭,主动来见刺史,叙述事情经过后,故意说:“我打了您的家僮,请让我走吧!”
这等于给刺史出了一道难题:如果刺史不同意他辞职,就输了一招;如果同意他辞职,又有公报私仇之嫌,反而被他抓住了把柄。年轻刺史并非等闲人物,他微微一笑,淡淡地说:“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官人打了奴才,走也可以,不走也可以。”这无疑是说:打不打人,那是你的修养;走不走人,那是你的选择,总之跟我无关。
武官一时不知所措。如果他辞职的话,只是自己吃亏;如果他不辞职的话,等于扫自己的面子。他默思半晌,无言以对,只得躬身告退。从此,他再也不敢为难刺史了。
这位刺史处变不惊,始终保持温和的态度,使对方找不到任何攻击的把柄,却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是很高明的策略吗?
看人要往好处看
庄子似乎很瞧不起“人”,好像放眼天下,找不出一个值得他肯定的人。他瞧得起的三种人,即达到“无我”“无功”“无名”境界的人,却要用到“假如”二字,找不出实例来,因为这种人当时尚未出生,现在仍未出生。
谁都瞧不起,这是中国文人由来已久的“精神病”。对任何人、任何事,他们都能挑得出毛病加以攻击。世上的凡人,做事都在60分左右,往下走一点就不及格,往上走一点就有希望获得优秀的评语,再往上走一点就称之为杰出。不论往哪边偏,只要做的是“人”事,都应该看得惯。
我们看人,要用种苹果而不是买苹果的心态。果农种苹果,收获的时候,他会把烂苹果挑出来放在一边,把其他的都看成是好苹果。当然他也可能挑出一些个儿特别大、皮儿特别红的,当优等品出售。买苹果的人正好相反,挑出几个红的,把其余的都当成不好的苹果,而且千挑万选,还是不太满意。用买苹果的心态看人,天下就没有一个好人。用种苹果的心态看人,天下坏人就少了。只要把心态摆正,庄子笔下的几种人,其实都值得敬佩。
种人是“知效一官”,才智足以胜任某个小官职,这种人可称之为能人,上百人里才选得出一个,已经很不简单了。只要他认认真真履行职责,就值得赞扬。真正应该受批评的是那种才智不足以胜任,依靠制度漏洞而获得某个官职,把事情办得一团糟的人。
第二种人是“行比一乡”,能力足以庇护一乡。这里的“乡”字,应该是指封邑,相当于现在的县或地区。胜任一县或一市的长官,能够造福一方,堪称贤才,上千人中才挑得出一个,更不简单。
第三种人“德合一君”,道德足以取信于一个国君。这是指在政府中身居显赫位置的高官,他能凭道德取得国君的信赖,说明他不是阿谀逢迎之徒。他能够辅助国君推出善政,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了不起的人才,上万人中都难挑出一个,还不值得敬佩吗?
第四种人“而征一国”,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对这种人,需要乘坐“时光机器”,去古今中外、过去未来寻找。如果能找到一个,全国百姓都应该额手称幸,就不用忙着去挑他的毛病了。
第五种人是宋荣子之类,“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已经对是非荣辱看得很淡了,也不受物欲的迷惑,一切都淡然处之。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当然很了不起。可惜世上自命清高的文人学士多,自称无欲无求的高人隐士多,真正能达到此种境界者并不多。
第六种人是列子这样的,居然能“御风而行”,十五天才下地,比飞机的悬空时间还长,快要赶得上宇宙飞船了。可惜这种人只生活在传说中,连庄子本人都没有亲眼见过。
第七种人是达到“无我”境界的“至人”。这种人只是“假设”而已。庄子有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呢?肯定没有。因为他的文章中,藏着一个大大的“我”字,就像佛家所说的,“我执”太重。
第八种人是达到“无功”境界的“神人”。这也是假设,没有榜样可以学习。其实“无我”“无功”的境界,每个人在特殊情况下也能达到,当你全心沉浸于某些事情中时,头脑中既没有“我”的概念,没有非成功不可的念头,也没有造福他人的想法,只是按照事情本身的逻辑,顺其自然地去做而已。不过事情结束了,一个大大的“我”字又重回心头,功利的念头也随之萌生了。所以这并非真的到了这境界,而是偶然有这种平常心的状态而已。
第九种人是“无名”的圣人。有人认为这个“名”字作名声解,不太合逻辑。因为“无我”里面就包含了不爱名声。甚至宋荣子也达到了不理会世俗名声的境界。这个“无名”,应该做“无形”解。因为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有一个名字,即使是空气乃至真空,虽然看不见,都有名字。只有无形的东西没有名字。因为你连想都想不到,又怎么给它安名字?
庄子所谓“无名”,类似于佛家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庄子的所谓圣人,不知躲在哪个无人的角落享受自己的“无名”之乐,根本不理红尘之事,有点类似于佛家所谓罗汉境界。罗汉仅次于佛与菩萨,离尘弃世,已证空境,这莫非就是庄子向往的境界?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