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56567
★品读好的作品,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培根随笔》是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我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培根随笔》的进步思想一直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脚步,是世界经典的三部散文作品之一。
★《培根随笔》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内容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完整、超乎了经典的境界。
★《培根随笔》文笔优美,语言简洁。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有声望的散文作家,非常的热爱哲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四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
★以优美的文笔、简洁的语言,成为世界文学*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他对于各个领域方面,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看法。
★《培根随笔》不仅开阔了读者的眼界,还能使读者顿悟。不得不承认,它就是如此的感性!跟我们一起领略其中的博大精深吧!
★其中的《谈真理》、《谈死亡》、《谈美》等著名篇章,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的精华,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让灵魂得以升华。
经典语录:
★在各种不同的光线下显得美的钻石和红玉的价值。掺上一点伪真理的道理总是给人增添乐趣的。
★一个人的天性中没有什么障碍或乖戾,而他的精神的轮子随着幸运的轮子同时转动的时候,这就是“潜能”的意思了。
★说起美来,自然之美胜过服饰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仪容的美。美的事物是画家的画笔所不能描绘出来的,因为它不是人为的,而应该是一种奇妙的存在。
★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而读书,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而读书,要以学会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而去读书。
★一个人在不能应变的时候,选择*安全的方式处事是好的。就好像眼神不好的人走路要慢慢地、轻轻地一样。
★爱人的习惯我叫作“善”,其天然的倾向则叫作“性善”。这在一切德行及精神的品格中是*伟大的,因为它是上帝的特性。
★压力会使天性表现得更加强烈和突出,但是习惯却能制服天性。
部分 培根论哲学
论真理——“真理”具有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的穿透性
论死亡——与死亡俱来的一切,比死亡更骇人
论厄运——厄运带来的东西有时也是值得称赞的
论幸运——幸运之道有如空中的天河
论预言——那些有凭有据而原因又不明确的预言
论美——一个外貌并不出众却有着美好品德的人,会令人肃然起敬
论财富——财富之于德行就像辎重之于军队
论学问——要带着权衡轻重、审察事理的目的去读书
论无神论——在那的大智慧上,我们是胜过一切的国家与民族的
论迷信——在迷信中,有智的人是随从愚人的,而理论则是一种颠倒的次序
论宗教统一——宗教维系着整个人类社会
第二部分 培根论人性
论作假与掩饰——掩饰是行事策略的一种,但它尚属低端
论忌妒——红眼在被忌妒的人踌躇满志或者春风得意时会更加严重
论勇气——勇气总是在勇敢的人们初次活动的时候功效大
论善与性善——如果没有美德,人就成为一种焦躁不安的、有害的、可怜的东西
论狡猾——愚蠢的人喜欢耍小伎俩,而聪明的人则通常深思熟虑
论假聪明——有虔诚的外表,却违背了虔诚的实意
论猜疑——疑心应当更燃起忠心之火以自袪嫌疑
论人的天性——压力会使天性表现得更加强烈和突出,但是习惯却能制服天性
论虚荣——好炫耀的人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论怒气——要在人们急进或心境坏的时候激恼他们
论青年与老年——一个年岁甚轻的人也可以是富于经验的人
论习惯与教育——人们的谈论和言语多依从学问和见解,但行为却是取决于习惯的
论残疾——残疾对于一个精神上异常强大的很有才能的人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论复仇——复了仇不过使一个人和他的仇人得平而已
论敏捷——在做事不敏捷的时候,那事业的代价一定是很高的
论时机——凡事如能把握住发轫之机,无疑是大智
论荣华与名誉——一个人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显露出自己全部的才华,才能够获得荣誉
第三部分 培根论生活
论结婚与独身——有功于公众的事业好是出自无妻或无子的人
论恋爱——“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
论父母与子女——为人父母的欢喜是溢于言表的,他们的忧愁与畏惧也是一样的
论友谊——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的
论自谋——永远为自己而牺牲他人的人,其结果却是他们变为祸福之神的变化无常的牺牲品
论放债——用公开承认的办法补救放债的害处比默认其存在而使它横行要好一点
论协商——要想调查别人的意图,采取迂回的方法总比单刀直入的好
论朋友与随从——上位者与下属之间的友谊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
论请人办事者——不合理的事件及计划都有人接手,所以私人的请托滋生着腐败
论礼貌与仪容——那完全靠着本身的真价值的人,必须有崇高的才德才行
论称誉——称誉是才德的反映,但是它像镜子或其他映影的东西一样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与科学家,“知识就是力量”是他的名言。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之一,他被视为哲学史与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培根在很多方面都有著述,而《培根随笔》是他受广大读者欢迎的著作,F.房龙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弗朗西斯·培根的随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尘世中的智慧,它让我们变得充满理性并世事洞明。”足见这部著作的影响力及意义所在。随笔中不仅包括培根对政治相关问题的论述与见解,还包括他关于人生与生活中的感悟与精妙的理解。因此,不管是从学习如何思考和论述问题的角度,还是从汲取生活智慧和寻找共鸣的角度,这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你拥有并且细细咀嚼的书籍。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茶余饭后,拿起这本书,你可以暂时给心灵找一个休憩的地方。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原文的基础上,借鉴了很多已有的中文译本,并根据当今语言的习惯以及结合自己对原著的理解,试图向读者展现一个更易理解、更加真实、更加丰富的培根。鉴于能力有限,以及时间上的一些限制,不免会有一些疏漏之处,望读者海涵以及批评指正。但愿,我们都在这本书中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培根,实现一种不一样的成长。
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起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英〕雪莱
他拥有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把这种智慧用在一切对象中有趣的那个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人世上。在我们看来,这是培根的特色。
——〔德〕黑格尔
论美——一个外貌并不出众却有着美好品德的人,会令人肃然起敬
美德像宝石,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同样的,一个外貌并不出众、衣着并不华丽,但却有着美好品德的人,也是会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外表很美的人们之中,很多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造物主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你一方面的优势就不会再给予其他。因此,那些美男子可能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外在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是也有例外,因为奥古斯塔斯大帝、泰塔斯·外斯帕显努斯、法王“好看的”菲利普、英王爱德华四世、雅典人阿尔西巴阿的斯、波斯王伊斯迈耳都是精神远大、志向崇高的人,同时也是当代美的男子。
说起美来,自然之美胜过服饰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于仪容的美。美的事物是画家的画笔所不能描绘出来的,因为它不是人为的,而应该是一种奇妙的存在。我们说不出阿派莱斯和阿伯特·杜勒究竟哪一位是更大的戏谑者,他们两位之中,一位是要根据几何学上的比例来画人,另一位要从好几个不同的脸面中采取其好的部分以合成一个美丽的面孔。像这样画出来的人,我想只有绘画者本人可以满意,其他人就未必了。并不是一个画家不应当画出一张美的面孔来,而是他应该以创造力来完成作品,而不应该借助于一种公式。我们一定会看得见有些面孔,如果你把它们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来观察,你是找不到一点好处的,但是如果从整体去看,那些面孔就变得优雅而和谐了。
假如美的主要部分果真是在美的行为之中的话,那就无怪乎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反而倍增其可爱了。“美人的秋天也是美的”,年轻人做事认真得体,还要用青春的样貌来增加他的可爱之处,否则是不会被大家看重的。美有如夏日的水果,易于腐烂,难以持久。并且多半情况下,美使人有放荡的青年时代、愧悔的老年时代。可是,假如美被发扬光大的话,它会使美德更为光辉,使恶行相形见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