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706892
016 从四个维度看农村改革开放40年
——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
究员叶兴庆
…………………………………………………………… 马玉荣
022 德清“土改”:赋权赋能,让农地活起来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030 中国城镇化发展40年:从高速度到高质量
…………………………………………………………… 贾若祥
037 嘉兴:传承红色基因,激活一座城市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048 国企改革四十年的经验与启示
…………………………………………………… 项安波 王念
054 徐工正道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066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业发展成就与方向前瞻
…………………………………………………………… 盛朝迅
073 天津滨海新区:探路产业转型升级
…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085 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40年回顾与展望
…………………………………………………………… 田杰棠
091 双向驱动,育智于成
—— 中国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科技成
果产业化探索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103 科技成果转化的“江宁样本”
—— 南京大学李爱民教授团队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发展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114 中国对外开放40年:从探路走向成熟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 张倪
128 改革开放进程中新城新区的角色功能
……………………………………………………………… 冯奎
136 北京亦庄:“升级版”开发区成长史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政治
145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十年:成就与展望
…………………………………………………………… 薛刚凌
152 东莞商事制度改革:从探索先行到全国样本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1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轨迹
………………………………………………… 王敬波 宗婷婷
171 新监管护航新业态,良法善治促发展
——网约车治理“芜湖模式”的样本价值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文化
183 文化体制改革助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郭全中
191 文旅相融,古窑新生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体制改革实践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社会
200 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愿景…………… 林家彬
206 以民为本:南京栖霞创新社会治理的价值坚守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216 集成改革造就社会治理良好生态
—— 南京市栖霞区推进集成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
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223 人工智能赋能村医的“旌德模式”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234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夏鲁惠
243 深圳大学:从跑出“深圳速度”到求索内涵式发展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生态文明
254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周宏春
263 贵安新区:打造生态文明时代新坐标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274 徐州贾汪区:采煤塌陷地绿色转型的创新实践
………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马玉荣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从农民与土地、农民与国家、农民与村社共同体以及农民与世界这四个维度看,中国农村40年发生了沧桑巨变。从小岗村、华西村到鲁家村,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未来,中国将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接受《中国发展观察》专访时指出,一方面要扩大对外开放,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的农业资源,但同时对粮食安全、小农生计也必须有充分的保障。所以,怎么样对外开放,农业对外开放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小农生计三者之间的关系怎么平衡,这是未来中国农业政策的一个核心议题。
以农民为中心的体制变革
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村发生了沧桑巨变。4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经历了怎样的历程、阶段,有哪些主要政策演变?
叶兴庆: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草案、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40年来,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推进农村改革,使农村经济社会体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可以从以下维度观察这种变化:
个维度,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小岗村为代表的部分地方率先实行的大包干改革,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按照当时的构想,农民只是拿到一个生产经营自主权,交够国家、留足集体、剩下全是自己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乡镇企业发展,农民在分工分业,有些农民开始流出来,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始发生流转。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可以有偿转包。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规定,原定的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和《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等陆续出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作为改革的方向,但实际上随着土地流转的增多,已经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萌芽了。此外,40年来,农民就业和收入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幅度下降。经过40年的演变,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二个维度,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早期是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民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几乎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步进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改革,就是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1979年国家提高了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超购部分在提价基础上再加价50%。1983、1984和1985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后,中国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基本实现市场化。除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功能作用发生历史性变化外,农业财税政策也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再后来就是国家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制度,从2000年起实行农村税费体制改革,2003年起实行新农合制度,2005年起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2007年起实行农村低保制度,2009年起实行新农保制度。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在40年间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里程碑式变化。
第三个维度,农民与村社共同体的关系。早期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通过人民公社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把农民组织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后,政社合一体制不适应新的形势,1983年开始就废除人民公社了。198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人民公社要进行政社分设改革。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改革的核心是实行“乡政村治”的治理新体制。这些年来,村民自治在不断地完善。一直到十九大提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建立新的乡村治理体制。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农民与村社共同体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从高度依附转向相对独立,从被管理转向民主议事,其的制度性成果是乡村治理新机制初步建立。
农民与土地、农民与国家、农民与村社共同体的关系这三条主线,贯穿过去40年农村经济社会体制演变的全过程,是我们观察农村改革进程的很好视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