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12806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雄风文丛”中的作品总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生活的主潮、人民的呼声和愿望,总能给人审美的愉悦、心智的启迪与精神的鼓舞与激励。或者换句话说,在我们看来,这套丛书里的作品,正是当下社会需要与人民期待的那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又有个性和神采的作品。
★ 2018年中国言实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中国当代zui-ju实力作家散文集。
★ 由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主编,李骏虎、吴克敬、吕向阳、任林举、石舒清、王昕朋、野莽、肖克凡、温亚军、吴克敬、李骏虎和秦岭等国内知名作家携手打造的一场文化盛宴。
★ “雄风文丛”集中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当代zui-ju实力作家心路历程和文学生涯
内容简介
《人间素描》是肖克凡的一部散文精选集,共分四辑,分别为东奔西走、自我盘点、作思考状和怀旧之作,内容涉及访古览胜、生命体察、人生思绪和怀想友人。通篇文字流畅、思想深邃、发人深思。作品文字似信手拈来般轻松自然,而细读之下,即可感受到每篇文章都携带着作者灵魂的气息。
目 录
第一辑 东奔西走
寻找那个名叫固镇的地方 / 3
汉字的望文生义 / 8
杭州问茶 / 10
寻访黑铁 / 13
种子·土地 / 16
阅读扬州 / 20
人间素描 / 24
南疆散记 / 30
夜雁荡的哲学 / 35
你好,攀枝花 / 38
厚土鄞州 / 42
黄冈表情 / 46
太白山小记 / 51
天池花山览胜 / 56
为有暗香来 / 60
他乡遇故知 / 64
临川才子金溪书 / 68
纳百溪而归海 / 71
近看“大同蓝” / 76
第二辑 自我盘点
人子课程 / 81
老式电车 / 86
怀念冬季 / 92
旱季虚拟 / 96
梦里梦外 / 100
当年的母亲 / 103
闹钟 / 105
签名售书记 / 113
生锈的英雄 / 116
思念米兰 / 120
记忆深处的粮食 / 123
晨钟不再响起 / 127
从新港启航 / 130
穿着32 年前的回力球鞋外出散步 / 134
第三辑 作思考状
相当于副蒙童 / 139
看青春版《牡丹亭》 / 142
话说《鼠年》 / 145
文化的烦恼 / 148
老公的泛滥 / 152
酒杯里的男人 / 154
激情行动 / 156
从狂欢节想到的 / 162
家的含义 / 164
想起工业题材 / 167
井中汲水为谁忙 / 171
不读书无感慨 / 174
第四辑 怀旧之作
想起李景章 / 179
指路人 / 183
仰望天堂 / 185
也想起罗洛先生 / 188
老王同志 / 190
回忆陈子如先生 / 193
怀念闻树国 / 195
如爝之火不熄 / 198
我说孙犁先生 / 201
寻找那个名叫固镇的地方 / 3
汉字的望文生义 / 8
杭州问茶 / 10
寻访黑铁 / 13
种子·土地 / 16
阅读扬州 / 20
人间素描 / 24
南疆散记 / 30
夜雁荡的哲学 / 35
你好,攀枝花 / 38
厚土鄞州 / 42
黄冈表情 / 46
太白山小记 / 51
天池花山览胜 / 56
为有暗香来 / 60
他乡遇故知 / 64
临川才子金溪书 / 68
纳百溪而归海 / 71
近看“大同蓝” / 76
第二辑 自我盘点
人子课程 / 81
老式电车 / 86
怀念冬季 / 92
旱季虚拟 / 96
梦里梦外 / 100
当年的母亲 / 103
闹钟 / 105
签名售书记 / 113
生锈的英雄 / 116
思念米兰 / 120
记忆深处的粮食 / 123
晨钟不再响起 / 127
从新港启航 / 130
穿着32 年前的回力球鞋外出散步 / 134
第三辑 作思考状
相当于副蒙童 / 139
看青春版《牡丹亭》 / 142
话说《鼠年》 / 145
文化的烦恼 / 148
老公的泛滥 / 152
酒杯里的男人 / 154
激情行动 / 156
从狂欢节想到的 / 162
家的含义 / 164
想起工业题材 / 167
井中汲水为谁忙 / 171
不读书无感慨 / 174
第四辑 怀旧之作
想起李景章 / 179
指路人 / 183
仰望天堂 / 185
也想起罗洛先生 / 188
老王同志 / 190
回忆陈子如先生 / 193
怀念闻树国 / 195
如爝之火不熄 / 198
我说孙犁先生 / 201
前 言
何妨吟啸且徐行
王巨才
二十世纪最后几年,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就是散文热的再度兴起。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热度仍在持续升温。这其中, 尤以反思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大散文”“新散文”理念风靡盛行,出现一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谈古论今、学识渊博的作品,给散文园地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样态。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靠阅览、回忆、清谈、抒怀等书写人生百态的散文作品,也有一定变革,多数作家不再拘于云淡风轻的个人世界,从远离红尘的小情小感中脱离出来,融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实之中,写出大量贴近大众生活的优秀作品,受到广泛赞誉。大体来说,这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散文领域一直保持着潜心耕耘,不惊不乍,静水深流,沉稳进取的良好态势,情形可喜。
这套“雄风文丛”的十位作家中,吕向阳和任林举是专以散文创作为职业和志向的散文家,曾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是散文领域的佼佼者。石舒清、王昕朋、野莽、肖克凡、温亚军、吴克敬、李骏虎和秦岭八位则都是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他们的小说作品曾分别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等奖项。这些小说家绝不是“跨界融合”,他们的散文毫不逊色,从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上看,他们从来没把散文当作小说之余的“边角料”,而是在娴熟驾驭小说题材、体裁的同时,也倾心散文这种直抒胸臆、可触可感的表达方式。从这些小说家的散文里,更能感受到他们隐藏在小说后面的真实的人生格局和丰赡的内心世界。
宁夏专业作家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东京电影节获得大奖。这本《大木青黄》是他第一本综合性随笔集。书中的“读后感”类,是阅读过程中就一些作品所作的印象式点评,借以体现和整理自己的审美取向和文学观点;“写人记事”类,写到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字里行间充满深长的思绪与感怀;第三部分涉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体育、喜欢淘书、喜欢书法、喜欢收藏等等,笔致生动活泼, 读之饶有兴味;“作家印象记”,知人论事, 是对自己“有斯人,有斯文”这一观点的考察和验证。其他如“文友访谈”及往来书信等也都是作家本人工作、生活、思想情感的多侧面展现和流露,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位知名作家疏淡的性情、厚实的学养和开阔的思想境界。
王昕朋是位饶有建树的出版人,也是创作颇丰的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红月亮》《漂二代》《花开岁月》等多部作品。他的散文视野广阔,感觉敏锐,情思隽永,文笔清新,从中可以看出, 他写东西并不求题材重大,也不迎合某些新潮的艺术习尚,而是铺开一张白纸,独自用心用意地去书写自己熟悉的动过感情的生活,从中发掘自然之美,心灵之美,感受生活的芬芳,人间的纯朴。一组美文,构思精巧,意蕴深长,绘山山有姿,画人人有神,充满浓郁的诗意和睿智的哲思。生活中,美的呈现是多样的,刚正不阿、至诚至勇是美,敦厚谦和、博大宽宏也是美。王昕朋发现了这些生活中的人性美,并且抓住极富典型意义的美的细节和刹那间美的情态,用点睛之笔,透视出人物性格的光彩和灵魂的美质,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天津作家肖克凡的小说获奖无数,让他久负盛名的是为张艺谋担任编剧的《山楂树之恋》。他的散文《人间素描》以老练精短的文字记录一个个普通人物,从离休老干部到“八零后”小青年,极力展现社会生活百态,从而构成生机盎然而又纷繁驳杂的“都市镜像”。在《汉字的望文生义》中,作者讲述中日韩三国文字含义的异同,如日文“手纸”、韩文“肉笔”等汉字闹出的误会,涉笔成趣,令人忍俊不禁。《自我盘点》是作者自我经历的写照,体现了“文学的生命是真诚”的写作观,不论是遥远的往事还是新近的遭逢,都留有成长和行进的清晰足迹。《作思考状》其实是对某些对社会现象的严肃思考,有批判也有自省。《怀旧之作》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桩桩情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与杰出人物,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记录。《我说孙犁先生》,文字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前辈作家独特的认识与由衷的景仰,在伤逝感怀文章中别具一格。
与唯美派的散文形成对应,野莽的文字如删繁就简的三秋之树,力求凝练和精准。他在所谓的文化大散文和哲理小散文中独寻他路,主张并实践着散文的思想性和历史感。他往往在颜色泛黄的岁月里打捞记忆,以情绪沉淀后的淡淡幽默再现特殊年代的辛酸和苦涩,每每发出含泪的笑。书中写到的“右派”父亲喂猪的故事正是如此。在文体理论上,他对散文的诠释是自然形成于诗与小说之间的一片辽阔的芳草地,在这里,小说家可以摘下面具,以真身讲述真情和真事;飞天路上的诗人也可以暂回人间,轻松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国外大学选译他的散文作为中国语教材,想来自有道理。
温亚军的短篇小说获得过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与小说的虚构不同,他的散文完全忠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大多取材于早年的记忆。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西北乡村度过,记忆中,乡村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着温暖和亲情。童年的愿望简单而质朴,他写怀揣这个愿望及至实现愿望过程中的满足和愉悦,叙事平实,情感真纯,每每能唤起读者共鸣。记忆的深刻性与性格乃至人格紧密相关,他的记忆之所以筛选出的多是温情暖意,是因为艰苦的乡村生活和淳朴的生长环境塑造了他宽厚善良的品格,《时间的年龄》《低处的时光》等都是通过一段记忆,构成一种考问,一种自省和盘点、一种向往与追求。而像《一场寂寞凭谁诉》等篇什中那些从历史洪流中打捞的点点滴滴,那些被作者的目光深情注视、触摸过的寻常事物,经由他的思考、探索和朴素的表达,也总能引发人们内心的波澜和悸动。
陕西作家吕向阳曾获冰心散文奖。他扎根关中大地,吸吮地域沃土和民间风俗的营养,相继写出《神态度》《小人图》《陕西八大怪》等五十万字的系列长篇散文,这在城市化的车轮即将碾碎老关中背影之际,无疑有着继绝存亡、留住民间烟火的担当。三万字的《小人图》是作者从凤翔木版年画中觅得的一组“异类”和“怪胎”。民间艺人把“小人”的使坏伎俩镌刻成八幅版画,吕向阳的剖析则由此生发开来,重在考问国民的劣根性,着力于诫勉与警省。《神态度》系列是从留在乡民口头的“毛鬼神”“日弄神”“夜游神”“扑神鬼”“尻子客”等卑微细碎的神鬼言说中梳理盘辫出来的,这些言说最早在西周之前就出现了,如果忽略它们,将是关中文化的损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失血。这些追述关中民风村情的散文,需要智慧,需要眼界,更需要广博的知识与执着的耐力,吕向阳付出的心血令人尊敬。
吉林的任林举以报告文学《粮道》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他的散文在精神取向上,一向以大地意识和忧患意识见长。他的诸多散文,突出表现即为情感的浓烈和哲思的深刻。而从文章的风格和技巧上考量,他又是一位最擅长写景、状物的作家。凡人,凡事,凡物,一旦经过任林举的笔端,定然会获得不同寻常的光彩或光芒,有时,你甚至会怀疑那人那事那物是否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客体;显然,其间已蕴涵着作家独到的理解与点化之功。至于那些随意映入眼帘的景物,经过他的渲染,便有了“弦外之音”和“象外之象”,有了一番耐人寻味的意蕴、情绪或情怀。这一次,任林举以《他年之想》为题,一举推出近六十篇咏物性质的散文,读者或可借此窥得其人生境界或散文创作上的一二真谛秘笈。
吴克敬是第五屇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他进入文坛,是一种典型,从乡间到了城市,以一支笔在城里居大,他曾任陕西一家大报的老总。他热爱散文,更热爱小说,笔力是宽博的,文字更有质感,在看似平常的叙述中,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颤的东西,在当今文坛写得越来越花哨越来越轻佻的时风下,使我们看到一种别样生活,品味到一种别样滋味。从吴克敬的作品中,能看到文学依然神圣,他就是怀着这样的深情,半路杀进文学界的。他五十出头先写散文,接着又写小说,专注于文学创作的他,看似晚了点,但他底子厚、有想法,准备得扎实充分,出手自然不凡。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纷扰烦乱,在他人,只是领略了些许表面的东西,吴克敬眼光独到,他能透过表面,发现潜藏在深处的意蕴。他写碑刻的散文,他写青铜器的散文,都使我们惊叹其对历史信息的捕捉与表达,更惊叹他对现实生活的挖掘和描述,散文《知性》一书,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西作家李骏虎以小说成名,但从他的创作轨迹不难发现,他的散文写作历史更长。他以散文写作开始文学生涯,兴趣兼及随笔和文学评论。在把小说作为主要的创作形式后,李骏虎从来没有放弃散文,他的笔触始终跟随脚步所到之地,无论出国访问还是国内采风,都“贼不走空”,写出一篇篇具有思想华彩的散文作品,体现出朝学者型作家迈进的趋势。《纸上阳光》是李骏虎近年读书阅史沉潜钻研的成果,从“纸上得来未觉浅”和“阳光亮过所有的灯”两组系列文章不难看出,一个具有小说家飞扬想象力和史学家严谨治学态度的人文学者是如何苦心孤诣辛勤笔耕的。
近些年来,实力作家秦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散文》《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散文随笔,叙说自己在生活与文学之间行走的发现与思考。他善于在历史和时代的交叉点上思考人生与社会,注重视角的多重选择和主题的深度开掘,既有对乡情的深深眷恋和回味,也有对自然和生态的无尽忧虑和追问,更有从自身阅读和创作经验出发,对当下文化、文学现状的深刻反省和诘问,从而使叙事富含思辨色彩、反思力量和唤醒意识。构思新颖、意境高远、韵味悠长。其中《日子里的黄河》《渭河是一碗汤》《走近中国的“大墙文学”之父》《烟铺樱桃》《旗袍》等作品,多被北京、广东、天津等省市纳入高中语文联考、高中毕业语文模拟试卷“阅读分析”题,受到专家好评和读者的欢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众多文学样式中,散文是一种最讲情理、文采,最能充分表达作家对时代生活的真情实感,也最能发挥作家艺术修养和文字功力的文体。《文心雕龙》讲:“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扬, 此立文之本源也。”情有健康晦暗之分,辞有文野高下之别。作家的使命,是以健康思想内容与完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作品去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进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纵观“雄风文丛”的十位作家,他们经历各不相同,创作各有特色,共同的是,他们都把文学当作崇高的事业,始终以敬畏的心情对待每一次创作、每一篇作品;他们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坚持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资源和灵感:他们有高尚的艺术追求和鲜明的精品意识,竭力以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广大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总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生活的主潮、人民的呼声和愿望,总能给人审美的愉悦、心智的启迪与精神的鼓舞与激励。或者换句话说,在我们看来,这套丛书里的作品,正是当下社会需要、人民期待的那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又有个性和神采的作品。中国言实出版社精心组织这样一套丛书,导向意图不言自明,其广受读者欢迎和业界重视的效应,自可期待。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
王巨才
二十世纪最后几年,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景观,就是散文热的再度兴起。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热度仍在持续升温。这其中, 尤以反思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大散文”“新散文”理念风靡盛行,出现一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谈古论今、学识渊博的作品,给散文园地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样态。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靠阅览、回忆、清谈、抒怀等书写人生百态的散文作品,也有一定变革,多数作家不再拘于云淡风轻的个人世界,从远离红尘的小情小感中脱离出来,融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实之中,写出大量贴近大众生活的优秀作品,受到广泛赞誉。大体来说,这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散文领域一直保持着潜心耕耘,不惊不乍,静水深流,沉稳进取的良好态势,情形可喜。
这套“雄风文丛”的十位作家中,吕向阳和任林举是专以散文创作为职业和志向的散文家,曾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是散文领域的佼佼者。石舒清、王昕朋、野莽、肖克凡、温亚军、吴克敬、李骏虎和秦岭八位则都是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他们的小说作品曾分别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等奖项。这些小说家绝不是“跨界融合”,他们的散文毫不逊色,从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上看,他们从来没把散文当作小说之余的“边角料”,而是在娴熟驾驭小说题材、体裁的同时,也倾心散文这种直抒胸臆、可触可感的表达方式。从这些小说家的散文里,更能感受到他们隐藏在小说后面的真实的人生格局和丰赡的内心世界。
宁夏专业作家石舒清,小说《清水里的刀子》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东京电影节获得大奖。这本《大木青黄》是他第一本综合性随笔集。书中的“读后感”类,是阅读过程中就一些作品所作的印象式点评,借以体现和整理自己的审美取向和文学观点;“写人记事”类,写到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字里行间充满深长的思绪与感怀;第三部分涉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体育、喜欢淘书、喜欢书法、喜欢收藏等等,笔致生动活泼, 读之饶有兴味;“作家印象记”,知人论事, 是对自己“有斯人,有斯文”这一观点的考察和验证。其他如“文友访谈”及往来书信等也都是作家本人工作、生活、思想情感的多侧面展现和流露,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位知名作家疏淡的性情、厚实的学养和开阔的思想境界。
王昕朋是位饶有建树的出版人,也是创作颇丰的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红月亮》《漂二代》《花开岁月》等多部作品。他的散文视野广阔,感觉敏锐,情思隽永,文笔清新,从中可以看出, 他写东西并不求题材重大,也不迎合某些新潮的艺术习尚,而是铺开一张白纸,独自用心用意地去书写自己熟悉的动过感情的生活,从中发掘自然之美,心灵之美,感受生活的芬芳,人间的纯朴。一组美文,构思精巧,意蕴深长,绘山山有姿,画人人有神,充满浓郁的诗意和睿智的哲思。生活中,美的呈现是多样的,刚正不阿、至诚至勇是美,敦厚谦和、博大宽宏也是美。王昕朋发现了这些生活中的人性美,并且抓住极富典型意义的美的细节和刹那间美的情态,用点睛之笔,透视出人物性格的光彩和灵魂的美质,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天津作家肖克凡的小说获奖无数,让他久负盛名的是为张艺谋担任编剧的《山楂树之恋》。他的散文《人间素描》以老练精短的文字记录一个个普通人物,从离休老干部到“八零后”小青年,极力展现社会生活百态,从而构成生机盎然而又纷繁驳杂的“都市镜像”。在《汉字的望文生义》中,作者讲述中日韩三国文字含义的异同,如日文“手纸”、韩文“肉笔”等汉字闹出的误会,涉笔成趣,令人忍俊不禁。《自我盘点》是作者自我经历的写照,体现了“文学的生命是真诚”的写作观,不论是遥远的往事还是新近的遭逢,都留有成长和行进的清晰足迹。《作思考状》其实是对某些对社会现象的严肃思考,有批判也有自省。《怀旧之作》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桩桩情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与杰出人物,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记录。《我说孙犁先生》,文字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前辈作家独特的认识与由衷的景仰,在伤逝感怀文章中别具一格。
与唯美派的散文形成对应,野莽的文字如删繁就简的三秋之树,力求凝练和精准。他在所谓的文化大散文和哲理小散文中独寻他路,主张并实践着散文的思想性和历史感。他往往在颜色泛黄的岁月里打捞记忆,以情绪沉淀后的淡淡幽默再现特殊年代的辛酸和苦涩,每每发出含泪的笑。书中写到的“右派”父亲喂猪的故事正是如此。在文体理论上,他对散文的诠释是自然形成于诗与小说之间的一片辽阔的芳草地,在这里,小说家可以摘下面具,以真身讲述真情和真事;飞天路上的诗人也可以暂回人间,轻松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国外大学选译他的散文作为中国语教材,想来自有道理。
温亚军的短篇小说获得过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与小说的虚构不同,他的散文完全忠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大多取材于早年的记忆。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西北乡村度过,记忆中,乡村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着温暖和亲情。童年的愿望简单而质朴,他写怀揣这个愿望及至实现愿望过程中的满足和愉悦,叙事平实,情感真纯,每每能唤起读者共鸣。记忆的深刻性与性格乃至人格紧密相关,他的记忆之所以筛选出的多是温情暖意,是因为艰苦的乡村生活和淳朴的生长环境塑造了他宽厚善良的品格,《时间的年龄》《低处的时光》等都是通过一段记忆,构成一种考问,一种自省和盘点、一种向往与追求。而像《一场寂寞凭谁诉》等篇什中那些从历史洪流中打捞的点点滴滴,那些被作者的目光深情注视、触摸过的寻常事物,经由他的思考、探索和朴素的表达,也总能引发人们内心的波澜和悸动。
陕西作家吕向阳曾获冰心散文奖。他扎根关中大地,吸吮地域沃土和民间风俗的营养,相继写出《神态度》《小人图》《陕西八大怪》等五十万字的系列长篇散文,这在城市化的车轮即将碾碎老关中背影之际,无疑有着继绝存亡、留住民间烟火的担当。三万字的《小人图》是作者从凤翔木版年画中觅得的一组“异类”和“怪胎”。民间艺人把“小人”的使坏伎俩镌刻成八幅版画,吕向阳的剖析则由此生发开来,重在考问国民的劣根性,着力于诫勉与警省。《神态度》系列是从留在乡民口头的“毛鬼神”“日弄神”“夜游神”“扑神鬼”“尻子客”等卑微细碎的神鬼言说中梳理盘辫出来的,这些言说最早在西周之前就出现了,如果忽略它们,将是关中文化的损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失血。这些追述关中民风村情的散文,需要智慧,需要眼界,更需要广博的知识与执着的耐力,吕向阳付出的心血令人尊敬。
吉林的任林举以报告文学《粮道》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他的散文在精神取向上,一向以大地意识和忧患意识见长。他的诸多散文,突出表现即为情感的浓烈和哲思的深刻。而从文章的风格和技巧上考量,他又是一位最擅长写景、状物的作家。凡人,凡事,凡物,一旦经过任林举的笔端,定然会获得不同寻常的光彩或光芒,有时,你甚至会怀疑那人那事那物是否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客体;显然,其间已蕴涵着作家独到的理解与点化之功。至于那些随意映入眼帘的景物,经过他的渲染,便有了“弦外之音”和“象外之象”,有了一番耐人寻味的意蕴、情绪或情怀。这一次,任林举以《他年之想》为题,一举推出近六十篇咏物性质的散文,读者或可借此窥得其人生境界或散文创作上的一二真谛秘笈。
吴克敬是第五屇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他进入文坛,是一种典型,从乡间到了城市,以一支笔在城里居大,他曾任陕西一家大报的老总。他热爱散文,更热爱小说,笔力是宽博的,文字更有质感,在看似平常的叙述中,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颤的东西,在当今文坛写得越来越花哨越来越轻佻的时风下,使我们看到一种别样生活,品味到一种别样滋味。从吴克敬的作品中,能看到文学依然神圣,他就是怀着这样的深情,半路杀进文学界的。他五十出头先写散文,接着又写小说,专注于文学创作的他,看似晚了点,但他底子厚、有想法,准备得扎实充分,出手自然不凡。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纷扰烦乱,在他人,只是领略了些许表面的东西,吴克敬眼光独到,他能透过表面,发现潜藏在深处的意蕴。他写碑刻的散文,他写青铜器的散文,都使我们惊叹其对历史信息的捕捉与表达,更惊叹他对现实生活的挖掘和描述,散文《知性》一书,充分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西作家李骏虎以小说成名,但从他的创作轨迹不难发现,他的散文写作历史更长。他以散文写作开始文学生涯,兴趣兼及随笔和文学评论。在把小说作为主要的创作形式后,李骏虎从来没有放弃散文,他的笔触始终跟随脚步所到之地,无论出国访问还是国内采风,都“贼不走空”,写出一篇篇具有思想华彩的散文作品,体现出朝学者型作家迈进的趋势。《纸上阳光》是李骏虎近年读书阅史沉潜钻研的成果,从“纸上得来未觉浅”和“阳光亮过所有的灯”两组系列文章不难看出,一个具有小说家飞扬想象力和史学家严谨治学态度的人文学者是如何苦心孤诣辛勤笔耕的。
近些年来,实力作家秦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散文》《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散文随笔,叙说自己在生活与文学之间行走的发现与思考。他善于在历史和时代的交叉点上思考人生与社会,注重视角的多重选择和主题的深度开掘,既有对乡情的深深眷恋和回味,也有对自然和生态的无尽忧虑和追问,更有从自身阅读和创作经验出发,对当下文化、文学现状的深刻反省和诘问,从而使叙事富含思辨色彩、反思力量和唤醒意识。构思新颖、意境高远、韵味悠长。其中《日子里的黄河》《渭河是一碗汤》《走近中国的“大墙文学”之父》《烟铺樱桃》《旗袍》等作品,多被北京、广东、天津等省市纳入高中语文联考、高中毕业语文模拟试卷“阅读分析”题,受到专家好评和读者的欢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众多文学样式中,散文是一种最讲情理、文采,最能充分表达作家对时代生活的真情实感,也最能发挥作家艺术修养和文字功力的文体。《文心雕龙》讲:“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扬, 此立文之本源也。”情有健康晦暗之分,辞有文野高下之别。作家的使命,是以健康思想内容与完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作品去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进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纵观“雄风文丛”的十位作家,他们经历各不相同,创作各有特色,共同的是,他们都把文学当作崇高的事业,始终以敬畏的心情对待每一次创作、每一篇作品;他们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坚持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资源和灵感:他们有高尚的艺术追求和鲜明的精品意识,竭力以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广大读者。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总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生活的主潮、人民的呼声和愿望,总能给人审美的愉悦、心智的启迪与精神的鼓舞与激励。或者换句话说,在我们看来,这套丛书里的作品,正是当下社会需要、人民期待的那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又有个性和神采的作品。中国言实出版社精心组织这样一套丛书,导向意图不言自明,其广受读者欢迎和业界重视的效应,自可期待。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
媒体评论
天津作家肖克凡的小说获奖无数,让他久负盛名的是为张艺谋担任编剧的《山楂树之恋》。他的散文《人间素描》以老练精短的文字记录一个个普通人物,从离休老干部到“八零后”小青年,极力展现社会生活百态,从而构成生机盎然而又纷繁驳杂的“都市镜像”。在《汉字的望文生义》中,作者讲述中日韩三国文字含义的异同,如日文“手纸”、韩文“肉笔”等汉字闹出的误会,涉笔成趣,令人忍俊不禁。《自我盘点》是作者自我经历的写照,体现了“文学的生命是真诚”的写作观,不论是遥远的往事还是新近的遭逢,都留有成长和行进的清晰足迹。《作思考状》其实是对某些对社会现象的严肃思考,有批判也有自省。《怀旧之作》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桩桩情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与杰出人物,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记录。《我说孙犁先生》,文字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前辈作家独特的认识与由衷的景仰,在伤逝感怀文章中别具一格。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 王巨才
免费在线读
寻找那个名叫固镇的地方
一、抵达固镇
2004 年是天津建城600 周年。2003 年夏天,天津文学院作家们骑自行车沿大运河南路采风,历时3 天抵达沧州,亲身感受到运河沿岸的文化传承,一路长了不少见识。今年夏季我们又组织作家们骑车沿运河北路采风,走武清过宝坻,最后到达蓟县,收获很大。
金秋九月,我们动身前往安徽采风,主题是文化寻根。天津作家为什么到安徽寻根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天津口音与周边地区毫不搭界,既不同于近邻的北京,也与鲁方言关系不大,环视四方,还是难觅母语源流。天津话以其强烈的个性,给人奇峰突起的感觉,仿佛“飞来峰”从天而降,却又不知峰来自何方。因此被称为“天津方言岛”。其实类似现象还有杭州话,由于弱宋南渡带来中原方言,渐渐形成了有别于周边地区的杭州口音。可天津方言来自哪里呢?不大清楚。我们只知道明朝有燕王扫北。后来燕王率兵南下夺了侄儿建文帝皇位,即明成祖朱棣。天津,乃是天子渡河的地方。天津口音,无疑来自移民。中国北方普遍有“洪洞县大槐树”之说,恰恰印证了当年的大迁徙。
大约十几年前,我从一篇文章里得知,天津史志工作者曾在20 世纪70 年代为了寻找天津方言源头,来到皖北宿州凤阳一带踏勘,通过多日艰苦的田野调查终于在淮河以北一个名叫固镇的地方找到了与天津话极为近似的方言,于是颇为振奋。天津方言之“母地”,初步锁定于此。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人类共同的追问。因此当年我牢牢记住了固镇这个地名。只要打开安徽省地图,便可以看到固镇坐落在蚌埠以北的浍河北岸,无疑是个小地方。然而,小地方往往蕴涵着大内容。历史正是这样,可以将大的变小,也可以将小的变大。譬如古楼兰,譬如新深圳。
文学有时候应当成为一场行动。适逢天津建城六百周年,我们决定前往安徽固镇寻找“天津话”。为了深入民间采风,当即决定先去王庄花生大集市,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固镇方言。天公不作美,大雨不止,弄得王庄集市空无人影,只得驱车直抵固镇了。
固镇的街景很新,难以辨识当年模样,也没了旧时茶摊。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对固镇尚未形成明显影响,那么经济“全国化”无疑成了这里的主要风景。别的城市有的,这里都有,餐馆、歌厅、网吧、美容店、音像屋以及足疗和保健品。中国村镇的城市化进程,可见一斑。然而,我们前来寻找的是一种方言。
固镇大街上,我看到一块“二子快餐”的招牌,好似他乡遇故知。因为天津话里普遍存在“子”字结构,也管排行在二的男孩儿叫“二子”。固镇的“二子”是什么意思呢,一时间不明白。随后与固镇有关人士座谈,我竟然有些失望。他们讲的固镇话,似乎跟天津话尚存几分距离。据我所知,当年天津史志工作者来到固镇与一摆茶摊的老汉对话,彼此口音几乎完全相同。莫非多年推行普通话,既改变了天津口音,也改变了固镇口音?
既然是千里采风,那就无话不谈了。我与固镇市委宣传部长陈文化先生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渐渐融合起来。中午饭桌上,先端上一条“熬鲫鱼”,然后端上一盘近似“煎焖子”的煎粉引起众人惊喜,好像天津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关于吃鱼,天津人管鲤鱼叫“拐子”,当地人则叫“鲤鱼拐子”,天津话做了省略。
闲谈之中我竟然从陈部长嘴里听到“死面卷子”一词。这活脱脱是天津话啊!于是愈聊愈多愈聊愈近,聊得没了距离。从固镇烹饪重味(咸)重色(汁)重香料(花椒大料),不叫“粥”叫“稀饭”,不叫“红薯”叫“山芋”,一直聊到闺女出门子娘家陪送的“桶子灯”的习俗。我发现,两地词语有的趋于相同(管油条叫“油果子”),有的完全一致(管朝前走叫“照直走”)。天津称开洼里的村落高地为“台子”(譬如侯台子蔡台子王台子),固镇亦然。天津老话儿称餐饮业为“勤行”,固镇也是如此。漂浮多年的天津方言岛,似乎渐渐找到了它的大陆。我在固镇的总体感觉是——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在固镇寻找有关史料,没有,寻找与天津有关的传说,也没有。当地乡亲对600年前先人北上天津之事,并不重视。而我们天津人对自己究竟来自何方,也不以为意。这就是历史的“断环”现象。回首往事,30 年前蚌埠白酒(如今改名皖酒)风靡天津独占鳌头,其实恰恰暗示了隐含于两地之间的亲缘关系(固镇人称三连间的民居为“一明两暗”,增加两间面积则称为“明三暗五”,这跟天津完全一样)。如今两地关系之研究因不为显学而无人用功,那断环恐怕难以连接了。其实固镇倘若打出这一张“亲情牌”,也不乏发展经济之策略。
往返采风路上,我们在蚌埠大街上看到几处“天津饺子馆”的招牌,很是惊奇。全国各地挂天津包子铺招牌的,自然不少,却只有蚌埠一带高高挂着天津饺子馆的招牌,这是为什么呢?我揣测,这现象正是悠久绵长的历史积淀所致。600年前凤阳府的军民北上落户直沽,渐渐将天津饺子传回安徽故里,而那时天津包子还没出世呢。由此看来,天津饺子是天津包子的曾祖父,辈分颇高。后来我得知,两地饺子的别名均为“扁食”,这很有几分古典含义。还有,两地百姓都爱吃油炸馓子。
我们告别固镇跨过浍河前往朱元璋先生的老家凤阳采风,路经集市看到有小推车挂着“天津大小麻花”的招牌沿街叫卖,倍感亲切。然而大家一致认为,一路采风与天津话最为近似的地方,还是首推固镇。这就是固镇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采风进入固镇时,天公降雨,将她洗得颇为清爽。我们告别离开
固镇时,天色晴朗艳阳初见。我以为这不是离开固镇,而是从固镇出发。
一、抵达固镇
2004 年是天津建城600 周年。2003 年夏天,天津文学院作家们骑自行车沿大运河南路采风,历时3 天抵达沧州,亲身感受到运河沿岸的文化传承,一路长了不少见识。今年夏季我们又组织作家们骑车沿运河北路采风,走武清过宝坻,最后到达蓟县,收获很大。
金秋九月,我们动身前往安徽采风,主题是文化寻根。天津作家为什么到安徽寻根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天津口音与周边地区毫不搭界,既不同于近邻的北京,也与鲁方言关系不大,环视四方,还是难觅母语源流。天津话以其强烈的个性,给人奇峰突起的感觉,仿佛“飞来峰”从天而降,却又不知峰来自何方。因此被称为“天津方言岛”。其实类似现象还有杭州话,由于弱宋南渡带来中原方言,渐渐形成了有别于周边地区的杭州口音。可天津方言来自哪里呢?不大清楚。我们只知道明朝有燕王扫北。后来燕王率兵南下夺了侄儿建文帝皇位,即明成祖朱棣。天津,乃是天子渡河的地方。天津口音,无疑来自移民。中国北方普遍有“洪洞县大槐树”之说,恰恰印证了当年的大迁徙。
大约十几年前,我从一篇文章里得知,天津史志工作者曾在20 世纪70 年代为了寻找天津方言源头,来到皖北宿州凤阳一带踏勘,通过多日艰苦的田野调查终于在淮河以北一个名叫固镇的地方找到了与天津话极为近似的方言,于是颇为振奋。天津方言之“母地”,初步锁定于此。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人类共同的追问。因此当年我牢牢记住了固镇这个地名。只要打开安徽省地图,便可以看到固镇坐落在蚌埠以北的浍河北岸,无疑是个小地方。然而,小地方往往蕴涵着大内容。历史正是这样,可以将大的变小,也可以将小的变大。譬如古楼兰,譬如新深圳。
文学有时候应当成为一场行动。适逢天津建城六百周年,我们决定前往安徽固镇寻找“天津话”。为了深入民间采风,当即决定先去王庄花生大集市,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固镇方言。天公不作美,大雨不止,弄得王庄集市空无人影,只得驱车直抵固镇了。
固镇的街景很新,难以辨识当年模样,也没了旧时茶摊。如果说经济全球化对固镇尚未形成明显影响,那么经济“全国化”无疑成了这里的主要风景。别的城市有的,这里都有,餐馆、歌厅、网吧、美容店、音像屋以及足疗和保健品。中国村镇的城市化进程,可见一斑。然而,我们前来寻找的是一种方言。
固镇大街上,我看到一块“二子快餐”的招牌,好似他乡遇故知。因为天津话里普遍存在“子”字结构,也管排行在二的男孩儿叫“二子”。固镇的“二子”是什么意思呢,一时间不明白。随后与固镇有关人士座谈,我竟然有些失望。他们讲的固镇话,似乎跟天津话尚存几分距离。据我所知,当年天津史志工作者来到固镇与一摆茶摊的老汉对话,彼此口音几乎完全相同。莫非多年推行普通话,既改变了天津口音,也改变了固镇口音?
既然是千里采风,那就无话不谈了。我与固镇市委宣传部长陈文化先生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渐渐融合起来。中午饭桌上,先端上一条“熬鲫鱼”,然后端上一盘近似“煎焖子”的煎粉引起众人惊喜,好像天津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关于吃鱼,天津人管鲤鱼叫“拐子”,当地人则叫“鲤鱼拐子”,天津话做了省略。
闲谈之中我竟然从陈部长嘴里听到“死面卷子”一词。这活脱脱是天津话啊!于是愈聊愈多愈聊愈近,聊得没了距离。从固镇烹饪重味(咸)重色(汁)重香料(花椒大料),不叫“粥”叫“稀饭”,不叫“红薯”叫“山芋”,一直聊到闺女出门子娘家陪送的“桶子灯”的习俗。我发现,两地词语有的趋于相同(管油条叫“油果子”),有的完全一致(管朝前走叫“照直走”)。天津称开洼里的村落高地为“台子”(譬如侯台子蔡台子王台子),固镇亦然。天津老话儿称餐饮业为“勤行”,固镇也是如此。漂浮多年的天津方言岛,似乎渐渐找到了它的大陆。我在固镇的总体感觉是——到处都是我们的人。
在固镇寻找有关史料,没有,寻找与天津有关的传说,也没有。当地乡亲对600年前先人北上天津之事,并不重视。而我们天津人对自己究竟来自何方,也不以为意。这就是历史的“断环”现象。回首往事,30 年前蚌埠白酒(如今改名皖酒)风靡天津独占鳌头,其实恰恰暗示了隐含于两地之间的亲缘关系(固镇人称三连间的民居为“一明两暗”,增加两间面积则称为“明三暗五”,这跟天津完全一样)。如今两地关系之研究因不为显学而无人用功,那断环恐怕难以连接了。其实固镇倘若打出这一张“亲情牌”,也不乏发展经济之策略。
往返采风路上,我们在蚌埠大街上看到几处“天津饺子馆”的招牌,很是惊奇。全国各地挂天津包子铺招牌的,自然不少,却只有蚌埠一带高高挂着天津饺子馆的招牌,这是为什么呢?我揣测,这现象正是悠久绵长的历史积淀所致。600年前凤阳府的军民北上落户直沽,渐渐将天津饺子传回安徽故里,而那时天津包子还没出世呢。由此看来,天津饺子是天津包子的曾祖父,辈分颇高。后来我得知,两地饺子的别名均为“扁食”,这很有几分古典含义。还有,两地百姓都爱吃油炸馓子。
我们告别固镇跨过浍河前往朱元璋先生的老家凤阳采风,路经集市看到有小推车挂着“天津大小麻花”的招牌沿街叫卖,倍感亲切。然而大家一致认为,一路采风与天津话最为近似的地方,还是首推固镇。这就是固镇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们采风进入固镇时,天公降雨,将她洗得颇为清爽。我们告别离开
固镇时,天色晴朗艳阳初见。我以为这不是离开固镇,而是从固镇出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