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15987
1.周作人文艺观念的集中体现。周作人以文学批评家的修养,指出了文学创作渐渐凸显的硬伤,也明确提到了文学该有的底线—专注而不囿于世俗。《自己的园地》提倡文学的人性化和自由化,一再重申了文学是应该服务于人而非世俗强权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思想自由也是周作人极力主张普罗大众*该拥有的权利。
2.继鲁迅之后,温柔平和的周作人亦怒怼文坛乱象。周作人一改往日的温和怯弱,强烈批评文学创作的虚浮,抗议强权对文学的蛮横干涉。周作人极少显现其毒舌又犀利的一面,此次却辛辣刁钻,怼得十分过瘾,完全不留余地,气势也完全不输兄长鲁迅。
3.从文学视角呼吁社会对儿童、妇女问题的关注。至今儿童、妇女问题都是社会性难题,周作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既多且深,接连作了数篇文章来呼吁世人正视妇女和儿童问题,他也是新文学时期,首批着手研究这两个领域的文学大家。他的格局从来都不是只拘泥于文字,他有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即使是在现在也是非常具有革命性建议的。
4.全新精装重校,排版、设计皆推陈出新,并结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既有床头书般的亲和,又不乏作为藏品的精致。
《自己的园地》是周作人学术性质的散文集,主要阐述周作人自己是对文艺的解读和态度,可以看成是一部文学批评文集,也是周作人极少展现的犀利尖锐的一面。
《自己的园地》中收录的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有些散文对艺术的见解也十分独到,不仅讨论了国外优秀文学的创作理念,还对比研究了国内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态度鲜明,言辞恳切,而在表达形式上则延续了他一贯散淡平和的文风。
自己的园地
一 自己的园地………………………003
二 文艺上的宽容……………………006
三 国粹与欧化………………………010
四 贵族的与平民的…………………014
五 诗的效用…………………………018
六 古文学……………………………023
七 文艺的统一………………………027
八 文艺上的异物……………………031
九 神话与传说………………………036
十 歌谣………………………………041
十一 谜语…………………………046
十二 论小诗………………………051
十三 情诗…………………………059
十四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064
十五 沉沦…………………………069
十六 王尔德童话…………………075
十七 你往何处去…………………080
十八 魔侠传………………………084
绿洲
一 镡百姿…………………………093
二 法布耳昆虫记…………………096
三 猥亵论…………………………099
四 文艺与道德……………………103
五 歌咏儿童的文学………………112
六 俺的春天………………………116
七 儿童剧…………………………120
八 玩具……………………………124
九 儿童的书………………………128
十 镜花缘…………………………133
十一 旧梦…………………………137
十二 世界语读本…………………141
十三 结婚的爱……………………145
十四 爱的创作……………………149
十五 梦……………………………154
茶话
一 抱犊固的传说…………………161
二 永乐的圣旨……………………164
三 保越录…………………………167
四 芳町……………………………169
五 蛮女的情歌……………………171
六 艳歌选…………………………173
七 明译伊索寓言…………………176
八 再关于伊索……………………180
九 遵主圣范………………………182
附 再论《遵主圣范》译本…185
附 三论《遵主圣范》译本…193
十 塞文狄斯………………………196
十一 和魂汉才……………………200
十二 回丧与买水…………………202
十三 约翰巴耳……………………205
十四 花煞…………………………208
附 结婚与死…………………210
十五 爆竹…………………………215
十六 心中…………………………218
十七 希腊女诗人…………………225
十八 马琴日记抄…………………230
十九 牧神之恐怖…………………234
二十 文人之娼妓观………………236
二一 菱角…………………………240
二二 疟鬼…………………………243
二三 耍货…………………………245
关于文艺上贵族的与平民的精神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人讨论过,大都以为平民的最好,贵族的是全坏的。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想,现在却觉得有点怀疑。变动而相连续的文艺,是否可以这样截然的划分;或者拿来代表一时代的趋势,未尝不可,但是可以这样显然的判出优劣么?我想这不免有点不妥,因为我们离开了实际的社会问题,只就文艺上说,贵族的与平民的精神, 都是人的表现,不能指定谁是谁非,正如规律的普遍的古典精神与自由的特殊的传奇精神,虽似相反而实并存,没有消灭的时候。
人家说近代文学是平民的,十九世纪以前的文学是贵族的,虽然也是事实,但未免有点皮相。在文艺不能维持生活的时代,固然只有那些贵族或中产阶级才能去弄文学,但是推上去到了古代,却见文艺的初期又是平民的了。我们看见史诗的歌咏神人英雄的事迹,容易误解以为“歌功颂德”,是贵族文学的滥觞,其实他正是平民的文学的真鼎呢。所以拿了社会阶级上的贵族与平民这两个称号,照着本义移用到文学上来,想划分两种阶级的作品,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即使如我先前在《平民的文学》一篇文里,用普遍与真挚两个条件,去做区分平民的与贵族的文学的标准,也觉得不很妥当。我觉得古代的贵族文学里并不缺乏真挚的作品,而真挚的作品便自有普遍的可能性,不论思想与形式的如何。我现在的意见,以为在文艺上可以假定有贵族的与平民的这两种精神,但只是对于人生的两样态度,是人类共通的,并不专属于某一阶级,虽然他的分布最初与经济状况有关,——这便是两个名称的来源。
平民的精神可以说是淑本好耳所说的求生意志,贵族的精神便是尼采所说的求胜意志了。前者是要求有限的平凡的存在,后者是要求无限的超越的发展;前者完全是入世的,后者却几乎有点出世的了。这些渺茫的话,我们倘引中国文学的例,略略比较,就可以得到具体的释解。中国汉晋六朝的诗歌,大家承认是贵族文学,元代的戏剧是平民文学。两者的差异,不仅在于一是用古文所写,一是用白话所写,也不在于一是士大夫所作,一是无名的人所作,乃是在于两者的人生观的不同。我们倘以历史的眼光看去,觉得这是国语文学发达的正轨,但是我们将这两者比较的读去,总觉得对于后者有一种漠然的不满足。这当然是因个人的气质而异,但我同我的朋友疑古君谈及,他也是这样感想。我们所不满足的,是这一代里平民文学的思想,太是现世的利禄的了,没有超越现代的精神;他们是认人生,只是太乐天了,就是对于现状太满意了。贵族阶级在社会上凭借了自己的特殊权利,世间一切可能的幸福都得享受,更没有什么歆羡与留恋,因此引起一种超越的追求,在诗歌上的隐逸神仙的思想即是这样精神的表现。至于平民,于人们应得的生活的悦乐还不能得到,他的理想自然是限于这可望而不可即的贵族生活,此外更没有别的希冀,所以在文学上表现出来的是那些功名妻妾的团圆思想了。我并不想因此来判分那两种精神的优劣,因为求生意志原是人性的,只是这一种意志不能包括人生的全体,却也是自明的事实。
我不相信某一时代的某一倾向可以做文艺上永久的模范,但我相信真正的文学发达的时代必须多少含有贵族的精神。求生意志固然是生活的根据,但如没有求胜意志叫人努力的去求“全而善美”的生活,则适应的生存容易是退化的而非进化的了。人们赞美文艺上的平民的精神,却竭力的反对旧剧,其实旧剧正是平民文学的极峰,只因他的缺点太显露了,所以遭大家的攻击。贵族的精神走进歧路,要变成威廉第二的态度,当然也应该注意。我想文艺当以平民的精神为基调,再加以贵族的洗礼,这才能够造成真正的人的文学。倘若把社会上一时的阶级争斗硬移到艺术上来,要实行劳农专政,他的结果一定与经济政治上的相反,是一种退化的现象, 旧剧就是他的一个影子。从文艺上说来,最好的事是平民的贵族化,——凡人的超人化,因为凡人如不想化为超人,便要化为末人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