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77375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图像解读”的一般意义,在于由解读者或评论者从图像的视觉感知中获得审美感悟,剖析把握图像作品可能存在的意蕴与教益,包括从艺术技巧上审视它的完美(或不完美)程度.以此来判别这一具体创作的得失——后者主要依据美术作者的创作动机(或价值目标)并检验其在完成作品中获得何样的客观效果来把握。
“图像解读”的特殊意义,在于解读者或评论者从具体图像作品的审美感悟(包括审美认知与审美判断)之中可能获得某种独特的审美联想与_审美发现,甚至超越图像作者本身既已赋予它的内涵意蕴,达到对于图像意义的再创造或新创造。后者通常成为现代艺术符号学尤其是艺术接受美学所研究的目标。
《图像解读与发现》收入了作者范达明1977年6月至2017年7月历时40年所撰美术评论文章131篇,分为:思想前沿与艺术教育、绘画空间与构图、油画艺术与油画家、版画艺术与版画家、雕塑艺术与雕塑家、工艺美术与设计、水彩画与宣传画及其他、历史画与历史题材创作、全国美展与浙江美术创作、美术理论批评与评论家、雨夜楼藏画批判、艺术书评等12辑。
“图像解读”的特殊意义,在于解读者或评论者从具体图像作品的审美感悟(包括审美认知与审美判断)之中可能获得某种独特的审美联想与_审美发现,甚至超越图像作者本身既已赋予它的内涵意蕴,达到对于图像意义的再创造或新创造。后者通常成为现代艺术符号学尤其是艺术接受美学所研究的目标。
《图像解读与发现》收入了作者范达明1977年6月至2017年7月历时40年所撰美术评论文章131篇,分为:思想前沿与艺术教育、绘画空间与构图、油画艺术与油画家、版画艺术与版画家、雕塑艺术与雕塑家、工艺美术与设计、水彩画与宣传画及其他、历史画与历史题材创作、全国美展与浙江美术创作、美术理论批评与评论家、雨夜楼藏画批判、艺术书评等12辑。
内容简介
《图像解读与发现》收入了作者范达明1977年6月至2017年7月历时40年所撰美术评论文章131篇(含自序、后记及导读等4篇),除了中国画评论文章100篇曾先后结集《中国画:浙派传统与创新》《中国画:学问与研究》两书(2006年4月与2014年11月,均浙大版)之外,它基本涵盖了作者自“而立之年”起始进入美术评论写作以来整个人生期内有关“非中国画”美术评论所累积的绝大部分写作文稿。全书含:思想前沿与艺术教育、绘画空间与构图、油画艺术与油画家、版画艺术与版画家、雕塑艺术与雕塑家、工艺美术与设计、水彩画与宣传画及其他、历史画与历史题材创作、全国美展与浙江美术创作、美术理论批评与评论家、雨夜楼藏画批判、艺术书评等12辑。配图1310幅。1988年9月以来作者任职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秘书长,书中部分文章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或折射了“美评会”社团活动的学术成果与基本特色,见证了该社团在当代浙江与中国美术理论批评领域的社会影响力。
目 录
图像解读的乐趣与价值(自序)
导读一:思想前沿与艺术教育
导读二:绘画空间与构图
辑 思想前沿与艺术教育
关于绘画媒体转换的问题——在浙江美术评论第八回研讨会上的发言
光、阳、阴、影之简说与黑暗及光明之关系
1.阳光与阴影概说
2.光、阳、阴、影分说
3.阴与阳、光与影对说
4.黑暗独说
5.光明附说
爱心事业:一个关于“老艺术家”的话题
美术家艺术水准的发挥与美术作品的价值
美术家艺术水准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和谐的外部环境:老艺术家艺术水准与热力持续发挥的激励因素
以爱心彰显“老艺术家”的名家风范
杭州:2007年7月——一个推动爱心事业的伟大的创举
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为“和谐之光·祈福中国:2009首届中国佛教艺术精品大展”而作
1.艺术与宗教:公民在基本认识上的差别
2.宗教自身的独有特征与文化地位
3.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我的观点)
(1)艺术与宗教,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存在形式之一
(2)高科技时代的科学,仍然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需要
4.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我的论证)
(1)科学、艺术、宗教之三位一体:唯有人类才具有的伟大文化创造
(2)科学永远没有穷尽宇宙、穷尽真理的时候
(3)宗教将伴随不可穷尽的科学而永远存在下去
5.关于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说
(1)查一查“宗教·鸦片说”的出处
(2)“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一语的上下文语境
(3)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的马克思
6.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主义承认宗教(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有其民族或时代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肯定宗教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意识形态形式的存在
(3)马克思主义认同宗教有可能是人实现自己的基本需要之一
(4)“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的变革的基本条件
(5)结论:宗教不是被取代或去除,而是“继续存在
7.关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1)蔡氏引进的德文Asthetische Erziehung一词与美育
(2)蔡氏心目中的“美育”,其实主要就是现代艺术教育
(3)蔡氏1917年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已没有太大的现实针对性
(4)蔡氏“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本意包含着对宗教的否定
8.结语
民族自信与理论自觉:新中国美术研究与批评
1.民族自信与民族复兴之路(从民族解放到改革开放)
2.十七年:建立中国油画与中国画的民族自信
3.新时期:美术研究与批评走向理论自觉
(1)人的解放与理论自觉
(2)美术学学科的建立:美术理论、美术批评与美术史
(3)新时期美术研究与批评的学术建设
4.新中国美术学人才的三个楷模
(1)王朝闻/(2)蔡若虹/(3)俞剑华
5.当前美术研究与批评应迫切关注的问题
“十大恶俗现象”不光是文艺界的问题
美术教育的轻骑兵——纪念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建校70年
招生人数猛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乱象之一——美术教育的“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第二辑 绘画空间与构图
第三辑 油画艺术与油画家
第四辑 版画艺术与版画家
第五辑 雕塑艺术与雕塑家
第六辑 工艺美术与设计
第七辑 水彩画与宣传画及其他
第八辑 历史画与历史题材创作
第九辑 全国美展与浙江美术创作
第十辑 美术理论批评与评论家
第十一辑 雨夜楼藏画批判
第十二辑 艺术书评
本书各篇文章写作、发表情况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含图片来源)
后记
导读一:思想前沿与艺术教育
导读二:绘画空间与构图
辑 思想前沿与艺术教育
关于绘画媒体转换的问题——在浙江美术评论第八回研讨会上的发言
光、阳、阴、影之简说与黑暗及光明之关系
1.阳光与阴影概说
2.光、阳、阴、影分说
3.阴与阳、光与影对说
4.黑暗独说
5.光明附说
爱心事业:一个关于“老艺术家”的话题
美术家艺术水准的发挥与美术作品的价值
美术家艺术水准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和谐的外部环境:老艺术家艺术水准与热力持续发挥的激励因素
以爱心彰显“老艺术家”的名家风范
杭州:2007年7月——一个推动爱心事业的伟大的创举
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为“和谐之光·祈福中国:2009首届中国佛教艺术精品大展”而作
1.艺术与宗教:公民在基本认识上的差别
2.宗教自身的独有特征与文化地位
3.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我的观点)
(1)艺术与宗教,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存在形式之一
(2)高科技时代的科学,仍然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需要
4.艺术与宗教:科学之不可或缺的两翼(我的论证)
(1)科学、艺术、宗教之三位一体:唯有人类才具有的伟大文化创造
(2)科学永远没有穷尽宇宙、穷尽真理的时候
(3)宗教将伴随不可穷尽的科学而永远存在下去
5.关于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说
(1)查一查“宗教·鸦片说”的出处
(2)“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一语的上下文语境
(3)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的马克思
6.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主义承认宗教(观念)的产生及其发展有其民族或时代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2)马克思主义肯定宗教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意识形态形式的存在
(3)马克思主义认同宗教有可能是人实现自己的基本需要之一
(4)“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的变革的基本条件
(5)结论:宗教不是被取代或去除,而是“继续存在
7.关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1)蔡氏引进的德文Asthetische Erziehung一词与美育
(2)蔡氏心目中的“美育”,其实主要就是现代艺术教育
(3)蔡氏1917年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已没有太大的现实针对性
(4)蔡氏“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本意包含着对宗教的否定
8.结语
民族自信与理论自觉:新中国美术研究与批评
1.民族自信与民族复兴之路(从民族解放到改革开放)
2.十七年:建立中国油画与中国画的民族自信
3.新时期:美术研究与批评走向理论自觉
(1)人的解放与理论自觉
(2)美术学学科的建立:美术理论、美术批评与美术史
(3)新时期美术研究与批评的学术建设
4.新中国美术学人才的三个楷模
(1)王朝闻/(2)蔡若虹/(3)俞剑华
5.当前美术研究与批评应迫切关注的问题
“十大恶俗现象”不光是文艺界的问题
美术教育的轻骑兵——纪念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建校70年
招生人数猛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乱象之一——美术教育的“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第二辑 绘画空间与构图
第三辑 油画艺术与油画家
第四辑 版画艺术与版画家
第五辑 雕塑艺术与雕塑家
第六辑 工艺美术与设计
第七辑 水彩画与宣传画及其他
第八辑 历史画与历史题材创作
第九辑 全国美展与浙江美术创作
第十辑 美术理论批评与评论家
第十一辑 雨夜楼藏画批判
第十二辑 艺术书评
本书各篇文章写作、发表情况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含图片来源)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