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68846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梨园客李滨声》是一本以李滨声学戏唱戏画戏经历为导线的传记文学,其间穿插了历史事件、民俗文化、名人轶事和丰富的京剧艺术内容,使其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具备一定的史料性。本书的亮点之一是作者在写作中穿插了“说俗解戏”的篇章,于是民俗文化与京剧介绍即随着一个人物的成长经历醒目地跃然纸上;亮点二是选配了李滨声先生本人多年来积累的近百幅戏画。
目 录
与戏结缘
三岁模仿刘鸿声
四岁成为戏园常客
六岁登台演《宝莲灯》
“大花脸”诱发了他画戏的兴趣
走进票房
请来老艺人学戏
14 岁正式入票房
从花脸转向小生
抗战胜利出演岳家庄
京城名票
进入中国大学
追踪叶盛兰三年捋叶子
大马神庙王瑶卿家的常客
长安大戏院彩唱《白门楼》
淡出舞台
美术为职业,唱戏成爱好
与裘盛戎的同台合作
只穿了一次的心爱行头
靠背戏词挺过艰难岁月
重返氍毹
“寺左门人”画京戏
说戏讲戏上央视
古稀之年开专场
九十翁彩唱艺惊人
后记
三岁模仿刘鸿声
四岁成为戏园常客
六岁登台演《宝莲灯》
“大花脸”诱发了他画戏的兴趣
走进票房
请来老艺人学戏
14 岁正式入票房
从花脸转向小生
抗战胜利出演岳家庄
京城名票
进入中国大学
追踪叶盛兰三年捋叶子
大马神庙王瑶卿家的常客
长安大戏院彩唱《白门楼》
淡出舞台
美术为职业,唱戏成爱好
与裘盛戎的同台合作
只穿了一次的心爱行头
靠背戏词挺过艰难岁月
重返氍毹
“寺左门人”画京戏
说戏讲戏上央视
古稀之年开专场
九十翁彩唱艺惊人
后记
前 言
问李滨声在绘画与京剧中更喜欢哪行,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京剧”。
三岁会唱“孤王酒醉桃花宫”;十四岁进入票房;二十二岁在北平的京剧大舞台主演而一唱成名;七十岁开个人京剧专场演出;八十岁坐镇央视戏曲频道讲绝活;直到九十岁时还在扎着行头指导专业戏曲科班的后生们排演全本《罗成》 李滨声的人生轨迹与京剧紧紧地联在一起。
因为京剧,他来到北京;因为京剧,他喜欢画画;因为京剧,他受过批判;因为京剧,他上过春晚他给自己取名“梨园客“,表达的是心里那一份对京剧的不舍和情感。
对于九十岁的李滨声来说,京戏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毕竟他与京戏结缘已经近九十年。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李滨声是目前这个世界上与京戏结缘久、唱得时间长、而且可以反串角色多的一位京戏传承者,虽然他从来都不是梨园中人。
但他却是中国迄今健在的惟一进过传统票房的真正票友,是一位既能唱京戏也能演京戏还能讲京戏亦能画京戏的跨界奇人!
三岁会唱“孤王酒醉桃花宫”;十四岁进入票房;二十二岁在北平的京剧大舞台主演而一唱成名;七十岁开个人京剧专场演出;八十岁坐镇央视戏曲频道讲绝活;直到九十岁时还在扎着行头指导专业戏曲科班的后生们排演全本《罗成》 李滨声的人生轨迹与京剧紧紧地联在一起。
因为京剧,他来到北京;因为京剧,他喜欢画画;因为京剧,他受过批判;因为京剧,他上过春晚他给自己取名“梨园客“,表达的是心里那一份对京剧的不舍和情感。
对于九十岁的李滨声来说,京戏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毕竟他与京戏结缘已经近九十年。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李滨声是目前这个世界上与京戏结缘久、唱得时间长、而且可以反串角色多的一位京戏传承者,虽然他从来都不是梨园中人。
但他却是中国迄今健在的惟一进过传统票房的真正票友,是一位既能唱京戏也能演京戏还能讲京戏亦能画京戏的跨界奇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