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37148
章 黑土地
腊月初八
孤儿院的日子
困苦中生长
火烧作业本
省艺校的涅槃
第二章 前郭县的巴特尔
组建支舞蹈队
在坚持中训练
自制舞蹈练功鞋
一曲生命之舞
乌兰图嘎的逃生
到大庆去
第三章 大荒的太阳
油田大会师
我爱萨日朗
海拉尔前线
天 雨
第四章 关东女人
暖 冬
样板戏短训班
遇见了幸福
家长姐姐
我的老哥
关东女人
第五章 绿色生命
雪映深情
牧人之子
绿色生命
油 娃
高山流水的兄弟
保护家园的舞者
第六章 高梁魂
躁动的红高粱
不拘一格用人才
我就是要高粱的“魂”
“魂”惊四座
功夫在舞蹈之外
第七章 嘎子
大庆艺术学校
梦姐
别样的生命之美
12个孤儿的干爹
只要你们过得好
感动在美国杨百翰
第八章 龙在北方
坐着火车去内蒙古
雪困嘎仙洞
太阳神契丹
盛世金源
为浴火重生而舞
欢乐的达斡尔青年
第九章 经典永恒
北方大辫子
东北大烟袋
女人纳鞋底
香港回归颂
常回家看看
亚洲雄风
第十章 鹤鸣湖
落泪的天空
一封联名告状信
大庆所向何方
从《鹤鸣》到《鹤鸣湖》
中国版的《天鹅湖》
湿地文化
第十一章 绽放的生命
火车上的巧遇
大爱在传递
佳木斯的茉莉花
大美在人间
中国“突出贡献舞蹈家”
流泪的获奖者
后 记命运很小,生命很大
记得看到杂志上图文并茂的《大荒的太阳》,很炫目的色彩,很刺激的情感,很抓心挠肝的动态,让人很有心灵的悸动! 于是在心中谙熟了王导,并开始深刻地烙印下他。
日久天长,寒来暑往。和王导一同出没于各种场合、环境,相识了、熟悉了,慢慢的,相知了。领略了他神采飞扬的东北秧歌,感悟了他洒脱率性的动作观念,会意了他汪洋旷达的黑土激情,动觉了他蒸腾不尽的生命意识。
直到新千年后的某一天,王导盛情,诚邀我合作一部舞剧。我受宠若惊地答应,并全心全意地完成了创作任务,我们合力推出了舞剧((鹤鸣湖》,我才算真正接近了他,相对深入地了解了他:一个真正的舞蹈艺术家,融北方男人的骨气、舞蹈家的秀气和灵气于一身的人。这,既见于他的舞蹈,更见于他的人格。
年初,王导再次约我,见面时交予我一部书稿— —《太阳.雪》,是一位年轻作家为他做的传记。他诚邀我为之作序。我惶恐了,愕然了,也感动了!一来,我辈晚出后学,岂敢信口雌黄;二来,王导资深大德,需仰视才见,岂能任意文章。然王导重友尚义,鼎力相荐。我等只得斗胆,但内在的忐忑始终不已。
相信这是目前完整的一部叙述王导艺术与人生的传记了。文字从他的“发生”写起,囊括了一切有感染力的“王举事件”——那鲜为人知的苦难童年、砥砺不辍的青春印记、追风赶月的创舞造诣、雪野阳光的朗照心情、踌躇满志的艺术积累、坚如磐石的生命信念 ……一份激流勇进的艺术履历,一个豪迈励志的精彩人生!活力伴着智慧,勇气透着才华;始终的正能量,一贯的求索。
但,我对这部书有点不满足,因为在我的心目中,王导不仅是个艺术家、痴心不改的舞蹈名宿,更是一个痴情满怀、内心极为柔软的性情中人。为舞蹈,他爱到无怨无悔,不分春夏秋冬;王导更是个情痴的人,他把爱赋予了舞蹈,舞蹈也还给了他真正的爱人。这方面,传记的篇幅和力度似乎都显纤弱了些。但,无伤大雅! 我敬重王导,因为他外朗慧中、天然洒脱的气质,因为他高天厚土、收放磅礴的创作,因为他痴心不改、倾心不二的艺境,因为他真诚相待、敢作敢为的性情。我仰慕他的艺术爆发力,我钦佩他的艺术表现力,我更赞美他,为人的坚韧、自立、善良、豁达。他是茫茫雪野中一个欢呼雀跃的舞蹈精灵,他是白山黑水问一个拨动生机的舞蹈因子,用自己舞动的光芒把雪域照亮,用自己生命的光芒把人心滋养。
遍览舞蹈中的东北大平原,王导堪称‘‘大荒的太阳”! 罗 斌 2014年7月于北京 (罗斌,中国舞蹈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博士生导师)
孤儿院的日子办完妈妈的丧事,夜里,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像是妈妈在心碎地哭泣,即使魂飞九天,依然放不下世间流着自己骨血的这四个小儿女。
“小举,跟大姐走吧。日子是艰苦了些,可好歹咱们都在一起。”已经出嫁的大姐桂霞边用衣袖抹着眼泪,边强撑着拿出一个大姐的坚强,这个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倒了。
王举摇了摇裹卷着太多哀伤的脑袋。他知道姐姐一家已经挣扎在生存的边缘,自己不能再给大姐施加一丁点的重量。
“那让小妹跟着我吧。”二姐桂敏接着提议,没有了小妹的牵绊,弟弟活下来的希望就能多一些。
在那样一个生活艰难的年代,饿死,就像干旱一样,成为标志鲜明的天灾烙印。在天真无邪的童年,正是活蹦乱跳的岁月,可是,多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地倚躺在门槛上,饿得眼冒金星,苟延残喘地听任上天的生死定夺。活下来的,继续着或喜或悲的人生;躲不过的,生命便急急收场,灵魂钻人泥土,贪婪地吸食着还未被人刨掘和抢夺的营养。
如何能让弟弟存活下来,好让远在天堂的父母安息,是两位姐姐首要考虑的。
王举再次摇了摇头,把正在熟睡的妹妹抱得更紧了。贴着妹妹温热的小身体,望着妹妹还带着隐隐微笑的脸蛋,王举觉得自己拥抱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妹妹,更是父母生命延续的寄托,这是父母遗留给自己的重要的财产,自己要尽力保护好这个小生命,不让妹妹受到任何伤害,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王举也要把妹妹留在身边。有妹妹在,再漆黑的日子,也能看到光亮。
“要不去孤儿院吧,那儿跟家一样,”煤矿领导刚吐出这句话,就充满怜悯地叹了口气,“哎,可怜的娃。”家是什么?王举回答不上来,但是王举知道,妹妹在,家就在。
父母的相继离世,让王举过早地学会了面对和担当,也让王举开始有了接近成人的想法,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尽管,王举非常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可是,王举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担,哪怕是自己的亲姐姐。
王举抱着妹妹,走向了那个被煤矿领导界定为家的孤儿院,那里也许是王举和妹妹能活下去的的地方。
推开孤儿院那扇断裂变形的篱笆门,王举的手触电似地颤抖了一下。
矿上的伯伯说,这里和家一样好。既然是家,那就会有热腾腾的汤水,有亮堂堂的煤油灯,有可以看到太阳的窗户,还有会笑的妈妈。当“妈妈”这个词在王举的脑海里弹跳的时候,他瘦削的嘴角清晰地抽动了几下。王举仿佛听到了妈妈熟悉的脚步声,仿佛下一秒妈妈就会出现在自己的视线里,站立在门槛里,挥动起手臂,慈爱地高喊:“小举,快点抱妹妹进来。”王举就这样定定地站立在篱笆门口,望着院子里一直紧闭着的屋门,年仅9岁的小王举尝到了眼泪流在心里的滋味,酸涩,潮湿,还夹杂着隐隐的疼。
妹妹趴在王举的肩头,两只小手紧紧地勾着哥哥的脖子,仿佛自己一松手,一种很安全的感觉就会消失。尽管这一幕不会在王岩的记忆里留下零星的痕迹,但眼前全然陌生的环境,让王岩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猫一样,蜷缩在哥哥的怀里。王举把一个瘪瘪的包裹放在地上,学着妈妈的动作,轻轻拍了拍妹妹,安抚着妹妹:“岩岩不怕,有哥哥在。”这是一间低矮昏暗的房子,一张大炕盘踞了房间大部分面积。纸糊的窗户上已经被捅破了好几个奇形怪状的洞,地面上散落着纸屑和鞋子,同样凌乱的还有正在追逐打闹的二十多个孩子。
一个鼻涕流到嘴边,又立即被吸回去的男孩,瞥了王举一眼,就又伸出细长的舌头,继续舔舐着手里捧着的稀薄的糖纸。
煤矿上的孤儿院里又多了两个孩子,就像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又多了两粒沙,不会引起超过一秒钟的好奇和围观。
“哇!”一个瘦得像干柴的女孩,被一个比她高一头的男孩子推倒,坐在地上,委屈得大哭了起来。即使是这样撕心裂肺的哭喊,也没有减弱其他孩子嬉闹的兴致。
……P8-9
显示部分信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