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440883
这是中国科普事业奠基人高士其献给孩子们的阅读盛宴。
细菌的故事已被选入小学课本。
冰心、吴阶平、叶永烈等联袂推荐。
科普故事,健康知识,诗意语言,带孩子们探索细菌的世界。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还大量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方式,对细菌、病毒也常常以“他”而非“它”称呼,对霍乱先生也不加引号,目的就是使读者感觉与这些小生物更为接近,与他们进行完全平等的对话。
所以,我们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限度地保留了作品的原貌:文风保持原有韵味,语言保持20世纪30年代的风格,能不改的地方不改,可改可不改的地方不改,只对个别篇章中带有鲜明时代特色且易引起歧义的语言做了删减。不过,为了给青少年创造更为流畅的阅读体验,我们对作者那个时代的一些用语及随着时代进步而发生变化的知识做了注释,另将原文中的繁体字和异体字统一改成了规范文字(如“麹”为异体字,改为“曲”),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享受阅读的过程。
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帮助读者更加顺畅地阅读,我们还在每篇开篇之前写了一个简短的导读,读者可以带着疑问阅读,增加阅读过程中的乐趣。每篇之后的“成长启示”,不仅是对该篇的总结,还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我们还对每篇*精彩的片段用区别于正文的字体和格式进行了标注,以引起读者注意,方便读者轻松赏析。
由于作者的作品是近现代的散文诗,是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能够令人兴趣盎然而一气阅读,不忍释手。这是所有读过高士其作品的人的共同感受。这一点,读者不可不知也!
童年玩的“斗指戏”中,大拇指代表大王,食指代表鸡,小指代表蚂蚁。大王吃鸡,鸡啄蚂蚁,蚂蚁侵蚀大王。这个游戏反映了自然界的生物链——动物吃植物,植物吃细菌,细菌又反过来吃动物。由此,细菌便是“蚂蚁”,植物便是“鸡”,动物便是“大王”。
本书以“蚂蚁”和“大王”为主角,讲述了细菌的衣食住行,人类一生所要经历的阶段、生活中会遇到的难为情的事情,以及什么是色盲、耳鼓、气味、吃苦、清洁的标准等,也将肺痨、鼠疫、白喉、虎烈拉、癞病、疟虫、痰、癌症等疾病带给人类的痛苦和灾难展现得一览无遗。
01 细菌与人
到细菌世界去旅行 / 2
细菌学的课 / 5
大王,鸡,蚂蚁 / 13
02 “大王”的生活
人生七期 / 20
难为情 / 27
人身三流 / 34
色——谈色盲 / 43
声——爆竹声中话耳鼓 / 51
香——谈气味 / 57
味——说吃苦 / 62
触——清洁的标准 / 69
03 “蚂蚁”的生活
细菌的衣食住行 / 76
细菌的大菜馆 / 82
细菌的形态 / 90
细菌的祖宗——生物的三元论 / 95
清水和浊水 / 102
地球的繁荣与土壤的劳动者 / 109
04 捣乱分子——病
病的面面观 / 118
传 染 / 127
寄给肺痨病贫苦大众的一封信 / 130
鼠疫来了 / 138
儿童之敌 / 145
虎烈拉 / 157
癞 病 / 161
疟虫的来历 / 169
痰 / 177
和癌症作斗争 / 181
附 录 / 187
“蚂蚁大王”,看到这个名字,你肯定首先会想到动物界的大力士——蚂蚁,而且是蚂蚁中的首领。你一定还会想,这本书讲的是不是蚂蚁的故事呢?其实你这么想并没有错,虽然这本书讲的是细菌的故事,但这个名字却与蚂蚁有关。这还得从我们童年时玩的一种游戏——斗指戏说起。玩斗指戏时,大拇指代表大王,食指代表鸡,小指代表蚂蚁。大王吃鸡,鸡啄蚂蚁,蚂蚁侵蚀大王。这虽然是孩子们玩的游戏,却隐约地反映出生物吃的基本循环——动物吃植物,植物吃细菌,细菌又反过来吃动物。由此,细菌便是“蚂蚁”,植物便是“鸡”,动物便是“大王”。这里的动物一般指人。我们觉得,取名“蚂蚁大王”,既有趣味性,又能引人入胜,还能反映细菌与人的关系。现在,你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给本书取名“蚂蚁大王”了吧。事实上,作者当初写完这些科学小品后,也想给这个集子取名“蚂蚁大王”,他还为这个集子写了篇序——
大王这称呼老了,然而现在我却又拿来做这本书的招牌。
是山里的大王么?是庙里的大王么?还是朝堂上的大王呢?
不,我决不单指哪一个。
我泛泛地指着地球上会装腔作势摇摇摆摆的那一群。
蚂蚁呢?它一向是给人看不起的。为的身子小,然而现在竟有比它还要小的一大众。小到连蚂蚁的眼睛都看它不见。大王更不必说了。然而它却时时要压倒大王的架子。
在大王没有认识它之前,我权借蚂蚁的名字租给它。
大王一没落,蚂蚁就抬头了。
现在蚂蚁爬在大王的头上,弱小者都起来了!
这种话不要说多了。说多了,要给秦始皇拿去烧!
那么别的话,我也不说了。
不过,我该声明一下,这集子中有一篇“大王,鸡,蚂蚁”。然而“鸡”我并没有写到,因此轻轻地放走了它,单剩下大王和蚂蚁这一对冤家。
本书以“蚂蚁”和“大王”为主角,为读者介绍了细菌的衣食住行、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祖宗与细菌的功劳等,还讲述了人一生所要经历的阶段、生活中会遇到的难为情的事情,以及什么是色盲、耳鼓、气味、吃苦、清洁的标准等。同时,作者还给我们介绍了生物界的捣乱分子——病,也将肺痨、鼠疫、白喉、虎烈拉、癞病、疟疾、生痰、癌症等疾病带给人类的痛苦和灾难展现得一览无余。
要想知道更多“蚂蚁”与“大王”的故事,那就赶快翻开书去了解吧。
高士其同志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以诗人的情怀和笔墨,为少年儿童写出许多流畅动人的科学诗文,这在儿童文学作者中是难能可贵的。
使我尤其敬佩的是他以伤残之身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为少年儿童写作,若不是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和惊人的毅力,是办不到的。我希望亲爱的小读者们,在读到这本书时能够体会并且记住这一点。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冰心
半个多世纪以来,高士其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致力于把科学交给人民的工作。在一个十二亿人口的国家普及科学,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科学。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和激动人心的。高士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是人类世界的光荣。
——著名医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阶平
高士其早年因从事科学实验而身体受残,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毕生从事把科学交给人民和教育青少年的工作。为此他整整奋斗了六十年,撰写了数百万字的作品和论文。他的著作闪耀着自强不息的光辉,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傅铁山
高士其从23岁开始到83岁离开人间,一直瘫痪在轮椅上为人类的和平幸福与科学传播孜孜不倦地奋斗了60年,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生命奇迹。
高士其作为一个残疾人,奋不顾身地为科学、真理献身,无私、无保留地为社会服务与奉献,是令人十分感泣的。正因为这样,高士其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和亿万青少年中具有强烈的影响和感召力。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王文元
高士其同志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他的作品里,细菌跃然纸上,同人说长道短,说明着自身的利弊;白血球在他的笔尖上英勇杀敌;他把土壤亲切地比喻为妈妈,“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工厂的女工”;他把终日与我们相伴的时间称为“时间伯伯”,要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地去珍惜它……
细菌,白血球,土壤,时间……在高士其同志的笔下,都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精灵,都变成了摸得着、看得见、听得见的“人物”,在与我们发生着联系。
——卫生部原部长 钱信忠
高士其同志是一位著名的科普读物作家,他在身体遭受疾病的摧残下,写出了不少很好的科普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 于光远
高士其对细菌的描写是那样的生动,形象,使得我和很多青年在读了他的作品后,便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后来所从事生物学的研究,应该说是离不开高士其老先生的启蒙、引导。
——著名生物学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 陈章良
高士其的科学小品以细菌学为主,但是常常广征博引,涉及整个自然科学。尽管他自称他的科学小品是“点心”,是一碗“小馄饨”, 实际上却是富有知识营养的“点心”“小馄饨”。他的一篇科学小品只有千把字,读者花片刻时间便可读完,然而在这片刻之间,却领略了科学世界的绮丽风光。
——著名科普文艺作家 叶永烈
大王,鸡,蚂蚁
乍看题目,对鸡和蚂蚁似乎看明白了,就是两种常见的动物。但是,故事中讲的是动物界活生生的鸡和蚂蚁吗?大王又是指谁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也许它们只是你玩儿的游戏中的角色,也许它们另有所指。想知道真相,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探寻吧。
晚间无事,看见窗外一钩新月挂在柳树枝头,引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想起在故乡家中和我姊姊二人坐在月下石阶上斗指戏的乐景。这斗指戏用三个指头,大拇指、食指和小指。大拇指是大王,食指是鸡,小指是蚂蚁。大王吃鸡,鸡啄蚂蚁,蚂蚁虽小,能慢慢地侵蚀大王。斗的时候,两人都伸出这三个指头,若我的大王先食你的鸡,你的蚂蚁食我大王,我的鸡又食了你的蚂蚁,结局,我还有一蚂蚁能食你所剩下的大王,你就输了。若我的大王食你的鸡,你的大王也食我的鸡,我的蚂蚁食你的大王,你的蚂蚁也食我的大王,结局,两人都剩下蚂蚁,就不分输赢了。这虽是孩子的游戏,却隐约地表现出生物吃的循环的大势来,与现今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循环原理暗合。
我们现在知道,动物(人也在内)依植物为生,植物(细菌除外①)依细菌为生,细菌又依动物为生。简单点说,就是动物吃植物,植物吃细菌,细菌又转过来吃动物,不过有些动物贪肉食而去吃其同类,有些细菌好异味连植物也要吃。这样看来,细菌便是“蚂蚁”,植物便是“鸡”,动物却是“大王”了。
何以见得?
动物的生活需要复杂的有机物来饲养,不然就要饿死。这些有机物就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三种。这三种只有植物能制造,动物自身没有这个本领。
就碳水化合物而言,植物所以能制造,因为它们有“叶绿素”。这“叶绿素”的功用,借阳光之力,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淀粉及糖等。皆是这些碳水化合物,又与土中所吸收的无机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及水等综合而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
动物吃了植物之后,就将这原生质消化改造而成为动物细胞的原生质,有一大部分复经氧化,以供给体力和体温。氧化之后所剩余的废物,如阿莫尼亚①尿素或马尿酸则由肾而排出体外,如二氧化碳则由肺而出,如屎由肛门而出,如汗由皮肤毛管而出。
总之,植物是依无机物为生,动物是依有机物为生。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而自制原生质,所以须吃植物,然而植物也只能利用无机物,而又不能利用有机物,所以要维持地球上的生命,一定要依靠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及水的供给源源不绝。
除了水和二氧化碳而外②,这三种无机盐的供给,若老是取而不还,又怎能不绝呢?
于是自然界请出细菌来,请细菌担任化解有机物的工作,使有机物又变成无机物,而后植物方能直接吸收,如此循环不已。
细菌怎样分解有机物呢?
你们想一想吧,自地球上有了生物以来,直到如今,人类及动植物死亡的总账,真是不可量,不可数,不可称。它们都是有机物,若无法分解,岂不是要积成几百座高山,填满一切大海么?但是现在它们这些尸身腐烂到哪里去了?怎么都不见了?
细菌微微地笑着说:“都给我们吃光了,化走了。”
在大吃特吃这些尸身腐烂的时候,有些细菌吃到了碳水化合物,化成二氧化碳放出来;有些细菌吃到了尿素或马尿酸,化成阿莫尼亚放出来;有些细菌吃到了蛋白质,化成氨基酸,又化成阿莫尼亚放出来。又有些细菌,叫做硝化菌,能将阿莫尼亚氧化成为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又有些细菌,叫做硫化菌,能将动物所放出的硫化氢,氧化成硫酸盐;又有些细菌,叫做磷化菌,能将动物身上的磷化物,氧化成磷酸盐。此外,又有一种细菌,叫做放氮菌,能将阿莫尼亚化为氮放入空气里面;更有一种细菌,叫做固氮菌,能将空气的氮固定起来,变成硝酸盐。于是这些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等就可以直接供植物营养之用了。
这样地,植物预备饭菜给动物吃,动物预备血肉给细菌吃,细菌预备无机盐给植物吃,就是生物吃的大循环,若有一方罢工,食粮一绝,同归于尽。
所以,一边吃人家的,一边就要给人家吃。
大王、鸡、蚂蚁,三者是同样的重要,既不得自私,也不必妄自尊大。贵为人类,贱如细菌,变来变去,都是元素。我们既不能逃出生物循环之外,则生死存亡,都要按照自然的定律,不惊、不怖、不畏地努力合作啊!
1935年8月23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