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69286丛书名: 影视导演与表演方向
这本书**大的特点我认为是:它以一个系统的方式对数字电影创作以及在新技术下演员表演的创作方法进行梳理,同时佐以细致典型的影片片段和众多优秀演员的表演实例进行详尽解析。不同于以往的表演理论类书籍,作者兼顾着创作者和教学者的双重视角,以生动的描述结合趣味性的笔触,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处处显示着“功夫深入却平夷”的恣意。将电影艺术与技术“大师们”请下神坛,向读者们娓娓道来。正如我国清代著名剧作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述:孤洁以骇俗,不如和平以谐俗;啸傲以玩世,不如恭敬以陶世;高俊以拒物,不如宽厚以容物。
——陈浥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书记、副院长、 教授
本书作者在数字电影、数字动画电影表演的教学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力图通过费•雯丽、阿尔•帕西诺、杰弗里•拉什等一批电影巨星的星路历程和好莱坞明星蜕变启示录,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人物赵丹、张国荣、葛优等的杰出表演特点,以及一批经典影片片段的深入分析,全面系统且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数字电影、数字动画电影表演的本质、属性、风格、形式、特点、核心体系、技术要点,以及*的电影表演艺术特征、训练技巧和表演方法等,是国内迄今为止不可多得的数字电影表演优秀教科书。
本书由八章组成,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新颖,理论知识与影片案例的讲解酣畅淋漓、引人入胜。配套的《数字电影表演实训》是第六章五个方面知识点和表演技能的延伸实训。读者可以按照数字电影表演的需求由易到难、逐层深入掌握数字电影表演的全部知识和技巧,以便及时提升自己的表演观念和艺术手法,从而保持“艺术锐度”。
章 揭秘电影表演的本质——使你在先天竞争和自我塑造中处于制高点
节 什么是表演
一、表演的定义
二、表演的属性
三、表演的本质
四、表演被定格为艺术
五、表演艺术的精妙
第二节 电影的奥秘
一、认识电影艺术
二、对电影的普遍认知
三、电影艺术的本质
第三节 电影表演是什么
一、电影表演的定义
二、电影表演的核心
三、电影表演的条件——演员
第四节 电影表演艺术体系
一、舞台表演艺术对电影表演艺术的影响
二、电影表演与三大舞台表演艺术的结合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第二章 电影明星启示录——对杰出演员和专业技法的学习
节 电影巨星的星路历程
一、“戏剧女王”费雯·丽
二、 好莱坞著名影星阿尔·帕西诺
三、奥斯卡影帝杰弗里·拉什
四、奥斯卡影帝亚德里安·布洛迪
五、超级巨星玛丽莲·梦露
六、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
七、影帝中的影帝——杰里米·艾恩斯
八、动作巨星布鲁斯·威利斯
第二节 从菜鸟蜕变成明星的启示
一、突破现场的生疏感和僵硬状态
二、对低成本、小角色的正确认识
三、改正高傲、孤立的为人处事方法
四、对于专业态度和自身处境的认识
五、个性追求和独立创作的坚持
六、对于事业投入的态度
七、乐观健康的人生信条
八、生活阅历不足的影响
九、永远要比导演想得多
十、演员的个人素质是走向成功的决定因素
十一、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第三节 中国表演艺术的
一、被“误读”的电影喜剧大师——葛优
二、没有影帝光环的影帝——“程蝶衣”
三、心悦诚服的东方巨星——猴王附体的万籁鸣
四、业余选手的影帝殊荣
五、柏林电影节新科影帝——廖凡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第三章 数字电影表演初探
节 初识数字电影
一、数字电影的定义
二、数字图像技术
第二节 数字电影表演的发展历程
一、数字电影表演的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
二、数字电影表演的建立阶段(20世纪80年代)
三、数字电影表演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
四、数字电影表演的全盛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
五、数字电影表演辉煌时期的思考(21世纪初至今)
第三节 中国数字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中国数字表演观念的建立
二、中国的数字表演艺术实践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第四章 数字电影表演核心体系
节 詹姆斯·卡梅隆让百年的好莱坞明星制度开始瓦解
第二节 电影表演观念的革命
一、真实美学:电影艺术的纪实性
二、虚拟美学:电影艺术前所未有的假定性
第三节 数字电影表演的核心观念
一、建立虚拟表演观念
二、与舞台假定性表演的差异
第四节 数字表演的创作特征
一、虚实结合的表演环境
二、以技术要求作为实现表演创作的平台
三、用视觉效果来开展角色的表现性探索
四、二度创作的数字角色表演法
第五节 数字表演艺术的创作原则
一、从剧本出发
二、从人物出发
三、从导演出发
四、从自我出发
五、从技术出发
第六节 写实主义表演观念
一、环境、戏剧冲突真实客观
二、由写实主义向戏剧化虚拟现实转化
第七节 超现实主义表演观念
一、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影片风格超现实主义
二、 高难度“视效表演”方法超现实主义
第八节 表现主义表演观念
一、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感受,对客观形态
进行夸张、变形
二、纯虚拟性为特征的表现主义表演风格开始大行其道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第五章 数字电影的表演形式
节 真实的演员在真实环境中的表演
第二节 真实的演员在虚拟环境中的表演
一、半虚拟空间内的表演形式及方法
二、场景匹配式的全虚拟空间(Virtual Space)内的
表演形式及方法
三、具有特殊效果(Special
Effects)表现力的表演形式
及方法
第三节 虚拟角色在虚拟环境中的表演
一、动作虚拟角色的表演形式及方法
二、感情虚拟角色的表演形式及方法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第六章 数字电影表演实训
节 电影表演的基本素质
一、热爱生活的情怀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敏锐的观察力
四、丰富的生活体验
五、自我认知
第二节 电影表演的技术要点
一、电影表演受技术限制
二、对电影画面的认识
三、分镜头拍摄的表演技法
四、时空错乱的拍摄进度
五、电影表演的镜头感
第三节 电影表演的技巧练习
一、情感记忆
二、解放天性,提升专注力
三、交流与判断
四、形体控制
五、台词功力和声音训练
第四节 数字电影表演的训练
一、实景表演
二、想象力训练
三、虚拟真实的表演训练
四、技术辅助
第五节 电影表演能力的实现
一、瞬间表演的创作状态
二、数字演员的类型突破
三、数字电影片段的表演练习
四、数字电影短片表演练习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第七章 数字动画角色表演
节 数字电影表演标准奠基人安迪·塞斯基
第二节 动画表演的历程
一、早期动画角色的表演方式
二、动画师表现动画角色的方式
三、当代动画表演的主流——预览设计
四、数字表演捕捉已成为动画表演的未来
第三节 成为动画巨星的秘诀
一、反映观众们的生命体验
二、唤起观众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四节 动画角色表演的原则
一、间接性的再创作
二、严谨科学的调研
三、对现实的高度提炼和升华
第五节 动画角色的表演创作
一、角色的性格特质:赋予角色灵魂
二、角色造型设计:角色的外部特征
三、动作设计:角色的行为举止
四、表情设计:表现角色感情
五、声音设计:角色留下的特别记忆
第六节 数字动画表演的核心
一、表演捕捉的核心是抓住角色的灵魂
二、虚拟角色与虚拟表演高度融合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第八章 数字电影表演的未来形态
节 电影表演艺术与人工智能
一、虚拟人物夺不走明星的“饭碗”
二、人工智能依旧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下徘徊
第二节 3D数字技术对电影表演的影响
第三节 全息影像技术的表演潜力
一、基本概念
二、全息影像被运用到表演创作上
第四节 寄语中国电影创作者
一、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与历史契机
二、美好祝愿和期待
本章小结
本章作业
附录 各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前言
2010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Avatar)开启了人物角色与数字角色共生共荣的伟大时代,虚拟电影是商业电影未来的主流形态。数字表演是演员未来广阔的舞台,是成就未来电影巨星的舞台。
20世纪70年代,约翰·特拉沃尔塔的歌舞片《周末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1977年)不仅使他获得了奥斯卡提名,甚至令全世界为之疯狂,刮起了迪斯科歌舞旋风。他的表演事业也伴随着迪斯科歌舞艺术在那个年代达到。
然而风云变幻的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传奇巨星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滚石乐队的横空出世,电影化的MV成为娱乐世界的新宠儿。新的表演形式埋葬了约翰·特拉沃尔塔的迪斯科演艺生涯,他甚至被好莱坞评论界刻薄地称为“一个误闯好莱坞的傻瓜”。约翰·特拉沃尔塔在事业时未能适时地更新自己的表演理念,结果从坠落到谷底,在沉寂了20年之后,才凭借数字特效大片《变脸》(Face Off,1997年)的成功再次站到了柯达剧院的奥斯卡颁奖台上。
可见,及时提升自己的表演观念和艺术手法对于保持“艺术锐度”不容忽视。在电影界,的资本不是金钱,而是创新!创新是进入电影界艺术殿堂的钥匙。
今日的电影表演艺术已经产生了质变的跨越,深刻的变化使得这门艺术已经必须用全新的训练观念来实现,本书是时代的阶梯,助你在先天竞争和自我塑造中处于制高点。
如果不懂什么是的电影表演艺术,那如何在这行生存?电影表演艺术是个流行化的文化艺术,不跟上时代怎么可以?!电影表演是个性化的艺术,怎么可以批量培训?希望本书能让你成就不一样的自己。请永远记住,电影是“人”的艺术!演员必须成为明星,角色必须具有灵魂,以演员为中心的创作观念才能始终贯穿在电影艺术体系中。
目前我们已经不能将《阿凡达》简单归类为动画电影或者实拍电影。面对形态日益变化的数字电影摄制技术和方式,电影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表演方式与表演观念。
本书由八章组成,全面详尽地介绍了从电影表演到数字电影表演的时代特征、核心体系、表演原则、特征和方法等。配套的《数字电影表演实训》是第六章五个方面知识点和表演技能的延伸实训。读者可以按照数字电影表演的需求由易到难、逐层深入掌握数字电影表演的全部知识和技巧。
笔者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3月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字时代的表演艺术》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篇转载,在业界和学界获得了广泛的热议和推崇。为满足已开设数字电影表演课程的院校的教学需求,同时鉴于对从业者和电影界火热的创作需求,笔者在此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扩充,将近几年一线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广大的同行和读者交流、分享。
张帆
于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老师多年一线教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数字电影表演创作》适合影视表演、动画表演、数字电影赏析、表演创作、数字特效基础、导演创作的在校学生以及广大好爱着
第三章 数字电影表演初探
对于当代数字电影创作的时代阐述,需要你沉寂下来倾听。数字电影创作让你站在历史的“路口”,前瞻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未来,并且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多了一丝“深沉”。数字技术挽救了电影的生命,要不然现在所有的电影院都会是平坦的停车场。
节 初识数字电影
一、数字电影的定义
数字电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高科技的产物。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数字电影摄影机和传统感光胶片摄影机中用来记录影像的材质分别是CCD(数字感光元件)和卤化银胶片(胶片感光颗粒),见图3-1。
二、数字图像技术
数字图像技术(Digital
Graphic Technology)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平台,借助计算机将影像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进行记录、修改、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因此,自20世纪七十年代计算机被应用于电影制作,拍摄出《星球大战》、《深渊》等一系列视觉特效电影时,数字电影就已经诞生了。直到1995年7月,索尼才发布世界上台数字摄影机DCR-VX1000,数字摄影机开始逐渐替代胶片摄影机,从此电影工业开始全面进入数字时代(图3-2)。
本章中提及的“数字电影”,特指突出视觉特效展现的影片,视觉效果的营造是电影类型的首要特征,是Blockbuster(大片)和Eye’s Candy(视觉吸引)两个词汇的综合,是指影片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拍摄的视觉效果,需要借助计算机数字技术来表现的电影类型,而演员自身在影片中既可以担任主角,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表演塑造虚拟角色的电影形式。
第二节 数字电影表演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是所有电影人都不愿意提及的“梦魇”。大街小巷充斥的录像厅和有线电视让电影院门可罗雀。但是一部《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年)让所有的忧虑烟消云散,观众开始纷纷奔赴影院,这就是数字技术所发出的“时代宣言”,这是一场新的文艺复兴运动(图3-3)。
数字技术让电影的摄制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带给演员的却几乎是末日般的挑战,因为电影视觉效果变得无比真实,而演员却要在虚无缥缈的环境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
一、数字电影表演的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对于当代影视表演艺术的形式及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MIT)积极从事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开拓性研究,从而确立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学科分支的独立地位(图3-4)
。
在电影艺术进入数字时代,即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后,电影艺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从无到有、从虚到实的“视觉革命”。而在此之前,许多电影公司将自己的特技部门纷纷解散。直到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以及他的奠基作《星球大战》诞生,才彻底改变了电影拍摄和表演的方式(图3-5)。
案例赏析 3-1 《星球大战》中的数字表演和电影数字技术
20世纪80年代,卢卡斯开始了计算机技术在影片制作中的初期尝试。1975年为了能够实现技术性突破,卢卡斯将20世纪福克斯公司已经解散的视觉特效部门重新召集起来组建成立了工业光魔(全称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他们在加州的一个仓库中拉开了《星球大战》的制作序幕。
科幻片《星球大战》(Star
Wars,1977年)是一部关于太空的神话史诗,充满了强烈的英雄冒险主义色彩,它满足了我们平凡人生中无法体验的视觉高潮,孕育着“正义、和平、自由、飞翔”这些梦想,包含着每一个平凡的个体穿越时空的虔诚守望。
影片问世后曾在全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影片中现代尖端科技的运用对未来世界做了详细的展示,片中的科技效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影片的制作水准超前,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原有的技术观念,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以“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来评价这部影片是丝毫也不为过的,见图3-6。
《星球大战》作为电影数字技术应用的奠基者,数字表演初现端倪。卢卡斯冒着巨大的风险完成了这部创世之作。筹备初期一些演员甚至连剧本都没有看就直接拒绝了这部貌似“荒唐滑稽”的另类题材电影。而在影片摄制过程中,演员的表演也是不尽相同,塞缪尔·L·杰克逊较好地融入了角色,而老演员利亚姆·尼森甚至感觉才思枯竭,根本不知所云。但是,表现真实的角色感受和环境反应,以及在绿幕虚拟环境中表演的方式已经成为数字电影表演的基本要求(图3-7)。
二、数字电影表演的建立阶段(20世纪80年代)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计算机技术 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电影的制作方式与法国“巴赞式”纪实美学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导演纷纷推出了风格各异的数字电影作品。
案例赏析3-2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代表作品《夺宝奇兵》、《外星人ET》
1.《夺宝奇兵》
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主打惊悚和幽默的冒险电影《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1981年),通过一系列的视觉刺激,表现出福特惊心动魄的惊险历程,见图3-8。
2.《外星人ET》
经典的科幻电影《外星人ET》(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年)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推出的又一力作,首次以一个崭新的视角表现令人恐惧的外星生物(图3-9)。其中,只有7岁、出身表演世家的儿童演员德鲁·巴里摩尔(Drew Barrymore)的表演真挚感人,很好地演绎出人类与外星生物之间纯洁无暇的友情,见图3-9。
此时,另外一位影响电影史的青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也跃跃欲试,拍摄了表现未来人类命运的《终结者》以及表现深海神秘生物的影片《深渊》。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