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035777
编辑推荐
多尺度空间分析拓展了认识地理世界的技术手段
多尺度空间分析是多尺度GIS的核心理论和技术
基于IT2 FS的模糊空间分析框架为人们认识模糊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多尺度空间分析为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真实客观的技术手段
多尺度空间分析是多尺度GIS的核心理论和技术
基于IT2 FS的模糊空间分析框架为人们认识模糊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多尺度空间分析为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真实客观的技术手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近年来进行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以区间Ⅱ-型模糊集(IT2 FS)理论为依据讨论和分析高阶模糊地理现象建模、空间分析的技术和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基于IT2 FS的模糊空间对象的对象模型、度量方法、结构分析,方向关系模型及其分析;分别基于交叉集和区域连接推演(RCC)模型扩展的拓扑关系分析%距离关系和叠置分析;基于IT2 FS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框架等。
本书反映了当代模糊地理信息科学的新发展,可以作为智能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反映了当代模糊地理信息科学的新发展,可以作为智能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多尺度空间数据获取
1.1.2 多尺度空间数据存储、管理和表达
1.1.3 多尺度空间分析
1.1.4 多尺度空间关系研究现状
§1.2 问题的提出、解决思路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解决思路
1.2.3 本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 本书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第2章 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尺度和不确定性
§2.1 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尺度研究
2.1.1 尺度的内涵
2.1.2 尺度分析
2.1.3 尺度转换
2.1.4 **尺度选择
§2.2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2.2.1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概念和框架
2.2.2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
2.2.3 GIS空间分析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2.2.4 空间数据互操作中的不确定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间Ⅱ-型模糊集概论
§3.1 Ⅱ-型模糊集和区间Ⅱ-型模糊集的定义
§3.2 IT2 FS的模糊逻辑
3.2.1 区间数的运算
3.2.2 IT2 FS的截集
3.2.3 IT2 FS的逻辑运算
3.2.4 IT2 FS的模糊关系
§3.3 IT2 FS的性质
3.3.1 IT2 FS的质心
3.3.2 IT2 FS的距离
3.3.3 IT2 FS的相似性
3.3.4 IT2 FS的包含度
3.3.5 IT2 FS的序关系
3.3.6 IT2 FS的熵
§3.4 区间Ⅱ-型模糊集模糊综合评判
3.4.1 权重的确定
3.4.2 区间值模糊综合评判
§3.5 区间值Ⅱ-型模糊逻辑系统
3.5.1 IT2 FLS的结构
3.5.2 IT2 FLS推理
§3.6 IT2 FS上的拓扑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Ⅰ-型模糊集的实体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
§4.1 模糊空间实体的描述方法
4.1.1 从模糊边界的角度研究连续场中的模糊现象
4.1.2 已面向对象的的方法研究模糊现象
4.1.3 Ⅰ-型模糊地理区域的边界讨论
§4.2 模糊拓扑关系
4.2.1 基于交叉模型的扩展
4.2.2 基于RCC模型的扩展
§4.3 方向关系
4.3.1 空间方向参考框架
4.3.2 定性方向关系描述方法
4.3.3 方向关系的特征
4.3.4 定性方向关系的模糊描述方法
§4.4 距离关系
4.4.1 **距离
4.4.2 定性距离
§4.5 叠置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区间Ⅱ-型模糊集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框架
§5.1 地理信息的多尺度表示模型
5.1.1 普通尺度聚合模型
5.1.2 IT2 FS尺度聚合模型
5.1.3 尺度多态性
§5.2 基于IT2 FS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模型
5.2.1 多尺度空间分析的概念
5.2.2 多尺度空间分析的过程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区间Ⅱ-型模糊集的模糊建模和空间分析
§6.1 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描述模型研究
6.1.1 模糊点实体
6.1.2 模糊线实体
6.1.3 模糊面实体
6.1.4 区间Ⅱ-型模糊空间对象的不确定性度量
§6.2 区间Ⅱ-型模糊空间对象的度量及结构划分
6.2.1 区间Ⅱ-型模糊线的度量
6.2.2 区间Ⅱ-型模糊面的度量
6.2.3 区间Ⅱ-型模糊面的结构
$6.3 基于IT2 FLS的模糊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6.3.1 空间拓扑分析
6.3.2 空间方向分析
6.3.3 空间距离关系
6.3.4 空间叠置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自然灾害的多离散尺度分析方法框架——以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为例
§7.1 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概述
7.1.1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管理方法
7.1.2 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2 危险性分析中的数据收集
7.2.1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
7.2.2 环境因素
7.2.3 触发因素
7.2.4 人类活动的影响
§7.3 中国泥石流危险性的多层次(尺度)分析
7.3.1 省区尺度
7.3.2 县市尺度
7.3.3 乡镇尺度
§7.4 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7.4.1 危险性分析方法概述
7.4.2 确定评价因子和权重的方法
7.4.3 几种常见的危险性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8章 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
§8.1 孕灾环境危险度评价因子的尺度特征
8.1.1 试验区概况
8.1.2 泥石流孕灾环境危险度评价因子的选择
8.1.3 评价因子的尺度特征
§8.2 孕灾环境危险性分析的多尺度特征
8.2.1 孕灾因子赋值和归一化
8.2.2 孕灾因子的多尺度特征
§8.3 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尺度效应
8.3.1 尺度演变
8.3.2权重的确定
8.3.3不同尺度下的危险性分析比较
§8.4 基于IT2 FLS的多尺度危险性分析方法
8.4.1 计算区间权重
8.4.2 孕灾因子的区间化表达
8.4.3 多尺度孕灾环境危险性分析
8.4.4 各乡镇危险性分区的比较
§8.5 多尺度分析方法与单尺度分析方法的比较
§8.6 分析结果验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多尺度空间数据获取
1.1.2 多尺度空间数据存储、管理和表达
1.1.3 多尺度空间分析
1.1.4 多尺度空间关系研究现状
§1.2 问题的提出、解决思路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解决思路
1.2.3 本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 本书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第2章 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尺度和不确定性
§2.1 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尺度研究
2.1.1 尺度的内涵
2.1.2 尺度分析
2.1.3 尺度转换
2.1.4 **尺度选择
§2.2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
2.2.1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概念和框架
2.2.2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
2.2.3 GIS空间分析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2.2.4 空间数据互操作中的不确定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间Ⅱ-型模糊集概论
§3.1 Ⅱ-型模糊集和区间Ⅱ-型模糊集的定义
§3.2 IT2 FS的模糊逻辑
3.2.1 区间数的运算
3.2.2 IT2 FS的截集
3.2.3 IT2 FS的逻辑运算
3.2.4 IT2 FS的模糊关系
§3.3 IT2 FS的性质
3.3.1 IT2 FS的质心
3.3.2 IT2 FS的距离
3.3.3 IT2 FS的相似性
3.3.4 IT2 FS的包含度
3.3.5 IT2 FS的序关系
3.3.6 IT2 FS的熵
§3.4 区间Ⅱ-型模糊集模糊综合评判
3.4.1 权重的确定
3.4.2 区间值模糊综合评判
§3.5 区间值Ⅱ-型模糊逻辑系统
3.5.1 IT2 FLS的结构
3.5.2 IT2 FLS推理
§3.6 IT2 FS上的拓扑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Ⅰ-型模糊集的实体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
§4.1 模糊空间实体的描述方法
4.1.1 从模糊边界的角度研究连续场中的模糊现象
4.1.2 已面向对象的的方法研究模糊现象
4.1.3 Ⅰ-型模糊地理区域的边界讨论
§4.2 模糊拓扑关系
4.2.1 基于交叉模型的扩展
4.2.2 基于RCC模型的扩展
§4.3 方向关系
4.3.1 空间方向参考框架
4.3.2 定性方向关系描述方法
4.3.3 方向关系的特征
4.3.4 定性方向关系的模糊描述方法
§4.4 距离关系
4.4.1 **距离
4.4.2 定性距离
§4.5 叠置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区间Ⅱ-型模糊集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框架
§5.1 地理信息的多尺度表示模型
5.1.1 普通尺度聚合模型
5.1.2 IT2 FS尺度聚合模型
5.1.3 尺度多态性
§5.2 基于IT2 FS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模型
5.2.1 多尺度空间分析的概念
5.2.2 多尺度空间分析的过程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区间Ⅱ-型模糊集的模糊建模和空间分析
§6.1 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描述模型研究
6.1.1 模糊点实体
6.1.2 模糊线实体
6.1.3 模糊面实体
6.1.4 区间Ⅱ-型模糊空间对象的不确定性度量
§6.2 区间Ⅱ-型模糊空间对象的度量及结构划分
6.2.1 区间Ⅱ-型模糊线的度量
6.2.2 区间Ⅱ-型模糊面的度量
6.2.3 区间Ⅱ-型模糊面的结构
$6.3 基于IT2 FLS的模糊空间分析方法研究
6.3.1 空间拓扑分析
6.3.2 空间方向分析
6.3.3 空间距离关系
6.3.4 空间叠置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自然灾害的多离散尺度分析方法框架——以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为例
§7.1 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概述
7.1.1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管理方法
7.1.2 滑坡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7.2 危险性分析中的数据收集
7.2.1 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
7.2.2 环境因素
7.2.3 触发因素
7.2.4 人类活动的影响
§7.3 中国泥石流危险性的多层次(尺度)分析
7.3.1 省区尺度
7.3.2 县市尺度
7.3.3 乡镇尺度
§7.4 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7.4.1 危险性分析方法概述
7.4.2 确定评价因子和权重的方法
7.4.3 几种常见的危险性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8章 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
§8.1 孕灾环境危险度评价因子的尺度特征
8.1.1 试验区概况
8.1.2 泥石流孕灾环境危险度评价因子的选择
8.1.3 评价因子的尺度特征
§8.2 孕灾环境危险性分析的多尺度特征
8.2.1 孕灾因子赋值和归一化
8.2.2 孕灾因子的多尺度特征
§8.3 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尺度效应
8.3.1 尺度演变
8.3.2权重的确定
8.3.3不同尺度下的危险性分析比较
§8.4 基于IT2 FLS的多尺度危险性分析方法
8.4.1 计算区间权重
8.4.2 孕灾因子的区间化表达
8.4.3 多尺度孕灾环境危险性分析
8.4.4 各乡镇危险性分区的比较
§8.5 多尺度分析方法与单尺度分析方法的比较
§8.6 分析结果验证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前 言
地理信息是人们认识世界、利用自然不可或缺的媒介,是国家*重要、*基础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根基。地理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不确定性是地理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之一。在人们的长期生产生活中往往在不同尺度下认识地理实体和现象,并以大量的模糊语言表达和描述,而不确定性思维也是解决复杂地理问题的主要方式。
地理信息在不同尺度下呈连续非线性变化,然而目前的GIS只能在离散的不同尺度下存储、表示和分析空间数据,导致了分析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①地理实体和现象具有尺度效应,从不同的尺度下来认识地理现象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间知识;数据获取具有多尺度特征,由于综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数据比较困难,导致多尺度的空间数据利用率低;②离散尺度下的空间数据不足以描述在不同尺度下连续变化的空间实体和现象;③空间数据固有的不确定性使得空间分析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是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两大特征,对模糊地理现象的描述也要求是模糊的,而尺度效应也是造成分析结果不确定的主要因素;④空间数据处理方法也会引入新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二值逻辑的确定性方法,使得分析结果与人们的认知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不同的空间分析方法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⑤认知习惯的模糊性、差异性和不同的应用要求GIS能表示、存储、管理和分析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这些因素促使了传统GIS向多尺度GIS发展。
多尺度GIS要求实现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示、存储、管理、传输和分析,并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其中多尺度空间分析是多尺度GIS的核心理论,是目前地理信息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获取不同层次的空间信息,普遍采用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是人为的将地理现象划分为若干层次,在一个层次上采用单一尺度的空间数据和单一的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也比较单一。因此现有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在本质上是多层次上的空间分析。
本书提出了基于区间Ⅱ-型模糊集(IT2 FS)的模糊空间对象模型,解决了多尺度空间对象和模糊对象建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T2 FS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了拓扑关系、方向关系、距离关系和叠置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尺度空间分析模型,给出了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的一个普遍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中。本书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模型
模糊地理现象模型是解决模糊地理问题的基础,基于IT2 FS建立了模糊点、线、面等空间对象模型,研究了区间Ⅱ-型模糊线的长度的多种度量方法和区间Ⅱ-型模糊面面积、周长、宽、高、外径的度量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区间Ⅱ-型模糊对象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基于区间Ⅱ-型模糊拓扑理论研究了区间Ⅱ-型模糊区域的结构,区间Ⅱ-型模糊区域由核 、内边界 、边界内部 、外边界 、外部构成 , 、 , 构成了模糊边界 ,定义了三种不同的模糊边界。
2)高阶模糊地理现象分析方法
给出了三种区间Ⅱ-型模糊对象的交叉集拓扑关系描述方法;研究了基于相似性和包含度的RCC拓扑关系描述方法。提出了八方向模糊不均匀划分模型,该模型不具有平等性,其中N、E、S、W各占60度,而NE、SE、SW、NW各占30度,突出了东、南、西、北四方向的主要地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顾及参考点点位误差的扩展的八方向模糊不均匀划分模型,并研究了计算复杂对象间的方向关系算法。与已有的方向关系模型相比,基于IT2 FS 的方向关系推理充分顾及了空间对象的不确定性、局域性和全域性、方向概念的模糊性和方向关系的层次性,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提出了描述区间Ⅱ-型模糊对象的三种距离:几何距离、属性距离和定性距离,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和描述方法。给出了区间Ⅱ-型模糊数据的叠置分析方法:区间Ⅱ-型模糊数学法和区间Ⅱ-型模糊逻辑法。
3)基于IT2 FS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框架
提出了尺度多态性的概念,包括空间尺度多态性、属性尺度多态性、时间尺度多态性和组织尺度多态性。研究了空间数据尺度聚合模型,给出了两类尺度聚合方法,通过I-型尺度聚合方法,单一形式的数据可以融合多个尺度的信息;通过Ⅱ-型尺度聚合方法,多尺度的空间知识以下界和上界表示。提出了基于IT2 FS的多尺度空间分析理论。通过尺度聚合模型获取空间信息和知识在适宜尺度区间的上界和下界,以此表达空间信息和知识的多态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多尺度空间分析的相关概念:基本尺度、空间分析尺度、多尺度空间分析和多层次空间分析,分析了多尺度空间分析的一般过程。
本书在*后研究了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在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应用,提出了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尺度模型:本征尺度、测量尺度、存储尺度、建模尺度、评价预测尺度,该尺度模型描述了危险性分析中的尺度特征和尺度演变过程。在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中,用多尺度方法表示适宜尺度区间内的各因子,用区间值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各因子的权重,以区间值的形式表示,用区间Ⅱ-型模糊计算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危险性,引入心态指标来描述;并分析可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不确定性,用以描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高阶模糊地理信息不确定性涉及的内容很多,本书仅涉及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高阶模糊地理信息科学将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多尺度和模糊逻辑方面的文献,参考引用了部分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此对相关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值此成书之际,衷心感谢导师崔伟宏教授、魏峰远教授所给予的指导和一如既往的支持。崔铁军教授和王中良教授对本书给予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帮助。本书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01352)的资助。另外,硕士研究生刘玉洁、丁振川、姜德阳、杨涵棋、张小龙、屈帅、包丹丹等参与了本书的校勘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地理信息在不同尺度下呈连续非线性变化,然而目前的GIS只能在离散的不同尺度下存储、表示和分析空间数据,导致了分析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①地理实体和现象具有尺度效应,从不同的尺度下来认识地理现象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间知识;数据获取具有多尺度特征,由于综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数据比较困难,导致多尺度的空间数据利用率低;②离散尺度下的空间数据不足以描述在不同尺度下连续变化的空间实体和现象;③空间数据固有的不确定性使得空间分析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是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两大特征,对模糊地理现象的描述也要求是模糊的,而尺度效应也是造成分析结果不确定的主要因素;④空间数据处理方法也会引入新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采用二值逻辑的确定性方法,使得分析结果与人们的认知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不同的空间分析方法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⑤认知习惯的模糊性、差异性和不同的应用要求GIS能表示、存储、管理和分析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这些因素促使了传统GIS向多尺度GIS发展。
多尺度GIS要求实现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示、存储、管理、传输和分析,并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其中多尺度空间分析是多尺度GIS的核心理论,是目前地理信息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获取不同层次的空间信息,普遍采用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是人为的将地理现象划分为若干层次,在一个层次上采用单一尺度的空间数据和单一的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也比较单一。因此现有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在本质上是多层次上的空间分析。
本书提出了基于区间Ⅱ-型模糊集(IT2 FS)的模糊空间对象模型,解决了多尺度空间对象和模糊对象建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T2 FS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了拓扑关系、方向关系、距离关系和叠置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尺度空间分析模型,给出了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的一个普遍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中。本书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模型
模糊地理现象模型是解决模糊地理问题的基础,基于IT2 FS建立了模糊点、线、面等空间对象模型,研究了区间Ⅱ-型模糊线的长度的多种度量方法和区间Ⅱ-型模糊面面积、周长、宽、高、外径的度量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区间Ⅱ-型模糊对象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基于区间Ⅱ-型模糊拓扑理论研究了区间Ⅱ-型模糊区域的结构,区间Ⅱ-型模糊区域由核 、内边界 、边界内部 、外边界 、外部构成 , 、 , 构成了模糊边界 ,定义了三种不同的模糊边界。
2)高阶模糊地理现象分析方法
给出了三种区间Ⅱ-型模糊对象的交叉集拓扑关系描述方法;研究了基于相似性和包含度的RCC拓扑关系描述方法。提出了八方向模糊不均匀划分模型,该模型不具有平等性,其中N、E、S、W各占60度,而NE、SE、SW、NW各占30度,突出了东、南、西、北四方向的主要地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顾及参考点点位误差的扩展的八方向模糊不均匀划分模型,并研究了计算复杂对象间的方向关系算法。与已有的方向关系模型相比,基于IT2 FS 的方向关系推理充分顾及了空间对象的不确定性、局域性和全域性、方向概念的模糊性和方向关系的层次性,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提出了描述区间Ⅱ-型模糊对象的三种距离:几何距离、属性距离和定性距离,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和描述方法。给出了区间Ⅱ-型模糊数据的叠置分析方法:区间Ⅱ-型模糊数学法和区间Ⅱ-型模糊逻辑法。
3)基于IT2 FS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框架
提出了尺度多态性的概念,包括空间尺度多态性、属性尺度多态性、时间尺度多态性和组织尺度多态性。研究了空间数据尺度聚合模型,给出了两类尺度聚合方法,通过I-型尺度聚合方法,单一形式的数据可以融合多个尺度的信息;通过Ⅱ-型尺度聚合方法,多尺度的空间知识以下界和上界表示。提出了基于IT2 FS的多尺度空间分析理论。通过尺度聚合模型获取空间信息和知识在适宜尺度区间的上界和下界,以此表达空间信息和知识的多态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多尺度空间分析的相关概念:基本尺度、空间分析尺度、多尺度空间分析和多层次空间分析,分析了多尺度空间分析的一般过程。
本书在*后研究了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在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应用,提出了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的尺度模型:本征尺度、测量尺度、存储尺度、建模尺度、评价预测尺度,该尺度模型描述了危险性分析中的尺度特征和尺度演变过程。在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中,用多尺度方法表示适宜尺度区间内的各因子,用区间值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各因子的权重,以区间值的形式表示,用区间Ⅱ-型模糊计算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的危险性,引入心态指标来描述;并分析可多尺度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不确定性,用以描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高阶模糊地理信息不确定性涉及的内容很多,本书仅涉及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高阶模糊地理信息科学将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多尺度和模糊逻辑方面的文献,参考引用了部分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此对相关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值此成书之际,衷心感谢导师崔伟宏教授、魏峰远教授所给予的指导和一如既往的支持。崔铁军教授和王中良教授对本书给予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帮助。本书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01352)的资助。另外,硕士研究生刘玉洁、丁振川、姜德阳、杨涵棋、张小龙、屈帅、包丹丹等参与了本书的校勘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在线试读
本书以IT2 FS为理论基础,建立一个能够顾及GIS中多种不确定性(主要包括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尺度效应的模型,称为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表达模型,该模型包括区间Ⅱ-型模糊点、模糊线和模糊面,分析模糊线和模糊面的结构特征,提出区间Ⅱ-型模糊对象的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拓扑关系分析、方向关系分析、距离关系分析和叠置分析。
研究泥石流孕灾因子的尺度特征,确定各因子的适宜尺度区间,以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模型和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多尺度泥石流危险性分析方法。首先将各因子在适宜尺度区间量化,以区间值表示各因子的值,并以区间权重分析法分析各因子的权重,然后用区间Ⅱ-型模糊分析法分析泥石流危险性。引入形态指标评价分析结果,并与单一尺度下的模糊分析结果比较,总结该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研究泥石流孕灾因子的尺度特征,确定各因子的适宜尺度区间,以基于IT2 FS的模糊对象模型和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多尺度泥石流危险性分析方法。首先将各因子在适宜尺度区间量化,以区间值表示各因子的值,并以区间权重分析法分析各因子的权重,然后用区间Ⅱ-型模糊分析法分析泥石流危险性。引入形态指标评价分析结果,并与单一尺度下的模糊分析结果比较,总结该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