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7154834
内容简介
本书从重译内容的世俗化取向、重译规范的世俗化取向、重译形态的世俗化取向、重译主体的世俗化取向、重译评判的世俗化取向、文学译与文化译互构重译等方面,探讨了语言学上的重译世俗化现象。
目 录
章 绪论
1.1 “重译世俗化”题义
1.2 本论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
1.2.1.1 翻译研究的本质
1.2.1.2 翻译研究的转向
1.2.1.3 翻译研究的趋势
1.2.2 研究对象的定位
1.2.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
1.2.4 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分析工具
1.3 研究文献回顾
1.3.1 重译描述的前研究
1.3.1.1 重译版本研究
1.3.1.2 重译类型研究
1.3.1.3 重译主体研究
1.3.1.4 重译价值研究
1.3.1.5 译本关系研究
1.3.2 重译理论的前研究
1.3.3 重译应用的前研究
1.4 本研究的理论支持
1.4.1 互文性理论与重译文本研究
1.4.2 译文“明晰化假说”与译文形式世俗化
1.4.3 文本“改写”与重译世俗取值
1.5 “重译世俗化”论题框架
第二章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
2.1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进程
2.1.1 翻译意识形态的世俗化指向
2.1.1.1 20世纪前期——“两用”指向
2.1.1.2 20世纪中期——“两为”服务
2.1.1.3 20世纪后期——“双百”方针
2.1.2 翻译题材的世俗化为用
2.1.2.1 20世纪前期的文化实用性翻译
2.1.2.2 20世纪中期的政治诠释性翻译
2.1.2.3 20世纪后期的市场商业化翻译
2.2 重译内容的世俗主张——厚译
2.2.1 原文本内容理解层面的“深度”阐释
2.2.1.1 理解过程的误读与误译
2.2.1.2 从俗向易的“重写”权加
2.2.2 重写中表达层面的深度翻译
2.2.2.1 厚译在《红楼梦》译本中的体现一:释译
2.2.2.2 厚译在《红楼梦》译本中的体现二:化译
2.2.2.3 厚译在《红楼梦》译本中的体现三:变译
2.2.2.4 厚译在《尤利西斯》译本中的体现:译注
第三章 重译规范的世俗化
3.1 “翻译规范”与重译规范本质
3.1.1 翻译规范的概念内涵
3.1.2 翻译规范的动变
3.2 重译规范的世俗化演变
3.2.1 翻译原则的世俗化流变
3.2.1.1 翻译策略的世俗化演变
3.2.1.2 翻译手段的世俗化应变
3.2.2 翻译研究的普遍性探讨
3.3 重译规范在语意传达上的世俗化
3.3.1 语言结构表层的显现
3.3.1.1 在词句层面的呈现
3.3.1.2 在篇章层次的呈现
3.3.2 文化内蕴深层的显现
3.3.3 “陌生化”追求和“入世”向度
第四章 重译形态的世俗化
4.1 重译形态的客观存在
4.1.1 “深度翻译”理论在重译形态取向上的应用
4.1.2 多译本、全译本、主文本、副文本的概念介入
4.2 重译的历时演生
4.2.1 译文本构成的演变历史
4.2.1.1 20世纪前期的小说译介
4.2.1.2 20世纪中期的文学译介
4.2.1.3 20世纪后期的经典重译及全译
4.2.2 译文本时域的结构方式
4.2.2.1 文化启蒙时期——意译
4.2.2.2 文化革命时期——改译
4.2.2.3 文化复兴时期——释译
4.3 重译的共时衍生
4.3.1 重译共生中的语境景观
4.3.2 重译演生后的效果差异
4.3.2.1 文学建构的差异
4.3.2.2 文化干预的差异
第五章 重译主体的世俗化
5.1 重译主体世俗之旅
5.2 重译主体群一:本土译家与外域汉学译家
5.2.1 两译名著之改写
5.2.2 《红楼梦》小说两译比对
5.2.2.1 叙述主题的定位
5.2.2.2 叙i术标记语的蛮涌
5.2.3 《茶馆》话剧两译比对
5.2.3.1 话剧翻译中的语言变通
5.2.3.2 话剧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
5.3 重译主体群二:文学家翻译与学者型翻译
5.3.1 《快乐王子集》童话两译比对
5.3.1.1 童话翻译语言文体的时代性
5.3.1.2 童话翻译主题风格的浅俗化
5.3.2 《尤利西斯》现代小说两译比对
5.3.2.1 两译本对原文内语码的译与不译
5.3.2.2 两译本对原文外符码的译与不译
5.3.2.3 两译本在文学神韵上的异译异趣
5.3.3 剧作家实践戏剧翻译
5.3.3.1 曹禺译作《柔蜜欧与幽丽叶》
5.3.3.2 老舍译作《苹果车》
5.4 重译主体群三:女性翻译与男性翻译
5.4.1 两译作品文风笔法的摹拟传达
5.4.1.1 《名利场》两译在“名称”翻译上的尝试
5.4.1.2 《名利场》两译在语意色彩上的分化
5.4.2 两译作品人物形象的重塑再现
5.4.2.1 《苔丝》译例
5.4.2.2 《简·爱》译例
5.5 重译主体行为另类
5.5.1 重译另类一:作者自行翻译
5.5.2 重译另类二:译者自我修订
第六章 重译评判的世俗化
6.1 文学翻译批评本质
6.1.1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6.1.1.1 翻译批评的概念和范畴
6.1.1.2 文学批评与翻译批评的结合
6.1.2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
6.1.2.1 传统规约性研究
6.1.2.2 现代描写性研究
6.1.2.3 阐释性的多元视角研究
6.1.3 文学翻译批评的特质
6.2 多译文本语体风格评判
6.2.1 重译散文突出怡情性
6.2.1.1 《瓦尔登湖》节选篇“ButeNeighbors英译汉
6.2.1.2 《兰亭集序》篇汉译英
6.2.2 重译戏剧突出娱乐性
6.2.2.1 ThehnportamjeBeingEarnest剧名人名的近俗归化套译
6.2.2.2 Thelmportaru:eBeingEarnest语气语调的通俗归化活译
6.2.2.3 TheImportance0BeingEarnest语意文风的随俗归化变译
6.2.3 重译小说突出实验新颖
6.2.3.1 短篇故事Psychology(《心理学》)两译例析
6.2.3.2 “陌生化”手法适译
6.2.4 重译诗歌突出象似意境
6.2.4.1 诗歌翻译例一:十四行诗SONNET29汉译
6.2.4.2 诗歌翻译例二:《丑奴儿》一词英译
6.2.4.3 诗歌翻译例三:古诗“行行重行行”三译
6.3 重译文本审美世俗取向
6.3.1 意象和形象的真切再现
6.3.1.1 意象再造
6.3.1.2 形象重塑
6.3.2 意义与情趣的巧妙取舍
6.3.2.1 绕口趣文巧译
6.3.2.2 杂体趣文巧译
第七章 “文学译”与“文化译”互构重译
7.1 文化元典的实用选译与文学经典的艺术适译
7.1.1 文化元典的实用选译
7.1.2 文学经典的艺术适译
7.1.3 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文化元典和文学经典翻译
7.2 “文化译”与“文学译”博弈互构
7.2.1 《有狐》英译对比
7.2.1.1 原诗与译文
7.2.1.2 韵体译与散体译
7.2.1.3 文化译与文学译
7.2.2 《落花生》英译对比
7.2.2.1 传译文体风格
7.2.2.2 传译文化意象
第八章 结语
8.1 重译本体的合时人世动机
8.1.1 译本是个体经验的应世重写
8.1.2 重译是主体意向的世俗选择
8.2 “重译世俗化”论题研究延伸
8.2.1 文学重译模式探讨
8.2.2 “重译世俗化”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论题中涉及的部分多译本列举
1.1 “重译世俗化”题义
1.2 本论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选题缘由和研究目的
1.2.1.1 翻译研究的本质
1.2.1.2 翻译研究的转向
1.2.1.3 翻译研究的趋势
1.2.2 研究对象的定位
1.2.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
1.2.4 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分析工具
1.3 研究文献回顾
1.3.1 重译描述的前研究
1.3.1.1 重译版本研究
1.3.1.2 重译类型研究
1.3.1.3 重译主体研究
1.3.1.4 重译价值研究
1.3.1.5 译本关系研究
1.3.2 重译理论的前研究
1.3.3 重译应用的前研究
1.4 本研究的理论支持
1.4.1 互文性理论与重译文本研究
1.4.2 译文“明晰化假说”与译文形式世俗化
1.4.3 文本“改写”与重译世俗取值
1.5 “重译世俗化”论题框架
第二章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
2.1 重译内容的世俗化进程
2.1.1 翻译意识形态的世俗化指向
2.1.1.1 20世纪前期——“两用”指向
2.1.1.2 20世纪中期——“两为”服务
2.1.1.3 20世纪后期——“双百”方针
2.1.2 翻译题材的世俗化为用
2.1.2.1 20世纪前期的文化实用性翻译
2.1.2.2 20世纪中期的政治诠释性翻译
2.1.2.3 20世纪后期的市场商业化翻译
2.2 重译内容的世俗主张——厚译
2.2.1 原文本内容理解层面的“深度”阐释
2.2.1.1 理解过程的误读与误译
2.2.1.2 从俗向易的“重写”权加
2.2.2 重写中表达层面的深度翻译
2.2.2.1 厚译在《红楼梦》译本中的体现一:释译
2.2.2.2 厚译在《红楼梦》译本中的体现二:化译
2.2.2.3 厚译在《红楼梦》译本中的体现三:变译
2.2.2.4 厚译在《尤利西斯》译本中的体现:译注
第三章 重译规范的世俗化
3.1 “翻译规范”与重译规范本质
3.1.1 翻译规范的概念内涵
3.1.2 翻译规范的动变
3.2 重译规范的世俗化演变
3.2.1 翻译原则的世俗化流变
3.2.1.1 翻译策略的世俗化演变
3.2.1.2 翻译手段的世俗化应变
3.2.2 翻译研究的普遍性探讨
3.3 重译规范在语意传达上的世俗化
3.3.1 语言结构表层的显现
3.3.1.1 在词句层面的呈现
3.3.1.2 在篇章层次的呈现
3.3.2 文化内蕴深层的显现
3.3.3 “陌生化”追求和“入世”向度
第四章 重译形态的世俗化
4.1 重译形态的客观存在
4.1.1 “深度翻译”理论在重译形态取向上的应用
4.1.2 多译本、全译本、主文本、副文本的概念介入
4.2 重译的历时演生
4.2.1 译文本构成的演变历史
4.2.1.1 20世纪前期的小说译介
4.2.1.2 20世纪中期的文学译介
4.2.1.3 20世纪后期的经典重译及全译
4.2.2 译文本时域的结构方式
4.2.2.1 文化启蒙时期——意译
4.2.2.2 文化革命时期——改译
4.2.2.3 文化复兴时期——释译
4.3 重译的共时衍生
4.3.1 重译共生中的语境景观
4.3.2 重译演生后的效果差异
4.3.2.1 文学建构的差异
4.3.2.2 文化干预的差异
第五章 重译主体的世俗化
5.1 重译主体世俗之旅
5.2 重译主体群一:本土译家与外域汉学译家
5.2.1 两译名著之改写
5.2.2 《红楼梦》小说两译比对
5.2.2.1 叙述主题的定位
5.2.2.2 叙i术标记语的蛮涌
5.2.3 《茶馆》话剧两译比对
5.2.3.1 话剧翻译中的语言变通
5.2.3.2 话剧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
5.3 重译主体群二:文学家翻译与学者型翻译
5.3.1 《快乐王子集》童话两译比对
5.3.1.1 童话翻译语言文体的时代性
5.3.1.2 童话翻译主题风格的浅俗化
5.3.2 《尤利西斯》现代小说两译比对
5.3.2.1 两译本对原文内语码的译与不译
5.3.2.2 两译本对原文外符码的译与不译
5.3.2.3 两译本在文学神韵上的异译异趣
5.3.3 剧作家实践戏剧翻译
5.3.3.1 曹禺译作《柔蜜欧与幽丽叶》
5.3.3.2 老舍译作《苹果车》
5.4 重译主体群三:女性翻译与男性翻译
5.4.1 两译作品文风笔法的摹拟传达
5.4.1.1 《名利场》两译在“名称”翻译上的尝试
5.4.1.2 《名利场》两译在语意色彩上的分化
5.4.2 两译作品人物形象的重塑再现
5.4.2.1 《苔丝》译例
5.4.2.2 《简·爱》译例
5.5 重译主体行为另类
5.5.1 重译另类一:作者自行翻译
5.5.2 重译另类二:译者自我修订
第六章 重译评判的世俗化
6.1 文学翻译批评本质
6.1.1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6.1.1.1 翻译批评的概念和范畴
6.1.1.2 文学批评与翻译批评的结合
6.1.2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
6.1.2.1 传统规约性研究
6.1.2.2 现代描写性研究
6.1.2.3 阐释性的多元视角研究
6.1.3 文学翻译批评的特质
6.2 多译文本语体风格评判
6.2.1 重译散文突出怡情性
6.2.1.1 《瓦尔登湖》节选篇“ButeNeighbors英译汉
6.2.1.2 《兰亭集序》篇汉译英
6.2.2 重译戏剧突出娱乐性
6.2.2.1 ThehnportamjeBeingEarnest剧名人名的近俗归化套译
6.2.2.2 Thelmportaru:eBeingEarnest语气语调的通俗归化活译
6.2.2.3 TheImportance0BeingEarnest语意文风的随俗归化变译
6.2.3 重译小说突出实验新颖
6.2.3.1 短篇故事Psychology(《心理学》)两译例析
6.2.3.2 “陌生化”手法适译
6.2.4 重译诗歌突出象似意境
6.2.4.1 诗歌翻译例一:十四行诗SONNET29汉译
6.2.4.2 诗歌翻译例二:《丑奴儿》一词英译
6.2.4.3 诗歌翻译例三:古诗“行行重行行”三译
6.3 重译文本审美世俗取向
6.3.1 意象和形象的真切再现
6.3.1.1 意象再造
6.3.1.2 形象重塑
6.3.2 意义与情趣的巧妙取舍
6.3.2.1 绕口趣文巧译
6.3.2.2 杂体趣文巧译
第七章 “文学译”与“文化译”互构重译
7.1 文化元典的实用选译与文学经典的艺术适译
7.1.1 文化元典的实用选译
7.1.2 文学经典的艺术适译
7.1.3 翻译目的论观照下的文化元典和文学经典翻译
7.2 “文化译”与“文学译”博弈互构
7.2.1 《有狐》英译对比
7.2.1.1 原诗与译文
7.2.1.2 韵体译与散体译
7.2.1.3 文化译与文学译
7.2.2 《落花生》英译对比
7.2.2.1 传译文体风格
7.2.2.2 传译文化意象
第八章 结语
8.1 重译本体的合时人世动机
8.1.1 译本是个体经验的应世重写
8.1.2 重译是主体意向的世俗选择
8.2 “重译世俗化”论题研究延伸
8.2.1 文学重译模式探讨
8.2.2 “重译世俗化”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论题中涉及的部分多译本列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