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1079919
□上册
◎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哲学 1
试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 蔡灿津/3
百年来改变中国面貌的一门首要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高放/9
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 赵宝煦/22
百年伦理研究回溯 王泽应/31
马克思的启示: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 余源培、荆忠/42
哲学主题历史转换的内在本质———关于主体性根源的一点思考 孙承叔/53
德性知识论 陈嘉明/69
回眸审美自觉中的“崇高”之维———一种对德国古典美学中崇高范畴嬗演的考辨 黄克剑/8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 虞崇胜、张建军/98
马克思第二个“哲学之谜”研究的意义———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是怎样剥出来的 冯景源/110
续写«资本论»:“伪我们”意识流的臣服性接受———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张一兵/1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四大主体建构 沈江平/140
新社会运动对西方传统社会主义运动的挑战与创新 孟鑫/152
◎公共管理 165
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战略与战术 陈振明/167
地方政府的治理创新战略———美国凤凰城的案例及经验 蓝志勇/178
论“公共性”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实现 张康之/189
“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徐勇/199
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黎昕、赖扬恩、谭敏/213
中国公民意识的本土特质 傅慧芳/224
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曹锦清、刘炳辉/234
复合政治:自然单元与行政单元的治理逻辑———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认识 邓大才/258
◎经济学及金融 277
论知识经济的形成、发展将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余绪缨/279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与财政关系的若干思考 邓子基/286
所有制理论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吴宣恭/296
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十点理解和见解 钱伯海/306
风险经济学引论 黄良文/319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模式比较、绩效分析和我国的现实选择 张亦春/327
«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 宋涛、胡钧/338
论簇群式城市化发展路径 黄家骅/358
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结构塌陷及其治理方略 陈心颖、陈明森/368
有关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几个问题 陈征/385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与坚持依法治税的中国道路 邓力平/398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 李建平/410
我与«‹资本论›简说»———对三个理论问题不同解读的辨析 卫兴华/419
«资本论»越读越爱,不读不爱 胡培兆、邹文英/434
从赶超型发展战略视野反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许经勇/449
去产能、去杠杆、重构价值链与振兴实体经济 刘志彪/459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QMM课题组/470
□下册
◎社会学 489
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义利问题: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郑杭生、冯仕政/491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庄国土/510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洪大用/523
定性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论意义 风笑天/536
◎文学 545
百年中国文论述略 谢冕/547
中国新诗的“现代”潮流 刘登翰/567
文学史的叙述问题———文学史学的基本话语研究 郑家建/580
小说20年:人性描写的历史演进 管宁/586
中国辑佚学研究百年 曹书杰/596
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 杨义/615
游走与播迁———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 赵园/637
人文学及其“现代性”命运 万俊人/659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问题与领域 周宁/675
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 王岳川/691
审美宽容: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刘小新/705
网络文学:庞然大物的挑战 南帆/715
数码浪漫主义三重解 黄鸣奋/729
蔡复一的本来面目———钟惺谭元春周边人物论之一 陈庆元/741
论读者心理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孙绍振/755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护国战争前后严复与梁启超的“对话” 陆建德/767
◎历史 813
历史认识驱动系统论纲———兼论多角度研究历史 汪征鲁/815
«万历十五年»对李贽著作的误读 潘叔明、许苏民/821
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 刘海峰/829
从福建方志和笔记看民间信仰 汪毅夫/838
当代民间宗教的复兴与转型———以福建三一教为例 林国平/850
“中央苏区”概念的地域指涉变迁考 郭若平、袁超乘/863
早期台湾史与大陆关系的重新审视 陈支平/876
◎法学 891
评对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发展现状的几种误解 陈 安/893
违法成本论 游劝荣/908
虚拟财产解析———以虚拟有形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 林旭霞/918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解读 杨立新/930
谈法律思维模式 林来梵/943
□后记 963
含着从传统的治理体系向现代转型之意。当前的理论关注往往聚焦于“过程”与“目标”,如近年流行的对西方以“多元”和“参与”为核心治理理念与体系的介绍,以及围绕党政科层运作机制的项目制、行政发包制、运动式治理、锦标赛体制、策略主义、简约治理等。但在这股学术潮流中,却普遍忽视了“源头”与“传统”,即传统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什么? 有哪些核心特征? 为何需要转型? 传统的治理体系在今天彻底消失了吗? 如果没有,又发挥着怎样的影响并规制着选择路径? 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回到历史的宏大视野中对传统治理体系进行梳理。
本文认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及后现代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从一个“静态社会”向“流动社会”转变,这个转变构成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期与根本挑战。中国传统社会经过漫长的摸索,逐渐形成了针对治理“中原农耕乡土社会”和“边疆游牧流动社会”两种不同社会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即“郡县制+六部制”和“盟旗制度”的二元国家治理体系,这个二元体系以郡县制为核心和主导,笔者称之为“郡县国家”。自元朝开始这种二元体系初见端倪,及至清朝日臻成熟,美国汉学界兴起的“新清史”潮流中提出的“内亚史观”无非是对边疆中国重要性予以突出和强调,“但清朝多元治理的成功,可能恰恰不是‘多元’的成功,而是背后‘一体’或‘同体’的成功。实际上,正是‘多元一体’的治理模式,是清朝相对于元朝的成功之处。……‘大一统’作为中华体制的制度精神却始终贯彻于中国历史当中”。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持续两千年的代表治理静态社会核心经验的郡县制达到了,终于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终确立而覆盖全国。“郡县国家”在这种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郡县国家”有四大支柱:中央集权为核心导向、文官制度为中层支撑、乡土自治为基层设计、行政区划为技术保障。
看似郡县制一统天下时,另一个趋势却日趋明显,即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进入一个高频率、大规模、长时期、广空间的“流动社会”, “流动中国”已是事实并将是长期的趋势。 “郡县国家”的静态社会治理经验出现了严重不适应,国家治理体系自清末开始的长达百年的调整与变革过程至今尚未完结。
一言以蔽之,作为上层建筑的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与与其对应的社会基础结构之间发生了深刻的不适应。这对关系才是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的核心命题,而非简单的政府间的层级关系、部门关系等科层制内部的组织社会学问题,或者干部行为动机、行动策略等行为主义导向的研究问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