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718115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旅游院校数量也相当可观,旅游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伴随着旅游教育的理念、模式及层次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
目 录
章 旅游业概况
节 世界旅游业概况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世界旅游市场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概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中国旅游市场
节 世界旅游业概况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世界旅游市场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概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中国旅游市场
第二章 亚洲旅游区
节 日本
一、国家概况
二、自然地理
三、历史
四、外交
五、经济
六、文化和艺术
七、教育
八、民俗风情
九、旅游业
十、旅游资源
第二节 韩国
一、国家概况
二、自然地理
三、历史
四、外交
五、经济
六、文化和艺术
七、教育
八、民俗风情
九、旅游业
十、旅游资源
第三节 朝鲜
一、国家概况
二、自然地理
三、历史
四、外交
五、经济
六、文化和艺术
七、教育
八、民俗风情
九、旅游业
十、旅游资源
第四节 蒙古
一、国家概况
二、自然地理
三、历史
四、外交
五、经济
六、文化和艺术
七、教育
八、民俗风情
九、旅游业
十、旅游资源
第五节 越南
一、国家概况
二、自然地理
三、历史
四、政治
五、经济
……
第三章 欧洲旅游区
第四章 美洲旅游区
第五章 非洲旅游区
第六章 大洋洲旅游区
在线试读
七、教育
伊朗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重视高等教育,于1989年制订高等教育5年发展计划,并通过提供贷款和给予物质、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民办高等教育。伊朗全国共有高等院校346所,大学生约132万人。伊朗的主要大学有德黑兰大学、伊斯兰自由大学、塔尔比亚特,莫达列斯大学、伊朗科学技术大学、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设拉子大学、霍梅尼国际大学等。
八、民俗风情
1.礼仪和习俗
在交际场合,伊朗人习惯于以握手作为见面礼节。在握手之后,双方往往还需要互吻面颊。但是由于受教规限制,男女之间是不可以握手或亲吻的。在伊朗,说话或跟对方正面而坐时,应将两手平放而不可双手交叉,如果双手交叉着说话,会被认为态度傲慢,甚至被视为有意挑衅。在伊朗,微笑和点头实际上只是主人一种礼貌的表示,并不一定是表示同意。另外,由于他们洁身时多用左手,因而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在接触、取物、递东西时不能用左手。
伊朗的男人一般上穿不超过膝盖的长衫,下着长至脚面以上的围裤,头裹长长的包头巾,嘴上留着浓重的胡须。伊朗妇女身上常佩戴许多饰物,一般要戴面纱。在德黑兰至库姆一带,妇女普遍穿伊斯兰的标准服饰,用一块大黑布从头遮到脚,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伊朗由于是伊斯兰教国家,当地禁止喝酒,也不能携带酒精类的饮料。
2.主要节日
伊朗新年(新日节,3月21-24日)、国庆日(2月11日)、伊斯兰共和国日(4月1日),还有开斋节、宰牲节、跳动火节、阿舒拉节等民族节日。
3.关食
伊朗人的口味一般比较清淡,偏爱微辣,讲究菜肴量少质精,注重色、香、味、形。各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尽相同,游牧地区的人们以牛奶、黄油、奶酪为主食,农业区的人们主食为面饼、米饭等。伊朗的特色菜是烤羊肉,羊肉加上伊朗调料,再用手捏成条状串在竹签上烤熟,味道很特别。
九、旅游业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十分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到伊朗旅游。1979-1994年,到伊朗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人。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01年的“9.11”事件对伊朗旅游业造成较大冲击,去伊朗的游客锐减。随着地区安全形势转好,赴伊朗旅游人数稳步回升。入境游客主要来自日本、独联体和海湾各国。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朗主要旅游地区。
1990年伊朗的入境旅游人数为15.4万人次,1995年为48.9万人次,2000年为134.2万人次,2002年为158.5万人次,2003年为154.6万人次,2004年为165.9万人次①。
1990年伊朗入境旅游收入为0.81亿美元,1995年为0.67亿美元,2000年为4.67亿美元,2003年为10.33亿美元,2004年为10.74亿美元②。
1995年伊朗出境旅游消费为2亿美元,2000年为7亿美元,2004年为4亿美元,2005年为42亿美元,2006年为46亿美元③。
……
伊朗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重视高等教育,于1989年制订高等教育5年发展计划,并通过提供贷款和给予物质、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民办高等教育。伊朗全国共有高等院校346所,大学生约132万人。伊朗的主要大学有德黑兰大学、伊斯兰自由大学、塔尔比亚特,莫达列斯大学、伊朗科学技术大学、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设拉子大学、霍梅尼国际大学等。
八、民俗风情
1.礼仪和习俗
在交际场合,伊朗人习惯于以握手作为见面礼节。在握手之后,双方往往还需要互吻面颊。但是由于受教规限制,男女之间是不可以握手或亲吻的。在伊朗,说话或跟对方正面而坐时,应将两手平放而不可双手交叉,如果双手交叉着说话,会被认为态度傲慢,甚至被视为有意挑衅。在伊朗,微笑和点头实际上只是主人一种礼貌的表示,并不一定是表示同意。另外,由于他们洁身时多用左手,因而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在接触、取物、递东西时不能用左手。
伊朗的男人一般上穿不超过膝盖的长衫,下着长至脚面以上的围裤,头裹长长的包头巾,嘴上留着浓重的胡须。伊朗妇女身上常佩戴许多饰物,一般要戴面纱。在德黑兰至库姆一带,妇女普遍穿伊斯兰的标准服饰,用一块大黑布从头遮到脚,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伊朗由于是伊斯兰教国家,当地禁止喝酒,也不能携带酒精类的饮料。
2.主要节日
伊朗新年(新日节,3月21-24日)、国庆日(2月11日)、伊斯兰共和国日(4月1日),还有开斋节、宰牲节、跳动火节、阿舒拉节等民族节日。
3.关食
伊朗人的口味一般比较清淡,偏爱微辣,讲究菜肴量少质精,注重色、香、味、形。各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尽相同,游牧地区的人们以牛奶、黄油、奶酪为主食,农业区的人们主食为面饼、米饭等。伊朗的特色菜是烤羊肉,羊肉加上伊朗调料,再用手捏成条状串在竹签上烤熟,味道很特别。
九、旅游业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十分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到伊朗旅游。1979-1994年,到伊朗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人。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01年的“9.11”事件对伊朗旅游业造成较大冲击,去伊朗的游客锐减。随着地区安全形势转好,赴伊朗旅游人数稳步回升。入境游客主要来自日本、独联体和海湾各国。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朗主要旅游地区。
1990年伊朗的入境旅游人数为15.4万人次,1995年为48.9万人次,2000年为134.2万人次,2002年为158.5万人次,2003年为154.6万人次,2004年为165.9万人次①。
1990年伊朗入境旅游收入为0.81亿美元,1995年为0.67亿美元,2000年为4.67亿美元,2003年为10.33亿美元,2004年为10.74亿美元②。
1995年伊朗出境旅游消费为2亿美元,2000年为7亿美元,2004年为4亿美元,2005年为42亿美元,2006年为46亿美元③。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