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669821
☆全球畅销40年,24个国家引进出版
《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提到的育儿方法高效、实用,现今市面上家教图书提到的所有概念,基本上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本源。与这些家教图书不同的是,《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是一本需要你作为整体来阅读的家庭教育心理学著作。要想很好地理解孩子,必须把他的成长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要把每个问题当成一个孤立的事件。你若不了解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就不会理解他为什么尿床,为什么和小伙伴相处不好,为什么不好好吃饭……让孩子拥有高质量的幼儿时代,《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会带给你立竿见影的效果!
道森博士根据开办儿童心理诊所的经验以及为人父的真情实感写成此书,精确描绘了孩子6岁前的心理发展地图。《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主要围绕着0~6岁孩子的发展阶段展开——婴儿期、学步期、第一个青春期和学前期,从科学的心理学视角,系统、具体、生动地介绍了儿童发展阶段的规律、特征和要点,并且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教育原则和简单实用的操作办法,为许多父母送去宝贵的教育方法和强大的心理支持。
序
写给父亲母亲
01初为人母
克服无能和怨恨情绪
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他的指纹
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
02 婴儿期
帮助婴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婴儿期鸟瞰
四个“不要”
03学步期
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家
玩具是学步期儿童的课本
和孩子玩贴标签游戏
做好孩子的家庭教师
04 第一个青春期(第一部分)
“可怕的两岁”
怎样管教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
05 第一个青春期(第二部分)
家有“语言饥渴症”孩子
重视电视的教育功能
缓解孩子的妒忌心理
大小便训练
在游戏中学习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就餐礼仪
给孩子制定入睡程序
06 学前期(第一部分)
学前期孩子的性格特点
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
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机制
和妈妈分离
同伴的世界
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情感
帮助孩子建立明确的性别认同
07 学前期(第二部分)
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性教育
家庭罗曼史
接受智力刺激的敏感时期
08 你能教会海豚打字吗
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正面强化的九大原则
09 培养一个自律的人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借助人为后果规范孩子的行为
管教孩子的12个“不要”
10 儿童与暴力
区分暴力的行为和暴力的感觉
导致暴力的几种教育方式
假想暴力可不可怕
杜绝暴力的最重要措施——真爱
11教育从家庭开始(第一部分)
智商
教会孩子思考
12 教育从家庭开始(第二部分)
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激发孩子的数学能力
父母的教育技巧
13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书籍和音乐
为孩子选书
为孩子选择音乐
14 给父母的建议
13个建议
寻找童年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爱
后记
翻译这本书,源于一个非常私人的体验。
女儿出生后,我在家里陪伴她四个月再恢复工作,熬过这些疲惫的日日夜夜,女儿依然吃奶吃不好,长得瘦小,常常需要调理,从中药、西药到各种益生菌,直到有一次女儿全天不吃不喝被强制输液。一整天未进食,小身体里却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抗拒到底,我们完全招架不住,只能放弃。再加上平衡工作和育儿带来的焦虑,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我于是不断地从书中寻找启发,从东方经典松田道雄的《育儿百科》、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到西方宝典《斯波克育儿经》《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类本土畅销书到近代人文经典《爱弥儿》《爱的艺术》,我在育儿的第一年阅读了大量书籍,如饥似渴地寻求精神上的依托,期待有一天“芝麻开门”,我能得到某种顿悟,将心中的焦虑一扫而光。
每一本书都带给我很多惊喜和启发,每一本书中都有大段大段的文字温暖我的心,甚至让我感同身受地泪流满面。心是渐渐温暖了,然而孩子的一些“偏离”依然会激起我强烈的不安,让我束手无策,我依然没找到系统的、具体的方法解决我的问题,依然没有办法看清前进的道路。这种状态,持续到一次出差。
女儿满周岁不久,我去法国出差,工作间隙,打电话给一位法国好友倾诉心里的压抑。她当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位忙碌的职场人。听完我的一大堆负面倾诉后,她推荐了这本书,说一定对我有帮助,因为书里的方法曾经帮助她挺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于是她喜欢买来送朋友,并在这个过程中惊讶地发现这本书竟凭借口口相传,成为法国社会一本极有影响力的育儿书。我将信将疑地记下了书名Tout se joue avant 6 ans。工作结束我去她家里度周末,惊喜地发现她已贴心地买好了一本要送给我。
曙光
拿到手迅速读过一遍,我的心被洗涤一新,仿佛盏盏明灯点亮在心头,我着迷地在女儿身上实践书中的方法。看到我一天天的变化,身为职业出版人的先生告诉我,“读懂一本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翻译一遍”,同时,这样的好书,让更多人读到,帮助更多的家庭,多好啊!于是,我们托朋友从美国带来了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我带着深入理解的劲头和与更多人分享的强大动力,一边深入阅读,一边实践,慢慢将它译了出来。
我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女儿已经度过了婴儿期,正开始学步期,因此在读完“婴儿期”的内容以后,总觉得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做好,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歉疚的情绪。比如,在小婴儿“自我概念”形成的初期,我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焦虑困住,纠结于“按时哺乳”还是“按需哺乳”,在这一点上,不同的医生甚至有不同的观点,在那些日子里,我确实感到无所适从。道森博士清楚地预见到母亲读者的反应,因此,他特意用一章的内容——并且是全书的第一章,来分析母亲的情感。说是分析,实际上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与人聊天。慢慢地,我心中的焦虑被驱散了,我会想:“原来别的母亲也是这样想啊”,“我的反应并没有很过分”。如果要将这一章的要点抄在这里,我几乎要将整章都抄下来了!因为道森博士是如此精准地了解母亲的心理,他在这个部分说的每一句话,仿佛都直击我内心深处那些敏感、脆弱、又不敢与人交流的隐秘的方面。
“我们的文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向年轻母亲灌输一条信息,就是母亲都神奇般地拥有与生俱来的母爱和母性,因此,她应该自然而然就会爱孩子、会照顾孩子。问题是她怎么就找不到这种感觉呢?她觉得自己照顾新生儿笨手笨脚的,于是就会猜想其他母亲都有天生的母性,唯独自己没有。她把时间都浪费在焦虑和无助感上了,而没有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其实,对新生儿的母爱,与照顾孩子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有着天壤之别。”
这就是我从医院回到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真实的内心写照。然而,我没有勇气将这些感觉和困惑告诉别人,不仅如此,在那些严重缺乏睡眠的日日夜夜,我也没有头绪将心中的感觉这样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我只是觉得自己被困在一种从未有过的乱哄哄的节奏中,失去了掌控的能力,被种种矛盾交织的情绪推着懵懵懂懂地向前走。
在我阅读过的书籍中,只有道森博士将“母亲的情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坦言:“大部分育儿书开篇即介绍新生儿,描述新生儿的特点,以及如何照顾他们。这些书都忽视了母亲的情感,我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绝非自夸之词,只有洞悉全局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写作安排。“想一想吧,几千年来母亲们都必须克服无能感和怨恨的情绪这两个心理障碍,那么你也一定能行。开始可能会很艰难,你会经历一些非常痛苦的时刻,你也会哭泣。但是你对自己越坦诚,就会越快地度过这个适应期。”我非常幸运地及时读到了这些宝贵的忠告,把调整自己的情绪放在首位,很快从困顿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感受到了踏踏实实做母亲的幸福”。
第一个青春期,陪孩子一起成长
道森博士不仅告诉母亲应该怎样想,而且尽全书之力告诉母亲应该怎样做:全书的主要篇幅围绕着0~6岁孩子的发展阶段展开——婴儿期、学步期、第一个青春期和学前期,从科学的心理学视角,系统、具体、生动地介绍了儿童发展阶段的规律、特征和要点,仿佛茫茫大海中的路标,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
真正开始动手翻译的时候,女儿正从学步期过渡到第一个青春期,因此,我非常幸运地在这个“恼人”的阶段,有机会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字斟句酌地翻译书中相应的内容,从中获得强大的心理支持。
有一件事情是我感触特别深的。
小孩子长到一岁左右,周围很多人会给你传递一种信息:可以在一岁、一岁半的时候训练大小便,两岁都太晚了。我也急忙买了小尿盆,生怕落后,训练以后不仅收效不大,女儿还表现出其他方面让我们心烦的问题——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道森博士用详尽的笔墨介绍了大小便的生理机制以及正确的训练方法——尽管在我们的文化里这些直白的描述会显得有些“惊世骇俗”。于是我立刻停止了训练,给女儿穿回尿布,耐心地等到她“获得足够语言能力”后再重新开始。其间,周围依然有人急切地提醒这么大的孩子不应该再包尿布了,不同的是,这一次我有了主心骨,任凭别人怎么说,我坚决不动摇。重新开始训练以后,我请假两周在家,时期成熟了,方法得当了,女儿两周后完全脱下了尿布,整个训练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争执、呵斥,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很少有反复,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里。就这样,道森博士告诉我什么时候该毫不犹豫地“进”,什么时候该心平气和地“退”,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股强大的底气,对自己相当自信,而这股子底气,绝非空穴来风,究其根源,是因为我拥有了越来越多经验和知识。
除了一些成功的训练之外,我也经历着第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制造的种种麻烦,西方人把这段时间称为“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可怕吗?坦白地说,有一点,如果让我重新经历一遍,我还是会有些胆怯:那个时候,她会为一点小事讨价还价,直到我完全失去耐心;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尖叫几十遍“不要”;该洗澡了不肯进去,一旦洗上了又不肯出来;一个故事要一连讲上十几遍;大声嚷嚷拒绝我帮她系鞋带,系不上又哭闹一通埋怨我不肯帮助她……“夜里11点半了,还在兴奋地听故事。不知道她的第一个青春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真是累人啊!如果不是《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这本书,我恐怕早就没有耐心了。”女儿步入第一个青春期以后不久,我在日记里这样写着。
“尽管两岁孩子的违拗和反抗常常让父母觉得很难应付,请记住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积极的过程。如果缺少这个过程,孩子就会一直被困在婴儿期的平衡状态中。”“为了建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孩子必然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反抗父母,抗拒一切。他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否定和挑战来定义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我的耐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凭主观意志锻炼出来的,阅读、翻译道森博士的观点和方法,使我对儿童心理的理解与日俱增。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明白了其中究竟,渐渐地,耐心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我不仅对她的违拗有了强大的心理准备,有时甚至满心欢喜地看到她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尽管有时她的“胡闹”让我累得仿佛看不到尽头。有精力的时候,我还会制造一些机会让她“胡闹”——玩水就是我家经典的例子,因为我懂得了,这些行为是她成长的标志,我越是给她提供适当的自由,她就越容易“建立起牢固的个体性概念”。在不断学习儿童心理的过程中,我庆幸自己做到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她,容忍她的暴躁、抗拒、专横和变化
多端。
道森博士是儿童心理诊所的医生,有自己的幼儿园,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因此,他有大量的经验将第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特征描述得活灵活现。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感叹“这说的不就是我的女儿吗!”可见,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的孩子,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有多么大的共同点!
“第一个青春期幼儿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这个年龄孩子个性中活跃的特质。父母一定要接纳孩子个性中活泼的特点,帮助孩子确立他的自我概念,在这个特殊的发展阶段里,构筑一个坚实的自我意识。”女儿很幸运,她获得了我的理解,我也很幸运,亲眼见证她从单纯的小婴儿变成有主见的幼儿的全过程。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礼貌地问我:“妈妈,我可以吃一根棒棒糖吗?”我惊喜地知道,她已经顺利地度过了第一个青春期,走进了下一个发展阶段——学前期。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我们沿着道森博士指出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重要节点到来之前充分地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在累与欢乐的交织中,见证女儿的成长。
智慧父母,正面管教
接下来,道森博士花了两个章节的篇幅介绍了“管教”这个与每一个家庭、每一天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这也是书中心理学的力量彰显无遗的一部分内容,不仅对孩子是一面镜子,对我们大人,也是如此。道森博士通过许多心理学实验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管教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听话,而是一种训练,你是老师,他是学生,最终目的是“让他长成一个有自律能力的成年人——让他学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使自己的自由”。
道森博士从心理学严谨的视角提炼出了一条条规律,“正面强化”“只能在气头上打孩子”“环境控制”“自然后果”……行文中时而引用严肃的心理学实验,时而穿插作为临床医生获得的第一手经验,亲切生动,条理分明,如一位精神导师,悠闲地与你谈话,不强求,不催促,却分析得丝丝入扣,让你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逻辑走入一个境界。几乎每一条建议我都有机会实践并取得了令人愉快的效果,其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们实施正面强化的过程。
女儿因为胃口不太好,加上春夏小儿易发的感冒,有时需要吃中药调理,一连吃上两三个星期,因此,偶然“哄哄”解决不了问题。过去喂药几乎是我们和女儿之间的“搏斗”,经常是我们大道理讲了一堆,药没喝进去多少,我们“两败俱伤”——女儿哭得声嘶力竭,我们在一旁无可奈何。后来再喂药的时候,我们采用了正面强化的方法,首先给她一个客观的心理预期:药很苦,但你是勇敢的,能够喝下去。每喝下一点点,我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让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随着次数的增加,我们不断变换鼓励的形式,有时亲亲她的额头,有时贴贴她的脸颊,顺便让她区分一下左右,更多的时候,是用各种各样的词汇——中文的、外文的,来表扬她的勇敢。她正处于对语言非常敏感的时期,听到新颖的外语词汇会非常好奇,很享受这种游戏带来的乐趣。随着她的习惯,我们逐渐拉长强化的间隔,慢慢地,她也就心平气和地接受吃药这件事了。一次她甚至说,药的味道不是“苦”,而是“苦甜”,回味女儿创造的这个奇特的形容词,我深深地感激强化心理学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帮助。
渐渐地,我理解到,我的训练是不断地通过我的语言和身体力行,向女儿的潜意识里灌输正确的观念与行为,依靠正面的强化方法,缓慢地让这些观念与行为内化为她内心的需要。进门先洗手的习惯,刷牙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完整地表达思想的习惯,无一不是通过这种方法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实现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道森博士在本书后3章细致描述了如何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促进智力发展的环境,以及如何选择好的玩具、书本和音乐。他首先把神秘的智商定义为“基本学习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细致地介绍了教会孩子如何思考的科学方法,以及提高语言能力的具体步骤。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好比一本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放在手边,常常翻阅,这里没有大道理,只有坚实的理论和亲切的举例说明,许多小点子如珍珠般镶嵌在字里行间,熠熠闪光,几个字、一句话都会为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启发和灵感。有一天,我和女儿坐在店里吃蛋糕,外面渐渐下起了小雨,路上行人纷纷撑起雨伞,女儿忽然看见一个人没有打伞,在雨中小跑着,她问我:
“妈妈,这个人为什么跑啊?”
“他没有伞啊,快点跑好少淋雨呗。”我一板一眼地回答道。
女儿歪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我,问:
“那还有什么可能性呢?”
她这一问,猛然把我拉进游戏的轨道上:
“嗯,他要去赶飞机,再不跑就要来不及了!”
女儿看我进入了她的游戏逻辑,高兴地咯咯直笑,说:
“还有一个可能性是——他的手机没电了,他要回去充电!”
“我知道了!他要赶紧跑回去收晾在外面的衣服!”
“我还知道了!他的宝宝饿了,他要回去给宝宝烧饭!”
就这样,我们俩的点子如泉水般汩汩涌出,她一句我一句一个接一个地轮流说,一连说了几十个。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还会在不经意当中,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又想出来了一个可能性,那天我们吃蛋糕的时候,那个人在雨里跑是因为——他在和别人比赛跑步!”当然,渐渐地,从逻辑角度,基本不会有什么新意了,但是只要她能够变化其中的内容,尽管听上去有些离奇,我们还是认真听她说完并报以热切的鼓励,因为我深深地记住了,“目前你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产生想法,不管这个想法在科学上是否站得住脚”。
从列举各式各样的游戏玩法,道森博士逐渐过渡到“严肃”的话题——如何教孩子阅读、数数,以及尽早学会阅读的好处。或许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父母对孩子成才的期盼和今日中国社会的情况非常类似,因此,我在读到不给孩子太多压力的那部分内容时,恍然有一种时空交错之感。尤其是道森博士幽默地引用了当代童书作家的《我的人生故事》这则讽刺小品,读来令人捧腹。我不禁自问:看见别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去上各式各样的才艺班,我是不是也常常按捺不住冲动、生怕落伍呢?在铺天盖地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警示语的轰炸下,我自己是否保持了该有的理性和从容呢?
“一想到美国有那么多孩子整日被焦虑的父母强迫学这学那,好有朝一日变成神童,这则讽刺小品的幽默就不禁令人心酸了。我希望你能不随大流,给孩子智力刺激,但不给他压力。”于是,我放慢脚步,蹲下身来在女儿的高度看世界,我们一起玩水,一起挖洞,一起剪纸,一起数扣子,一起玩骰子,一起骑自行车,一起看树叶飞舞,一起奔跑感受风在耳边吹过的声音,一起拨弄雨后叶子上晶莹的水珠,一起看蚂蚁成群结队地进洞,一起穿着套鞋在雨中踩水看水花四溅……
“你能够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退到孩子身后,允许他去实现逐渐绽放的独特、潜在的自我。”在“这场关于孩子生命前五年的长长的对话中”,道森博士不止一次地提醒我“孩子的独特性”,要尊重他的特点,细心观察他的兴趣所在,和自己“内心的小孩建立联系”,让“爱的力量作为养育孩子的最好引路人”。这时,我不禁想起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并不很清楚我在翻译什么样的书,只知道我在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事,于是默默地帮我分担了许多家务,用坚强的意志为我撑起了一片自由的天空,让我有时间完成此书的翻译。七十多岁高龄的他们尚能如此,我看着年幼的女儿,扪心自问,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她的尽情绽放提供自由的空间呢?
再过不久,女儿就要度过最重要的基础发展阶段了,一路走来,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幸运,作为一名读者和一名译者的幸运,“我唯一遗憾的是,在头一年里,情绪最为波动的一年,最缺乏睡眠的一年,最渴望指导的一年,我没有能够读到这样的书。尽管我读了许多书,也从中获得了方方面面的教益,但是我此刻正在翻译的笔下的词句,像是天边的曙光,让我在许多个无法入睡的夜晚不再孤单”。
这是我在2011年的日记里对自己说的话,把这段非常私人的感受原封不动地抄在这里,是希望这本书的中文版,能让更多的母亲多一些方法,少走一些弯路;让更多的母亲像我一样,有这样一本周详的心理学育儿书放在枕边,随时翻阅,获取力量;让她们有信心、有准备地面对这多姿多彩的第一年,让她们作为母亲的生命有一个简单、有序、独立的开始,并带着满满的信心,坚强地走下去。
序
新父母可以从有经验的父母身上学到很多被菲茨休·道森博士称为“做父母的艺术”的知识。道森博士不仅有做父母的丰富经验,他还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以及他自己创办的幼儿园的心理咨询师,不难理解,他可以和我们分享的东西就更多了。
正如道森博士所指出的,把孩子生下来并不会自动获得做父母这门艺术所需要的智慧和效率。要想真正做好父母,就必须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相当的了解。
许多人只是通过实践获得这些知识,实践过程中一定会犯许多错误。倘若我们事先对所有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经道路有一定了解的话,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本书作者用严谨的发展心理学词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这条道路的信息。他同时强调,仅仅知道孩子成长的阶段次序,然后坐等这个阶段到来是远远不够的。父母了解这些信息后,学会有效面对并处理不同阶段孩子依次出现的行为,才是这些信息的价值所在。
道森博士和我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我认为只要有条件,就应当用母乳喂养;我认为指导学前期的孩子阅读没有太大必要——但在我看来,这丝毫不会降低这本书总体的价值。类似的意见分歧可能存在于任何两个儿童心理学家之间,就好比两个家长也会有不同看法一样。
道森博士并不是抱着宣讲绝对真理的态度写这本书的。不仅如此,他还慷慨地与读者分享自己做父母的经验和作为心理学家的观点。他并不要求你完全按照他说的去做。作为父母,你应该使用本书中只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然而,我认为这本书的大部分观点都会对你有帮助。
大多数父母喜欢知道有关孩子行为的一般信息,但他们找得最多的其实还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具体建议。这本书毫不吝啬地提供了这方面的建议,有关管教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尤其有帮助。每一个父母都应当了解环境控制方面的建议、自然后果和人为后果的区别、提供正面而非负面的榜样,以及管教的九大原则和十二个“不要”。此外,作者还为育儿有困难的父母提供了生动的十三条育儿建议作为补充。
我特别喜欢道森博士冷静、感性而又不失理性地对电视的分析。他明确地承认电视的贡献,没有为电视无益于孩子的方面去严厉指责它,没有用恐慌的观点去看待它,没有去迎合孩子因为看了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而变得暴力这种普遍观点。
事实上,整本书冷静、轻松的风格几乎让人快要忘记作者谈论的是多么重要的话题。
大多数父母都会欣然接受本书提供的关于做父母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如今这个社会变化巨大的时代,成长绝非一帆风顺的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正确的养育和爱护。
作者关于童心的观点,我非常同意:“你可以学到许多科学的育儿方法,但是如果缺少童年的感觉,你就必须和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重新建立起联系。只有童年的感觉才是养育孩子最好的指路人。没有童年的感觉,成年人会错误地使用甚至曲解科学事实,因为我们会完全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这些科学事实。”
我也非常同意并欣赏作者对孩子独特性的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特定基因结合的产物,他的基因匹配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你能够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退到孩子身后,允许他去实现逐渐绽放的独特、潜在的自我。”
虽然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但现代社会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关如何做父母的培训。关于这一点,作者强调得很对。他还承认现代社会没有比每天工作24个小时,既做父母,又做儿童心理学家和老师更辛苦的工作了,这一点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做父母都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
做父母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要亲力亲为,许多人一定会对这本非常重要的书提供的扎实帮助心怀感激。
——译者、中国妈妈
《道森博士的育儿圣经》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好、最实用的育儿书。书中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教育原则和简单实用的操作办法,效果立竿见影。
——日本妈妈
如果能早些看到这本书,我在养育第一个宝宝时会少走许多弯路。我发现自己当时真的是不称职,许多教育方法都是错误的,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歉疚的情绪。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育儿理念,在养育第二个宝宝时轻松了许多。
——美国妈妈
我的孩子两岁半了,育儿给我带来的焦虑让我束手无策,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感谢道森博士帮我从困顿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我把从书中学到的一些体会在实际中加以应用,渐渐有了底气,对自己相当自信,感受到踏踏实实做母亲的幸福。
——法国妈妈
帮助婴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果父母能够确保孩子的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那么孩子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
出生伊始,孩子就有了自我概念。
让我们把自我概念想象成一副眼镜。从出生到6岁,孩子一共要经历4个发展阶段。每进入一个新阶段,孩子就在眼镜上增加一副镜片,每次新增加的镜片都叠加在上一副镜片上面。
我们首先来研究婴儿期的第一副镜片。婴儿期指的是从孩子出生到他学会走路的阶段,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个阶段对应的是生命的第一年:其中一些学步早的孩子,可能是前9个月;学步晚的孩子,则可能是从出生到16个月。
看着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些父母会想:“现在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不过是个婴儿,大部分时间在睡觉,醒了就吃奶,换尿布,洗澡,全部生活就是这样了。他还太小,学不了什么,等他以后能坐、能自己玩、能爬了再开始学。”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你的婴儿不仅可以学习,而且他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学了。在他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时候,自我概念就开始形成了。
婴儿正是在这个阶段获得对生活最基本的看法的。他的生活态度在逐渐形成,他正在真切地体会活着是什么滋味。在这个阶段,他心中可能会初步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觉得活着很快乐;反之,他也可能形成不信任感,觉得生活不那么有趣。
孩子究竟能否对这个世界建立起信任感,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环境会成为自我概念镜片的组成部分,孩子今后将透过这副镜片看世界。如果他在第一年中获得的是积极乐观的镜片,长大之后将会是一个乐观的人;如果他获得的是一副悲观的镜片,长大以后也会抱有悲观的生活态度。
因此,生命的第一年是举足轻重的一年,比接下去的任何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重要,因为孩子的生活环境完全由你来创造。等到他能够独立行走了,就有了更多选择环境的自由。到了会说话的时候,他的自由度就更大了。然而,现在他只是一个对环境无能为力的婴儿,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完全取决于你的安排。
那么父母应当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怎样做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呢?
培养正确的喂食观念
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那他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婴儿有哪些基本需求。
第一个需求,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吃饱。从这个角度看,无非是一张嘴和一个胃的问题。殊不知婴儿的饥饿感来得非常强烈,而且一旦饿了就必须立刻满足。一个月大的婴儿会饿醒,吃饱以后会继续睡,直到再次饿醒。随着渐渐长大,由于饥饿而醒来的间隔会拉长,婴儿也不再吃饱了就立刻睡觉。
那么如何满足婴儿的饥饿感呢?很简单,把他喂饱就行了。听上去很简单,事实上也并不难,可是现代社会把母子间原本很简单的哺乳活动毫无必要地复杂化了。
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
首先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仿佛总是要有一个清楚的立场。医生、护士和邻居中所谓的“专家”对这个讨论津津乐道,以至于让一些无法喂母乳的母亲心怀负罪感,因为周围人会说:“母乳喂养才是最自然的!” 在我看来,这就像是在说:“人是不可能飞上天的。因为上帝要是真想让人类飞,早就给他们安上翅膀了。”
其实一个简单的说明就可澄清这个争论:不论是生理学还是心理学,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其中一方,用哪一种方式喂奶完全取决于母亲的喜好。
如果你决定人工喂养,那么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喂,轻柔地爱抚他。当然这也不是严格的规定,偶尔用固定在床边的奶瓶喂并不会对他造成心理伤害,但是一般来说,孩子需要得到和母乳喂养时一样的身体爱抚。
按需喂奶还是按时喂奶
接下来,不论你选择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时候喂奶。答案不言而喻:在孩子饿的时候喂。遗憾的是,如今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也被无谓地复杂化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普遍相信对婴儿的教育进行得越早越好。这些人认为,要想培养出有好习惯的孩子,一个训练内容就是让婴儿尽快习惯按时喂奶。于是妈妈们按照医师的规定,每隔三四个小时就给孩子喂一次奶。这条可怕的规定严重违背了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的准则: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内在的进食时间,我们怎么能设计出一个外在的“时间表”去套用给所有的孩子呢?不论是“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奶”,还是“每四个小时喂一次奶”,都是行不通的。它不一定适用于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仅如此,就连他自己每天的胃口都可能有变化。
机械地给孩子定时哺乳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孩子在真正饿了的时候必须承受强烈的饥饿感。他饿了就是饿了!不是可能要吃的,而是立刻需要食物。很少有大人体验过婴儿挨饿的感觉,打个比方说明:婴儿等上半个小时的饥饿感,就好像我们大人三天不吃不喝时的感觉。
婴儿可不会和你讲什么礼节。如果他饿了可你却不喂他,那他只好用哭来引起你的注意,这是他唯一的法宝。等的时间越长,哭声也越响亮、越坚定。他仿佛在抱怨:“我这是在什么地方啊?我饿极了,都哭成这样了,还是没有人给我吃的!”倘若再等下去,哭声就不仅仅是响亮地乞求食物,而是夹杂着愤怒和宣泄,好像在控诉:“我很气愤!我告诉你们我饿了,可你们都不来管我!我恨你们,我恨这个世界!”
如果他多次被迫等着固定的喂奶时间,就会明白不论怎么哭都无济于事,没有人会立刻给他喂奶。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孩子会变得气愤,有的孩子则变得倦怠,进而麻木,好像不愿再努力抗争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了,这样的孩子“学会”了忍气吞声。不管孩子是选择表示愤怒还是忍气吞声,后果都是一样的:对生活充满了不信任。你觉得这是孩子的错误吗?在他眼中,生活是可恨的。
终于,人们认识到了定时喂奶的荒谬之处,于是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家长倡导并选择按需哺乳。其实,这个方法不过是基于一个常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罢了:让孩子自己来告诉你他何时需要吃东西。要吃的时候,孩子要么醒来,要么哭喊着要食物。
孩子渐渐长大之后,许多母亲仍然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困扰不已,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吃饭本不应该成为问题。几乎所有的吃饭问题,不论是婴儿还是3岁的幼儿,究其根源,都是因为孩子受到了某种心理压力,使得由于饥饿而想要吃饭的需求变得紊乱。父母应该记住,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就是孩子的饥饿感。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个体特征,能够保证孩子的饥饿感及时得到满足,那么吃饭绝不会成为问题。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特征,但在现实中却常常做不到。下面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个半小时以前,孩子吃完奶又继续睡了,现在他哭醒了,母亲可能会想:“他现在哭什么?不可能是饿了,因为我刚喂过他。”她怎么知道孩子一定不是饿了呢?她能钻进孩子肚子里判断他是不是正在忍受饥饿的折磨吗?他为什么不可能是饿了呢? (在这个方面,原始部落的母亲比我们更有智慧,孩子一哭闹,她们就立即喂奶。)
因此,只要孩子哭了,就去喂喂他。如果他自己把奶头吐出来或是用别的方式表示不想吃,你才可以判断他哭并不是因为饿了,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如果希望孩子有一个坚实、健康的自我概念,你就需要打好基础——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对自己、对世界基本的信任态度,为此,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孩子一饿就喂他。当孩子用哭声表示饥饿后能够立刻得到满足的话,他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好地方,吃饱了真舒服啊。我喜欢妈妈抱着我,喂我吃奶,好温暖呀。来到这个世界上真不错,这个地方又安全又让人满足,因为每当我说我饿了,就有奶吃。我想以后一切都会非常顺利的。”
孩子的第二个基本需求是温暖。这个话题就不用展开了,因为99%的母亲都会注意让孩子穿得足够暖和,不会挨冻。
接受孩子的睡眠习惯
第三个基本需求是睡眠。这一点孩子会自己调节,他会保证自己睡得足够长,睡够了也会自然醒来。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谈几个关于睡眠习惯和睡眠方式的要点,相信会对父母有所帮助。
孩子睡觉的时候,家里人不必静声屏气,生怕弄出一点儿声音。典型的情况是母亲蹑手蹑脚地穿过房间,急冲到门前小声说:“嘘——宝宝在睡觉!”这样的小心翼翼没有任何必要。因为在你费心创造出无声环境的同时,也是在制约孩子,使得他日后只能习惯在人造的、无声的环境里才能安睡。所以当孩子入睡后,尽管做你该做的事情,在隔壁房间听广播、看电视也没有关系。
关于婴儿睡眠方式的另外一点是,他们的睡眠模式完全不同于大人的。小的时候,他们吃完奶会接着睡觉,不会影响大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两次喂奶之间醒着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在白天还不是问题,到了夜里就很难应对。夜里喂奶以后,你多么想接着睡啊,因为早晨还要早起。可是婴儿不懂,他吃饱了奶很舒服,不想立刻回去睡觉,而是想玩一会儿,享受这段醒着的时间。
有的时候,婴儿在夜里醒来会莫名其妙哭个不停。哭的原因可能是呛到奶了,或是胃里不舒服,总之你束手无策,就连爱抚和拥抱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你们俩在一旁困得头昏脑涨,望眼欲穿地等着他停止哭泣,自己好接着睡觉。这种时候,你会意识到你文明的外表下竟然掩藏着一个原始的、野蛮的自我。你会变得对婴儿怒不可遏,甚至有冲动想打他,抓着他晃动,对他咆哮:“闭嘴!我要睡觉!”
正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你带孩子要经历如此痛苦的时刻,许多父母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深感自责。实际上,你会有这样狂躁的情绪,正说明你是一个完全正常的父亲或母亲。请注意我的用词,我说的是“情绪”。如果你真的失去自控力动手打了孩子,那么你就要看心理医生了。在极度困倦的情况下感到绝望和气愤是正常的,但是你应当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婴儿提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不仅可以在汽车里使用,还可以用来搬动婴儿。此外,把孩子放在婴儿提篮上也更便于照看,还可以借此给他换个睡眠环境。有时孩子不愿意在婴儿床上睡,却能在提篮里坐着睡着。
请记住,大多数婴儿都会给父母的睡眠带来一些困扰和不便,因为不管婴儿的睡眠和清醒模式如何,他们的睡眠习惯毕竟和大人的睡眠习惯是不一样的。
乐观对待尿布
孩子的另一个基本需求是通过大小便将体内废物排出体外。和睡觉一样,孩子会自己控制好这个需求,一般不会有问题,除非你错误地在一岁以前开始大小便训练。
由于自己童年的经历,你可能对脏兮兮的尿布感到恶心。即便如此,你也尽量不要把这种反感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因为他对自己的排泄物并不觉得恶心。你把厌恶的情绪传递给他,唯一的后果就是为日后的大小便训练制造障碍。
许多母亲自己对脏尿布、湿尿布有负面的感觉,就猜想孩子也是一样,因此,尿布一脏就迫不及待地换掉。你完全可以放松些,只要房间不冷,孩子一般不会在意尿布脏了还是湿了。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当孩子可以一觉睡到天亮的时候,你不必强迫自己在夜里起来更换尿布。
请不要误会我的观点而拖很久才给孩子换一次尿布,以致让孩子得了尿布疹。我想说明的是,在给孩子换尿布的问题上,大多数的父母完全可以更放松一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