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28401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特殊教育学校对教师开展人文关怀方面的实践成果;在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与生活情况调查基础上,分析特教学校教师群体工作生活冲突的典型表现与特点,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工作生活冲突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究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突出特点和深层原因。为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新的相关政策提出针对性建议。
本书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ADA15171)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组以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场生活,从工作生活冲突的理论视角,遵循“循证实践”的研究思路,在量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质性调查研究,收集了北京市盲校、聋校、培智学校等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相关政策,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分析提出了缓解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生活冲突,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建设性建议。本项目是借鉴其他学科视角对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进行探究的一次尝试,以期为实现党的“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号召,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推进人力资源(EAP)和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目录
第1章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研究概述1
1.1工作生活冲突的研究背景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3
1.1.3研究过程3
1.2工作生活冲突的概念界定5
1.3工作生活冲突的代表理论7
1.3.1静态关系理论7
1.3.2后期发展理论8
1.3.3工作家庭冲突类型理论10
1.3.4工作生活融合理论11
1.4工作生活冲突的相关研究11
1.4.1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因素的研究11
1.4.2工作家庭冲突缓解策略的研究13
1.4.3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实证研究16
1.4.4特教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研究16
第2章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状况调研18
2.1特殊教育学校及教师队伍总体情况18
2.1.1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情况18
2.1.2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19
2.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状况21
2.2.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环境21
2.2.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教学22
2.2.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教学管理23
2.2.4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人身安全25
2.2.5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压力25
2.2.6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27
目录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研究
2.2.7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称评定28
2.2.8特殊教育教师交流学习28
2.2.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待遇28
2.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生活状况31
2.3.1特殊教育教职工家务劳动情况31
2.3.2特殊教育教职工子女教育状况31
2.3.3特殊教育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32
2.4特殊教育学校女教职工工作生活状况分析33
2.4.1特殊教育学校女教职工工作压力分析33
2.4.2特殊教育学校女教职工家庭生活状况对比分析34
2.4.3特殊教育学校女教职工孕期待遇35
第3章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38
3.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典型表现38
3.1.1工作生活冲突表现的研究设计38
3.1.2研究变量定义与数据处理39
3.1.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典型表现40
3.2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群体差异42
3.2.1特教教师的工作生活冲突呈现显著的年龄差异43
3.2.2特教教师的工作生活冲突呈现显著的职称差异43
3.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影响因素45
3.3.1工作生活冲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45
3.3.2特教教师工作生活冲突影响因素的logic回归分析46
3.3.3特教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47
3.4社会学视角对特殊教育教师角色冲突的分析48
3.4.1特教教师角色的特点49
3.4.2特教教师角色的张力50
3.4.3学校作为社会环境对塑造教师角色的作用52
第4章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国内实践54
4.1政策概述54
4.1.1国家相关政策54
4.1.2北京市层面相关政策56
4.2实践集萃57
4.2.1加强师德建设57
4.2.2完善管理体系59
4.2.3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61
4.2.4培养人文氛围62
4.2.5树立工作生活平衡意识64
第5章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国际经验67
5.1美国特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提升经验67
5.1.1政策支持67
5.1.2经费保障69
5.1.3教师培训70
5.1.4环境营造72
5.1.5家长参与73
5.2其他发达国家特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提升经验74
5.2.1政策支持74
5.2.2经费保障76
5.2.3教师培训77
5.2.4环境营造78
5.2.5家长参与79
5.3发达国家特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提升经验的启示80
5.3.1完善相关制度,注重政策支持80
5.3.2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师资培训80
5.3.3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待遇81
5.3.4注重家长的参与合作81
第6章对策与建议82
6.1完善国家和区域层面政策保障体系82
6.1.1推进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建设82
6.1.2推进专业支持保障机制建设84
6.2构建特教院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86
6.2.1营造缓解工作生活冲突的组织文化氛围86
6.2.2营造特教学校适宜的工作环境87
6.2.3缓解教职员工工作压力,提供保障服务88
6.3推动特教教师工作生活平衡发展89
6.3.1树立工作生活平衡的价值观89
6.3.2培养教师维持工作生活平衡的能力90
附录A93
A1调查问卷93
A2调研提纲108
A3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参与调研名录108
A4数据册109
A5相关文件143
参考文献165
序言
特殊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特殊教育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抓手,其水平的高低也是我国教育走向公平与高质量的重要标志。近一二十年来,随着教育对象残障程度的加重与残障类型的多样性,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融合教育浪潮在我国的多层次推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作为承担着多重角色的特殊教育教师群体,在这一充满变革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冲突,又如何处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应是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研究》一书作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以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特教学校教师职场生活,从工作生活冲突的理论视角,遵循“循证实践”的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呈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状况、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表现及影响因素,对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案例进行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了缓解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生活冲突、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
作者从“工作生活冲突”这一研究框架出发,将研究重心放在 “角色超载”“工作对家庭的影响”以及“工作对家庭的溢出效应”三方面。以Greenhouse的“工作家庭冲突类型”理论和Parasuraman & Greenhouse的“工作生活融合”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将工作家庭冲突分为“时间性冲突、压力性冲突和行为性冲突”三个维度,从而创建了较为恰当的研究概念和研究架构。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因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对工作时间、角色、压力等因素导致个人工作与生活造成矛盾关系的状态进行了系统探究与分析。这是本著作的特点之一。
作者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在北京市的22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数据基础从9个方面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状况进行解析;从两个方面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生活状况进行解析;同时从性别角度对男女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做出了分析。为避免量化数据中“数据背后不见个体”的情况,研究还采用了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教师群体进行刻画和白描,从而丰富了研究维度,也将特殊教育教师的真实生活呈现于读者面前。这是本著作的另一特点。
与此同时,这本著作是基于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研完成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是教研交流和生活待遇等,每种研究维度都体现了北京市特殊教育领域的鲜明特色。
本书不仅对特殊教育教师这一群体的“工作生活冲突”问题做出了系统而翔实的研究,也是借鉴其他学科视角对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进行探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这本书得到推广的同时,相关研究会继续深入开展,为切实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推进人力资源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
王雁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2019年6月
序言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研究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号召全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大报告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历史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思想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和初心本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对工作成就的向往、对社会发展贡献的向往、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也有对个人健康幸福、尊老爱幼家庭和谐的向往,还有提升自身生活品质的向往。一段时期以来见诸媒体的英年早逝现象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之间需要更好的平衡,除了做好工作还应兼顾身体健康、家庭、情感、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等。加强对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关注和缓解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冲突,加强社会人文关怀体系建设,提升人民工作生活质量,进而助其在工作中更好地做出贡献。工作生活平衡日益成为客观需求,也日益成为人力资源、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的内容。
特殊教育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途径。“办好特殊教育”是十九大对特殊教育发展新的定位,也是继十八大“支持特殊教育”之后,对特殊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庄严承诺。这言简意赅、通俗有力的表述,对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同时提出总体要求,对于把特殊教育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意义重大,令人鼓舞。办好特殊教育,教师是关键。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相比,由于面向对象不同,所以工作特点不同,对专业化有独特要求。在融合教育快速发展,传统特殊教育学校面临转型的大趋势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专业化发展和职场生活状态等方面与其他群体有着相似性,也有着更加突出的工作生活冲突。
北京市教育工会、北京市总工会女职工部2014年委托北京联合大学工会开展调研,开拓了北京市特殊教育教师人文关怀维权的基础工作。课题组在量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质性调查研究,并收集了北京市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经验做法,依据我国相关政策,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结合课题承担方北京联合大学多年实施教职工健康幸福工程,在发挥组织作用、解决教职工工作生活冲突、提高教职工幸福指数、增加教职工凝聚力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提出了缓解北京市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生活冲突,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建议。
本书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项目“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 ADA15171)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借鉴其他学科视角对特殊教育支持保障进行探究的一次尝试,聚焦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场生活,从工作生活冲突的理论视角,遵循“循证实践”的研究思路,以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兼以搜集分析了其他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相关案例及材料,较为全面、深入地调查探析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的表现特点,对影响因素做出实证研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和工作改进建议,以期为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推进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做出贡献。《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及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曾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调研成果曾呈交相关管理单位,为相关人员提出加强我国特殊教育政协提案提供参考依据,调研报告得到了相关机构的重视,有些问题已经着手解决。课题组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和补充了部分业务数据,并开展了质性调研;同时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本著作。
本书由北京联合大学张俊玲、郭楠、周华丽统稿。由张俊玲、郭楠、周华丽、虞思旦、穆艳玲、王善峰、焦婧、杨圆方等完成撰稿。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了提纲讨论、资料收集、调研及调研资料整理、研究讨论等工作。第1章由王善峰、穆艳玲、张俊玲等撰写,第2章由张俊玲、王善峰、周华丽、杨圆方、郭楠等撰写,第3章由周华丽、郭楠、焦婧、杨圆方等撰写,第4章由穆艳玲、虞思旦等撰写,第5章由郭楠、王善峰等撰写,第6章由张俊玲、郭楠等撰写。
在课题调查研究及专著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教育工会、北京市总工会女职工部、北京各区县教育工会、北京各特殊教育学校、北京联合大学工会、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及北京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原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的指导、支持、关心、配合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适合特殊教育领域、人力资源领域及相关领域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参考。
张俊玲
2019年6月于北京
前言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冲突研究
第5章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国际经验
工作生活冲突可以在个体、组织和国家层面上产生负面影响,应该从这些方面有效地缓解应对工作生活冲突。本章选取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在国家、组织和个体层面上对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提升的支持策略。这些国家的实践经验对改善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生活冲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职业能力,增强职业自豪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5.1美国特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提升经验
周红(2007)的研究显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特殊教育一直面临师资缺乏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特教师资数量不足,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特教岗位空缺;二是特殊教育师资质量堪忧,许多不具相应资格者进入了特教教学岗位;三是具有多元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特教教师缺乏。
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遇到的另一困境是随着全纳教育实践的日益深入,现有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不再适应全纳教育的发展,进而对特殊教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教师短缺问题,迎接全纳教育时代的到来,美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