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120507
内容简介
本书在简述产妇孕期生理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讲述了产科麻醉常用药物的药理、常用麻醉方法、产科麻醉的常见问题、产科特殊病人麻醉、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以及产科镇痛、急救复苏、新生儿窒息的抢救等内容,并探讨了孕妇非产科手术麻醉及产科麻醉的*进展。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新颖,适用于麻醉科医师和产科医师参考,亦可作为实习学生指导用书。
目 录
第1章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节 生殖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第三节 血液系统的变化
第四节 泌尿系统的变化
第五节 呼吸系统的变化
第六节 消化系统的变化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第八节 免疫系统的变化
第九节 其他的生理变化
第十节 妊娠期孕妇生理的改变对麻醉的影响
第2章 产科常用局部麻醉药
节 局部麻醉药分类与特性
第二节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第三节 局麻药毒性反应
第3章 产科常用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
节 概述
第二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第4章 产科全麻药及辅助麻醉药
节 吸入全麻药氧化亚氮(笑气)
第二节 静脉全麻药氯胺酮
第三节 常用辅助麻醉药
第5章 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节 胎盘的运输功能及胎儿、新生儿药物代谢特点
第二节 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第6章 常用治疗药物
节 心血管治疗药物
第二节 止血药和抗凝药
第三节 围术期产科子宫收缩药
第四节 其他常用治疗药物
第7章 产科常用麻醉方法——椎管内麻醉
节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生理知识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第三节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第8章 会阴部位及宫颈周围神经阻滞
第9章 产科麻醉的有关问题
节 产痛的神经传导
第二节 麻醉药对子宫血流量的影响
第三节 麻醉对宫缩和产程的影响
第四节 剖宫产手术麻醉
第五节 剖宫产脊麻的临床处理
第六节 椎管内麻醉在产科应用进展
第七节 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对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和酸碛
第八节 产科麻醉与镇痛并发症
第九节 产科麻醉及相关问题
第10章 孕妇非产科手术麻醉的评估和思考
第11章 产科特殊病人麻醉
节 先兆子痫与子痫病人的麻醉
第二节 肥胖症产妇病人的麻醉
第三节 慢性脊髓损伤产妇的麻醉与镇痛
第四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麻醉
第五节 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产妇的麻醉
……
第12章 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
第13章 病人自控镇痛在妇产科病人的应用
第14章 产科危重病人急救
第15章 新生儿窒息抢救
第16章 产科麻醉与镇痛的有关进展
节 生殖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第三节 血液系统的变化
第四节 泌尿系统的变化
第五节 呼吸系统的变化
第六节 消化系统的变化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第八节 免疫系统的变化
第九节 其他的生理变化
第十节 妊娠期孕妇生理的改变对麻醉的影响
第2章 产科常用局部麻醉药
节 局部麻醉药分类与特性
第二节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第三节 局麻药毒性反应
第3章 产科常用麻醉性镇痛药及其拮抗药
节 概述
第二节 阿片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第4章 产科全麻药及辅助麻醉药
节 吸入全麻药氧化亚氮(笑气)
第二节 静脉全麻药氯胺酮
第三节 常用辅助麻醉药
第5章 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节 胎盘的运输功能及胎儿、新生儿药物代谢特点
第二节 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第6章 常用治疗药物
节 心血管治疗药物
第二节 止血药和抗凝药
第三节 围术期产科子宫收缩药
第四节 其他常用治疗药物
第7章 产科常用麻醉方法——椎管内麻醉
节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生理知识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第三节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第8章 会阴部位及宫颈周围神经阻滞
第9章 产科麻醉的有关问题
节 产痛的神经传导
第二节 麻醉药对子宫血流量的影响
第三节 麻醉对宫缩和产程的影响
第四节 剖宫产手术麻醉
第五节 剖宫产脊麻的临床处理
第六节 椎管内麻醉在产科应用进展
第七节 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术对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和酸碛
第八节 产科麻醉与镇痛并发症
第九节 产科麻醉及相关问题
第10章 孕妇非产科手术麻醉的评估和思考
第11章 产科特殊病人麻醉
节 先兆子痫与子痫病人的麻醉
第二节 肥胖症产妇病人的麻醉
第三节 慢性脊髓损伤产妇的麻醉与镇痛
第四节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的麻醉
第五节 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产妇的麻醉
……
第12章 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
第13章 病人自控镇痛在妇产科病人的应用
第14章 产科危重病人急救
第15章 新生儿窒息抢救
第16章 产科麻醉与镇痛的有关进展
在线试读
第1章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一、垂体
妊娠期腺垂体增大1~2倍,分泌垂体催乳素的嗜酸细胞增生、肥大,形成“妊娠细胞”。这种生理性增大可能导致头痛,也可压迫视神经交叉而致两颞侧偏盲,产后随着垂体的缩小于产后10d左右恢复。垂体的这种改变增加了腺垂体对缺血的敏感性,因为腺垂体供血不是来自动脉,而是来自垂体的门脉系统。因此,产后出血性休克使腺垂体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增生、肥大的腺垂体发生坏死,出现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腺垂体供血直接来自动脉,它不受低血压的影响。
妊娠期腺垂体分泌的垂体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黑色细胞刺激素(MSH)增多。垂体催乳素于孕7周开始增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高,分娩前达高峰约200n9/ml,为非孕时的10~20倍。垂体催乳素有促进乳腺发育的作用,为产后泌乳作准备,分娩后若不哺乳,产后3周内降至非孕时水平,哺乳者多在产后80~100d或更长时间才降至非孕时水平。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但无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表现。黑色细胞刺激素分泌增多,使面颊、乳头、乳晕、腹白线、外等处色素沉着。
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分泌减少,这是由于妊娠早期妊娠黄体及随后胎盘分泌大量的雌、孕激素,对丘脑下部及垂体的抑制作用所致。因此,妊娠期卵巢中无卵泡发育成熟,也无排卵。
垂体生长激素(GH)的分泌无变化。神经垂体所产生的缩宫素和血管升压素也无变化。
……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一、垂体
妊娠期腺垂体增大1~2倍,分泌垂体催乳素的嗜酸细胞增生、肥大,形成“妊娠细胞”。这种生理性增大可能导致头痛,也可压迫视神经交叉而致两颞侧偏盲,产后随着垂体的缩小于产后10d左右恢复。垂体的这种改变增加了腺垂体对缺血的敏感性,因为腺垂体供血不是来自动脉,而是来自垂体的门脉系统。因此,产后出血性休克使腺垂体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增生、肥大的腺垂体发生坏死,出现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腺垂体供血直接来自动脉,它不受低血压的影响。
妊娠期腺垂体分泌的垂体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黑色细胞刺激素(MSH)增多。垂体催乳素于孕7周开始增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高,分娩前达高峰约200n9/ml,为非孕时的10~20倍。垂体催乳素有促进乳腺发育的作用,为产后泌乳作准备,分娩后若不哺乳,产后3周内降至非孕时水平,哺乳者多在产后80~100d或更长时间才降至非孕时水平。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但无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表现。黑色细胞刺激素分泌增多,使面颊、乳头、乳晕、腹白线、外等处色素沉着。
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分泌减少,这是由于妊娠早期妊娠黄体及随后胎盘分泌大量的雌、孕激素,对丘脑下部及垂体的抑制作用所致。因此,妊娠期卵巢中无卵泡发育成熟,也无排卵。
垂体生长激素(GH)的分泌无变化。神经垂体所产生的缩宫素和血管升压素也无变化。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