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512410
◎ 在唐诗里品味寂静、孤独、繁华,在诗人的人生中探寻从容、淡定。无论哪一种人生,都能在唐诗里找到答案。
◎ 30位诗人、316首中华好诗词、博物馆典藏历代花鸟画,为您呈现更多的经典诗歌,带您探寻更多的诗人的人生经历。
◎ 本书选取了30位唐朝诗人,既有我们熟悉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也有令不少人感到陌生的罗隐、齐己、王绩等,还有薛涛、鱼玄机、李冶这些大唐才女。
◎本书选取了体现诗人重要人生阶段和情感经历的诗,比如写科举、做官、被贬、爱情、人际交往、隐居等方面的诗,将其融入诗人的人生故事,带您体味“唐诗里的人生禅意”。
◎用王维《画》里的诗句“春去花还在”作为书名,寓意人生希望处处有,即便春日已经远去,花儿却依然盛开。书中配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收藏的历代名家花鸟画,与书名相呼应,体现诗情画意的交融。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罗隐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孟浩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齐己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
但令千日醉,何惜两三春——王绩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薛涛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
花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鱼玄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徐凝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李冶
秋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贺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杜甫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韦庄
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陆龟蒙
月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夜合带烟笼晓月,牡丹经雨泣残阳——元稹
唐朝也是一个非常豁达、非常活泼、充满了生命力的时代。它兼容并蓄,在科技、文化和制度上都有着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它自由开放,给予了艺术创作巨大的空间,在诗、书、画上面都涌现出众多名家;它声誉远播海外,让“唐人”这一称呼成为中国人的名片。
而唐诗,更如一粒珍珠、一场精彩的戏,深深吸引着人们去靠近它、爱上它。
古诗是汉语里最美好的文化精粹,是中国人的文化根基。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而唐朝是古诗发展的鼎盛时期,唯有在大唐,可以让人凭一首诗而身居高位。
好像无论哪一种人生,都能在唐诗里找到答案。
岁月荏苒,那些诗句一直屹立在那里,默默无言,任风雨交织,任时光斑驳。只要我们走近它、倾听它,一切便尽在不言中。它的美,美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美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美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美在“云想衣裳花想容”、美在“人面桃花相映红”、美在“曾经沧海难为水”。
到今天,我们之所以还会觉得一千多年前的句子美,是因为它是真实的生活,是人生最深情的部分,是每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都会遇见的那些最感人的东西。
人生是一场从不停歇的修行。其实修行就是与自己过去生命的对抗,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修行状态。有句话这样说:“年少时读诗,年老后读诗,欢喜时读诗,忧愁时读诗。”可见,读诗就是一种修行。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浮躁时代里,或许我们更应该在忙碌中慢下来,泡一杯茶,静静地读诗。于诗句间让被污染的心找回纯净,于诗句间感受岁月的温情与善意,于诗句间去发现生命的真谛、去找回那些丢失的从容。
白居易高中进士之后,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年秋天落叶铺满了街头,一纸锦书让他晋升为校书郎。从此,白居易便在长安住了下来。他的仕途像是打开了一道明窗,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部参军等职位接踵而来。
这无疑是他最春风得意的几年。
尽管仕途上一帆风顺,但是他的婚姻却频遭阻隔。
那一年他十一岁,她七岁。他就住在她家对面,他们一起玩耍,一起长大。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湘灵。
年少的他面对活泼可爱的湘灵不能自拔,特别是当他们谈起音律时,湘灵更是让他折服。
那段时间,他们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等他十九岁时,她已不再是儿时的玩伴,而是一生所爱。
情窦初开的白居易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场恋爱。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对他来说,她就是天仙般的存在,那美丽的容颜胜过天仙,她悦耳的嗓音像鹦鹉一样令人着迷。
尽管他爱得深切,但此时的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仕途上。只能说:等我科举及第,便回来娶你。
这不只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深情与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离开了符离,去到遥远的江南,没有什么能阻碍他的思念。
他站在高处回头张望,渴望看到那个熟悉的人影: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他半夜无眠,眼泪成冰,想让她的影子多陪伴自己一会儿,便整夜不把灯吹灭:
《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无论他眼里的景色有多美,他的内心却都是思念与哀愁: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恨到归时方始休”让他思念到极致。他渴望能与她长相厮守,只有这样此恨才能结束,但横在他面前的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在那个等级森严、门当户对的时代,他们注定无法走到一起,只能苦苦相思。他希望通过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在他高中进士之后,便回到符离,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恳求与她成亲。
但这终究只是他的美好愿望罢了。
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个是含辛茹苦抚养自己成人的母亲,一个是默默相伴的至爱恋人,他必须做出选择。
他无奈地选择了前者,痛苦地离开了家乡。
三年后他再次归来。
归来的他已不再是翩翩少年,而是壮志满怀的仕官。当他得知湘灵仍未出嫁时,欣喜若狂,执着的他再次向母亲提出迎娶湘灵的请求,而母亲再次无情的拒绝让他感受到什么叫作冰冷。
但是,他的内心是反抗的。他谢绝一切登门提亲的媒人。尽管母亲不让他们见面,但他的思念从未停止过,每一个夜晚他都是独眠人: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即便他们相隔千里,但他们的感情却是相通的,他仍旧渴望着相遇的佳期:
《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这段感情让他刻骨铭心,无论如何他都忘不掉:
《寄远》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这些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她,但无奈母亲以死相逼,他不得不再次向母亲妥协。新娘是杨汝士的妹妹,和他一样是官僚家庭,但他的心里仍然一直思念着湘灵。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多年以后,他在去江州的途中,与夫人遇到了在外漂泊的湘灵父女。此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他们抱头痛哭,是命运让他们一直分隔两地,这对有情人终究没能走到一起。
《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即便再次相逢,也已无力改变什么。他身边已有妻子,而她只能成为他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他“恨”,从他爱上她起,他便“恨”透了眼前的一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