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14378
近年来,上海文坛出现了一批作家“书写当代上海”的现象,如金宇澄的《繁花》、吴亮的《朝霞》等。如果说文学是“个人记忆”的产物的话,这批作品由于“明显”与作者本人的个人生活和经历相关,我们称之为“明显的记忆文学”。由于此类作品写得多是“当代”上海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这类作品除过具有其文学价值而外,还具有其显著的“历史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作品正以文学的方式建构着上海的当代社会生活史。
本报告着重聚焦近年来上海出现的“明显的记忆文学”建构上海社会生活史的现象。主体部分由三部分构成:一、作家的书写上海。本报告邀请了一批重要作家,如金宇澄、吴亮、夏商、徐锦江、域外访沪作家等,谈他们的上海写作和上海印象。二、批评家的上海文学。本报告邀请了一批重要的批评家,如张鸿声、杨扬、曾军、程德培、李耳、格非等,从理论上总结“上海经验”、批评作品。三、书写上海的历史资源。2016年值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纪念,我们邀请鲁迅长孙周令飞、张梦阳、王锡荣等人,讨论鲁迅及其创作与上海的关系。2016年值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纪念,我们邀请茅盾的内侄女孔海珠、陈思和、陈建华,郑大圣等人,讨论茅盾及其创作与上海的关系。作为年度报告,本报告也对上海民间诗社、翻译文学、文艺理论、精品佳作有所扫描和分析。
上篇 现代性样本、城市化和市民生活 3
下篇 “明显的记忆文学”的生活史价值 10
一、年度作家作品:吴亮及其《朝霞》 19
吴亮访谈:“内行小说家”的暧昧写作 20
引论 20
对谈 27
论《朝霞》 36
隆巴耶与他的侄子的对话 36
一个黎明时分的拾荒者 38
野蛮的写作 42
知识的马蜂窝与思绪的细节 44
二、城市保护与记忆挖掘 47
纸上的上海 48
愚园路“路史” 59
一个小说家眼中的上海史 66
域外作家的上海印象 73
三、上海的地方性与普遍性 79
“钥匙”•“窗口”•“飞地” 80
上海的文学经验 87
流动的地方性:从金宇澄到王家卫 95
四、大师的上海•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纪念 99
鲁迅三感 100
鲁迅“上海十年”对“质化”倾向的反抗 108
鲁迅与左联的若干旧案新探 119
五、大师的上海•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纪念 137
“摩登茅盾”三人谈 138
在“茅盾会客厅”谈姑父茅盾 143
鲁迅、郭沫若、茅盾电影活动之比较 154
六、盘点与观察 164
近两年上海民间诗社状况 165
文学引进“合为时”而作 172
反思和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上海声音 179
七、我阅读的好作品 188
人都是把故乡背在脊背上到处跑 189
达到极致的“唐澜式的想象” 192
王安忆的“大故事” 197
八零后的历史和哲学 200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作品正以文学的方式建构着上海的当代社会生活史。
“明显的记忆文学”与传统历史写作的区别在于:其一,与“严肃古板”的历史写作相比,“明显的记忆文学”更具亲和性。其二,与“社会生活史”相对薄弱的历史写作相比,“明显的记忆文学”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其三,与偏好“远望”的历史写作相比,“明显的回忆小说”重在“近观”。从对比中,可以明白文学参与建构社会生活史的特征和价值之所在。
本报告着重聚焦近年来上海出现的“明显的记忆文学”建构上海社会生活史的现象。主体部分由三部分构成:一、作家的书写上海。本报告邀请了一批重要作家,如金宇澄、吴亮、夏商、徐锦江、域外访沪作家等,谈他们的上海写作和上海印象。二、批评家的上海文学。本报告邀请了一批重要的批评家,如张鸿声、杨扬、曾军、程德培、李耳、格非等,从理论上总结“上海经验”、批评作品。三、书写上海的历史资源。2016年值鲁迅诞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纪念,我们邀请鲁迅长孙周令飞、张梦阳、王锡荣等人,讨论鲁迅及其创作与上海的关系。2016年值茅盾诞辰120周年暨抵沪100周年纪念,我们邀请茅盾的内侄女孔海珠、陈思和、陈建华,郑大圣等人,讨论茅盾及其创作与上海的关系。
作为年度报告,本报告也对上海民间诗社、翻译文学、文艺理论、精品佳作有所扫描和分析。
摘要:上海,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的先行者和一个成功样本。开放包容、洋为中用、不失自我的现代化,是上海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样本意义之所在。现代化在上海,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生活现实,这体现为它的城市化。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上海“市民生活”,具有一种“散文化”的审美倾向。对上海现代化“故事”的文学回应,当代上海不及历史上海。所幸的是,这种情形有所改变。近年来,上海文坛出现了一批作家“书写当代上海”的现象,如金宇澄的《繁花》、吴亮的《朝霞》等。如果说文学是“个人记忆”的产物的话,这批作品由于“明显”与作者本人的个人生活和经历相关,我们称之为“明显的记忆文学”。由于此类作品写得多是“当代”上海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这类作品除过具有其文学价值而外,还具有其显著的“历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作品正以文学的方式建构着上海的当代社会生活史。
关键词:上海现代化;城市化;市民生活;“明显的记忆文学”;上海当代社会生活史
上篇 现代性样本、城市化和市民生活
朱鸿召
上海,作为一个城市,是中国现代化的先行者,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成功样本。中国,作为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历史中断的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故事。近现代历史以来最精彩的中国故事,在上海,是为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迄今的历史时段的命名,其基本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西方国家已经现代化而后挟持着船坚炮利的硬实力和游戏规则的软实力的胁迫下,被迫进入现代世界格局。几代优秀的中国人,在惊讶中反省,在追赶中学习,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创新,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实现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阶段性目标,追求着让中国强起来、中国人贵起来的梦想目标。文学,作为一种生命形态的审美对象化,刻骨铭心地眷恋着这座城市的音容笑貌,传说着市民生活的家长里短,塑造着上海日新月异的精气神。
现代性,上海作为中国的样本
一个人的精神性格来自遗传和经历,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也是如此。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1843年11月上海正式开埠,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人进驻、经商贸易、土地租赁。1845年,上海首先出现英租界,随后,法租界、美租界相继设立。
不久,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直到1943年,租界名义上被收回,两年后正式收回。在此约一百年时间里,上海出现一市三治局面,即同一个城市同时并存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套管理机构,形成人口多元、文化多元、法律多元、货币多元、宗教多元、教育多元……的独特历史机缘与风貌。上海长期处于几种政权控制的边缘地带,与多种文化影响的复合区域。租界是中国的土地,但受治外法权保护,中国政府无权干涉租界里的人与事。同时,这里也是英美法等殖民主义国家权力控制的边缘地带。“这样,在华界与公共租界、华界与法租界、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之间,事实上存在三道行政控制的缝隙,整个上海便成为全世界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异质文化交织的特有区域。”
正如熊月之先生所言,你可以说其是黑色的染缸、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我可以说其是红色的摇篮、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本营;你可以说其摩登、甚至反动,我可以说其传统、代表进步;你可以列举一百条理由说其是罪恶的渊薮,我可以同样列举一百条理由说其是文明的窗口。几乎任何两极对立的判断,对上海来说都能成立。在这种多元性中有主导,复杂性中有主流、包容性中有主调的,正是上海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追求。
特殊的地缘优势与人文特点,使得上海在五口通商城市中脱颖而出。经过大约十年时间,1852年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究其原因,上海近百年的租界历史,对内没有形成华洋分割、中西对立,而是华洋混合、五方杂处,逐渐养成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格局和精神情怀。1853年至1855年,上海发生小刀会起义,县城被小刀会占领,大量华人涌入租界,华洋分居变为华洋杂处。华人没有拒绝洋人,洋人也没有拒绝华人。彼此以利益为追求,互利互惠,双赢共赢。对外在百年硝烟弥漫、哀鸿遍野的旧中国,上海保持了相对安宁的发展环境。“近代中国是在连绵不断的外侵内乱中走过来的,安全对于上海意义重大。它对上海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近代上海人口的变动曲线,明显地因战乱而呈潮汐现象,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解放战争发生时,都有大批人口涌向上海,战事过后又陆续回流。来的人多,回去的人少,上海人口因此急剧增加。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那时租界已不存在,但是人们还按照先前的经验,潮水般涌向上海,上海人口在四年间猛增208万。”
上海开埠时,城市人口不到20万,近五十年增长五倍,1900年达到100万,已是中国最大城市。1919年上海已是中国超大城市,
人口为240万,比第二名广州多80万,比第三名天津多150万。截至1949年,上海人口已有546万,为世界特大城市。一百多年中,上海人口增长二十多倍,同时期南京、北京等城市人口增长两三倍。
移民社会,移民心理,推动了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移民心理的基本特征便是,对于一切关乎生存或发展的新事物都必须采取积极的学习和适应的态度。”
超越常规迅速集聚的人口,滞留下来,生存发展,得缘于并归宿于现代化社会。“正是由于中外双方的相撞、合作和竞争,才把上海变成了富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城市。在这个乡村传统和官僚统治根深蒂固的中华古国,上海是接受西方文明并使之与民族文化相兼容的现代化样板。”
现代化源自西方,用贸易、战争、传教的方式,蔓延欧美,传遍世界。工业化生产方式,商品化生活方式,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理性精神为基础的文化观念,以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追求卓越为崇尚的价值取向,以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慈善博爱为号召的社会理想,成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的主要内容。它极大地释放了人类社会的创造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重新确立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关系,人对社会的契约关系,人对自我的价值实现关系。现代化,在西方相对于中世纪,在中国相对于古代社会,都是两种差异对立的世界。上海人似乎没有过多纠结于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也比较淡漠政治的对立与斗争,而是选择一种以我为主,维善是从,兼收并蓄,讲求惬意,追求品质的生活态度,从而形成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如果说,现代化是一种现代社会发展变革过程,那么,现代性就是由现代化及其成果所塑造的精神品质和思想面貌。上海城市精神没有采用“上善若水,海纳百川”,而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
或许当初是在有意无意中为了彰显其现代化特征、现代性内涵。现在,上海城市精神扩展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更凸出显示了其现代化追求、现代性价值取向。
在现代性价值取向中,关于时间概念选择是重要内容之一。人类社会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时间概念,用以规范群体物质行为和个体精神倾向,形成一种价值座标体系,支撑着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精神文化世界。以天干地支纪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农历时间体系,是中国农业社会历法文明的标识,是中华文明的内在逻辑座标。而现代化所依托的是源自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为时间起点,单线进化,一往无前。所有现代化工业产品都建立在这个时间概念基础上,并传播着这个时间概念。并且,这种公元纪年的时间概念,逐渐侵蚀并彻底摧毁着所有其他文明,包括中华文明的时间概念。上海城市化进程中,曾经出现过清朝皇帝纪年、黄帝纪年、孔子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多种时间概念,但最终选择接受公元纪年,作为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1925年奠基,历时两年,耗费巨资建造的外滩江海关大楼上的海关大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时钟,也是世界著名时钟之一。其客观功能是为了统一进出上海港的各国轮船所使用的不同时间概念,历经百余年沧桑巨变,其报时伴奏乐曲先后有改变,其报时功能也已经弱化,但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识和象征,早已被上海人所接受,推崇,并融入几代人的城市生活记忆。社会公共活动的工作时间使用公元纪年,私人生活里的红白大事继续使用农历纪年,成为大多数上海人普遍习惯的时间使用习惯。前者属于一种理性选择,后者则是一种情感记忆。中西文化交融,区别对待,相行不悖,兼容并包,表现出上海人维善是从,科学理性,讲求实用的现代性特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