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化地域文化老伍拾光写生 鹊问人踪 从粉坊琉璃街到如意胡同5号

老伍拾光写生 鹊问人踪 从粉坊琉璃街到如意胡同5号

冯骥才鼎力推荐:以现场的方式,留念北京。

作者:老伍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ISBN: 978750467238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1.99

类别: 地域文化 SKU:5d84a06e5f9849104541a46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24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72384丛书名: 老伍拾光写生

编辑推荐
一城逝去谁追念, 是光阴可捡拾。

 

内容简介
    本书以老北京风物写生画为主体,图文结合展现北京之美。本书的调性定位于“怀旧”,充满感情色彩,所绘场景有近一半已然变化甚至消逝,更引人思考。所以本书的文字内容以“写生志”概念,为每一幅作品建一个索引,详细写明每一写生场景的位置,过往历史要点,变迁情况,汇集起来,犹如一本民间风物志,具纪录意义。配手绘地图标明位置。
作者简介
    老伍(伍佩衔),1942年生于北京皇城根,爱北京、画北京的人。60岁退休前是:重型机床装配钳工、广告专业摄影师、企业形象设计师。1954年接受画家张平良、杨先让两位教授,做人作画理念:“用真善美的心,绘真善美的画”。自2005年起,重拾画笔,历经十余年,游走于京城街巷、皇家园林,用 普通的签字笔,坚持实地实景写生作画。
目  录

Ⅰ  序一  既然是美的,总会被有心人发现

Ⅲ  序二  生命中 真诚的岁月

001  逝 | 粉坊琉璃街

003  粉坊琉璃街 |拆字满巷

006  老街,老街坊

012  粉坊琉璃街 |三元理发摊

014  粉坊琉璃街 |“为善 乐”老门

016  潘家胡同 |蛮子门

020  潘家胡同 |“恩承凤阙”门联

022  贾家胡同 |西洋门楼

026  贾家胡同 |西洋门楼儿残基

030  北大吉巷 |“子孙贤族将大”门联

034  北大吉巷 |被拆毁的宅院

038  北大吉巷 | 7 号院门联

041  北大吉巷 |祥云门墩

045  北大吉巷 |一扇记述特殊年代的老如意门

046  北大吉巷 |李万春先生故居

050  鹊问人踪 053  秋 | 巷

055  西四北头条 | 国庆日

060  米市胡同 | 二百余年前的“便宜坊”砖楼

065  校场口胡同 |44 号还有几间小店铺

066  魏染胡同 | 京报馆旧址

068  西琉璃厂 | 古文化街

073  大栅栏西街 | 观音寺正殿重现

075  罗家井胡同 | 胡同深处的“永增厚”

078  西打磨厂街 | 深秋京城的打磨厂街

088  南文昌胡同 | 正午时分

091  南锣鼓巷 |“万庆”当铺的老店门

092  地安门外大街 | 古都报时中心

098  铃铛胡同 | 胡同铃声

100  老北京的根儿
107  忆 | 如意胡同 5 号

109  协和专家别墅前的想念

112  如意胡同 5 号

124  献给母亲的白玉兰

126  父亲让我学打草

128  母亲教会我剪汽车

130  
后的黄昏

136  紫禁城雨花阁

141  儿时 爱攀爬的太庙松

143  逝去的公理会塔尖

148  雪中的黄米巷

152  临时工

156  送给女儿的国子监写生

159  胡同里的国学

162  借钱

167  后记一 | 放下怀旧又如何

172  后记二 | 跟朋友们聊天

前  言

  序一

  既然是美的,总会被有心人发现杨先让我们认识小弟(伍佩衔),是1954年居住在迺兹府如意胡同5号,将近四年的时间,他家住北房,我们住西厢。后来因调工作、搬家、退休、出国,再见面,我们老了,他也变成一个大老爷们了,可喜的是情谊尚存。

  令我们惊奇的是他用一只签字笔画了一批老北京即将消失的老房子、胡同里的老物件,有访谈有典故,充满了感情和执着耐心,日日月月、风风雨雨不间断,乐此不疲地坚持,默默无闻地奔波……

  且不谈他那朴素的写实技能、独特的处理画面的技巧,关键是他找到了做这事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乐趣,那一画到底的精神,谁看了都会感到佩服与赞赏。

  当今追利盗名者层出不穷,小弟能沉下心来,找到自己渴慕的一片天地去表现、去记录,是一种满足与幸福,也是一种美好的情结。

  既然是美的,总会被有心人发现,而今他的作品要出版,这是归宿,也是社会肯定。为此,我们高兴,祝贺,写下以上短短的几句话送小弟(佩衔)存念。 

  
八十八岁杨先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丙申谷雨后于京城回龙观

 

  序二

  生命中
真诚的岁月

  张平良

  50年代初期,我刚刚结婚不久,在北京灯市口西边、距离工作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很近的如意胡同 5 号的四合院,租了两间西屋小平房,那里凝集了我生命中
真诚的岁月。前院住了男高音歌唱家楼乾贵夫妇,后院西屋是杨先让及我,前院男高音的练唱声、后院西屋我们夫妇俩开着屋门绘画和拍照的兴奋劲儿……北屋的一位小少年——小学生伍佩衔都耳闻目睹,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中。随着时间和岁月的积淀,使他对艺术产生了一种爱好、向往及寻求。

  由于我的工作是编辑,负责少年儿童读物,需要经常与小读者接近,对小朋友都主动友善交谈,“用真善美的心,绘真善美的画”这句鼓励人的语句给伍佩衔小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7年之后,我们平静的生活有了很多改变,彼此都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各奔东西了。

  伍小弟在哪里?他后来学什么行业?有什么专长?都不知道了,大家失散了几十年。

  当我们又见面的时候,我同先让已经是退休老人了。而佩衔小弟在社会变迁中,心中始终存着那句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在人生的大道上向正前方前进。

  他在杂乱的人群中寻找故友,从古老北京的各个角落中寻找“真、善、美”。真是“响鼓不用重锤敲”,他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术、绘画、造型艺术的实践研究,在他特有的条件下创出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记录和收集了一般艺术家所忽略的精华,从他的画中可看到他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珍爱。

  他为人“真”诚,作风踏实,心地良“善”,品格高尚,厚德为“美”,深得挚友信任,今将成功之作奉献给读者。是为序。

  张平良

  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社  编审

  2016年5月1日

  于北京

在线试读

后记一

  放下怀旧又如何 

  忘掉种过的花

  重新地出发
放弃理想吧

  别再看尘封的喜帖
你正在要搬家

  ……

 

  有一次,和香港朋友聊起消逝的北京胡同、老伍的写生,她说这让她想起一首香港老歌,名叫《喜帖街》。

  香港岛中心湾仔附近的利东街,集中了好多印刷店,从1970年代开始印刷喜帖,是香港人筹办婚礼的必到之地,所以俗称
“喜帖街”。2003年,受商业项目影响,这条象征着喜气和幸福的老街面临拆除和重建,商户和市民纷纷反对。音乐人为此创作了这首歌曲,在港人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也引起了人们对城市的反思。

  我和老伍编辑这套“拾光写生”丛书过程中,也常常反思各种城市问题。对于旧城的保护,我发现无论巴黎、威尼斯、开罗还是香港,都曾面临“喜帖街”那样的遗憾,出版于1961年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也曾呼吁:“把房子补好,把人留下。”

  很多时候,老房子、老街还是不幸被牺牲,成为经济激增、城市演进、消费汹涌的代价,无可挽回。

  老伍的写生已经画了12年,12年里,画中的胡同消逝大半,多快啊,即便亲历,仍不敢相信,也不堪回首。

  起初我跟随老伍写生,完全是出于好奇,一方面我这个绘画的外行,想看看现场写生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也是想了解北京人的胡同生活。我作为“新北京人”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十几年,从来没住过胡同。

  但走过了,看完了,听说了,觉得许多人和事不记下来实在可惜,所以才渐渐形成了几篇侧记式文字。那些在胡同里认识的街坊,有的人还成了朋友,常常走动。

  2016年春天,大家开始为老伍写生的出版而忙碌起来。书稿编辑的过程非常艰苦,一遍又一遍地调整、修改、校对……似乎有始无终。在反反复复端详那些写生的时候,常常感叹、唏嘘,直到忽然有一天,我从“城”想到了“人”,总算有些释怀——胡同没了,老房子、老街没了,但是还有人在呢,我想。

  筑得起
人应该接受 都有日倒下

  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
永远也不差

  就似这一区曾经称得上美满甲天下

  但霎眼
全街的单位快要住满乌鸦

  ……

  与其沉浸在对城市的惋惜和疼痛之中,不如放下怀旧,去发现那些老街、老房子背后难以磨灭的东西。

  这样想着再读老伍的画和话,就发现里面不仅有风物,更有人情,  普通的老百姓之间的情意。

  林语堂先生当年说,北平
大的动人之处是平民。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一直住的是平房,只不过不是北京那种四合院。那个大院里一共4排房子,房子外墙下边半米多高是大块的石头,上面是红砖墙。整个院20多户,少说也住了七八十人,印象
深的是全院只有一根公共水管,接出来4个水龙头,还是露天的。管道不完善经常停水,但我从来不记得有谁和谁为了抢水龙头红过脸。邻居家做点稀罕吃食,隔着墙头递过来,谁有什么事在后窗户下边喊一声就行了。我妈说有时候算得好好的,这月的钱够花到月底发工资,可就差那么几天我偏偏发烧,半夜去敲邻居家的门借几块钱,邻居总是会往手里多塞一点儿。

  所有那些久别的亲近和温暖,历久弥新,现在回忆起来仍能让人热泪盈眶,心潮起伏。每当老伍讲起他小时候的如意胡同 5 号,我也会想起我的邻居们。

  另一位“新北京人”迈克尔.麦尔(Michael Meyer),从1997年起在北京前门胡同中住了10年,写下《再会,老北京》一书,我在书中发现了同样的情愫。这位美国人说:我并非惯于怀旧之人,但只要我一离开胡同,就会想念北京,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并非想念那些摇摇欲坠的建筑,而是想念贯穿于胡同之中、鲜活而又濒临消亡的生活方式。我想念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还没来得及好好欣赏的事物,比如……

  盼望有一天,当我向后辈讲起北京的时候,他们也能如我听老伍故事一样感同身受;老糜、小姚、姚妈妈、程先生,他们的善良、本真和拳拳之心如果能象那些屋语门言一样传承下去,不也是北京之幸吗?

  谢谢老伍用他的写生为我们留下的感动。

                                                                                    
五月

  2016 年 3 月 20 日
春分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老伍拾光写生 鹊问人踪 从粉坊琉璃街到如意胡同5号”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遇见台湾·古早的味道

EUR €38.99
阅读更多
缺货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行走拍摄30年,为消失中的大城造像,名家张开济、汪曾祺、舒乙、赵园、张冠生专文导读)

EUR €45.99
加入购物车

遇见台湾:我曾听过你的歌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旧影潮州(精装)

EUR €3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