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289544
丢掉那些无谓的羞怯感,
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烦恼,
别再为肥胖、单身而纠结,
从今天起让生活不留遗憾,
从今天起认清真爱。
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诸如如何粉碎羞愧感、如何面对愤怒、如何看到事实背后的真相、如何面对生病等28 项对策,其语言风格乍看之下会让人感觉是一种失控的情绪表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者以发人深省的黠智语句,坦言说出那些看起来不美好的、不舒服的、令人痛心的生活片段,用这种非典型思维的叙述方式,引起读者心中的共鸣,从而拒绝伪装的人生。
推荐序 / 001 /
致谢 / 002 /
1 如何搭乘电梯 / 004 /
2 如何面对一团糟的感觉 / 016 /
3 如何找到真爱 / 024 /
4 如何做个胖子 / 040 /
5 如何做个瘦子 / 054 /
6 如何自我怜悯 / 070 /
7 如何有自信 / 076 /
8 如何面对失败 / 088 /
9 如何得到工作 / 090 /
10 如何粉碎羞愧感 / 096 /
11 如何看到事实背后的真相 / 105 /
12 如何在绝望时想到生命还应有新的开始 / 110 /
13 如何避免沉溺于哀痛中 / 130 /
14 为什么拥有一切只是假象 / 137 /
15 如何克服你对过去的执迷 / 140 /
16 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疾患 / 154 /
17 如何让自己摆脱不舒服 / 158 /
18 如何戒酒 / 164 /
19 如何切合实际地坚持你的梦想 / 172 /
20 如何通过知道什么不是爱来辨识出真爱 / 188 /
21 如何追求幸福和面对不幸 / 197 /
22 如何让懊悔少一点 / 202 /
23 如何不再畏惧自己的愤怒 / 210 /
24 如何面对生病 / 216 /
25 如何面对失去你所爱的人 / 234 /
26 当你的孩子即将逝去时该如何面对 / 243 /
27 如何以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 257 /
28 这就是为什么 / 265 /
致 谢
我一生中曾经犯下许多错误,如今回想起来,我对于这一切经历颇为感激。然而,有一个错误我并没有犯过,就是将我的出版社——圣马丁出版社对我的坚定支持、鼓励和包容视为理所当然。我尤其感谢珍妮弗·恩德林,从我的本著作起,她就担任责任编辑,直至今日。她总是不断地对我提出质疑,使我成为一名更优秀、更无所畏惧的作家——如果没有她,我不会成为今日的我。作为当今出版业界受推崇(也许还有点令人害怕)的编辑之一,能够成为她麾下的作家,接受她的悉心指导,我感到非常幸运。
同时,我也深深感激DPP 为我做的一切。
在写作本书的同时,我一生的挚友过世了。她的家人给予我的温暖和接纳,让失去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承受。谢谢你:D、L、M 和J。
在美国维尔京群岛(Virgin
Islands)的圣约翰岛上,有一位婚宴蛋糕设计师兼烘焙师谢默斯·穆凯尔。他为我烤过一个柠檬形状的蛋糕,那是我有生以来吃过棒的蛋糕。此外,在我认识的、与面粉为伍的那些人中,他也是我见过有趣、善良的家伙。一想到他和他的太太斯泰西,我就感到很开心。
我还要感谢许多人,他们对我的影响在无形中促成了本书。
特别要感谢澳洲墨尔本的苏珊·金,她的绝顶智慧、令人惊艳的艺术造诣和天生的优雅气质,令我多么希望能成为她的邻居。
我爱你,克里斯托弗·谢林。
欲看清眼前的事物,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奋斗。
——乔治·奥韦尔(George
Orwell)
所有的事实一旦被揭露了,就很容易理解;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它们。
——伽利略·伽利莱伊(Galileo
Galilei)
奥古斯丁·巴勒斯是一位经历与众不同的作家,他没有什么学历背景,却能以其幽默的文风、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想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此次,这位《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带来的《如何生存的非生存能力》,用他特有的轻松风趣的文字,引发我们无尽的深思。
在书中,巴勒斯将他自己及身边人的亲身经历一一道来,以此引出28 种“如何生存的非生存能力”。小到体重问题、单身问题、工作问题,大到看到事实背后的真相、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巴勒斯就像我们的挚友一样,在书中一一给出答案。读过之后,我们将会发现更好的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希望《如何生存的非生存能力》一书能让更多的人从此拒绝伪装的人生,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1 如何搭乘电梯
许多年前,一段我自以为完美而且将会开花结果的感情倏然地如坠崖般结束了,我体验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深切的自我觉醒。
这次觉醒的降临,看上去仿佛是我人生中——可能因为自我毁灭而变缩短的人生——悲惨、谷的一段时期。
这种心理崩溃的状态是那么彻底,甚至跟随我进入了电梯。
某天下午,当我搭乘旅馆电梯准备回房时,电梯停在了一个全部是会议室的楼层,这里只有别着名牌的人才能进入。
有人从这层楼步入电梯,按下她要前往的楼层的按钮,然后就往后退了一步,稍稍转了一下身子,以免和我正面相对,但她并没有遵循一般的美式电梯礼仪,直视两片门扇闭合之处。
她的站姿传达出“我很会社交”的肢体语言。虽然她并没有站在我那带着怀疑的视线范围之内,我还是接收得到这样的信息。
就在我心中想着:“天啊,一个‘很会社交’的人,她好不要跟我说……”时,我的耳朵里便传来了句:“并没有那么糟的。”
我小心翼翼地避免流露出自己对她的看法,而她却没有。
不仅如此,在这样一个只能塞得下四口直立棺材的空间里,她还以过大的音量和肯定的语气说出这句话。
“不好意思,你说什么?”我说。
她转过头看着我,脸上的表情掺杂了一丝怀疑和大胆。在电梯灰暗的灯光下,她的短直发泛着些许绿色的光泽,她的唇膏则让原本并不上翘的唇形硬是呈现出微笑的弧度。
“我说,并没有那么糟的。”她眉毛上扬,流露出一副“咱们老实说吧”的坦白表情,“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它都不可能和你脸上的表情一样糟糕。不如试着微笑吧!如果你已经耗尽了后一丝微笑的力气,我可以借给你。”
当时我的想法是:“看得出来吗?别人看得见我的悲伤?”
接着我又想:“去死吧,你这家伙。”
但我是个有礼貌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所以我只回答道:“我会试试看。”
受到我的反应鼓舞,她又继续说:“这么做可以让你的精神变得轻盈,每天早晨我做的件事就是对着镜子微笑,然后告诉自己‘你是一个强大、积极的人,今天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你沮丧’。”
感谢老天,在她说完这串无聊的话时,电梯门已经打开了,她也准备步出电梯。不过,为了安全起见,我往前跨了一步,戳了戳关门的按钮。
如今,我对大多数你想象得到的刺激都具备了异常高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在震惊、恐惧或愤怒的时候。
只是一次不到35秒的电梯奇遇——也许是40秒吧,倘若我们考虑到某种程度的时间拖延的话——我现在满脑子都在想这些事。
一回到房里,我就不禁开始思考:“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我这么讨厌那个红唇女子?”
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宗教信仰。不过,有时候生命中发生的某一事件会很快地伴随着与之呼应的另一事件,这会让我停下来,思考一下我的圣克里斯托弗(St.Christopher)吊饰是否还在那里。
低头瞥一眼我的笔记本电脑,我注意到实时新闻动态中一个醒目的标题:
“自我疗愈‘让你感觉更糟’。布里奇特·琼斯(Bridget Jones)并不是求助于那些自我疗愈的祷文以鼓舞自己心灵的人,但是一则研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我立刻打开了链接,网页跳转到英国广播电台(BBC)的网站,接着我读完了整篇文章。
加拿大研究发现,对于缺乏自尊心的人来说,在反复对自己说出正面激励的话语后,他们反而会感觉更糟。
研究指出,诸如“我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这种话只对自尊心强的人有效。
这则研究刊登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与其要求缺乏自尊心的人专注于乐观的想法,不如允许他们带着一些负面思维,这反而会让他们感觉心情比较好……不断重复正面自我激励的话语,也许能帮助那些自尊心强的人,然而对于需要被鼓舞的人却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难怪我会觉得那个女人唐突无礼。有些时候就会“感觉到”那种糟糕。
有时候,你就是觉得心情非常糟糕。
此时告诉自己你感觉很棒,并且挂上一个勇敢的笑容,拒“负面思维”妥协,这种行为不仅是错误的、不诚实的,还会让你觉得更糟。
这是非常合理的看法。如果你想让自己感觉好一点,就需要在此时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是想比什么好一点?”
也许是“比你此时此刻的感觉好一点吧”。
然而,为了比当下的感觉好一点,你必须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感受究竟是什么。
比如说:如果加利福尼亚州代表了你想要“感觉好一点”的渴望,那么除非你知道自己动身的起点在哪儿,否则你将无法到达那里——不论你手上有多少张地图。
终,那些身穿白色实验室长袍、手拿笔记板、与一整笼猴子共处一室的研究员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里,得出了我早在多年前进行自我复原时就学到的结论:自我肯定是毫无用处的。
自我肯定是不诚实的。那是一种基于虚假心理学的自我背叛,就像印在麦片包装盒侧面的成分表一样。
事实上,站在镜子前面看着自己的眼睛对自己说谎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尤其当你认为自己是可以信赖的人的时候。
在心理学上,自我肯定等同于将婴儿爽身粉撒在你家小狗拉在地毯上的便便上面。这么做并不会让你的地毯变得干净,而只是掩饰问题罢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