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34231
本书作者王笛是以新文化史、微观史研究中国城市的代表人,出生于四川成都,就成都18~19世纪的社会文化发展已经出版过多部著作,如《茶馆》中对茶馆这一充满成都特色的公共空间的解读,《街头文化》中对下层民众和地方政治关系的讨论。这部《消失的古城》是王笛对清末民初的成都,社会各方面迎来的革新和巨变的一些角度新颖、内容详实的讨论。
在这本书中,我们还看到穷人的挣扎,三教九流——乞丐、妓女、苦力、小贩、收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跑江湖、剃头匠等在城市中的谋生技巧。城市中的各种活动,诸如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在这本书中都有生动的描写。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历史叙事,对我们理解一个中国内陆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提供了一个具有可读性和深刻思考的大众历史读物。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妓女、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1 成都——三座城墙的城市
2 中国城市的自治传统
3 老成都的邻里关系
4 小商小贩的自由世界
5 让穷人有一条生路
6 老成都的“红灯区”与妓女改造
7 老成都的街头娱乐活动
8 20世纪初城市妇女的行为和形象
9 妇女挑战男人的世界
10 百年前怎样过春节
11 城市底层穷人与“弱者的反抗”
12 小商小贩给城市带来活力
13 新旧交错的“改良时代”
14 20世纪初的城市“现代文明”
15 改良时代的新娱乐
16 西方物质文化的传入改变了日常生活
17 警察的出现
18 改正乱撒尿的习惯经过了长期的努力
19 在成都,打麻将曾经是犯罪
20 穷人靠什么活下去?
21 人们是怎样失去自由自在的城市生活的?
22 清末民初的性骚扰与流氓罪
23 贫穷使人没有尊严
24 过去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歧视非常普遍
25 下层民众的革命
26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政治
27 为什么人民对革命不满?
28 生活在恐慌年代
29 市民的自卫
30 从和尚街到崇德里:一步之遥,而长路漫漫
后记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味道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我说不清楚今天成都的味道,但是我今天还可以回味过去成都的味道。那种味道,是萦绕在脑海中,时时会在心中翻出来,让人有一点淡淡的怀旧和惆怅。因为很多过去的味道都消失了。
说起成都的味道,一定是和其他城市进行比较的,是有地域差别的。例如,在成都讲吃是懂生活,在北京人看来是庸俗(记得这是成都作家西门媚在她的“食光机”系列中说的)。
成都的味道,也可能是特殊的城乡关系,每天从城外来卖菜的农民,或来谋生的手工匠;也可能是城市面貌,像两层楼的铺面,有围墙的公馆,府南河,城墙,满城和皇城;还有成都的招牌和幌子。如果过去都像今天的某城市那样,要亮出所谓的“天际线”,把各种招牌都拆除,城市哪里还有丰富多彩的面貌呢?
成都的味道还有可能是方言(成都话)、饮食(小吃)、市民文化(生活情调、生活节奏)、气味(火锅味、小吃味、茶叶味、辣椒味)、声音(手工匠、小贩的吆喝),等等。
现在气味还有,但是老成都的声音没有了,代之以街上汽车的喇叭声、商店促销的音乐声,以及跳广场舞的音乐声。我在《街头文化》一书中,是这样描绘这个城市的声音的:
居民们能迅速地辨认出不同小贩和手艺人的叫卖声。一首竹枝词写道:“门外忽来卖货郎,连铃鼓动响叮当。婢供驱使娘弹压,挑拣全凭女主张。”一位老茶客回忆当年买卖旧货小贩抑扬顿挫的吆喝声,记忆犹新:“牙齿,牙齿,金牙齿;手表,手表,烂手表。要不要珍珠?要不要玛瑙?要不要珊瑚?要不要茶壶?……”从早到晚,商贩们在街头来回游走,用他们独特的声调吸引顾客。黎明时分,城市被从茶馆、街边小店、手推车传出的各种杂音和小贩的吆喝声唤醒,街头巷尾到处充斥着“豌豆!”“豆芽儿!”的叫卖声,这都是一般家庭普通的菜肴。日出之后,各种各样的小商贩登上了他们的舞台——街头,从而在都市生活的交响乐中开始了他们一天的表演。
味道实际上也包括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关于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人们已经谈得很多了,成都是休闲的,缓慢的,和快节奏的现代化的生活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果要问什么是成都的味道,茶馆就是成都的味道;休闲的生活方式,就是成都的味道;从从容容的生活态度,是成都的味道;居住环境也是成都的味道。小时候居住的大院,前面是布后街和脚板街,听名字就好有味道。改造前的宽窄巷子也很有味道。
味道就是值得品味的东西,可以有很多东西去慢慢体会。一个城市的味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味道也分人群,如阶级、教育、经济地位、地域、族群、年龄等。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太古里没有成都的味道,但年轻人喜欢。正是这样的新东西正在蚕食传统,但是它也可能是青年人眼中成都的味道。
现在的年轻人,生长在这个国际化、商业化的互联网时代,地方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十分有限,所以他们眼中的成都味道,一定与我们这一代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甚至不一定有“成都文化”这样的认同感。
在好多老成都看来,新东西固然炫目,但是没有成都的味道。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次“腾讯·大家”组织的对谈中,提到原来有成都味道的和尚街被推倒,变成了今天的太古里,结果媒体报道都说我认为太古里也是成都的味道,这刚好和我说的意思相反。
对讲究吃的人来说,小吃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输赢的人来说,麻将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古迹的人来说,杜甫草堂、武侯祠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小街小巷的人说,过去的宽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味道;对喜欢闲聊的人来说,茶馆就是成都的味道。不过,现在成都有味道的茶馆越来越少,结果礼失而求诸野,成都彭镇观音阁茶馆经常成为我们回味老茶馆的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味道。过去成都的味道,还在于它的人情味儿,住在铺面和大院的邻里关系密切,日常用品借进借出,老人小孩相互照看,有事无事地闲聊,各家炒菜的味道,一切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但是今天人们搬进了钢筋水泥、封闭的公寓楼,密切的邻里关系消失了。
过去的成都又是一个可以容纳外地人的城市。一个城市有味道,还在于它的包容性,可以把别人的味道,吸收融合为自己的味道。文化总是相互影响和借鉴的,从历史一直到今天都是这样。
一个有味道的城市,是一个可以容忍下层人(特别是外地移民)的城市。成都茶馆就是好的证明,在那里干活的,几乎都是外县来的人;上层下层都可以使用同一个空间,坐在同一张茶桌旁。
一个城市之所以有味道就是因为它的丰富多彩,包括人群的丰富多彩。如果都是千篇一律,那还有什么味道呢?如果一个城市试图排挤所谓的“低端人口”,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味道,可以说是缺德。
美国城市史大师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是一个有机体,一个城市的味道,和它的生态有关。但是我们今天的城市,正在变得像一个钢筋水泥做成的大怪物。我们的城市正在失掉活力,乃至生命,甚至还出现了“死城”和“鬼城”。
现在有一种城市审美,什么都是统一,什么都是整齐划一,什么都要宏大(甚至包括一些街道办事处的办公楼都建得十分威严)。这可以称为“社会主义的美学”,是从苏联学来的,大广场,大建筑,整整齐齐,宏伟得令人生畏。如果各个城市都是整齐划一的东西,那肯定是一个枯燥的城市。
我很忧虑的是,我们的城市变化太快。在大约二十年时间内,一座座古城被推倒重建,过去的老城已经不见。近我看到一组照片和一组油画,都是欧洲一些城市的建筑,100年以前油画里的这些建筑今天仍然存在,把这些照片和油画放在一起,真是非常震撼的对比!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就如此地不珍惜呢?
成都像中国所有其他城市一样,味道越来越淡,文化变得越来越同质。这个现象是与城市的重建联系在一起的。城市住房条件是必须改变的,但是应该怎样改?当然,欧洲的石头房容易保存得多,中国的房屋多是木结构,难以持久留存。不过,看看我们的东邻日本,过去的房屋也是以木结构为主,但是今天到日本京都、奈良,我们可以感觉到独特的味道。我们唐代的木建筑,只有去日本才能看到了。这难道不是我们城市建筑的悲剧吗?
现在的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文化越来越同一。例如,全国古镇都一样,云南的大理古城,四川的黄龙溪,江苏的周庄……都区别不大。过去,一张照片一看就知道是成都,现在不可能了,全国千篇一律。
我刚去云南跑了一趟,真是非常失望:乡村也变得没有了特点,云南农村和川西农村,几乎没有了区别,砖墙铁皮或石棉瓦屋顶房,代替了过去傣家的竹楼,原有的美感没有了。我想不通,为什么过去穷乡僻壤的房屋都有设计感和美感,但是今天哪怕是土豪的豪宅,都那么俗呢?
现在经常是一个地方旧城改造成功,其他地方就纷纷模仿。景观沉沦,没有了视觉的美感,到处都是古镇、音乐广场、大道、老街、步行街、仿古建筑、大屋顶……我们的想象力越来越匮乏。城市发展面临着矛盾,城市设施改善了,但是传统消失了。
怎样解决这些矛盾?我悲观地认为,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任何人都不可改变。中国现在的城市管理体制,不仅没有延缓,反而加速了这个进程。如果我们的城市管理者,能够把眼光放远一些,把历史和地方文化的保护放在经济效益和商业发展之前,或许我们还可以留给后人一点有成都味道的东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