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158652
目 录
琥珀手串 临界 芭比娃娃 海鲜啊海鲜,怎么那么鲜啊 轮子是圆的 大厨 蹊跷的病 梦幻快递 租房记 三个男人
在线试读
祝小凤当护工已经六七年了,照顾的大多是老太太。照顾一段时间便送她们离开,有的从前门出,有的从后门出,家属们便有的欢喜,有的悲伤,祝小凤也看惯了。他们付给报酬时,有的慷慨,有的吝啬。
初她很在乎,常要争执几句,后来有了些积蓄,大方起来,多几个,少几个,不以为意。护士们说她是个明白人。她做事细心,又手脚麻利,是上等的护工。
这一次,祝小凤照顾的这位老太太,姓林,病似乎并不很重,不需要很多服侍,对祝小凤倒很关心,叫她小祝,常把人家送的东西分给她。来看林老太的人很多。不久小祝知道,其实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在一家大公司做事,是个金领,人称林总,母女相依为命。女儿差不多天天派人送东西来,送各种花、各种吃食。有一天送来两双棉鞋,一双黑的上面有红花,一双紫红的上面有黑花。祝小凤不知道这鞋在医院里有什么用处,却很感动,说:“奶奶福气真好。”
林老太微笑着叹气,摇了摇头。
林老太这种表情,很平淡。又很深沉。祝小凤总觉得她和别人有些不同,不大像个老人,倒有几分淘气,会有些不一般的主意。其实人在病床上,那已经是大打折扣了。有人送来一只玩具青蛙,会从房间这一头跳到那一头,每次落地都发出清脆的响声,林老太看得很开心。祝小凤觉得,老了老了的,还喜欢玩具,这又是一种福分。
祝小凤说老太太有福气,心里羡慕的是那女儿,年纪和祝小凤差不多。她除了派司机、秘书和手下人给母亲送东西,自己也常来,但是从不和林老太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也许在医生办公室谈过了。所以祝小凤只知林老太心脏不好,始终不知得的是什么病。她也不需要研究,病人得什么病,跟祝小凤关系并不大,她只需要做好照看病人的工作。她更关心的是林总的衣着,那是千变万化的。有时毛衣上开几个洞,像是怕风钻不进去;有时靴子上挂两个球,走起来滴里搭拉乱甩。跟着她的人(那是少不了的)对老太太说:“林总在各种场合出现,报道中总少不了介绍她的服装。”老太太又是叹口气,摇摇头。
这一天,林总捧着一束花来了,花很鲜艳,说是刚从云南运来的。她穿了一件黑毛衣,完整的,没有窟窿,下面是红皮裙。胸前一件蜜色挂坠,非常光润,手上戴了同样颜色的手串,随意套在毛衣袖子外面,发着一圈幽幽的光。小凤只觉得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林老太看着女儿说:“今天穿得还算正规,黄和黑这两种颜色相配,很典雅。”女儿便把手串褪下来,放在母亲手里,让她摸一摸,说:“这叫蜜蜡,琥珀中的上品,做工也好。”林老太随手摸了摸,仍给女儿戴上,说:“戴首饰越简单越好。好在你倒不喜欢这些东西。”
林总说了几句话,大都是怎么忙怎么忙,随即一阵风似的走了。祝小凤照顾林老太吃晚饭,餐桌上有鱼,那是营养师提醒病人食用的。小凤仔细挑去鱼刺,问了一句:“琥珀很贵吗?”林老太说:“要看质地……”说着便呛咳起来。祝小凤忙倒水捶背,不敢再多话。
过了几天,祝小凤的丈夫来看她。他在家里守着穷山沟,全靠妻子挣钱送儿子上了高中。每到冬天,如果小凤不回家,他总是进城来看望,给她带点家乡的土产吃食,这回是几包酸枣干和苎麻籽,小镇上加工制作的,前几年还没有这种技术。因为要给儿子买一件棉外衣,他们去了一处以批发价格零售的市场。
外面北风呼啸,紧压着屋顶和墙壁,冷风直透进来。
两人在市场里转了几圈,买好了东西,随意走着,忽然看到一个小摊儿,卖那种五颜六色、七零八碎的小玩意儿。祝小凤站住了,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饰物上,那俨然是一件琥珀手串。她拿起手串,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看不出和林总的有什么不一样,几次放下,又拿起来。“想买吗?”丈夫问。“谁花这闲钱!”
小凤说,手里仍拿着那手串。丈夫很解人意,和摊主讨价还价,花了五块钱,把手串买下了。小凤明知这钱是自己挣的,心里还是漾过一阵暖意。她收好手串,和丈夫随意走进一家小面馆,要了两碗面,一边吃,一边说着闲话。她说:“隔壁病房的病人要出院了,要去海南疗养。听说那边也要护工。”丈夫说:“
那么远,别想了。”
祝小凤一路摸着那手串,觉得很满足。回到医院,小凤把家乡的酸枣干和苎麻籽送给林老太分享。林老太特别戴上假牙品尝,说:“原来苎麻籽也可以吃,而且这样香脆。”小凤又指着手腕上的手串,请林老太猜值多少钱。林老太说:“做得真像。十块?二十块?”小凤道:“您出这个价,我卖给您。”两人都笑了。P2-4
初她很在乎,常要争执几句,后来有了些积蓄,大方起来,多几个,少几个,不以为意。护士们说她是个明白人。她做事细心,又手脚麻利,是上等的护工。
这一次,祝小凤照顾的这位老太太,姓林,病似乎并不很重,不需要很多服侍,对祝小凤倒很关心,叫她小祝,常把人家送的东西分给她。来看林老太的人很多。不久小祝知道,其实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在一家大公司做事,是个金领,人称林总,母女相依为命。女儿差不多天天派人送东西来,送各种花、各种吃食。有一天送来两双棉鞋,一双黑的上面有红花,一双紫红的上面有黑花。祝小凤不知道这鞋在医院里有什么用处,却很感动,说:“奶奶福气真好。”
林老太微笑着叹气,摇了摇头。
林老太这种表情,很平淡。又很深沉。祝小凤总觉得她和别人有些不同,不大像个老人,倒有几分淘气,会有些不一般的主意。其实人在病床上,那已经是大打折扣了。有人送来一只玩具青蛙,会从房间这一头跳到那一头,每次落地都发出清脆的响声,林老太看得很开心。祝小凤觉得,老了老了的,还喜欢玩具,这又是一种福分。
祝小凤说老太太有福气,心里羡慕的是那女儿,年纪和祝小凤差不多。她除了派司机、秘书和手下人给母亲送东西,自己也常来,但是从不和林老太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也许在医生办公室谈过了。所以祝小凤只知林老太心脏不好,始终不知得的是什么病。她也不需要研究,病人得什么病,跟祝小凤关系并不大,她只需要做好照看病人的工作。她更关心的是林总的衣着,那是千变万化的。有时毛衣上开几个洞,像是怕风钻不进去;有时靴子上挂两个球,走起来滴里搭拉乱甩。跟着她的人(那是少不了的)对老太太说:“林总在各种场合出现,报道中总少不了介绍她的服装。”老太太又是叹口气,摇摇头。
这一天,林总捧着一束花来了,花很鲜艳,说是刚从云南运来的。她穿了一件黑毛衣,完整的,没有窟窿,下面是红皮裙。胸前一件蜜色挂坠,非常光润,手上戴了同样颜色的手串,随意套在毛衣袖子外面,发着一圈幽幽的光。小凤只觉得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林老太看着女儿说:“今天穿得还算正规,黄和黑这两种颜色相配,很典雅。”女儿便把手串褪下来,放在母亲手里,让她摸一摸,说:“这叫蜜蜡,琥珀中的上品,做工也好。”林老太随手摸了摸,仍给女儿戴上,说:“戴首饰越简单越好。好在你倒不喜欢这些东西。”
林总说了几句话,大都是怎么忙怎么忙,随即一阵风似的走了。祝小凤照顾林老太吃晚饭,餐桌上有鱼,那是营养师提醒病人食用的。小凤仔细挑去鱼刺,问了一句:“琥珀很贵吗?”林老太说:“要看质地……”说着便呛咳起来。祝小凤忙倒水捶背,不敢再多话。
过了几天,祝小凤的丈夫来看她。他在家里守着穷山沟,全靠妻子挣钱送儿子上了高中。每到冬天,如果小凤不回家,他总是进城来看望,给她带点家乡的土产吃食,这回是几包酸枣干和苎麻籽,小镇上加工制作的,前几年还没有这种技术。因为要给儿子买一件棉外衣,他们去了一处以批发价格零售的市场。
外面北风呼啸,紧压着屋顶和墙壁,冷风直透进来。
两人在市场里转了几圈,买好了东西,随意走着,忽然看到一个小摊儿,卖那种五颜六色、七零八碎的小玩意儿。祝小凤站住了,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饰物上,那俨然是一件琥珀手串。她拿起手串,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看不出和林总的有什么不一样,几次放下,又拿起来。“想买吗?”丈夫问。“谁花这闲钱!”
小凤说,手里仍拿着那手串。丈夫很解人意,和摊主讨价还价,花了五块钱,把手串买下了。小凤明知这钱是自己挣的,心里还是漾过一阵暖意。她收好手串,和丈夫随意走进一家小面馆,要了两碗面,一边吃,一边说着闲话。她说:“隔壁病房的病人要出院了,要去海南疗养。听说那边也要护工。”丈夫说:“
那么远,别想了。”
祝小凤一路摸着那手串,觉得很满足。回到医院,小凤把家乡的酸枣干和苎麻籽送给林老太分享。林老太特别戴上假牙品尝,说:“原来苎麻籽也可以吃,而且这样香脆。”小凤又指着手腕上的手串,请林老太猜值多少钱。林老太说:“做得真像。十块?二十块?”小凤道:“您出这个价,我卖给您。”两人都笑了。P2-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