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57021
一书在手,读遍天下。
没有时间读名著?一本书帮你快速了解经典,爱上文学。
系统归纳、评论鉴赏、激发兴趣、潜移默化。
品读传世经典、提升文学素养推荐读本。
本书精心挑选了几十部中外文学经典,每部作品按“作者简介”“内容梗概”“艺术特点”“学习辅导”“片段赏读”五个栏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深入浅出地解读,引导读者全面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精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希望本书带你轻松步入缤纷色彩的文学世界。
上卷 中国卷
论语
作者简介 ….. 003
内容梗概 ….. 003
艺术特点 ….. 005
学习辅导 ….. 006
片段赏读 ….. 006
孟子
作者简介 ….. 008
内容梗概 ….. 008
艺术特点 ….. 010
学习辅导 ….. 011
片段赏读 ….. 011
庄子
作者简介 ….. 014
内容梗概 ….. 015
艺术特点 ….. 016
学习辅导 ….. 017
片段赏读 ….. 017
西厢记
作者简介 ….. 019
内容梗概 ….. 019
艺术特点 ….. 020
学习辅导 ….. 021
片段赏读 ….. 023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 024
内容梗概 ….. 024
艺术特点 ….. 024
学习辅导 ….. 027
片段赏读 ….. 030
水浒传
作者简介 ….. 032
内容梗概 ….. 032
艺术特点 ….. 032
学习辅导 ….. 035
片段赏读 ….. 037
西游记
作者简介 ….. 041
内容梗概 ….. 041
艺术特点 ….. 042
学习辅导 ….. 043
片段赏读 ….. 044
红楼梦
作者简介 ….. 053
内容梗概 ….. 053
艺术特点 ….. 054
学习辅导 ….. 059
片段赏读 ….. 061
女神
作者简介 ….. 065
内容梗概 ….. 066
艺术特点 ….. 066
学习辅导 ….. 070
片段赏读 ….. 070
繁星·春水
作者简介 ….. 072
内容梗概 ….. 073
艺术特点 ….. 073
学习辅导 ….. 074
片段赏读 ….. 075
呐喊
作者简介 ….. 077
内容梗概 ….. 078
艺术特点 ….. 080
学习辅导 ….. 082
片段赏读 ….. 085
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 ….. 088
内容梗概 ….. 088
艺术特点 ….. 090
学习辅导 ….. 090
片段赏读 ….. 091
家
作者简介 ….. 093
内容梗概 ….. 094
艺术特点 ….. 096
学习辅导 ….. 098
片段赏读 ….. 100
子夜
作者简介 ….. 101
内容梗概 ….. 102
艺术特点 ….. 103
学习辅导 ….. 106
片段赏读 ….. 106
雷雨
作者简介 ….. 109
内容梗概 ….. 109
艺术特点 ….. 112
学习辅导 ….. 113
片段赏读 ….. 115
边城
作者简介 ….. 118
内容梗概 ….. 118
艺术特点 ….. 119
学习辅导 ….. 120
片段赏读 ….. 122
骆驼祥子
作者简介 ….. 123
内容梗概 ….. 124
艺术特点 ….. 126
学习辅导 ….. 127
片段赏读 ….. 129
茶馆
作者简介 ….. 131
内容梗概 ….. 131
艺术特点 ….. 132
学习辅导 ….. 133
片段赏读 ….. 135
围城
作者简介 ….. 137
内容梗概 ….. 137
艺术特点 ….. 139
学习辅导 ….. 140
片段赏读 ….. 141
谈美书简
作者简介 ….. 143
内容梗概 ….. 144
艺术特点 ….. 148
学习辅导 ….. 149
片段赏读 ….. 149
下卷 外国卷
哈姆雷特
作者简介 ….. 153
内容梗概 ….. 153
艺术特点 ….. 154
学习辅导 ….. 155
片段赏读 ….. 157
堂·吉诃德
作者简介 ….. 171
内容梗概 ….. 171
艺术特点 ….. 174
学习辅导 ….. 175
片段赏读 ….. 177
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简介 ….. 183
内容梗概 ….. 183
艺术特点 ….. 186
学习辅导 ….. 187
片段赏读 ….. 188
格列佛游记
作者简介 ….. 190
内容梗概 ….. 191
艺术特点 ….. 191
学习辅导 ….. 193
片段赏读 ….. 194
巴黎圣母院
作者简介 ….. 199
内容梗概 ….. 199
艺术特点 ….. 201
学习辅导 ….. 203
片段赏读 ….. 204
欧也妮·葛朗台
作者简介 ….. 211
内容梗概 ….. 211
艺术特点 ….. 215
学习辅导 ….. 216
片段赏读 ….. 217
歌德谈话录
作者简介 ….. 225
内容梗概 ….. 227
艺术特点 ….. 232
学习辅导 ….. 234
片段赏读 ….. 234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简介 ….. 238
内容梗概 ….. 239
艺术特点 ….. 241
学习辅导 ….. 243
片段赏读 ….. 246
复活
作者简介 ….. 247
内容梗概 ….. 247
艺术特点 ….. 250
学习辅导 ….. 252
片段赏读 ….. 253
名人传
作者简介 ….. 261
内容梗概 ….. 262
艺术特点 ….. 268
学习辅导 ….. 270
片段赏读 ….. 270
童年
作者简介 ….. 272
内容梗概 ….. 272
艺术特点 ….. 274
学习辅导 ….. 277
片段赏读 ….. 27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 ….. 286
内容梗概 ….. 286
艺术特点 ….. 288
学习辅导 ….. 289
片段赏读 ….. 290
老人与海
作者简介 ….. 297
内容梗概 ….. 298
艺术特点 ….. 300
学习辅导 ….. 301
片段赏读 ….. 304
普希金诗选
作者简介 ….. 306
内容梗概 ….. 307
艺术特点 ….. 308
学习辅导 ….. 309
片段赏读 ….. 310
泰戈尔诗选
作者简介 ….. 318
内容梗概 ….. 318
艺术特点 ….. 320
学习辅导 ….. 321
片段赏读 ….. 322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作者简介 ….. 324
内容梗概 ….. 324
艺术特点 ….. 325
学习辅导 ….. 326
片段赏读 ….. 327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作者简介 ….. 329
内容梗概 ….. 329
艺术特点 ….. 330
学习辅导 ….. 331
片段赏读 ….. 333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作者简介 ….. 334
内容梗概 ….. 334
艺术特点 ….. 336
学习辅导 ….. 336
片段赏读 ….. 338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也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教学大纲,着眼于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经典作为课外阅读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理解这些名著,本书精心挑选了的几十部中外文学经典,针对不同的名著,本书主要按“作者简介”、“内容梗概”、“艺术特点”、“学习辅导”、“片段赏读”等五个栏目来进行多角度、深入浅出地解读,引导学生更全面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精髓。其中“作者简介”帮助学生了解作家其人其文;“内容梗概”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点”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成就,帮助学生更易领会名著的美感;“学习辅导”帮助学生更深层地了解名著的内容和现实意义;“片段赏读”节选名著精彩部分。打开一扇窗,让你窥见其中瑰丽的艺术光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本书希望带你进入缤纷色彩的文学世界,感受那时而温馨如花、时而汹涌如海的艺术意境。
论语
作 者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成书时间 战国初年
特色之处 儒家思想代表作。
作者简介
《论语》虽不是由孔子写定,但由于它是记载孔子生平讲学和弟子们言行的一部书,所以有必要介绍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自幼聪明好学,11岁时师从鲁太师学周礼。20岁时就“博学好礼”,曾做过“相礼”,从事“儒”这一职业。所以后人称他为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一生言行多有智慧,其弟子恐其师道失传,便有了将其言行整理成册的打算。于是,就有了《论语》一书。
参与编纂《论语》的编者众多且说法不一。班固曾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论语》是孔子门人在孔子去世后,将众弟子所记载的孔子言行的笔记集合整理而成。东汉郑玄曾在为《论语》作序时提到,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后由仲弓、子夏、子贡和一些留在鲁国的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完成。但唐代柳宗元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论语》也记录了孔子小弟子曾子的言行,所以应是由曾子的弟子发起完成的。
虽然关于编者的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编纂而成,它较为集中地表现了孔子思想和学说的精华,在我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极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内容梗概
《论语》共20篇,约11000余字。每篇的标题是从句话里选取两三字而成,便于学习记忆。篇名是《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全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当时社会的道德、教育、政治、文化、文艺诸多方面。《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可靠的手资料。
《论语》中阐明的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消极因素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其积极因素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处事理念。《论语》的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理想、对教育的主张,也可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论语》语句言简意赅,深蕴哲理,发人深省。不少语句,经历代沿用,已成为格言或成语,如:吾日三省吾身、见义勇为、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任重而道远、后生可畏、欲速则不达等。有些片段,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明一切要靠人后天努力。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诚态度待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讨厌的是口是心非的人。在这方面孔子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的弟子子贡曾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在为政治国方面,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他尖锐地指出“苛政猛于虎”。他还要求统治者在选拔官吏时,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些原则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当然,《论语》也存在着糟粕。如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不容否认的都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论语》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论语》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几乎遭到灭绝。到了西汉,出现三种版本:《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后世流传至今的《论语》版本,基本上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整理而成的。
艺术特点
论语一书,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准确,一些格言式的语句,富有哲理意味,这正是《论语》的写作特点。具体概括如下:
1.提出文学对社会和政治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和知识。如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2.篇幅简短,每章以二三十字居多,百字以上很少,形式或为问答,或为独白,作为语录看,又是一种典范。许多句子内涵丰富,用意深远,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生活用语,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至今都还被人们频繁引用,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说理论点明确,不提论据,属于政论文的萌芽状态,但它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意义深刻,生动含蓄,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性。
3.在语言运用上,它有独创性,如单记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辞;也有些语句形象,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不仅颂扬松柏坚韧不拔的性格;“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不仅是对流水奔逝的感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更有力地突出坚强之态。
4.《论语》的口语化,亦庄亦谐,富于启发性。如孔子对季路问鬼神一章,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长者风度。读着它,你会恍然以为自己正置身众多弟子中,聆听着孔子的教诲,并不会感到太多的时空和语言的隔阂。如《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寥寥数语,表现了很强的现场感,写出子路等四人谈话的神态,惟妙惟肖,耐人寻味。
学习辅导
学习提示
要理解《论语》,重要的是理解作为儒家学说核心的仁学。仁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仁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君子之性,庶民之归,其核心是爱人。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解体的春秋末年,他把“仁”作为核心范畴,建立其儒学体系,是对人自身的觉醒和伟大的发现。总之,以爱人为核心的仁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仁学精神成为历代儒者的基本精神,是儒家学说的精华所在。
片段赏读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