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781857
编辑推荐
1.作者将女儿培养成了北京大学的学生,书中主要经验系作者切身体会,其中包含着大量细节、具体方法和过程,有示范效果;
2.作者师范毕业,担任教师工作多年,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学经验;
3.作者是湖南省作协会员,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本书在写作中改变了一般家教书籍中容易出现的“故事描写+说理”的模式,更多突出具体实际方法的叙述与阐述;
4.基本针对家长的趣味与需求,尽量避免家教读物容易出现的那种“儿童读物”的倾向;
5.书中既有作者曾经成功的家庭教育经历与体会,又广泛介绍了古今中外良好的教育、学习方法,能让读者学以致用。
2.作者师范毕业,担任教师工作多年,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学经验;
3.作者是湖南省作协会员,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本书在写作中改变了一般家教书籍中容易出现的“故事描写+说理”的模式,更多突出具体实际方法的叙述与阐述;
4.基本针对家长的趣味与需求,尽量避免家教读物容易出现的那种“儿童读物”的倾向;
5.书中既有作者曾经成功的家庭教育经历与体会,又广泛介绍了古今中外良好的教育、学习方法,能让读者学以致用。
内容简介
《成才主道是家庭》从家长爱子有方、赏识教育、好的习惯培养、多管齐下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不要让孩子成为畸形人)、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六大方面,展示作者将女儿培养成北京大学学生的过程和做法。在给家长以观念的冲击、触动的同时,给出了许多具体的现身说法与方法指导。
目 录
Part1爱子有方
1.教育知识导引的爱
2.家是“爱的港湾”
3.爱的艺术和技巧
4.跟孩子平起平坐
5.爱屋及乌,爱子及嗜
1.教育知识导引的爱
2.家是“爱的港湾”
3.爱的艺术和技巧
4.跟孩子平起平坐
5.爱屋及乌,爱子及嗜
Part2没有赏识,便谈不上教育
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2孩子优点的有无决定于家长的“眼睛”
3.赏识教育的窍门
4.一味地责骂只会毁掉孩子
5.无规矩不成方圆
6.天高任鸟飞
Part3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1.好习惯撑起好成绩
2.良习滋养健康之躯
3.寻找智慧之门的钥匙
4.“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Part4多管齐下的教育方法
1.喊口号激励法
2.短信提醒润无声
3.小纸条承载大道理
4.自我管理的好工具——励志日记
5.“尺牍传情”,感动孩子
6.畅所欲言的家庭会议
7.“精神晚餐”
8.与孩子分享生活中人文的点点滴滴
9.架起跟老师联络的桥梁
10.言传身教最顶用
Part5不要让孩子成为畸形人
1.“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是道德”
2.聪明不全是天生的
3.让孩子“有两把刷子”
4.情商才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Part6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
1四十五分钟最关键
2“复习是学习之母”
3自主学习出尖子
4“学而不思则罔”
5做时间的主人
6“凡事预则立”
7喜欢睡懒觉的理科状元
8查漏补缺是整个高三学习的核心战略
孩子成长中最常见的17大问题解决方法阅读导航
全书具体实用方法提要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外因主导内因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他天生有多么聪明,而是后天教育和环境作用的结果。孩子的未来主要把握在家长、教师等人的手中,也与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关系很大。家庭作为孩子所处的最重要的外因,是孩子成才的主要通道。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切不可忽视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切不可忽视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理念选择,切不可忽视教育者的思维和情感表现。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社会大环境的优化。教育是民族之本,国家之纲。为了我们的孩子,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实施、舆论导向、信仰崇尚、文化追求、社会保障等一切构成社会环境的各个要素,都要精心打造。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一片贫瘠、龌龊的土地,不可能生长出娇艳、鲜美的花朵。
作为父母,即便身处贫穷和卑微,但是只要勇于学习,不懈努力,注重自己行为的重塑和传递,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富有和尊贵的人。
构筑孩子的未来,首先应从父母的行为塑造和改变开始。
第一章
对儿童来说,爱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他们对整个外部社会还漠然无知,没有经济能力,没有友情,缺少独立性。如果没有爱的氛围环绕、怀抱,他们会对世界充满恐惧。而爱,如同乳汁一般,滋养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感觉世界的美好。爱可以让他们依恋、牵挂、平和、满足、安全、舒畅、自信……除了生理需求,他生命中很大的部分都是为了获得爱、留住爱。父母、亲人的冷漠、拒绝乃至愤怒,都会让他们十分不安;而为了扭转这种局势,他们会按照亲人们的指示和要求行事——而家庭教育就容易在这种情形中施展开来。
人人都能感受爱,人人都可以去爱,但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
家长对孩子正确的爱,应当是由教育知识导引的爱
正确的爱是符合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观的。它包含有或者导向于自由、平等、博爱、宽容、正直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和追求人类基本的善,贬斥和消除不良行为乃至罪恶。它渗透着科学的意识、规则的精神;它追求并重视精神和情感的交流和给予,而不停留于物质和金钱的抛洒与满足。
正确的爱是符合人性特点和儿童青少年发展规律的。它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喜怒哀乐,理性地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价值;它并不把孩子当神来看,也并不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神;它尊重和发展孩子们的独立人格,而不把他们当做动物或者机器。
家庭氛围的优劣,直接关乎孩子的成长。就好比庄稼与土壤,庄稼长得怎么样,肯定与其土壤有关。
心智健全的家长,对孩子的爱必然会包含尊重,不仅把他当做自己生命的延伸物去自私地爱,也会把他当做一个有独立的人格的人去爱。
从某种角度说,天才就是一个人兴趣和热情的及早发现、合理引导和持续保持。
千万不要以单纯的功课学习要紧为由而浇灭孩子的兴趣的星星之火。要尽可能地创造好的条件,让孩子的兴趣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第二章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教育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当有“利”和“害”的设置与实施。具体通俗来讲,就是要舞动好赏识奖励和批评处罚两根指挥棒。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中国家长由于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也由于本身就是在批评责备甚至打骂的环境中长大的,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依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于是延续着自己曾经承载的教育方式,信奉“打是严,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习惯于批评、责备,习惯于挑剔指责,习惯于唠唠叨叨,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不到孩子的成长进步,不知道表扬,不善于称赞,不乐于鼓励。于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生活在自卑、胆小、猥琐、忧郁、孤独之中,以致他们的性格情绪如同偏僻低洼地带的臭水沟,缺少热情奔放,缺少乐观自信,缺少开朗坚定。
寻求获得肯定、尊重,寻求价值体现,寻求快乐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人生目标。而在这些因素中,都离不开赞美。
儿童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源于周围人的认识评价,不像成年人,能够突破外部环境的影响。周围人的评价是良好的,他自己的认识和感觉就会是良好的,他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心就会比较充足,他学习、探索的劲头就会更大。相反,如果周围总是消极的评价甚至打骂,他就会以为自己确实不行,他的无能感、自卑感就会比较强。
孩子的优点无处不在,家长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过多的悬赏式的物质型奖励,不仅容易让孩子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囚徒,还会诱使孩子慢慢变得“有奖才做”、“无赏不动”,损伤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
家长们要始终明白,赏识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耐心等待
一味责备孩子的家长,根本上还是自己的心理情绪等方面出了问题。他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方面,看到人性的丑恶方面,对生活充满着抱怨、挑剔,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什么事都要发牢骚。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对孩子的管教中。有的家长身上还有着比较强烈的权力欲。总喜欢居高临下,控制支配指挥别人,把孩子作为自己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践踏孩子的尊严,总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一切都只能对自己顺从,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缺点错误远远还不致于需要大动干戈的程度。家长们的不良情绪,就像一个放大镜,将孩子的缺点错误由小变大,由一个小小的墨点,逐渐成为这些情绪发泄的黑洞。
孩子的缺点错误,本质上大都是外部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家长影响和不善于教育引导造成的。
一味地责骂,其实责骂的是自己;打人的棍棒,其实是打在自己脸上。
约束从来都不是越多越好。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它也扼制孩子的勇气、个性、想象力、创造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那些十分守纪律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低于别的孩子。纪律和约束就像一张网,阻挡了他们想象的翅膀。
要打破一个长期以来在中国家长心目中的错误观念,好孩子只是那些听话守纪律的孩子。
“教育过头”损害孩子的心灵和个性发展。一个人的心灵和个性发展,离不开自由。只有在没有压制、没有约束的环境中,心灵才会在自己喜好的征程中自如地行走、徘徊、停留、选择,寻找归属,获得满足和快乐。
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他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要逐步收缩爱的手臂,哪怕要一定程度承受爱的寂寞和分离的痛苦。
没有自由之水的浇灌,孩子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第三章
每个人在其生活中都会形成他独特的习惯,而这些习惯会成为他个性性格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支撑或演绎着他的人生。
儿童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意味着他在幸福和成功的道路上走了一半
专心致志是儿童开展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习惯或品质要求
不会专心致志玩的孩子也不会专心致志学习。家长们抓孩子学习专心致志习惯的培养,要从抓孩子玩的专心致志开始。
不要把儿童自身这个内因看做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主导因素。
不宜对孩子提倡生活精致化,不能让孩子在非重要事情上追求过头。
经常有问题提出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想象力是人类腾飞的翅膀。绞杀孩子的想象力,跟伤害孩子的身体一样可怕。
孩子如果缺少体育锻炼,就可能造成身体、智力、性格、心理方面的残疾。
抓孩子的体育锻炼,就是间接地抓孩子的学习;抓好了孩子的体育锻炼,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体育锻炼能促进孩子身体健康的道理家长们都清楚,但是家长们往往看不到缺少体育锻炼给孩子身体健康乃至学习带来的危害。
第四章
每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刚开始运用它时可能效应明显,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的效应则逐步降低。
世界上成才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自我控制力的人。
学习上不能光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
一个人只有在良好的身体及精神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吸收知识,增长能力,发展个性。只有傻瓜才会认为学习的时间越长越好。
如果没有意志力的作用,一切旧习惯、坏习惯的改变都会是一句空话。
一定不要死板、呆滞的学习。要善于总结,适时调整和改变学习重点、学习习惯,善于运用最佳的方法,追求最高的效率。
一人的进步,源于他的积累、思考、总结和改变。
战胜自我是一种伟大的品质。一个人若能经常反思、解剖自己,并且改变自己各方面(如能力、性格、习惯、品质等)的弱点和不足,他一定会变得成熟,变得优秀,变得强大。
只有实现了在心灵、思维、习惯、方法、情绪等方面(或其中一个方面)的突破,才会有成绩的突破。
一旦你感觉意志力的存在,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梦想是人生极为宝贵的东西。人类一切文明的成果首先都归因于梦想。梦想是所有成功与幸福的起点和源头。
寻找意志力,培养意志力,保持意志力。
内心的坚强、毛病的克服、行为的改变……都可以从中获得。
家长越是优秀,越是完善,(同时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懂得教育的规律),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五章
言传身教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的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方法。
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快乐来源于别人的辛勤付出,认识到要尊重、感谢、报答给予自己付出的人,并且逐渐学会给予周围的人以爱和帮助。
家,其实是一个放松的场所,也是一个透明的空间;人性可以在这里卸下诸多的包装和面具,获得悠闲、释放,达到轻盈、澄净。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容易养成诚实的习惯。
平时绝不轻易承诺什么,尤其是难于办到的事情;而对于承诺了的事情,一定想方设法去完成。
富贵家庭也可以培养孩子俭朴的美德。
不俭朴的习惯会让孩子不能专注于学习和理想的追求。
问题少年的产生,要不是接受的爱太偏,要不是接受的爱太少。
智力的种子,只有在热情、自由、随和、鼓励、宽容、耐烦的气候和土壤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芽和生长。
专注力是人类整个智力结构的基础部分。
孩子成绩不理想,一般不是一个受教育时间长短的数量问题,而是一个接受知识时的质量问题。他是否愿意学,是否专心致志,是否勤勉,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才是决定他学习成绩的根本。
即使是学习成绩,也离不开情商的重要作用。
在孩子情商培养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家长自身情商的优化。
任何时候,家长们都要创造条件让自己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家庭快乐。
运动是情绪的调节剂,也是打造孩子阳光、开朗性格的良好途径。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家长要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誉在口里。
在孩子的情商各部分内容中,意志力占据核心重要地位,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某些品质,对孩子是否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成绩不好,性格不佳,能力不强,甚至品德不良,都与缺乏意志力有关。
利益和情感的刺激始终是人类前行的驱动器。
汗水和咬牙的坚持,是浇灌意志之树的重要养料。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他天生有多么聪明,而是后天教育和环境作用的结果。孩子的未来主要把握在家长、教师等人的手中,也与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关系很大。家庭作为孩子所处的最重要的外因,是孩子成才的主要通道。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切不可忽视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切不可忽视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理念选择,切不可忽视教育者的思维和情感表现。
外因主导内因的原理告诉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社会大环境的优化。教育是民族之本,国家之纲。为了我们的孩子,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实施、舆论导向、信仰崇尚、文化追求、社会保障等一切构成社会环境的各个要素,都要精心打造。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一片贫瘠、龌龊的土地,不可能生长出娇艳、鲜美的花朵。
作为父母,即便身处贫穷和卑微,但是只要勇于学习,不懈努力,注重自己行为的重塑和传递,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富有和尊贵的人。
构筑孩子的未来,首先应从父母的行为塑造和改变开始。
第一章
对儿童来说,爱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他们对整个外部社会还漠然无知,没有经济能力,没有友情,缺少独立性。如果没有爱的氛围环绕、怀抱,他们会对世界充满恐惧。而爱,如同乳汁一般,滋养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感觉世界的美好。爱可以让他们依恋、牵挂、平和、满足、安全、舒畅、自信……除了生理需求,他生命中很大的部分都是为了获得爱、留住爱。父母、亲人的冷漠、拒绝乃至愤怒,都会让他们十分不安;而为了扭转这种局势,他们会按照亲人们的指示和要求行事——而家庭教育就容易在这种情形中施展开来。
人人都能感受爱,人人都可以去爱,但并不是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
家长对孩子正确的爱,应当是由教育知识导引的爱
正确的爱是符合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观的。它包含有或者导向于自由、平等、博爱、宽容、正直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和追求人类基本的善,贬斥和消除不良行为乃至罪恶。它渗透着科学的意识、规则的精神;它追求并重视精神和情感的交流和给予,而不停留于物质和金钱的抛洒与满足。
正确的爱是符合人性特点和儿童青少年发展规律的。它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喜怒哀乐,理性地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价值;它并不把孩子当神来看,也并不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神;它尊重和发展孩子们的独立人格,而不把他们当做动物或者机器。
家庭氛围的优劣,直接关乎孩子的成长。就好比庄稼与土壤,庄稼长得怎么样,肯定与其土壤有关。
心智健全的家长,对孩子的爱必然会包含尊重,不仅把他当做自己生命的延伸物去自私地爱,也会把他当做一个有独立的人格的人去爱。
从某种角度说,天才就是一个人兴趣和热情的及早发现、合理引导和持续保持。
千万不要以单纯的功课学习要紧为由而浇灭孩子的兴趣的星星之火。要尽可能地创造好的条件,让孩子的兴趣之花,结出成功之果。
第二章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之一,也是教育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这一原则,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当有“利”和“害”的设置与实施。具体通俗来讲,就是要舞动好赏识奖励和批评处罚两根指挥棒。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中国家长由于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也由于本身就是在批评责备甚至打骂的环境中长大的,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依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于是延续着自己曾经承载的教育方式,信奉“打是严,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习惯于批评、责备,习惯于挑剔指责,习惯于唠唠叨叨,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不到孩子的成长进步,不知道表扬,不善于称赞,不乐于鼓励。于是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生活在自卑、胆小、猥琐、忧郁、孤独之中,以致他们的性格情绪如同偏僻低洼地带的臭水沟,缺少热情奔放,缺少乐观自信,缺少开朗坚定。
寻求获得肯定、尊重,寻求价值体现,寻求快乐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人生目标。而在这些因素中,都离不开赞美。
儿童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源于周围人的认识评价,不像成年人,能够突破外部环境的影响。周围人的评价是良好的,他自己的认识和感觉就会是良好的,他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心就会比较充足,他学习、探索的劲头就会更大。相反,如果周围总是消极的评价甚至打骂,他就会以为自己确实不行,他的无能感、自卑感就会比较强。
孩子的优点无处不在,家长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
过多的悬赏式的物质型奖励,不仅容易让孩子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囚徒,还会诱使孩子慢慢变得“有奖才做”、“无赏不动”,损伤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
家长们要始终明白,赏识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耐心等待
一味责备孩子的家长,根本上还是自己的心理情绪等方面出了问题。他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方面,看到人性的丑恶方面,对生活充满着抱怨、挑剔,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什么事都要发牢骚。把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对孩子的管教中。有的家长身上还有着比较强烈的权力欲。总喜欢居高临下,控制支配指挥别人,把孩子作为自己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践踏孩子的尊严,总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一切都只能对自己顺从,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缺点错误远远还不致于需要大动干戈的程度。家长们的不良情绪,就像一个放大镜,将孩子的缺点错误由小变大,由一个小小的墨点,逐渐成为这些情绪发泄的黑洞。
孩子的缺点错误,本质上大都是外部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家长影响和不善于教育引导造成的。
一味地责骂,其实责骂的是自己;打人的棍棒,其实是打在自己脸上。
约束从来都不是越多越好。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它也扼制孩子的勇气、个性、想象力、创造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那些十分守纪律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低于别的孩子。纪律和约束就像一张网,阻挡了他们想象的翅膀。
要打破一个长期以来在中国家长心目中的错误观念,好孩子只是那些听话守纪律的孩子。
“教育过头”损害孩子的心灵和个性发展。一个人的心灵和个性发展,离不开自由。只有在没有压制、没有约束的环境中,心灵才会在自己喜好的征程中自如地行走、徘徊、停留、选择,寻找归属,获得满足和快乐。
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他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要逐步收缩爱的手臂,哪怕要一定程度承受爱的寂寞和分离的痛苦。
没有自由之水的浇灌,孩子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第三章
每个人在其生活中都会形成他独特的习惯,而这些习惯会成为他个性性格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支撑或演绎着他的人生。
儿童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意味着他在幸福和成功的道路上走了一半
专心致志是儿童开展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习惯或品质要求
不会专心致志玩的孩子也不会专心致志学习。家长们抓孩子学习专心致志习惯的培养,要从抓孩子玩的专心致志开始。
不要把儿童自身这个内因看做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主导因素。
不宜对孩子提倡生活精致化,不能让孩子在非重要事情上追求过头。
经常有问题提出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
想象力是人类腾飞的翅膀。绞杀孩子的想象力,跟伤害孩子的身体一样可怕。
孩子如果缺少体育锻炼,就可能造成身体、智力、性格、心理方面的残疾。
抓孩子的体育锻炼,就是间接地抓孩子的学习;抓好了孩子的体育锻炼,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体育锻炼能促进孩子身体健康的道理家长们都清楚,但是家长们往往看不到缺少体育锻炼给孩子身体健康乃至学习带来的危害。
第四章
每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刚开始运用它时可能效应明显,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的效应则逐步降低。
世界上成才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自我控制力的人。
学习上不能光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
一个人只有在良好的身体及精神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吸收知识,增长能力,发展个性。只有傻瓜才会认为学习的时间越长越好。
如果没有意志力的作用,一切旧习惯、坏习惯的改变都会是一句空话。
一定不要死板、呆滞的学习。要善于总结,适时调整和改变学习重点、学习习惯,善于运用最佳的方法,追求最高的效率。
一人的进步,源于他的积累、思考、总结和改变。
战胜自我是一种伟大的品质。一个人若能经常反思、解剖自己,并且改变自己各方面(如能力、性格、习惯、品质等)的弱点和不足,他一定会变得成熟,变得优秀,变得强大。
只有实现了在心灵、思维、习惯、方法、情绪等方面(或其中一个方面)的突破,才会有成绩的突破。
一旦你感觉意志力的存在,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梦想是人生极为宝贵的东西。人类一切文明的成果首先都归因于梦想。梦想是所有成功与幸福的起点和源头。
寻找意志力,培养意志力,保持意志力。
内心的坚强、毛病的克服、行为的改变……都可以从中获得。
家长越是优秀,越是完善,(同时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且懂得教育的规律),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五章
言传身教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的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方法。
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快乐来源于别人的辛勤付出,认识到要尊重、感谢、报答给予自己付出的人,并且逐渐学会给予周围的人以爱和帮助。
家,其实是一个放松的场所,也是一个透明的空间;人性可以在这里卸下诸多的包装和面具,获得悠闲、释放,达到轻盈、澄净。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容易养成诚实的习惯。
平时绝不轻易承诺什么,尤其是难于办到的事情;而对于承诺了的事情,一定想方设法去完成。
富贵家庭也可以培养孩子俭朴的美德。
不俭朴的习惯会让孩子不能专注于学习和理想的追求。
问题少年的产生,要不是接受的爱太偏,要不是接受的爱太少。
智力的种子,只有在热情、自由、随和、鼓励、宽容、耐烦的气候和土壤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芽和生长。
专注力是人类整个智力结构的基础部分。
孩子成绩不理想,一般不是一个受教育时间长短的数量问题,而是一个接受知识时的质量问题。他是否愿意学,是否专心致志,是否勤勉,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才是决定他学习成绩的根本。
即使是学习成绩,也离不开情商的重要作用。
在孩子情商培养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家长自身情商的优化。
任何时候,家长们都要创造条件让自己快乐、让孩子快乐、让家庭快乐。
运动是情绪的调节剂,也是打造孩子阳光、开朗性格的良好途径。
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家长要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誉在口里。
在孩子的情商各部分内容中,意志力占据核心重要地位,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其他某些品质,对孩子是否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成绩不好,性格不佳,能力不强,甚至品德不良,都与缺乏意志力有关。
利益和情感的刺激始终是人类前行的驱动器。
汗水和咬牙的坚持,是浇灌意志之树的重要养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