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102764
给你一种*省心省力的教育 “不盯”胜于“盯”,放手才放心
《爸妈不盯也放心》由华音编著。
《爸妈不盯也放心》讲述了:
教育之目的是塑造具有健康身心和独立人格的人。如果您对孩子的事情过多地去指导、去干预、去帮助、去代理,那么孩子会渐渐失去动手和探索的兴趣,以为从您这里就能了解一切事物和解决一切困难,他们的独立和自理能力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响,他们的天性也将慢慢改变,并且开始变得非常依赖您,而您,能让孩子依赖一辈子吗?
教育孩子,“不盯”有效!
章 放手之前,先做好沟通了解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沟通好,才能逆反少
第二章 营造自由轻松的家教氛围
教育不可“过度”,放手利于成长
亲子关系良好,爸妈尽可放手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环境
“放手”孩子,爸妈要先“放心”
第三章 爱不能过头,管不能过度
爱孩子,不能爱过头
站在孩子的角度管孩子
放下拳头,才上心头
给孩子“留点面子”
放过孩子的隐私
别给孩子太多压力
孩子犯错也放手,包容更易促改变
第四章 孩子有了好心态,人生之路乐开怀
心态正确,人生成功
孩子品格好,爸妈才放心
赏识孩子,才好放手孩子
帮孩子扫除心灵的阴霾
竖起拇指,告诉孩子你很棒
第五章 孩子有了好习惯,爸妈放手心也安
好习惯,好人生
小细节培养好习惯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学习不用愁,只需家长善引导
习惯培养贵在坚持
加法培养好习惯,减法克服坏习惯
第六章 用挫折和困难帮助孩子变得强大
挫折教育不可少
放手让孩子面对挫折
挫折教育有方法,锻炼孩子变强大
把勇气和毅力送给孩子
孩子有自信,激励有效
第七章 放手孩子,孩子才会自立自强
孩子要自立,就要能自理
孩子能吃苦,将来才幸福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粘人”孩子易无能,增强孩子独立性
该放手时要放手
宝剑锋从磨砺出,自强精神不可少
第八章 放手孩子,还要让孩子强
学会合作
学会思考
学会选择
学会竞争
学会分享
学会交际
学会承受
学会宽容
学会感恩
后记
参考资料
序:教育孩子,“不盯”有效
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每个爸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并且都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世界上有无数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差不多是这种情况,但由
于每个家庭的环境和爸妈教育方式的不同,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渐渐
产生差异,以至性格、情感、才智、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向着不同的方向
发展,长大后就成为了三教九流、各式各样的人。
所以,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大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和其小时候所受
到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每位爸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生活幸福,
人生成功,不会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得不好。但是爸妈对孩子
的关爱和教育要得法,不然不但愿望达不到,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这恐怕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
会头疼的问题。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孩子不听话,不
好好学习,不懂礼貌,故意和你作对,不承认错误,教育了之后仍然不
改……如此种种,让人难以应付。
教育孩子真那么难吗?其实未必,如果你的教育得法,教育孩子不
但不难,还会成为一种生活乐趣,而且孩子的进步也会让你非常有成就
感,从中我们能收获到种种喜悦。
那么孩子需要怎样教育呢?当然是省力且有效的教育。在中国家庭
2
中,年轻的爸妈一般都很忙,工作、事业、生活,让中国的家长们很少
有时间闲下来教育孩子,即便你是全职妈妈,也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
到教育孩子上。所以,省力既是教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但省力
不能省功,而是要更有效;是要摒弃絮叨式的训导,让孩子得到及时、
有用、合理的教育。
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有其丰富的内涵在其中,我常常想,
教育要合乎自然天道,因为我们不能完全纵容孩子不良性情的无节制滋
长;教育也要能道法自然,就像一棵树终究要耸立在阳光下,扎根在大
地上,在自然界中沐浴风雨阳光才能长得粗壮高大一样,我们教育孩子,
也正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并能闯出
自己的天地。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既要有阳光雨露之于树苗的滋养,
也要有风霜雨雪之于树苗的锤炼。我们应该以这种思想来求取科学的
教育方法和理想的教育目的。
从出生开始,每个孩子对这个世界都很好奇,他们睁着清澈的大眼
睛,伸着小手,蹒跚着脚步开始探知这个世界。他们对每一种事物都有
极强的好奇心,这个时候,除了具有危险性的事物外,我们不应该过多
地管制他们。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懂得放手,在给孩子必要的指导和解
答之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让孩子良好的天性得以发挥和发展,
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为未来的成功者。
如果您对孩子的事情过多地去指导、去干预、去帮助、去代理,那
么孩子会渐渐失去动手和探索事物的兴趣,以为从你这里就能了解一切
事物和解决一切困难,那么他们的独立和自理能力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影
响,这样他们的天性也将慢慢改变,并且开始变得非常依赖你,而你,
能让孩子依赖一辈子吗?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认为爸妈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理念: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让他们发挥与生俱来的自强天性,我们只需让他
做好他自己,而不是我们帮他做好他的事情。只有做好这些,爸妈才能
3
不时刻盯着孩子也能对孩子的成长放心,并且是现在放心,将来也放心。
当然,这里所说的“爸妈不盯也放心”,并不是让您对孩子完全放任
不管。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这里是念及普天下的爸妈对孩子的过度
溺爱和纵容之情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法,也是建立在“平衡”之上的一种
教育艺术。以期让爸妈能有方法、有取舍、科学适度地教育孩子,以求
得“不盯”也“放心”的教育效果,那么具体该怎样“不盯”也放心呢?
有心的爸妈请看本书吧。
你真的了解孩子吗? 深入了解,才能放手教育
要想好好地教育孩子,就要深入地了解孩子,做到放心教育尤其需要如此。那么,我们为人父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现实生活中,由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事情,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不能认真体察孩子的心理,所以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判断孩子的内心和行为时也就不会很准确。同时孩子也不能默契领会爸妈所给予的暗示和判断,于是亲子之间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教育便不能很好地进行。
记得有一次,我不知怎么惹得儿子生气了。那时他五岁,他刚生气时我没有注意到,后来见他在桌子边不吭声,我过去一看,见他在嘟着嘴玩玩具,我问他干吗他也不理我,我哄他他也不开心。
后来我逗他玩,他却委屈地撇嘴想哭,我笑着问他怎么回事,他抹眼泪说妈妈讨厌,我问妈妈怎么讨厌了,他伸开手,将手里的一个巧克力放到了我面前。
原来他剥了一个巧克力想让我吃,而我当时正在厨房收拾东西。他来到我面前跟我说妈妈咱们玩个游戏吧,我说妈妈正忙呢,没有空。他说妈妈咱们玩一会吧,我说你没看见妈妈正忙呢吗?一边玩去!他又说妈妈你猜我手里是什么?我当时可能正在想事情,就有点烦,对他说不猜,一边玩去。
听了这话他觉得很委屈,本来是想让我吃个巧克力,结果却让我给训回去了,儿子怎么能不生气呢?
孩子虽然小,但有时他们的想法可能并不为大人所理解,而且孩子都很想爸妈能陪自己玩。所以常常不顾家长忙闲,不断地提各种问题和做各式动作进行干扰,但家长因为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不可能有时间一直陪孩子玩,所以有时就会烦。其实孩子这时候也许只是想引起爸妈的注意,或者需要对他表示尊重。如果我们平时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便能准确领会孩子的意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抱抱孩子,表示一下对他的爱,再说自己还有其他事,忙完就和他玩,这样孩子也会理解家长还是爱他的,只是现在很忙,就会停止对你的干扰。
了解孩子,也有利于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孩子犯了错误,用哪种方式教育更为合适也是不容易掌握的,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非常重要。但关键是我们要很了解孩子,才能给孩子指出他错在哪里,并使孩子心服口服,知道如何去改正。若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即使孩子改正了错误行为,也不会意识到他自己真的错了,而是认为你惩罚了他,他斗不过你,才不得不改正。
所以,唯有了解孩子,才能有效地与孩子沟通,才能拿出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放手让孩子健康成长。可以说,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做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爸妈。
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要对孩子“不盯”也放心,就需要先去了解孩子,而要了解孩子,就要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所以我们必须适当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刚出生时,在心理上还不能完全认识到有一个外部世界,这时的他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中,类似于一种自闭状态,学术上称之为“原型自恋状态”。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两个月,这段时间,由于妈妈不断地对孩子进行爱抚、拥抱和哺乳,孩子开始从原型自恋状态中解脱出来,并转变为对他物产生依恋,感知自身之外的世界,感知自己的母亲,感知他物的存在。
在这一阶段,假如做妈妈的对孩子疏于照管,或经常让孩子处于口渴、饥饿、寒冷、潮湿等不安状态,或者没有亲自喂养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那
么孩子就不能与她形成良好的依恋,并出现心理发展滞后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自闭。如果孩子不能与爸妈(特别是妈妈)形成依恋关系,就有可能发展成为“边缘型人格”或“自恋型人格”。
所以,孩子出生后的头一年很关键,如果你想让孩子拥有活泼、热情、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就要对孩子进行拥抱、亲吻、爱抚等肢体抚慰,给孩子接纳、温暖和爱,让孩子与你形成信任、安定、亲密的依恋关系。这样,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才能较好地接受你的教育。
相比较其他孩子,我觉得我的儿子还是比较听话的,我对他的教导他也能很好地接受。这得益于他一两岁时我对他的关爱,直到他一岁半我还给他哺乳,两岁之前基本天天和他在一起。虽然他比较“粘”我,但我和他也建立起了很好很亲密的关系,这也是他能听话,肯接受教导的情感和心理基础。
两岁之后,我开始注意教导他分清是非,有些事情可以做,我鼓励他做,不可以做的,我就告诉他不可做的原因和危害。他能很好地听我说教,有时还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说明,我们的亲密关系保证了他能对事物进行正确的思考和表达,同时,我也开始留心他的心理需求,并引导他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一个家庭中,母子的依恋关系是家庭温馨和谐的基础之一,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一。在这种依恋关系上,孩子会产生对大人和家庭环境的一些心理需求。我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每个孩子在家庭中都有下列几种基本的心理需求。
1.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地位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其自主意识的建立,基本是在三岁以后,他在家庭中拥有一定地位的需要也就随之而来。这时孩子开始经常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希望对家里的事情做出自己的决策。尤其是涉及自身利益的决策,如对自己的玩具如何安排,看电视要选自己喜欢的频道等等。这个时候,大人不要过多地阻止孩子,而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对的就执行,错的就讲道理,以此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2.能够感受到大人的爱护和关怀
孩子能够感受到爸妈的爱护和关怀,才能相信爸妈,和爸妈没有隔阂。
不过大人的关心和爱护不能过度,否则孩子将习以为常,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当孩子要自己做什么事情时,爸妈给予的应该是鼓励和支持;当孩子做的事情没有成功时,爸妈要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下次努力;当孩子心情不好时,爸妈应该好好听一听孩子的心声。这样的话,孩子才能从内心感受到爸妈的爱护和关怀,知道自己需要爸妈的帮助,从而也就想接受爸妈的教育了。
3.能够得到爸妈的赞赏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需要成就感来为自己营造信心。因此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是相当大的。爸妈要持续给予孩子以鼓励,一件事情,无论大与小,孩子成功了,只要他向大人们炫耀,就说明他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泼冷水,要适当地用鼓励的话赞赏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这样孩子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4.想拥有被接受,被尊重的感觉
孩子所说出来的每个想法都希望得到大人的认可,所以,当孩子说出一些想法时,爸妈一定要认真地倾听。无论孩子说的什么,你都要认真去听,帮助他分析可行陛,并鼓励他去尝试。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5.需要安全感和价值感
孩子需要大人的爱,被爱会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当你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知道付出会有收获,爱人才能被爱。
P3-7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