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7383
《脊柱微创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脊柱微创外科学(第2版)》包含了脊柱的基本解剖、基本操作和脊柱疾病三大内容,全面重点介绍脊柱微创外科学的各种内镜技术、经皮穿刺技术和导航技术的操作规程,以及脊柱退行性病、脊柱骨折创伤和脊柱畸形等的基本诊断、微创治疗等内容。
《脊柱微创手术规范化培训教程:脊柱微创外科学(第2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新的脊柱微创进展。对于年轻医生是部重要的参考书。
一、概述
二、我国MISS的现状
三、我国MISS医生培养的构思
四、脊柱微创外科的简史
第二章 脊柱脊髓的应用解剖学
节 脊柱的应用解剖
一、椎骨的应用解剖
二、椎骨连结的应用解剖
三、脊柱的血供
四、脊柱的神经支配
五、脊柱的功能
六、脊柱的定位和体表标志
第二节 脊髓的应用解剖
一、脊髓
二、脊髓被膜
三、脊膜腔
四、脊髓的血供
第三章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入路解剖学
节 颈部应用解剖学
一、颈前外侧部解剖层次
二、颈根部
三、颈后部解剖层次
第二节 颈部微创入路应用解剖学
一、上颈椎前路
二、上颈椎后路
三、下颈椎前路手术
四、下颈椎后路手术
第三节 胸部应用解剖学
第四节 胸椎微创入路应用解剖学
一、经胸骨入路解剖
二、胸腔镜人路解剖
三、椎体成形术的解剖
四、前方胸椎间盘切除术的解剖
五、胸腰椎连接部的前方人路解剖
第五节 腹盆部应用解剖学
一、腹前外侧壁
二、盆部
第六节 腰背部脊柱区的解剖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背部肌肉
四、腹后壁肌肉
五、血管和神经
六、肌三角
第七节 腰椎微创入路的应用解剖学
一、腰椎后路椎间盘镜的入路解剖
二、后外侧椎问孔人路的解剖
三、前路腹腔镜下椎间盘摘除的应用解剖
四、视频辅助的腰椎前方腹膜外直肠旁人路解剖
五、左侧腹膜后腰椎问盘摘除术入路解剖(右侧卧位)
六、左侧腹膜后腰椎间盘摘除术人路解剖(平卧位)
七、经多裂肌长肌间隙入路解剖
八、经竖脊肌腰方肌间隙入路
第四章 经皮椎间盘消融技术
节 概述
一、发展史与现状
二、等离子消融工作机制
三、等离子消融的安全性
四、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 手术操作
一、颈椎间盘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
二、腰椎间盘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三、经皮激光颈椎问盘减压术
四、经皮激光腰椎减压术
第三节 注意事项
一、术中注意事项
二、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第五章 经皮椎体成形术
节 概述
一、经皮椎体成形术
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第二节 手术操作
……
第六章 胸腰椎显微内镜技术
第七章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
第八章 经鼻,口腔镜技术
第九章 颈椎内镜技术
第十章 胸腔镜技术
第十一章 腹腔镜技术
第十二章 经皮螺钉固定技术
第十三章 扩张管道技术
第十四章 脊柱显微镜外科技术
第十五章 轴向固定技术
第十六章 导航系统及手术机器人的应用
第十七章 其他技术
第十八章 脊柱退变性疾病
第十九章 脊柱骨折
第二十章 脊柱畸形
第二十一章 脊柱感染性疾病
第二十二章 脊柱肿瘤
索引
关于微创手术的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不认为常规手术切口小一些就是微创,那种只是经验或手艺。微创手术应该包括:①新的解剖人路结构;②新的手术工具,如光纤内镜、穿刺器材、X线影像等;③手术内外的创伤比传统手术大大减少,治疗效果达到传统手术的水平,住院时间比传统手术缩小,患者经济付出少;④后患者满意、医生满意和社会满意。要达到这4点,对脊柱微创外科医生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想道德水平要高,把患者利益放在位。医德不好是没有资格做脊柱微创医生的,因为医德不好时在把握患者手术适应证时会不准确,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其次,要有坚实的脊柱外科传统手术经验。这个经验很重要,因为微创手术可能由于某种问题导致不成功,这就要回到传统手术来。传统手术是微创手术的基础,微创是传统手术的分支,我们永远需要传统手术。再次,我们要有热情。微创手术是新生事物,要接受新技术是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曲线,从传统过渡到微创技术是全新过程。传统手术要求解剖、暴露和止血三个基本操作,微创还包括定位、手感与视频有机立体联系。一般来说,新学习微创手术的年轻医生好参加正规的脊柱微创学术班的训练,而整个学习曲线少有20例以上。开始的时候,切除一个椎间盘可能要3个小时,而传统手术40分钟就足够了。这种学习曲线的磨练需要有足够的热情与牺牲精神。后,还要求脊柱微创医生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微创手术经常借助X线定位,长期小剂量暴露于X线对健康不利。因此,要穿好防护衣,做好隔离措施。
本书包含了基本解剖、基本操作和脊柱疾病三大内容,几乎70%的篇章是重新编写。本书中在论述细节时可能会发生解剖与操作上有重复叙述的情况,这样编写主要是因为本书具有参考工具性质,希望读者能完整地理解每一章节。由于本书的作者来自五湖四海,其书写的风格各有不同,虽然在总编的时候尽量综合各人的优点,但仍然有所参差。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