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1143441
◆受莫言、阎连科、李敬泽赞誉的70后小说家。
◆70后代表作家、2016中国好书获奖作家——徐则臣文学评论集结,囊括中外文学评论、文艺漫谈、书籍序跋、演讲发言等多个部分,全面详尽,很多更是初次面世!
◆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从李浩到林白……徐则臣将自己的文学感想融入文学评论中,娓娓道来关于文学创作的点滴。
◆2018年,实力派作家徐则臣带来新的阅读体验!
《孤绝的火焰》是70后实力作家,《耶路撒冷》《跑步穿过中关村》作者徐则臣的散文随笔集。该书收录了徐则臣从正式写作到现在所创作的多篇散文,涉及中外文学评论、文学漫谈、序跋发言等多个部分。
长久以来,身为70后作家的代表,徐则臣一直以小说家的身份为世人熟悉,他的小说屡获大奖,他笔下的“北京”刻画了当下北漂一族的生活。但不容忽视的是,作为一名作家和《人民文学》的编辑,徐则臣对于文学,对于创作其实也有着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正是基于该理念,挑选出徐则臣的散文随笔,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一窥作者十多年的思想变化历程。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从李浩到林白……徐则臣将自己的文学感想融入文学评论中,娓娓道来关于创作的点滴。
目录
/ 外国书评 /
一部值得张扬的伟大小说……………………………………… 3
把大师挂在嘴上 ……………………………………………………. 13
——读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福克纳的遗产 ……………………………………………………….. 19
——看《福克纳传》
天使与魔鬼 …………………………………………………………… 24
——伊斯梅尔·比亚《长路漫漫》
无用之用 ………………………………………………………………. 28
——《黑书》
世界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 33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
孤绝的火焰 …………………………………………………………… 38
——重读黑塞
简笔画的奈保尔 ……………………………………………………. 42
——《米格尔街》
从一个蛋开始 ……………………………………………………….. 46
——重读卡夫卡
《纯真博物馆》和帕慕克……………………………………… 51
如果我说,卡佛没那么好……………………………………… 60
J.贝恩勒夫与《恍惚》 ………………………………………….. 66
玛格丽特·德·默尔和她的《灭顶》 …………………… 71
与大卫·米切尔对话 …………………………………………….. 78
何人不起故园情 ……………………………………………………. 84
——伊斯梅尔·卡达莱《耻辱龛》
当道德遭遇尊严 ……………………………………………………. 89
——《生死朗读》
/ 中国书评 /
一只古典猫的现代玩法 …………………………………………. 99
——读吴玄小说集《谁的身体》
那些梗着的脖子 ……………………………………………………. 104
——读艾伟的小说集《水上的声音》
李浩小说的几个关键词 …………………………………………. 108
浮华之前 ………………………………………………………………. 118
——看袁远的两个小说
异化者的天堂 ……………………………………………………….. 122
——评陈继明的长篇《一人一个天堂》
让“人”从官场里站出来……………………………………… 128
——评王秀云的《返青》
把初恋还给大家 ……………………………………………………. 132
——读邓菡彬的两个小说
拿什么为“先锋”招魂 …………………………………………. 137
——看叶勐的三个小说
通往宁和与安妥之路 …………………………………………….. 142
——杨帆小说《瞿紫的阳台》
《罗坎村》的意义 ………………………………………………… 146
有本书被大解写了 ………………………………………………… 150
——《傻子寓言》
小说、世界和女作家林白……………………………………… 155
/ 文学漫谈 /
我所见闻的中国文学在英国………………………………….. 161
小说的声音之旅 ……………………………………………………. 165
转 身 ………………………………………………………………….177
——我的文学自传
遥如古人的师兄越来越近………………………………………183
灵魂镜视者 …………………………………………………………… 188
——列夫·托尔斯泰
经典、难度和动荡的名单……………………………………… 192
创作谈:局限与创造 …………………………………………….. 197
文学是另外一种方程式 …………………………………………. 201
出走、火车和到世界去 …………………………………………. 206
——创作感想
“不等人”的新人之书 …………………………………………. 210
《收获》或“巨鹿路675号”………………………………… 214
除了年轻,我们还有年轻……………………………………… 219
/ 序跋发言 /
以自己的方式 ……………………………………………………….. 227
——为卞心宇小说序
《通往乌托邦的旅程》自序………………………………….. 232
说,为什么说 ……………………………………………………….. 235
——序李浩《阅读颂,虚构颂》
能有多复杂,就可以有多缓慢………………………………. 240
——《耶路撒冷》跋
《所有的名字》序 ………………………………………………… 245
致沉默的生活 ……………………………………………………….. 259
——小说集《古代的夜晚》自序
《王城如海》后记 ………………………………………………… 268
《跑步穿过中关村》自序……………………………………… 280
《青云谷童话》后记 …………………………………………….. 283
零距离想象世界 ……………………………………………………. 289
——上海青创会上的发言
新媒体时代与文学 ………………………………………………… 297
——在复旦大学“新世纪十年文学:现在和未来” 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中写作……………………………………… 302
——在“中日青年作家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文学的世界之路 …………………………………………….. 308
——在爱荷华大学“今日世界文学”课上的发言
徐则臣已然是70后作家的突出代表……他总能贴着生活的边缘走,开掘出一条弯曲却执拗的属于自己的路径,这回要走到很远,走到“耶路撒冷”。这部作品显现出徐则臣不同寻常的气象,他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小说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出现徐则臣,在中国文学写作的语境里是一个值得心中暗喜的信息,它从学院传出来,意味着中国文学被忽视甚至部分地或者说曾经断裂的学院写作的传统有了新的生机。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
徐则臣的写作,已经充分显露了一个小说家的能力和气象:他对充满差异的生活世界具有宽阔的认识能力,对这个时代的人心有贴切的体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具有充分精神和艺术准备的小说家,他对小说艺术怀有一种根植于传统的正派和大气的理解,这使他的小说具有朴茂、雅正的艺术品格。
——评论家李敬泽
徐则臣的写作敏锐、正直、宽阔。他的小说,正视人类经验的复杂,体认卑微人生的艰难,也珍视个人成长史上的创伤记忆对自我的影响和塑造……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
孤绝的火焰
——重读黑塞
十几年前读黑塞,留下来的印象是,这是个我很喜欢的散 文家;现在重读黑塞,我觉得他是一个诗人和人生哲学家;而 真正让黑塞名世的当然是他的小说,我过去和现在读的也基本 上都是他的小说——这就有意思了,为什么我读着小说却偏偏 无视他的小说家身份呢?
得好好想想。十几年前我刚念大学,正值年少,半瓶醋生瓜蛋子往往最张狂。似乎年少时都如此,你憋了一肚子情要抒,你满脑门 的歪理邪说想对人讲,你都静不下来去踏踏实实体会一个长故 事,也没那个耐心去认真打捞诗歌分行后漏掉的那部分意蕴,你以为什么都理解什么都能理解,喜欢摘抄和使用甜得发腻的 抒情段落和那些峨冠博带的哲理篇章,那么,读黑塞正合适。他的情感比我还泛滥,文字比我还美丽忧伤,对人生和精神的 思索更是我所莫及——他把我镇住了,一肚子的情和话硬生生 地咽回去。无知者可以无畏,即便我从黑塞那里得到了不少见识,依然无所畏惧,有的反倒是同盟者的会意与窃喜。我在他那里看到了我想抒的情和我想说的话,他如此善解人意,仿佛下笔时想到了世上还有另外一个人;他说得又如此之好,我完全可以拿过来就用,我振振有黑塞词,满可以把别人唬得一愣 一愣,半瓶醋晃荡起来的感觉也很好。如果没看过《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你能知道精神属父、艺术属母不是我说的?
反正那时候我是把黑塞当成了摘抄本,一个刚刚看见文学 和思想的影子的准文学青年,只会对他作断章取义的欣赏和理 解,指点和倾诉欲望汹涌澎湃,等不及我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作家。因为言说和满足言说是年少的第一要务,我看见的黑塞文 字,只能是散文,不会是诗或者小说。
那么时至今日,为什么他依然不能重新做回他的小说家? 或者说,在他的小说里,为何我看到的黑塞更为清晰的形象乃 是一个诗人和一个哲学家,而非小说家?
前段时间朋友短信我:一定要看《悉达多》。她的意思或 许是,我与黑塞有相同的职业,既为典范,且是她千里挑一的 钟爱之书,我应该看一看。朋友的眼光素来令我敬佩,我赶紧 往书店跑,拿到这个三月份刚出的新译版本。恰好之前刚读过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凡人》,和《悉达多》一样,是个薄薄 的小册子,题旨也颇类似,都是对人一生的证悟:前者凡俗, 一生琐碎卑微,死有无奈也有清明;后者修道,艰辛破执求 索,终得了晚年宁和的正果。两相比较,我回朋友短信:我更 喜欢《凡人》而非《悉达多》。原因是,我在《凡人》中看见 了小说应有的丰沛的人间烟火和日常细节,看见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如何一点点死去,他遵循着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的逻辑;而在《悉达多》中,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人在往一个抽象的真理狂奔——尽管悉达多悟道的历程缓慢曲折,但他的历程如公交车 线路一样早就被黑塞预设好了,悉达多只要不出轨,必定能如 愿抵达终点。黑塞在小说里给了形而上充分的空间,形而下的 世界则寥寥几笔,我看不到一个人在通往未知的征程中必将面 对的无数的偶然性,也看不到他在众多偶然性面前的彷徨、疑 难、否定和否定之否定,那些现实的复杂性被提前过滤掉了,生命的过程因此缺少了足够的驳杂和可能性。
不唯《悉达多》,《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纳尔齐斯和歌尔德 蒙》,等等,大多皆如此。我知道它们都是振聋发聩的经典, 作为小说从它们诞生之日起即开始惠及众生,我在阅读中也时时为之欷歔动容,但我仍然要说,我看到的更像是一个卓越的诗人和哲学家在讲故事——故事从来不是诗人和哲学家的目 的,他们只在借故事表达古怪的激情和某种涉及精神疑难的真 理。他的小说如同一个诗人自闭在修道院里写就的,少了市声、杂音和喧嚣,他激情难抑,但少有鲜活澎湃的生命感;他对灵魂的追问一意孤行,以至无暇顾及纷扰的日常细节和现实逻辑,人物和故事因此自在地在意念的空间里生长,主人公很容易抬脚就迈上一条纯粹的精神之路上。
的确,很少有作家有能力像黑塞这般深入我们的精神困境,因为很少有作家有能力面临黑塞那样多的精神问题。这个从小就以逃学来反抗陈腐的教育制度和枯燥的宗教家庭氛围的德国人,敏感,多思,对浪漫的幻想永无餍足;浪漫主义者从来都是理想主义者,而理想主义者中几乎所有人都只能是失败者,世界永远不会给他们提供匹配的时代和生活,黑塞在其 中,注定与世界为敌。当他的信仰为世所伤,他会像堂吉诃德 一样提枪上马,大战风车。设想一下他火焰般的激情,以及他 追寻内心的孤绝的志向,再设想一下,如果一个认死理的人疯 狂起来,结果会是什么?——他必定身陷重围。有黑塞的一生 为证:一个人反战,一个人隐居,一个人独自承担畸形残缺的 家庭生活,不出问题才是怪事。所以他不断经历精神危机,不得不求助于荣格的弟子。
由此,就能理解为什么内心、精神、信仰、意义等宏大抽 象的命题充满了黑塞的文学,甚至很多小说本身就是破解一次 次精神危机的产物。也由此,可以解我的疑惑:黑塞想做的其 实是正视内心,寻找灵魂的出路,小说不过是用来展示他寻找 的历程;他怀抱如此巨大的激情和精神焦虑,小说也只好趋于诗化和哲学化了。
2009-9-22,知春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