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731859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照片172幅,包括紫禁城、南北中轴线建筑与景观、颐和园、坛庙(天坛、先农坛、日坛、雍和宫)、城墙与街道等部分,每幅照片皆附有文字说明,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宫廷建筑、园囿构造、美术装饰、文物考古等方面珍贵的历史资料。
目 录
紫禁城及中轴线区域
1. 正阳门内
2. 天安门
3. 华表
4. 午门
5. 太和门
6. 太和门前铜狮
7. 嘉量石亭
8. 日晷
9. 铜鹤、铜龟
10. 太和殿
11. 中和殿
12. 保和殿
13. 乾清门
14. 乾清官
15. 交泰殿
16. 坤宁宫
17. 遵义门
18. 养心殿
19. 体元殿
20. 翊坤宫
21. 中正殿
22. 雨华阁
23. 宝华殿前的香炉
24. 慈宁宫
25. 武英门
26. 文渊阁(前面)
27. 御箭亭“训守冠服国语骑射碑”
28. 锡庆门
29. 皇极殿
30. 宁寿宫
31. 钦安殿
32. 景阳宫
33. 喷水器
34. 千秋亭
35. 绛雪轩
1. 正阳门内
2. 天安门
3. 华表
4. 午门
5. 太和门
6. 太和门前铜狮
7. 嘉量石亭
8. 日晷
9. 铜鹤、铜龟
10. 太和殿
11. 中和殿
12. 保和殿
13. 乾清门
14. 乾清官
15. 交泰殿
16. 坤宁宫
17. 遵义门
18. 养心殿
19. 体元殿
20. 翊坤宫
21. 中正殿
22. 雨华阁
23. 宝华殿前的香炉
24. 慈宁宫
25. 武英门
26. 文渊阁(前面)
27. 御箭亭“训守冠服国语骑射碑”
28. 锡庆门
29. 皇极殿
30. 宁寿宫
31. 钦安殿
32. 景阳宫
33. 喷水器
34. 千秋亭
35. 绛雪轩
在线试读
天安门 【图2】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初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喻示至高无上的皇权是“受命于天”。当时天安门只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座木牌坊,朱漆金钉,光辉璀璨,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的匾额。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成化元年(1465年),由时任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设计者为号称“蒯鲁班”的蒯祥。这次重建,奠定了如今天安门的形制。此后,明代180年间屡有修缮,但都未做较大变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白成率领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并更“承天门”为“天安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和新中国建国后的l952年,又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重修天安门,仍保持原有形制,但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
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是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明时称“承天门”,但挂的却是“承天之门”匾额。顺治八年更名后,悬挂的是“天安之门”字样的匾额。据考证,天安门匾额在清初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天安之门”。后来将匾额上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文字,汉字改成用楷书书写的“天安门”三字,去掉了“之”字,字体也相应扩大。汉文“天安门”中的“天”字,高度由原来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几乎增大了一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门”三个汉字。满洲人以“化外之族”入主中原,为了长期统治,除了政治经济上的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清廷的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统治的“长治久安”。如将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思想,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寓意。此外,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也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
……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初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喻示至高无上的皇权是“受命于天”。当时天安门只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座木牌坊,朱漆金钉,光辉璀璨,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的匾额。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成化元年(1465年),由时任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设计者为号称“蒯鲁班”的蒯祥。这次重建,奠定了如今天安门的形制。此后,明代180年间屡有修缮,但都未做较大变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白成率领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并更“承天门”为“天安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和新中国建国后的l952年,又两次大规模修缮。1970年重修天安门,仍保持原有形制,但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
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是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明时称“承天门”,但挂的却是“承天之门”匾额。顺治八年更名后,悬挂的是“天安之门”字样的匾额。据考证,天安门匾额在清初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天安之门”。后来将匾额上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文字,汉字改成用楷书书写的“天安门”三字,去掉了“之”字,字体也相应扩大。汉文“天安门”中的“天”字,高度由原来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几乎增大了一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门”三个汉字。满洲人以“化外之族”入主中原,为了长期统治,除了政治经济上的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做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清廷的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统治的“长治久安”。如将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思想,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寓意。此外,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也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