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731477丛书名: 北京旧闻故影书系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是北平,北平顶好的地方是公园。”(谢冰莹《北平之恋》)本书选取农事试验场(动物园)、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城南公园(先农坛)、京兆公园(地坛)、北海、天坛、颐和园这七座公园,讲述它们开放前后的历史故事,附有大量历史图片。这些公园,都是在清末、民国时期从皇家禁地转变为公共空间,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识之一。公园的开放,促进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也显著地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
目 录
前方
第一章 综述
一、近代北京公园的开放
二、公园改变了市民生活
三、票价与市民消费
第二章 农事试验场开放记
一、筹建农事试验场
二、万牲园
三、游患之乐园
四、验票长人的传奇
五、从农场到动物园
第三章 中央公园开放记
一、草创
二、古老的社稷坛
三、开放日
四、公园董事会
五、文明高尚的大众园林
六、开园第一人
七、景物见证历史
八、难忘茶座
第四章 城南公园(先农坛)开放记
一、众神的渊薮
一、平民公园和街市
第五章 天坛公园开放记
一、皇家禁地与踏青去处
二、1913年元旦:免费开放10天
三、1918年元旦:正式售票开放
第六章 北海公园开放记
一、五次提议,十年始成
二、旧报寻踪:从筹备到开放
三、河灯和冰嬉
第七章 京兆公园(地坛)开放记
一、1530~1911:明清地坛
二、1925:京兆公园
三、“于公共游息之中,寓提倡教育之意”
四、1928:市民公园
第八章 颐和园开放记
一、最后的皇家园林
二、逊清皇室的私产
三、1928:正式成为公园
后记
第一章 综述
一、近代北京公园的开放
二、公园改变了市民生活
三、票价与市民消费
第二章 农事试验场开放记
一、筹建农事试验场
二、万牲园
三、游患之乐园
四、验票长人的传奇
五、从农场到动物园
第三章 中央公园开放记
一、草创
二、古老的社稷坛
三、开放日
四、公园董事会
五、文明高尚的大众园林
六、开园第一人
七、景物见证历史
八、难忘茶座
第四章 城南公园(先农坛)开放记
一、众神的渊薮
一、平民公园和街市
第五章 天坛公园开放记
一、皇家禁地与踏青去处
二、1913年元旦:免费开放10天
三、1918年元旦:正式售票开放
第六章 北海公园开放记
一、五次提议,十年始成
二、旧报寻踪:从筹备到开放
三、河灯和冰嬉
第七章 京兆公园(地坛)开放记
一、1530~1911:明清地坛
二、1925:京兆公园
三、“于公共游息之中,寓提倡教育之意”
四、1928:市民公园
第八章 颐和园开放记
一、最后的皇家园林
二、逊清皇室的私产
三、1928:正式成为公园
后记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综述
一、近代北京公园的开放
“公园”一词,古已有之,据《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任城王曾经“表减公园之地,以给无业贫口”,大意是上书奏请减少官家的园林,以供给失去土地的农民耕种。这里的公园,专指古代官家的园林。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园,是纯粹西方的、近代性的概念。据《辞海》称:“公园是供群众游乐、休息以及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的公共园林”,是城市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的公园最早出现于近代初期的欧洲,当时一些皇家贵族的私有园林向公众开放,从而形成最早的公园,如伦敦的海德公园。19世纪中期,美国出现了经过设计规划以供市民游览的公园,如纽约的中央公园。
“公园”这一概念,是20世纪初期首次引入中国的。当时的先进人士之所以把“public park”意译为“公园”,目的是与中国传统的“花园”和“园林”相区别。
中国最早的公园是创办于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外滩公园。20世纪初期,有人开始呼吁“中国京城宜创办公园”;“国中之偏隅小邑,犹可缓造公园,至于皇城帝都之内则万不可不造公园,何则皇城帝都者,万国衣冠之所荟苹其间,市廛繁密,车马殷阗,空气少而炭气多,无公园宜疏泄之,则不适于卫生,而疾病易起,是以各国京城地方皆有公园,且不第有一处之公园。”(《中国京城宜创造公园说》,摘自1905年7月21日《大公报》)
……
一、近代北京公园的开放
“公园”一词,古已有之,据《魏书·任城王传》记载,任城王曾经“表减公园之地,以给无业贫口”,大意是上书奏请减少官家的园林,以供给失去土地的农民耕种。这里的公园,专指古代官家的园林。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园,是纯粹西方的、近代性的概念。据《辞海》称:“公园是供群众游乐、休息以及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的公共园林”,是城市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的公园最早出现于近代初期的欧洲,当时一些皇家贵族的私有园林向公众开放,从而形成最早的公园,如伦敦的海德公园。19世纪中期,美国出现了经过设计规划以供市民游览的公园,如纽约的中央公园。
“公园”这一概念,是20世纪初期首次引入中国的。当时的先进人士之所以把“public park”意译为“公园”,目的是与中国传统的“花园”和“园林”相区别。
中国最早的公园是创办于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外滩公园。20世纪初期,有人开始呼吁“中国京城宜创办公园”;“国中之偏隅小邑,犹可缓造公园,至于皇城帝都之内则万不可不造公园,何则皇城帝都者,万国衣冠之所荟苹其间,市廛繁密,车马殷阗,空气少而炭气多,无公园宜疏泄之,则不适于卫生,而疾病易起,是以各国京城地方皆有公园,且不第有一处之公园。”(《中国京城宜创造公园说》,摘自1905年7月21日《大公报》)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