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62774
超声学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不过一个世纪的历史,其发展恰好与应崇福先生的成长同步。因此,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个人成长经历,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学科发展的历史。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大音希声:应崇福传》的形式把采集工程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是采集工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在我看来,这些传记丛书大都是在充分挖掘档案和书信等各种文献资料、与口述访谈相互印证校核、严密考证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内中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照片、手稿影印件等珍贵图片,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既体现了历史的鲜活,又立体化地刻画了人物,较好地实现了真实性、专业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这套传记丛书,学者能够获得更加丰富扎实的文献依据,公众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的成就、贡献、经历和品格,青少年可以更真实地了解科学家、了解科技活动,进而充分激发对科学家职业的浓厚兴趣。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导言
章 从私塾到教会大学
童年?奔波
“四书五经”与英文算术
大上海和民立中学
昙华林
华中大学
第二章 战火纷飞弦歌不辍
到大后方去
喜洲华中大学
终于来到了清华
离不了一个“穷”字
第三章 留美八载结缘超声
博士生老应
滞留
初识超声学
三篇论文
在布朗的日常生活
归国
第四章 推广超声创业奋斗
工作去向
参与远景规划
整风与反右
科研环境与人才储备
普及超声知识
“国家队”的成绩
超声会议与学界协作
第五章 历经波折初衷不改
超声运动
风暴中心
为超声正名
新征程
第六章 十年风暴历尽艰辛
第七章 劫后重生再度创业
第八章 会集同道著书育人
——应崇福1955年12月12日写于归国途中
50年代末,超声推广中也有人把“大跃进”精神带入,到1961年形成波澜壮阔的“超音波”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崇福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但未推涛作浪,乘风起帆。在气势汹汹的群众运动前,他认真讲解超声应用的原理,被、人为保守,但他不为所动。……崇福同志可谓真科学家。
——马大猷院士
华大开学的时候,武汉保卫战已经接近尾声。10月11日,日军突然在广州大亚湾登陆,10天后广州沦陷,粤汉铁路被日军切断,武汉已经失去坚守的价值。中国军队开始主动撤离,10月底日军进占武汉。随着华中、华南的陷落,中国军民大批向西南撤退,桂林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0月初,日军开始对陪都重庆等西南重要城市展开历时5年之久的大轰炸。桂林也是轰炸目标之一。到了年底,轰炸越来越频繁,强度也加大了。为安全起见,华大将上课时间改在晚上。学生们在宿舍和院子里挖了很多防空洞,警报一响就往里钻,每天疲于奔命。有一次,敌人的轰炸非常猛烈,桂林全城一片火海,华大的男生宿舍也被炸塌了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伤亡。在这样恶劣的形势下,由韦卓民、薛世和、卞彭等人组成的华大临时执委会决定,这学期结束后华中大学离开桂林,迁往云南。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