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709814
在历史中感受热血,透过制服徽章读懂历史
《号角》丛书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秉承专业、系统又不失趣味性的编撰理念,在世界各国军事历史中穿插徽章与制服介绍,在勋章与制服的品鉴中讲授战争历史。本丛书除了品鉴古今中外的勋章与制服外,还会详细地披露各类勋章与制服的制作、版本、级别等信息,为收藏或鉴定提供参考和查询。本丛书的插图大都来自国际拍卖行或私人收藏家实拍,旨在虔诚为读者们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前言
傀儡怪胎:伪满洲国勋章和纪念章小考
旗映马刀:蒙古人民共和国战斗红旗勋章鉴赏
碧海丹心:近代中国海军军服简史(一)
袖挟尊荣:第三帝国军事袖标鉴赏(上)
鹰颈珍宝:普鲁士王国功勋勋章
圣女荣辉:俄罗斯帝国圣叶卡捷琳娜勋章
万国勋章汇(F/G)
但是,随着徽章制服文化圈的不断扩展,各种潜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在现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一些问题反而被放大。例如近年来在徽章制服的收藏交易中,多次出现买家在收到藏品之后恶意拒签导致卖家收不到付款,或在藏品没有问题的前提下以各种理由要求卖家进行赔偿。还有一些黑心商家虚假买卖。而商家之间互相诋毁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常见的现象就是某家私下指责另一家所售藏品是仿品但又拿不出确凿证据。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并不是以一种冷静的处理问题的心态来加以解决,而通常都缺乏耐心。一旦无法满足要求,其中一方就会诉诸互联网。于是,百度某吧就成为了一个大字报满天飞的地方。
这种情况让我们非常痛心。一方面,我们身在其中,往往会成为当事人;另一方面,利益的驱动又往往使一些人失去理智。徽章制服收藏和研究,在国内本来就属于兴起时间短、群体不太大的小众爱好,它非常需要圈内外各位的关心和呵护。之前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徽章制服的传统不是说没有,而是发展比较畸形,先天就造成了这种爱好在中国不会像具有很深荣典传统的欧洲那样具备广泛的全民性基础。如果我们还在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收藏氛围,那终受伤害的还是各位爱好者。
从喜欢制服徽章到今天,我们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此之前,徽章制服收藏圈并没有团结起来,甚至分散在钱币、军事装具等收藏圈里。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收藏和研究群体,这是应该让人倍受鼓舞的事情。我们一直非常欣赏德国徽章制服界的友好氛围,一来他们收藏和研究传统非常深厚,这与德国荣典传统分不开;二来他们有一个组织机构,即德国勋章文化协会(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Ordenskunde e. V.),这个协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沙龙或交流活动,每年还会举行一次年会。2013年6月,本工作室主编造访德国期间曾受邀出席他们的聚会,深刻体会到了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热情。反观国内,目前尚无一个统一机构,收藏圈内自律也不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想,一是应该更加自律,一起来探讨建立统一组织的可能性,通过这个组织形成合力,杜绝歪风邪气的滋生。二是营造交流平台,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来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避免误解。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即便是非常好的藏友,也有可能素未谋面,一旦产生误会,就容易往方向发展。三是圈内应当更加团结,对于歪风邪气应该予以坚决和严厉的打击。当然,这些想法还需要落到实处,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够建立起风清气正的收藏和研究氛围!
碧海丹心——近代中国海军军服简史(一)
从船政水师到北洋海军(节选)
中国创建现代意义海军的历史,早能上溯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末年。现代意义上的海军不仅使古老中国的海防焕发出了新意,借鉴、参考西方海军军服设计的中国海军军服的出现,也将中国军服制度的历史带入了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全新境界,从这方面来看,中国海军军服可谓中国军队制服近代化的鼻祖。
1866年末,经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请,清政府批准在福建福州附近的马尾建设一座引入法国技术的大型海防机构,融舰船建造、海军与舰船工程教育、海军舰队编练等功能于一体,对外的正式名称为船政。
1870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对船政所造的军舰实施统一管理和训练指挥的意见,在船政水师营之上,成立了专门的轮船水师,又称“船政水师”,这是中国历史上支完全装备近代化军舰的海军舰队,驻防于整个中国海防线上的各重要通商口岸,事实上扮演了当时中国国家海军的角色。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看,现代意义中国海军的军服就是随着船政水师的出现而诞生的。
船政水师的军官制服外观设计看起来与清代八旗、绿营军官的号衣样式基本相同,采用中式裁剪,显得宽松肥大,上衣为对襟短褂式样,在肩颈至衣襟、下摆以及袖口有如意纹镶边装饰,镶边轮廓外另有一道深色装饰线围绕。与上衣相配套,他们穿着深色的裤子,脚穿薄底高腰战靴。相对号衣有所改进的是官帽,船政后学堂合影照片上军官们头戴的大帽帽墙都比较直立,如果考虑到军舰上狭窄局促的生活、作业环境,这种设计显然更加实用,在舰上不易磕磕撞撞。
总览船政水师的军官服和水兵服,有一项特点十分明显,即这种军服尚不具备当时欧洲国家海军服那样的军种识别功能,也没有当时欧洲军服上的军衔、阶级、岗位职务标志等重要的识别符号元素,本质上属于清末中国传统军服样式的新的运用,设计上基本没有受到西方海军军服的影响。鉴于船政水师军舰频繁往来于沿海各地,可以认为这套着装形成了当时中国社会对新式轮船官兵的重要外貌辨识印象。
就在中国的海防近代化缓慢推进的时候,海军建设小有成绩的日本在1874年出兵侵入中国台湾,使得清王朝朝野上下深受刺激。事件平息之后,清政府中央立即组织相关省份的将军、督抚就中国海防建设的方略进行政策大讨论,史称次海防大筹议。事后明确了由南、北洋通商大臣分别筹建海军的战略,其中尤以事关京畿防御的北洋为重点,由此事实上宣告了由船政水师派出军舰分防各地的海上力量一体化模式的终结,南、北洋海军分防时代到来。
李鸿章受命主管北洋海防建设,并就有关海军建设的事宜求教于沈葆桢,北洋水师司令官的选拔标准就是由沈葆桢提出。船政是当时中国的海军人才培育基地,又是当时中国的按照舰队模式编组的近代化海军力量。在这种大背景下,北洋水师的军服设计也能反映出船政水师军服的影子。
就在北洋水师成立的1882年,《北洋水师号衣图说》经北洋大臣李鸿章批准颁行,这是迄今所知的中国部关于海军军服的成文制度,在中国军服制度史上意义重大。根据《北洋水师号衣图说》中的设定可知,北洋水师的军服共分为官弁号衣,洋枪队号衣,水手、升火、匠、役号衣等三大类。
北洋水师军官服的上衣样式和船政水师军官服相仿,其具有革命性的设计变化出现在袖口上,前者的袖口设定了类似西方海军军服上的袖章。有别于西方海军的袖章主要用于区分军官军衔等级的功能设定,北洋水师军官服的袖章是依据军官所任职务而设计不同图案,属于区别职务的标识,这种同形不同意的区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人民解放军海军胸前佩戴的级别资历章与西方海军勋略的区别。袖章图案的样式广泛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多为与相关职务形意相贴切者,或是带有吉祥寓意者,例如统领是圆形的古“寿”字,文案是“笔锭”,医生是“福寿”、帆缆军官是中国结图案等。
除此之外,北洋水师水兵服上也出现了中国传统军服向西式军服改进的特点,水兵服的两臂上设定了明显模仿自西方海军的臂章,其图案用黄羽毛刺绣而成。与袖章不同,北洋水师水兵服臂章的设置理念与西方海军完全一样,即区分水兵的不同专业部门和等级。臂章图案的设计饶有趣味,除了在西方海军常见的海军锚、横道等元素外,出现了大量将西方海军同行设计以中国人的理解重新变通的有趣图案,诸如鱼雷兵的臂章图案是大鲤鱼,管灯的臂章图案是灯笼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中西交融式设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