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708701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指文号角工作室承担《号角》丛书创作与编撰的指文号角工作室,集聚着全国众多制服徽章文化研究者,专注于介绍近现代各个国家的制服徽章文化艺术,探究其背景、文化、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团队另有来自德、苏、美等9位国际顾问协力严格把关文章创作质量。团队还与多国的勋章学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与国际勋章学术界和收藏界展开广泛交流的同时,力图真正推动军事历史研究和勋章收藏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
丛书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即通过各国军事徽章制服的发展沿革,来向读者展示各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貌,无论战时还是平时,编撰所选取的时代都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厚重的一笔。那些被打下了深刻时代烙印的徽章、制服,以及其他一些军品,往往承载了相当丰富的历史含义。以之为媒,探析各国互异的审美和文化、传统,也是本系列丛书的初衷。高清配图,全彩印刷,欣赏与收藏共美,品鉴与求知同存。
丛书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角度,即通过各国军事徽章制服的发展沿革,来向读者展示各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一貌,无论战时还是平时,编撰所选取的时代都在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厚重的一笔。那些被打下了深刻时代烙印的徽章、制服,以及其他一些军品,往往承载了相当丰富的历史含义。以之为媒,探析各国互异的审美和文化、传统,也是本系列丛书的初衷。高清配图,全彩印刷,欣赏与收藏共美,品鉴与求知同存。
内容简介
《号角》丛书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秉承专业、系统又不失趣味性的编撰理念。在世界各国军事历史中穿插勋章与制服介绍,在勋章与制服的品鉴中讲授战争历史。本丛书除了品鉴古今中外的勋章与制服外,还会详细的披露各类勋章与制服的制作、版本、级别等信息,为收藏或鉴定提供参考和查询。本丛书的插图大都来自国际拍卖行或私人收藏家实拍,旨在虔诚为读者们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目 录
前言:制服徽章收藏不应过分强调经济价值
日落红场:苏联国家荣誉制度发展简史(完)
旗映半岛:朝鲜国旗勋章
拱卫联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勋章鉴赏
兴都库什山上的红色昙花: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高级勋章
碧血白刃:德国陆军近距离作战勋饰鉴赏
黑鹰旗下:一战中的德国陆军服饰与徽章鉴赏(二)
万国勋章汇(D)
万国勋章汇(E)
日落红场:苏联国家荣誉制度发展简史(完)
旗映半岛:朝鲜国旗勋章
拱卫联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勋章鉴赏
兴都库什山上的红色昙花: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高级勋章
碧血白刃:德国陆军近距离作战勋饰鉴赏
黑鹰旗下:一战中的德国陆军服饰与徽章鉴赏(二)
万国勋章汇(D)
万国勋章汇(E)
前 言
制服徽章收藏不应过分强调经济价值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成物不毁”。很浅显地说明,凡面世的物件自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很受大家青睐的徽章,亦是如此。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徽章,始于清末的“双龙宝星”,此前清同治二年三月(1863年5月)曾制颁过金宝星和银质功牌,但仍脱不了中国传统的模式。自此开始,徽章伴随百年华夏,历尽沧桑和战火。这众多的老勋章、奖章和纪念章,能够流世至今,让我们得以睹物追旧,其中饱含了收藏、文博、史学界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勤勉努力。当是一大幸事。
应当看到,自“双龙宝星”出现后,又经清宣统、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发和颁授的一系列勋章、奖章和纪念章……一直是国家荣誉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它们是作为国家、政府、军队和其他组织向有功人员及对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人士进行表彰、奖励的荣誉标识,以这一面目出现的。新中国成立后,以徽章颁授为主体的奖励制度虽有所淡化,但在建国后一个阶段,仍保持了良好的延续性和势头。那么,这些历经数十载,终流于我辈手中之徽章,其价值究竟何在呢?
当前有种流行的趋势和做法,大凡物品之价值是要用货币来衡量的。比如一些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商标被估成一个天文货币数字,一些价值本不应量化的物品如艺术品,也商品化地走上拍卖会……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及市场不断推动的结果。抛开褒贬不谈,长此以往,万物皆“货币化”,“经济价值”将成*一的衡量标尺。
行文至此,需稍作解释。何谓“经济价值”?它指的是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要实现经济价值,该物须成为“商品”,并遵循商品价值规律完成交易。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发现,对徽章是不适用的。论及原因,简而言之,徽章是精神维度的典型物化体之一,其颁发之时不是商品,不可用货币衡量。
重精神激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以徽章为奖励和荣誉的承载物,亦是国际通例。拿近现代史上数量*多的军事类徽章来说,其颁发的动因就是调动兵士的精神力量,来弥补武器等其他因素的不足。军事理论认为,战斗的胜负取决于战斗力,战斗力则取决于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因此,*大限度发挥战争中“人”这一集合了人力、人心、体力和智慧的统一体的作用,历来是军事家和指挥官们挖空心思琢磨的头等大事。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就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他们*终找到的挖掘人精神资源的秘诀,竟然是给兵士们胸前挂上一枚又一枚的勋章、奖章,以此激发他们冲锋陷阵,“为荣誉而战”,去夺取胜利。
中国的奖励制度自古有之,夏商时期曾广泛运用加爵、赐姓、封地等方式鼓舞士气。到清末,清廷被迫“与国际接轨”引入勋章制度后,实质上是用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赐黄袍马卦、顶戴花翎的奖励旧制。但其作为精神层面赏赐的特点并未改变。徽章只是成了荣誉的新载体和奖励、酬庸的新凭证而己。
诚然,徽章制作本身是有成本的。比如1929年国民政府为筹备孙中山葬礼,总理奉安委员会就议定由印铸局制发了15000枚“总理奉安证章”,按支出账目明细,共花费5544元。奉安委员会并确定“5月25日遂将所制证章……并封一袋,派总务组主任干事在国民政府内分发各参加人员及代表等人各一袋,俾得佩诵,以参大典”。可见,这枚证章的制作虽产生了费用,却由国库“埋单”,证章则是向来宾、代表一一免费赠予的。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动摇勋、奖章“国家之名器”的地位,许多勋奖章和颁授条例都严令禁止将勋章、奖章等作为商品流通。如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陆海空军勋赏条例》中就规定:“勋章、勋刀不得转让他们或抵借财物,违者除将勋章、勋刀追缴注销外,并科以相当之处分。”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出卖或者赠送勋章、奖章及其证书给他人者”,依法予以惩处。
当然,为了进一步奖励受颁者,一些勋奖章条例会作出规定,在授予相关徽章的的同时,赋予受颁者一定特权(如出席典礼)、或使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如获得年俸等)。但这是与获得勋奖章并行的待遇,并不能佐证徽章本身具有了“经济价值”。
不可否认,那些老勋章、奖章和纪念章……退出特定历史环境和舞台后,它们的本源功能和价值开始淡出,适时凸显了其他价值。如作为历史事件和功勋的见证,有了很强的文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对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背景的折射,使其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身设计之美与内容的有机融合,吸引了人们艺术鉴赏之眼光……换言之,现代社会中的历史徽章已兼具了多元化的功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
同时,随着收藏市场的日趋活跃和交易渠道的扩展,徽章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具备了交易功能和投资功能等。须明确,当徽章这种承载荣誉的物化体,异化成可用金钱衡量的时候,如果不冷静、审慎待之,过分追求经济价值,必逐渐悖离其本来的正向意义和收藏、研究主旨。此舍本逐末之举,不可不察、不可不防也!
孟中洋
2015年1月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成物不毁”。很浅显地说明,凡面世的物件自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很受大家青睐的徽章,亦是如此。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徽章,始于清末的“双龙宝星”,此前清同治二年三月(1863年5月)曾制颁过金宝星和银质功牌,但仍脱不了中国传统的模式。自此开始,徽章伴随百年华夏,历尽沧桑和战火。这众多的老勋章、奖章和纪念章,能够流世至今,让我们得以睹物追旧,其中饱含了收藏、文博、史学界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勤勉努力。当是一大幸事。
应当看到,自“双龙宝星”出现后,又经清宣统、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制发和颁授的一系列勋章、奖章和纪念章……一直是国家荣誉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它们是作为国家、政府、军队和其他组织向有功人员及对国家、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人士进行表彰、奖励的荣誉标识,以这一面目出现的。新中国成立后,以徽章颁授为主体的奖励制度虽有所淡化,但在建国后一个阶段,仍保持了良好的延续性和势头。那么,这些历经数十载,终流于我辈手中之徽章,其价值究竟何在呢?
当前有种流行的趋势和做法,大凡物品之价值是要用货币来衡量的。比如一些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商标被估成一个天文货币数字,一些价值本不应量化的物品如艺术品,也商品化地走上拍卖会……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及市场不断推动的结果。抛开褒贬不谈,长此以往,万物皆“货币化”,“经济价值”将成*一的衡量标尺。
行文至此,需稍作解释。何谓“经济价值”?它指的是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要实现经济价值,该物须成为“商品”,并遵循商品价值规律完成交易。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发现,对徽章是不适用的。论及原因,简而言之,徽章是精神维度的典型物化体之一,其颁发之时不是商品,不可用货币衡量。
重精神激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以徽章为奖励和荣誉的承载物,亦是国际通例。拿近现代史上数量*多的军事类徽章来说,其颁发的动因就是调动兵士的精神力量,来弥补武器等其他因素的不足。军事理论认为,战斗的胜负取决于战斗力,战斗力则取决于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因此,*大限度发挥战争中“人”这一集合了人力、人心、体力和智慧的统一体的作用,历来是军事家和指挥官们挖空心思琢磨的头等大事。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就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刀刃。”他们*终找到的挖掘人精神资源的秘诀,竟然是给兵士们胸前挂上一枚又一枚的勋章、奖章,以此激发他们冲锋陷阵,“为荣誉而战”,去夺取胜利。
中国的奖励制度自古有之,夏商时期曾广泛运用加爵、赐姓、封地等方式鼓舞士气。到清末,清廷被迫“与国际接轨”引入勋章制度后,实质上是用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赐黄袍马卦、顶戴花翎的奖励旧制。但其作为精神层面赏赐的特点并未改变。徽章只是成了荣誉的新载体和奖励、酬庸的新凭证而己。
诚然,徽章制作本身是有成本的。比如1929年国民政府为筹备孙中山葬礼,总理奉安委员会就议定由印铸局制发了15000枚“总理奉安证章”,按支出账目明细,共花费5544元。奉安委员会并确定“5月25日遂将所制证章……并封一袋,派总务组主任干事在国民政府内分发各参加人员及代表等人各一袋,俾得佩诵,以参大典”。可见,这枚证章的制作虽产生了费用,却由国库“埋单”,证章则是向来宾、代表一一免费赠予的。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动摇勋、奖章“国家之名器”的地位,许多勋奖章和颁授条例都严令禁止将勋章、奖章等作为商品流通。如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陆海空军勋赏条例》中就规定:“勋章、勋刀不得转让他们或抵借财物,违者除将勋章、勋刀追缴注销外,并科以相当之处分。”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出卖或者赠送勋章、奖章及其证书给他人者”,依法予以惩处。
当然,为了进一步奖励受颁者,一些勋奖章条例会作出规定,在授予相关徽章的的同时,赋予受颁者一定特权(如出席典礼)、或使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如获得年俸等)。但这是与获得勋奖章并行的待遇,并不能佐证徽章本身具有了“经济价值”。
不可否认,那些老勋章、奖章和纪念章……退出特定历史环境和舞台后,它们的本源功能和价值开始淡出,适时凸显了其他价值。如作为历史事件和功勋的见证,有了很强的文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对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背景的折射,使其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身设计之美与内容的有机融合,吸引了人们艺术鉴赏之眼光……换言之,现代社会中的历史徽章已兼具了多元化的功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
同时,随着收藏市场的日趋活跃和交易渠道的扩展,徽章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具备了交易功能和投资功能等。须明确,当徽章这种承载荣誉的物化体,异化成可用金钱衡量的时候,如果不冷静、审慎待之,过分追求经济价值,必逐渐悖离其本来的正向意义和收藏、研究主旨。此舍本逐末之举,不可不察、不可不防也!
孟中洋
2015年1月
在线试读
朝鲜勋奖章的佩戴方法
朝鲜勋奖章的佩戴方法非常严格,在不同的制服上面有不同的佩戴方法:
1. 礼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办法。
1)左胸前:奖章、纪念章从左翻领脖子头横眼开始,向斜下方依次排列,章的中心与翻领边缘相距为4厘米;
2)右胸前:勋章两枚者,枚章的中心与右翻领脖子头横眼取齐,第二枚向斜下方排列;一枚者应挂在右翻领脖头中间的位置上;三枚以上者则按照位置依次佩带。
2. 常服(含陆、海、空尉官以下的礼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办法。
左胸前:应从上衣的扣左侧边缘2厘米处,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绶带的上缘应与上衣扣下缘取齐。在排列方法上,三枚以下者应排列成一行,四枚或四枚以上者排列成二行及三行,每行章的上缘应取齐。
右胸前: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上缘距上衣扣的下缘1厘米,行勋章不得超过二枚,其余均与左胸前的佩戴方法相同。
3. 水兵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方法。
左胸前:有绶带的章应在领口下角左侧3厘米外,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上缘应与领口下角取齐,三枚以下者排成一行,四枚或四枚以上者排成两行及三行,每行章的上缘要取齐,*下一行不足三枚者(含佩戴人共有三枚以下者)应排列于左胸前的中间位置上,不得偏左或偏右。没有绶带的背面装有螺扣或别针的章,则排列于有绶带的章之下的中间位置上。
右胸前:应在领口下角右侧3厘米外,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中心应与领口下角取齐,三枚或三枚以上者,应在行的下面排列第二行,没有绶带的章应排列于有绶带的章之上,其他均与左胸前的佩戴方法相同。
4. 平时不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只在常服上佩戴勋章奖章略表,按等级的大小,从右向左在左胸前上衣袋的上方1厘米处排列整齐。
5. 凡着工作服的(如飞行员、坦克乘员、伞兵、汽车司机等人员)一律不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和勋章奖章的略表。
6. 佩戴时外国勋章应按等级的大小佩
朝鲜勋奖章的佩戴方法非常严格,在不同的制服上面有不同的佩戴方法:
1. 礼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办法。
1)左胸前:奖章、纪念章从左翻领脖子头横眼开始,向斜下方依次排列,章的中心与翻领边缘相距为4厘米;
2)右胸前:勋章两枚者,枚章的中心与右翻领脖子头横眼取齐,第二枚向斜下方排列;一枚者应挂在右翻领脖头中间的位置上;三枚以上者则按照位置依次佩带。
2. 常服(含陆、海、空尉官以下的礼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办法。
左胸前:应从上衣的扣左侧边缘2厘米处,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绶带的上缘应与上衣扣下缘取齐。在排列方法上,三枚以下者应排列成一行,四枚或四枚以上者排列成二行及三行,每行章的上缘应取齐。
右胸前: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上缘距上衣扣的下缘1厘米,行勋章不得超过二枚,其余均与左胸前的佩戴方法相同。
3. 水兵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方法。
左胸前:有绶带的章应在领口下角左侧3厘米外,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上缘应与领口下角取齐,三枚以下者排成一行,四枚或四枚以上者排成两行及三行,每行章的上缘要取齐,*下一行不足三枚者(含佩戴人共有三枚以下者)应排列于左胸前的中间位置上,不得偏左或偏右。没有绶带的背面装有螺扣或别针的章,则排列于有绶带的章之下的中间位置上。
右胸前:应在领口下角右侧3厘米外,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中心应与领口下角取齐,三枚或三枚以上者,应在行的下面排列第二行,没有绶带的章应排列于有绶带的章之上,其他均与左胸前的佩戴方法相同。
4. 平时不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只在常服上佩戴勋章奖章略表,按等级的大小,从右向左在左胸前上衣袋的上方1厘米处排列整齐。
5. 凡着工作服的(如飞行员、坦克乘员、伞兵、汽车司机等人员)一律不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和勋章奖章的略表。
6. 佩戴时外国勋章应按等级的大小佩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